維基百科:2006中文維基年會/設計/0520存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頁歡迎大家投稿年會的徽標(會標)、海報設計。會標將可能用於紀念品的製作上,包括馬克杯棒球帽徽章便條紙明信片(紀念品製作將視情形調整)。在年會期間的工作証上也會使用這個Logo。


最新公告[編輯]

2006年中文維基年會的標誌己經於2006年5月19日晚香港工作小組第四次會議作出決定,選出由 tonync 的設計作為是次年會的標誌。

多謝各位參賽者的支持及大家的建議!

詳情請參考所有參選作品第一階段投票年會標誌,及第四次會議會議紀錄

--賢弘 03:47 2006年5月20日 (UTC)

更新:^o^Stewart~惡龍->講! 22:09 2006年4月21日 (UTC)

  1. 截稿日期2006年4月30日23:59 (UTC+8) 已截稿,多謝大家的參與及支持
  2. 選舉方法:由主辦城市--香港的維基人從所有作品中選出3款最高票數的作品,然後由香港工作小組經討論以標誌的特色和意義選出最後使用的標誌。投票頁
  3. 英文名字:目前年會的英文名字已正名為「Chinese Wikimedia Conference 2006」(CWMC2006),但設計中的英文名字不會作為考慮因素,只有優勝作品會被要求修改。討論詳見:[1]。Logo及相關設計請使用此名稱。
  4. 香港特色:設計考慮因素包含是否具有主辦城市--香港特色,但非必要性。
  5. 版權宣告:最終獲選的作品將會被維基年會自由使用,有可能被要求修改使用的版權宣告。

設計須知[編輯]

  • 請注意維基百科和其相關計畫的Logo的商標權。
  • 投稿人請註明設計人(帳號或本名皆可)、設計意涵。
  • 無限制性的主題色
  • 投稿的作品請將版權宣告為GFDL,或是cc-by,等符合維基百科的版權宣告。

討論[編輯]

能否給出三種主題顏色的RGB值以及圖示?--用心閣(對話頁) 11:23 2006年2月27日 (UTC)

可以不用理會主題顏色,所有的開會討論中,都沒有這方面的限定。大家請自由發揮--KJ(悄悄話) 18:03 2006年2月27日 (UTC)
原來是這樣。--Gene吉恩 (說) 13:15 2006年3月1日 (UTC)

會標與海報之草案[編輯]

G1234[編輯]

設計人Gene Zhang,設計版權宣告為GFDL及cc-by-sa

File:2006WikimaniaZH-logoC-Flora.png

討論[編輯]

G1[編輯]
這一個標誌設計得不錯,很能突顯「中文」以及「維基共筆」兩大特色。建議「中文維基年會」下面加上英文字樣,例如:Chinese Wiki Convention 2006。--Ellery 15:14 2006年2月22日 (UTC)
謝謝你的評價和建議,下方文字設計可以在標誌確定後商議更改。--Gene吉恩 (說) 02:07 2006年2月23日 (UTC)
其實不妨學學2008年奧運會,搞一顆中國印如何?--用心閣(對話頁) 02:19 2006年2月23日 (UTC)
G2[編輯]
思路不錯!建議W改成橫向稍微傾斜一點,不過那樣好像顏色不對稱了。--維游 (+_+) 01:55 2006年2月22日 (UTC)
謝謝你的評價和建議,不過我沒聽明白,橫向稍向哪邊傾斜一點呢?向右上,向右下?--Gene吉恩 (說) 02:07 2006年2月23日 (UTC)
簡潔大方,我稍稍將「2006」的字體變了一變,順便將圖案嚴密地居中了一下,見百家姓之四 08:35 2006年2月22日 (UTC)
謝謝你的評價和建議,我看了你新改的排式和字體,的確顯得緊密些,挺好。我已把原標誌的版權宣告改爲GFDL及cc-by-sa,並把你的修改的圖片作爲原標誌的新版本上載,希望你能同意並且繼續參與修改,謝謝!--Gene吉恩 (說) 02:07 2006年2月23日 (UTC)
加上那支毛筆,就是維基的頭兩個字母「wi」呢! Burea Acupotter'n TALK? 10:30 2006年2月23日 (UTC)
對對,橫看是Wiki的一半,豎看是「維」的一半,象徵來自西方的維基與中文的結合,這條得加到介紹裡面。--Gene吉恩 (說) 02:30 2006年2月24日 (UTC)
沒有其他問題的話這個應該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在線條上或布局上考慮一下黃金分割定律可能會更美觀一些!--維游 (+_+) 09:49 2006年2月24日 (UTC)
還有,是否應該在中文下面寫上英文?--維游 (+_+) 09:52 2006年2月24日 (UTC)
縱觀幾個作品覺得G2蠻不錯的,簡單國際化又富中國特徵--swordmanjohn User talk:swordmanjohn
美感可以再加強,但概念不錯。--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9:20 2006年2月25日 (UTC)
2006字型沒有G1好,感覺尚不夠飽滿。--積積 Shall we talk? 04:21 2006年2月26日 (UTC)
簡約大方,感覺不錯。當選後希望色調可以調動一下。-- tonync (talk) 00:45 2006年2月27日 (UTC)
筆上寫的字還要清楚一些就更好了

--維游 (+_+) 06:59 2006年3月1日 (UTC)

G3[編輯]
暫時是我最欣賞的作品,2006及中文全名可以試試用「G2」的方式或縮少至右下角。右邊的「I」字可以與上面的點融合! 支持!!--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9:20 2006年2月25日 (UTC)
G4[編輯]

R1/R2[編輯]

設計人roc

File:2006WikimaniaZH-logoC-Flora.png

討論[編輯]

  • R1
對不起,這兩個我認為有點像圖書館的標誌,不過仍然支持你的參與。--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9:20 2006年2月25日 (UTC)

用心閣[編輯]

設計人用心閣

YXG1--YXG4[編輯]

討論[編輯]
  • YXG1:
很喜歡你印章造型,不過字方面雖然意思很好,但是比較像絲字多一點...--Stewart~惡龍 (講講講!) 19:20 2006年2月25日 (UTC)
意念很好,不過很難用電腦修改。其實可以考慮真的雕刻一個「維」字的刻章,摁出來做logo喔?-- tonync (talk) 00:45 2006年2月27日 (UTC)
設計了一顆「維」字圖章,參見YXG5方案。--用心閣(對話頁) 13:49 2006年2月27日 (UTC)
  • YXG2:
那個人物的造型有點古怪。--Zxeasy 11:21 2006年2月28日 (UTC)
  • YXG3:
  • YXG4:

YXG5[編輯]

採用印章作為主體圖形,印文為「維」字,印為陰文不帶邊框。印章代表中文文化,維字代表維基百科。本LOGO的中文標題是中文維基年會,字體採用長城中行書體,西文標題CHINESE WIKIMANIA 2006,字體採用Arail Black。

本印章是在YXG1的基礎上,根據Tonync的意見改用「維」字,並參考了PR5的篆字改進而成。--用心閣(對話頁) 13:09 2006年2月27日 (UTC)

討論[編輯]
  • YXG5:這個設計我也蠻喜歡的,字體用得不錯,很雅致。--Ellery 13:59 2006年2月27日 (UTC)


  • 印章的設計已經落俗了,沒有新意。


YXG6[編輯]

採用甲骨文所用的牛肩胛骨為主體圖形,突出中文,在肩胛骨圖案內寫篆字的維基二字,如果有甲骨文更好。圖形嵌入「中文」和「年會」文字中間,形成中文維基年會字樣。本圖案沒有使用英文名稱,原因是待定。--用心閣(對話頁) 12:50 2006年4月12日 (UTC)

討論[編輯]
    • 我以為是燒瓶!用龜甲好一點吧!--Whhalbert 17:21 2006年4月12日 (UTC)

J1/J2[編輯]

設計人者尺

參與修改者:- 參與修改者請在這裡留名(和修改摘要) -

您也可以參與修改!



討論[編輯]

J1:

  • 下面的字體應該是特明或者是超明吧?可以考慮改一改。--積積 Shall we talk? 04:16 2006年2月26日 (UTC)
  • 已改為粗圓體,大家看看怎麼樣。--者尺 Talk 08:29 2006年2月27日 (UTC)

P1/P2[編輯]

設計人Tingo Zhu,GFDL授權

參與修改者:- 參與修改者請在這裡留名(和修改摘要) -
您也可以參與修改P1! 您也可以參與修改P2!

討論[編輯]

  • P1
    • 很有藝術性,如果能加強底部的字體效果更佳,可以試試華康字體或粗圓體等--Stewart~惡龍
    • 比較反感那簡化字。--積積 Shall we talk? 04:10 2006年2月26日 (UTC)
      • 簡化的「維」字跟繁體的「維」字相差不大,無必要反感嘛。意識形態還是先擱在旁兒吧--Kcm367 04:14 2006年3月17日 (UTC)
    • 很喜歡毛筆字的意念,不過最好是真的用毛筆寫,再掃描進電腦,這樣效果會比較好。其實,不知道做個類似壹週刊logo出來會怎麼樣?(一個字一半是毛筆字、一半是宋體)-- tonync (talk) 00:45 2006年2月27日 (UTC)
  • P2:
    • 這個太亂,不妨加重維字的比重,但簡體維和繁體維不一樣所以可能兩邊的人對這個字的認同很難達成。--用心閣(對話頁) 02:17 2006年2月27日 (UTC)

T1[編輯]

設計人User:tonync,以GFDL發布。

參與修改者:- 參與修改者請在這裡留名(和修改摘要) -

您也可以參與修改!

討論[編輯]

  • 這個很不錯,圖樣簡單大方,符合維基百科圖標的風格,但希望zh字樣被中文替換。最好是毛筆書寫的繁體字。還有可以考慮加入閩南語/台語/粵語的拼圖。這個圖片的顔色也不錯。--用心閣(對話頁) 02:20 2006年2月27日 (UTC)
  • 我認為已有說明是「中文維基年會」,zh.的字樣倒不必刻意換成中文,畢竟這是我們的網域名稱。--Theodoranian|虎兒 =^-^= 06:56 2006年2月27日 (UTC)
  • 很好啊!比其他簡約得多。建議將zh.點.去除,另外可以把維基年會的字體加粗一點。--者尺 Talk 08:25 2006年2月27日 (UTC)
  • 這個好,與維基百科的標誌相應,反映了中文維基是維基中的一員。Chungpui 20:42 2006年2月28日 (UTC)
  • "Zh."符號好象是隨意貼上去的,顯得生硬。沒有和拼板渾然一體的感覺。
  • 這個還可以,不過顏色不好看,而且排版也不好,感覺像是生硬地分割了。--Memes 15:26 2006年3月21日 (UTC)
  • 顏色要鮮豔一點,光影效果要加強一點。--小為 05:39 2006年3月29日 (UTC)

PR1--8[編輯]

設計人:阿福

PR1到4都是黑白稿啦!喜歡的顏色可以再設計,先看看感覺囉!--阿福_Talk 05:27 2006年2月27日 (UTC)

有CorelDraw的檔案可以開來改, 是CorelDraw10版的,應該打得開,需要的話email給我喔! --阿福_Talk 05:30 2006年2月27日 (UTC)
喔喔!我們好像都忘了主色調是銀、白和天空藍哩!--阿福_Talk 16:01 2006年2月27日 (UTC)

討論[編輯]

PR3與上面的User:tonync的圖相似。--用心閣(對話頁) 05:48 2006年2月27日 (UTC)

  • 不用理那個什麼主色調啦,不知道是誰寫的。--KJ(悄悄話) 17:59 2006年2月27日 (UTC)
    我也納悶啊!誰寫的主色調啊?呵呵,不過大家好像都比較在乎這一條。--維游 (+_+) 07:04 2006年3月1日 (UTC)
  • 我喜歡PR5,而且這個設計可用黑白雙色印刷,用起來比較方便 Adrian!! 02:36 2006年3月17日 (UTC)

S1/S2[編輯]

設計人:雪鴞◎海德薇

討論[編輯]

如果和用心閣的圖章結合一下,刻一個新英文書法的「漢字」圖章,應該不錯--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06:22 2006年2月27日 (UTC)

JJ1-6[編輯]

下圖為jaojao Wu所設計的年會logo,設計理念為:

  • 運用主題色 : 天藍,白色 和 銀色。簡約的色彩和線條給人醒目的映象。
  • 外圍藍色的圓環 代表 天空, 銀色的背景 代表 大地。
  • 一朵白雲自由地翱翔在廣闊的天地間,體現了維基是自由的百科全書。
  • 用傳統的中華吉祥圖案勾勒出來的白雲,表明了這是 中文的維基年會。
  • 5朵小雲朵匯聚在一起,象徵五洲的華人共襄盛舉在2006年的盛夏,參與中文維基年會。

(如果須要,可將替換英文標題中的 「chinese" )

海報設計理念:

  • 海報以類似 「中」 的輪廓呈現。
  • 從上方的天空中飄下紛紛洋洋的紙片,體現了年會的盛大和喜慶。
  • 下方的海洋中浮現出英文的標題 。
  • 正中突出會徽,處在天空和海洋之間,表現維基百科的廣度和深度。
  • (如果須要,可將替換英文標題中的 「chinese" )
  • 設計得真是挺漂亮的,等logo確定下來以後要參與全部與VI相關的工作哦!--維游 (+_+) 02:43 2006年3月4日 (UTC)
  • 海報設計得好漂亮, 而且有維基年會的特色, 在日後請多多參與設計的工作 ^^:--香港賓拉登 14:25 2006年3月26日 (UTC)

JJ7-11[編輯]

下圖為jaojao Wu所設計的年會logo,中文維基年會會徽(鳳凰涅磐 版)。logo於2006年04月17日作出修改。

  • 會徽的基本外觀由一隻振翅待飛的鳳凰勾勒出來。(從火焰版會徽演變而來)
  • 鳳凰的頸項、雙翅以類似 W 的結構融為一體,隱喻維基百科。
  • 鳳凰的右翅呈現出 Z 的輪廓,表明是中文年會。
  • 舒展的翅膀形似熊熊烈火,寓意浴火重生,表現出中文維基澎湃不息的生命力。
  • 鳳凰的昂首拔胸 、目光炯炯、周身每一片羽毛都追隨著眼神的方向,好似振翅待飛。表現出中文維基銳意進取、蒸蒸日上。
  • 整個圖案結構緊湊、動感十足; 主旨傳達清晰; 中華精神和現代氣息融匯貫通; 又結合鳳凰獨具的象徵意味, 使得年會不失大氣和高格調; 更可作年會固定標誌使用。
  • 如果定稿後,再在海報的設計中凸現舉辦地「香港」的相關特色和元素。

討論[編輯]

JJ12-19[編輯]

下圖為jaojao Wu所設計的年會logo。logo於2006年04月20日作出修改。

  • 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抽象出會徽的基本外觀。
    其實是兩套設計方案(JJ12、JJ13、JJ14、JJ15:火焰抽象版;JJ16、JJ17、JJ18、JJ19:火焰版)
  • 三束火苗以類似 W 的外形合為一體,隱喻維基百科。
  • 最左側的火苗呈現出 Z 的輪廓,表明是中文年會。
  • 用紅黃的漸變色彩填充會徽, 顯示出蓬勃不息的活力,寓意維基百科蒸蒸日上的前程。
  • 整個圖案:結構簡約緊湊、主旨傳達清晰、且不失美感和時代氣息、可作年會固定標誌使用。
  • 如果定稿後,再在海報的設計中凸現舉辦地「香港」的相關特色和元素。

討論[編輯]

E1[編輯]

設計人助理編輯encyclopedist

有感個別設計像公司的徽號,太過保守,而且年會由多個城市申辦,因此嘗試加插申辦城市的特色於設計當中。標誌中的圖案是香港的市花洋紫荊。花瓣色彩鮮艷,緊靠並肩,隱喻年會在香港舉辦,將會吸引四方目光並凝聚維基力量;片片曳動的花瓣喻意在維基裏機會處處,充滿生氣,知識的種子能自由地散播每角落。

討論[編輯]

加入申辦城市的元素這概念挺不錯啊,建議是否可以學奧運會般,有一個年會的基本標誌(如那塊zh.拼塊),然後每屆就在這基礎上加上申辦/主辦地點的地方特色?Chungpui 22:00 2006年3月11日 (UTC)
支持以上觀點,縱觀世界各地不少大型活動都將舉辦地點的特色融入設計當中 JCHonchung 10:36 2006年3月16日 (UTC)
  • 一個相對固定的標誌能將今後歷屆的年會串聯在一起。不僅能夠加深公眾對於中文維基的印象,同時提升了會徽本身的市場和社會價值。2006年4月26日(UTC)
  • 不知道維基體現在什麼地方。最好能夠集香港和維基百科/媒體的含義於一身。--用心閣(對話頁) 03:30 2006年5月9日 (UTC)

L1[編輯]

設計人User:Lorenzarius

受E1設計之啟發,畫出一朵象徵香港的紫荊花,並以維基常用符號雙方括號包圍之,用彩虹五色柒上花瓣,代表了對維基百科將來可以繽紛綻放之期許。

討論[編輯]

  • 色彩的漸變蠻好的。就是結構上美感不足,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一朵紫荊花。

X[編輯]

設計人User:Isjoyce

既是維基會議,為何不改動維基的標誌呢?我故意避免用「中」字,因為「中」字可以代表「中國」或「中文」。(我非常同意各位關於會議正名的討論——用「漢文」未夠代表性,用「中文」,台灣人也許會不高興,新加坡人會認為說的是「『中』國人的語『文』」,更不高興。愚見以為,中文名稱該用「華文」,英文可以用"Chinese Language"。可惜現在提出已太遲。)


討論[編輯]

  • 會徽設計近似維基百科的標誌。不會有版權爭議嗎?
    維基百科logo已經註冊為商標,不以GFDL等可修改協議發布。此設計涉嫌侵犯版權了喔。-- tonync (talk) 02:47 2006年4月27日 (UTC)
  • 華文?華語還好點。Chinese Language有點累贅……其實我覺得用Chinese Wikimania就可以了。比如說English Wikimania的字面意思是「英格蘭維基年會」,但是不僅僅English說English,British也說English,American也說English,部分Canadian也說English……所以完全可以類推為PRChinese說Chinese,Taiwanese說 Chinese,Singaporean說Chinese……所以我覺得用Chinese Wikimania就可以了。百家姓之四 05:19 2006年5月1日 (UTC)
英文譯名問題請見中文維基年會的英文名稱內的說明,目前已確定使用Chinese Wikimedia Conference。--眼鏡虎 (討論|貢獻) 11:24 2006年5月1日 (UTC)


綜合討論[編輯]

  • 我喜歡T1,拿來做馬克杯、直徑約5公分的紀念徽章都很合適,PR4做成徽章或磁鐵也很不錯。如果要做T shirt,正面可以用PR3,背面用PR6。便條紙打上「將印章嵌入文字」看起來會覺得很有質感,對華文或非華文使用者的賣相都很有吸引力。--KJ(悄悄話) 18:09 2006年2月27日 (UTC)
    我覺得把G2和PR6結合起來挺好的。G2做主標識,PR6做標題,效果應該不錯!--維游 (+_+) 02:17 2006年3月2日 (UTC)
  • 我認為可加入成功申辦城市的特色。--助理編輯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5:14 2006年3月2日 (UTC)
    • 對,這個應該體現在海報上!--維游 (+_+) 02:48 2006年3月4日 (UTC)
  • 襟章唔夠大體--RockLi 11:17 2006年3月10日 (UTC)
  • 應該像奧運會一樣,有一個固定的標誌,然後由每屆舉辦城市再設計一個有舉辦城市特色的標誌。 -- 202.125.245.211 05:32 2006年3月15日 (UTC)
  • 我覺得不夠中國特色吧,嘿嘿,比如用國畫什麼的,來顯出中國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