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夔龙
陳夔龍 | |
---|---|
大清北洋大臣 | |
籍貫 | 江西崇仁縣(今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筱石 |
出生 | 咸豐七年(1857年) 清貴州省貴陽府 |
逝世 |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 中華民國上海市 |
墓葬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
配偶 | 第三任夫人許禧身 |
親屬 | 陳夔麟(兄) 丁體蘭(妻) |
出身 | |
| |
經歷 | |
| |
著作 | |
|
陳夔龍(1857年—1948年),又名夔鳞,字筱石,號庸庵居士,贵州省贵阳人,清末封疆大員,其文才洋溢,書法、詩文自成一家。著有《夢蕉亭雜記》、《庸庵尚書奏議》、《花近樓詩存》等。
生平
[编辑]清文宗咸豐七年(1857年)生,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取秀才,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年)中舉,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年)進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1]。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5月八國聯軍登陸後,他於6月13日正式署理順天府尹,這是他官宦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庚子五大臣被殺後,端郡王載漪指十五位大臣是漢奸,奏請立即處死,名單中他列名最後。在李鴻章回奏後,慈禧太后將奏折留中。他得知後認為署理順天府尹吃力不討好,請調,7月12日署理太仆寺正卿的王培佑回任,而他則署理太仆寺正卿,7月21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2][3]历任顺天府尹、漕運總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總督、湖廣總督,宣統元年(1909年)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曾反对废除科舉。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时,力主袁世凱出兵剿杀革命党人。袁世凱进京后,孝定景皇后以太后的名義頒布《退位詔書》,結束清朝的統治,創建民國後,陈以病告假,拒绝袁世凱邀请出任民國政要,退隐上海,常嘆“二百六十八年之天下,從此斷送,哀何可言”。
民國六年(1917年)7月1日大力擁護张勋复辟,被任命為弼德院顧問大臣,舉事不濟後,再度匿居上海。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回師北京,於11月5日將清皇室驅趕出紫禁城,聽聞後大力反对馮玉祥此舉,更是痛心疾首寫下:“瞻望北庭,神魂飛越”表其心。在冯玉祥北京政变前後的7月13日到10月15日,陈夔龙写就《梦蕉亭杂记》一书。
在上海與清朝遺老陳三立、馮煦與瞿鴻禨等組織“逸社”,定期約會,飲酒賦詩,排遣憂思,但始終關心桑梓。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去世,享年91岁。
墓葬
[编辑]陳夔龍葬於杭州西湖,其墓荒廢多年。2004年因旅遊經濟的需要,按照陳氏後人的回憶,杭州市有關部門重新發現其墓并進行修復,現為西湖新十五景點之一。
家庭
[编辑]陈夔龙总共娶了三个妻子,前两个都染疾过世,第三个老婆许禧身是浙江名门许乃恩之女,认奕劻为干爹,许禧身哥哥许祐身为俞樾女婿。
參考資料
[编辑]-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八):光绪十二年。丙戌。五月。癸巳朔……吴品珩、常牧、余肇康、缪祐孙、陈爔唐、姚肇瀛、葛金烺、刘岳云、邱淮、史绪任、张僖、杨圣清、吴浚、康克明、党庆奎、怡龄、章绍洙、刘孚京、叶大琛、吴国镛、王承益、江德宣、张登瀛、刘果、叶大涵、郑宝琛、王基磐、姚桐生、林启东、李翊煌、杨文春、陈恒庆、方培恺、曾福谦、秉彝、赵俊升、顾曾灿、文德馨、刘安科、区震、胡之钧、邹嘉来、秦树声、周生锦、王文毓、徐德钦、吉绅、裴景福、陈夔龙、徐贞、石镜潢、李英华、姜子珍、张则周、李梦莹、侯葆文、杨祖兰、谭国恩、刘启彤、黄祖直、傅秉鉴、马九如、余应云、张庆翎、何联禧、刘光祖、雷天柱、王树枬、魏延龄、袁楚藩、王诚羲、魏联奎、宋滋蓍、蔡寿星、金鹏、张丕基、王国庆、熊冠斗、杨书詹、张骧、谢昌年、陈孝恪、李贺礽、郝秉忠、李坦、张六翮、倪教敷、薛秉壬、王肇修、俱著分部学习。
- ^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 朔雪寒. 2014-01-10: 62–63 [2018-02-26]. GGKEY:52ACC9ZQ85F.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 紮不棱. 大清孤兒:清末傳統士人的宿命解讀. 崧博出版. 2017-05-15 [2018-02-26]. GGKEY:5K2E63J45ZZ.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德宗景皇帝實錄》
- 《宮中檔奏摺-光緒朝》
- 《宣統政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