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修订间差异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1.5beta) |
|||
第24行: | 第24行: | ||
2013年《明鏡月刊》刊出中共關於「七不講」的[[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9號文件]],歷史虛無主義列為七不講之一<ref>{{Cite web | url=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3103011164724.pdf | format=PDF | title=研判報告 | publisher=[[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ref>: |
2013年《明鏡月刊》刊出中共關於「七不講」的[[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9號文件]],歷史虛無主義列為七不講之一<ref>{{Cite web | url=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3103011164724.pdf | format=PDF | title=研判報告 | publisher=[[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ref>: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歷史虛無主義以“重新評價”為名,歪曲黨的歷史和新中國歷史。主要表現為:否定革命,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只起破壞性作用”;否定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稱是“誤入歧路”,黨的歷史和新中國歷史是“一系列錯誤的延續”;否定已有定論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貶損革命前輩,詆毀黨的領袖。近來,一些人借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否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和指導作用。一些人將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割裂甚至對立起來,或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或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和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企圖通過否定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新中國歷史, 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合法性。<ref>{{Cite news|title=《明鏡月刊》獨家全文刊發中共9號文件| |
歷史虛無主義以“重新評價”為名,歪曲黨的歷史和新中國歷史。主要表現為:否定革命,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只起破壞性作用”;否定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稱是“誤入歧路”,黨的歷史和新中國歷史是“一系列錯誤的延續”;否定已有定論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貶損革命前輩,詆毀黨的領袖。近來,一些人借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否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和指導作用。一些人將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割裂甚至對立起來,或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或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和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企圖通過否定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新中國歷史, 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合法性。<ref>{{Cite news|title=《明鏡月刊》獨家全文刊發中共9號文件|url=http://www.laqingdan.net/?p=2993|work=明鏡月刊|date=2013-08-20|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822123247/http://www.laqingdan.net/?p=2993|archivedate=2013-08-22}}</ref>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2017年8月9日 (三) 11:03的版本
历史虚无主义指被一些在中國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反对的一種主张,其認為歷史必然遵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規律發展,最後走向共產主義。凡是否定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決定論[1][2],否定历史有主体,認為历史具有偶然性的主张[3],被他們稱為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首創於中國特有政經詞彙,所以首要了解它做為政治用詞的特點,仰賴唯物觀基礎來發展而且內容模糊,缺乏社會科學那般明確地定義關係,是一種未經確認的假說。而所謂的历史虚无主义本身,是出脫於延伸了僅強調唯物歷史觀,沒有否決所謂"虛無主義"存在的馬克思原始哲學,不同於唯物歷史規律化的思想,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的發展,仰賴單一事件改變來去評斷歷史進程來說,見微知著、去中心化、反對穩定規律的思考方式與宏觀視點的唯物正好相反,當然事實上,兩者是相輔相成應用的,例如以共產經濟為例,衰退這種長期性結果、蘇聯解體此類的突發事件等等,歷史唯物觀與歷史虛無觀就如氣候規律與氣象預測一般的關聯。
在中國,历史虚无主义學說受到歷史唯物主義的壓迫,是因為其可以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否定了共產黨的历史结论和历史文化观念,等於是反對共產黨,因而被視為是「動搖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反動思想」,「七個不要講」中的思想便屬於此類,被禁止論證與理解。也有人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受西方列强的政治军事压迫与经济冲击,出现的主张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西化的潮流属于历史虚无主义[4],即历史虚无主义等於是西方工業化社會與思想的入侵,或者更明瞭直截地說,它就是西方口中稱作制度創新、啟蒙思潮等的東西。
观点
馬克斯的唯物史觀認為歷史的發展有規律性,歷史發展的最終階段(歷史的終結)是共產主義社會。 卡爾·波普爾批判歷史決定論,認為歷史可以分析其發展的趨勢與因素,但這不能當成科學規律,例如趨勢可以反轉,使根據趨勢作的預測會錯誤。然而任何事件發生,唯物史觀應該都可以提出解釋,此時卻失效,因此唯物史觀的預測不可能被證偽,他因此批評唯物史觀主張的歷史決定論與規律性是偽科學。他也不認為歷史可以化約為單一本質(例如唯物)來解釋。他反對如人民群眾等集體是歷史的主體,認為這否定了個人選擇對歷史的影響,是替極權政治找藉口。他也反對烏托邦式的共產主義天堂。[5][6][7]
教條主義的歷史虛無主義
教條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它始終與政治行動結合在一起。它把一個從來不曾存在過、僅僅是想像中的共產主義作為評判事物的唯一標準,否定了人類歷史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主張落後國家直接奔向共產主義。[8]
批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进程的主体, 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用全面的、联系的、历史的观点看待社会和世界。认为历史并不是无序事件的组合,而是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是一种客观规律的逻辑展现。要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客观规律。历史的细节应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发展当中去考察。[3]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張順洪认为,在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歷史虛無主義表現為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否定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或損害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在世界史研究領域,歷史虛無主義表現為全盤否定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強調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否定斯大林,列寧和十月革命。張順洪認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政治目的是要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否定社會主義制度。[9]
中国的主流政治与学术界经常就此问题展开争论,其中牵扯到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以及中国的政治走向[8]。譬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3年中國共產黨內部講話談到前蘇聯解體的教訓,是「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10][11]習又說:「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2]《红旗文稿》2014年發表的文章,認為批判教條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目的,是要公開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公開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從而達到否認中國革命史和新中國建國史的政治意圖。[13]
2013年《明鏡月刊》刊出中共關於「七不講」的9號文件,歷史虛無主義列為七不講之一[14]:
歷史虛無主義以“重新評價”為名,歪曲黨的歷史和新中國歷史。主要表現為:否定革命,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只起破壞性作用”;否定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稱是“誤入歧路”,黨的歷史和新中國歷史是“一系列錯誤的延續”;否定已有定論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貶損革命前輩,詆毀黨的領袖。近來,一些人借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否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和指導作用。一些人將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割裂甚至對立起來,或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或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和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企圖通過否定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新中國歷史, 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合法性。[15]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之驊認為,「歷史虛無主義」不是要「虛無」所有的歷史,修正主義者要「虛無」的是社會主義歷史,要樹立的是資本主義歷史。[16]
王犖倫認為,「歷史虛無主義」不是「虛無主義」。中共官媒所說的「歷史虛無主義」理論上是荒謬的,研究歷史無論採用什麼歷史觀,都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不可能把全部歷史事實「虛無」。中共官媒所說的「歷史虛無主義」,是指研究歷史得出的結論與中共官方的觀點不一致;是把學術問題政治化,將不同的學術觀點上升到意識形態鬥爭。[17]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李慎明就以反「歷史虛無主義」為名,否認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17][18]誠然,反對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以避免社會主義思想上的動搖與穩定體制崩解,能夠拉黑許多宣稱修正或解體政府以拯救國家的團體或個人,利用未來會導致內亂等「確定的不確定」方式恐嚇人民,最終避免動亂的可能,然而歷史錯誤的修正機制將會失效,實務操作上是必須列入考慮的要點。[原創研究?]
章立凡认为这个名词是“中国造”的政治名词,在1989年批判政论片《河殇》时才开始出现,意在反宪政。學術上沒有「歷史虛無主義」這個名詞[19]。
参考文献
- ^ 鄒詩鵬. 現時代的歷史虛無主義及其成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報》. 2009年6月2日.
- ^ 孫勐. 高度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影響——近期關於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研究的綜述. 《環球視野》.
- ^ 3.0 3.1 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對歷史的自覺自信是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基石. 《求是》. 2013年1月1日, (2013/01).
-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马龙闪. 历史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 2014年第5期 炎黄春秋杂志. [2014-05-12].
-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建國. 核心價值觀培育需廓清歷史虛無主義. 文匯報 (光明网).
- ^ William A. Gorton. Karl Popper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SUNY Press. 2012年2月: 86. ISBN 978-0-7914-8221-6.
- ^ 卡尔・波普尔.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7208085954.
- ^ 8.0 8.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尹保云. 要警惕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 2014年第5期 炎黄春秋杂志. [2014-05-12].
- ^ 耿雪. 歷史虛無主義如何虛無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報》 (光明日報). 2013-08-08.
- ^ 习近平以斯大林主义应对公民挑战. 法广. 2013年3月17日.
- ^ 金鐘. 告別暴力論,回歸修正主義. 《開放雜誌》. 2013年5月9日.
- ^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呂薇洲. 尊重歷史、堅定自信,消除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 《紅旗文稿》. 2014年11月5日.
- ^ 张海鹏; 龚云.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吗?. 《红旗文稿》. 2014年8月20日, (2014/16 ).
- ^ 研判報告 (PDF).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
- ^ 《明鏡月刊》獨家全文刊發中共9號文件. 明鏡月刊. 201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 ^ 陳之驊. 蘇聯解體前夕的歷史虛無主義. 《高校理論戰線》. 2005年, (第8期).
- ^ 17.0 17.1 王犖倫. 社科院毛左集體發瘋. 《開放雜誌》. 2013年12月9日.
- ^ 李慎明. 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红旗文稿. 人民网. 2013年5月13日.
- ^ “历史虚无主义”是中国山寨版. 德国之声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