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票龍屬: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1.5.2)
无编辑摘要
第2行: 第2行:
| color = pink
| color = pink
| name = 北票龍屬
| name = 北票龍屬
| fossil_range = [[白堊紀]]前期,{{fossil range|124.6}}
| status = FOSSIL
| fossil_range = {{fossil range|124.6}}[[白堊紀|下白堊紀]]
| image = Beipiao1mmartyniuk.png
| image = Beipiao1mmartyniuk.png
| image_width = 300px
| image_width = 260px
| image_caption = 北票龍的新版想像具兩種羽毛型態)
| image_caption = 依據已知化石繪製的北票龍復原兩種不同的羽毛
| regnum = [[動物界]] Animalia
| regnum = [[動物界]] Animalia
| phylum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phylum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第15行: 第14行:
| superfamilia = [[鐮刀龍超科]]<br />Therizinosauroidea
| superfamilia = [[鐮刀龍超科]]<br />Therizinosauroidea
| genus = '''北票龍屬 ''Beipiaosaurus'''''
| genus = '''北票龍屬 ''Beipiaosaurus'''''
| genus_authority = [[徐星 (古生物學家)|Xu]], Tang & Wang, 1999
| genus_authority = [[徐星 (古生物學家)|Xu]], [[唐治路|Tang]] & [[汪筱林|Wang]], 1999
| type_species = '''意外北票龍<br>''Beipiaosaurus inexpectus'''''
| type_species = '''意外北票龍<br>''Beipiaosaurus inexpectus'''''
| type_species_authority = Xu, Tang & Wang, 1999
| type_species_authority = Xu, Tang & Wang, 1999
}}
}}


'''北票龍屬'''([[學名]]:''Beipiaosaurus'')是[[鐮刀龍超科]]下的一個[[屬]]。牠們的化石是在[[中國]][[遼寧省]]近[[北票市]]發現,故以此市來命名,並在1999年3月份的《[[自然 (雜誌)|自然]]》(Nature)中發表。北票龍的化石發現於[[義縣組]]的尖山溝,地質年代為[[白堊紀|下白堊紀]],約1億2500萬年前<ref name="zhou2006">Zhou, Z. (2006). "Evolutionary radiation of the Jehol Biota: chro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Geological Journal'', '''41''': 377-393.</ref>。牠只有一種,名為'''意外北票龍'''(''B. inexpectus''),是因牠那令人的特徵<ref name="xu99">Xu, X., Tang, Z-L., and Wang, X-L. (1999). "A therizinosauroid dinosaur with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from China." ''Nature'', '''399''': 350-354.</ref>。大量的北票龍[[化石]]被發現,包括有頭蓋碎片、一個下頜骨頭、三節[[頸椎]]、四節[[背椎]]、一節[[尾椎]]、[[肩胛骨]]、完整的前肢及一個連後肢的完整[[骨盆]]。在2009年,[[徐星 (古生物學家)|徐星]]等人敘述了第二個標本,包含頭骨、頸部、胸部,以及形狀獨特的長羽毛痕跡<ref name="xu2009">Xu X., Zheng X.-t. and You, H.-l. (2009). "A new feather type in a nonavian theropod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eath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hiladelphia)'', . doi: 10.1073/pnas.0810055106</ref>。
'''北票龍屬'''([[]]{{lang|la|''Beipiaosaurus''}})是[[鐮刀龍超科]]下的一個[[屬]]。牠們的化石是在[[中國]][[遼寧省]]近[[北票市]]發現,故以此市來命名,並在1999年3月份的《[[自然 (雜誌)|自然]]》(Nature)中發表。北票龍的化石發現於[[義縣組]]的尖山溝,地質年代為[[白堊紀|下白堊紀]],約1億2500萬年前<ref name="zhou2006">Zhou, Z. (2006). "Evolutionary radiation of the Jehol Biota: chro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Geological Journal'', '''41''': 377-393.</ref>。牠只有一種,名為'''意外北票龍'''(''B. inexpectus''),種指北票龍的特徵令人意外<ref name = "xu99">{{ cite journal | author = Xu, X.; Tang, Z-L.; Wang, X-L. | title = "A therizinosauroid dinosaur with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from China" | journal = [[自然 (期刊)|Nature]] | volume = 399 | issue = 6734 | pages = 350–354 | year = 1999 | doi = 10.1038/20670 | issn = 0028-0836 | url =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91287 }}</ref>。大量的北票龍[[化石]]被發現,包括有頭蓋碎片、一個下頜骨頭、三節[[頸椎]]、四節[[背椎]]、一節[[尾椎]]、[[肩胛骨]]、完整的前肢及一個連後肢的完整[[骨盆]]。在2009年,[[徐星 (古生物學家)|徐星]]等人敘述了第二個標本,包含頭骨、頸部、胸部,以及形狀獨特的長羽毛痕跡<ref name="xu2009">Xu X., Zheng X.-t. and You, H.-l. (2009). "A new feather type in a nonavian theropod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eath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hiladelphia)'', . doi: 10.1073/pnas.0810055106</ref>。


過往鐮刀龍超科的實質分類被受關注及討論,這是因為牠們那像[[原蜥腳下目]]的[[牙齒]]及身體結構,顯示牠們一般是[[草食性]]動物,不像一般的[[獸腳亞目]]。北票龍被認為是原始的鐮刀龍超科,有著一些特徵證明鐮刀龍超科(包括[[鐮刀龍科]])都是屬於[[虛骨龍類]],而非過去認為的[[蜥腳形亞目]]或[[鳥臀目]]近親。
過往鐮刀龍超科的實質分類被受關注及討論,這是因為牠們那像[[原蜥腳下目]]的[[牙齒]]及身體結構,顯示牠們一般是[[草食性]]動物,不像一般的[[獸腳亞目]]。北票龍被認為是原始的鐮刀龍超科,有著一些特徵證明鐮刀龍超科(包括[[鐮刀龍科]])都是屬於[[虛骨龍類]],而非過去認為的[[蜥腳形亞目]]或[[鳥臀目]]近親。

2018年7月4日 (三) 08:12的版本

北票龍屬
化石時期: 白堊紀前期,124.6 Ma
依據已知化石繪製的北票龍復原圖,具有兩種不同的羽毛
依據已知化石繪製的北票龍復原圖,具有兩種不同的羽毛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超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總科: 鐮刀龍超科
Therizinosauroidea

屬: 北票龍屬 Beipiaosaurus
Xu, Tang & Wang, 1999
模式種
意外北票龍
Beipiaosaurus inexpectus

Xu, Tang & Wang, 1999

北票龍屬名:Beipiaosaurus)是鐮刀龍超科下的一個。牠們的化石是在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發現,故以此市來命名,並在1999年3月份的《自然》(Nature)中發表。北票龍的化石發現於義縣組的尖山溝,地質年代為下白堊紀,約1億2500萬年前[1]。牠只有一種,名為意外北票龍B. inexpectus),種名意指北票龍的特徵令人意外[2]。大量的北票龍化石被發現,包括有頭蓋碎片、一個下頜骨頭、三節頸椎、四節背椎、一節尾椎肩胛骨、完整的前肢及一個連後肢的完整骨盆。在2009年,徐星等人敘述了第二個標本,包含頭骨、頸部、胸部,以及形狀獨特的長羽毛痕跡[3]

過往鐮刀龍超科的實質分類被受關注及討論,這是因為牠們那像原蜥腳下目牙齒及身體結構,顯示牠們一般是草食性動物,不像一般的獸腳亞目。北票龍被認為是原始的鐮刀龍超科,有著一些特徵證明鐮刀龍超科(包括鐮刀龍科)都是屬於虛骨龍類,而非過去認為的蜥腳形亞目鳥臀目近親。

敘述

北票龍約有2.2米長及臀部高0.88米,是已知大型有羽毛恐龍(2012年4月公布的羽暴龙已经取代其最大有羽毛恐龙的地位)。其重量估計約為85公斤。北票龍的喙沒有牙齒,但有頰齒。高等的鐮刀龍超科有四趾,但北票龍的內趾較小,顯示牠們可能是從三趾的鐮刀龍超科祖先演化而來的。相對其他鐮刀龍超科,北票龍的頭部較大,下頜的長度超過股骨的一半長度。

羽毛

北票龍的舊版想像圖(沒有第二種羽毛)

模式標本皮膚痕跡,顯示北票龍的身體是由類似絨羽的羽毛所覆蓋,就像中華龍鳥,但北票龍的羽毛較長,而且垂直於手臂。徐星等人認為北票龍的絨羽,代表牠們是介於中華龍鳥與較高等鳥類鳥翼類)的中間物種[2]

與其他獸腳類的羽毛不同,北票龍具有第二種形態的羽毛,羽毛較長、結構較簡單[4]。第二種形態的羽毛,是由徐星等人在2009年研究第二個北票龍標本時發現;當徐星重新研究第一個標本時,也發現第二形態的羽毛。

第二形態羽毛是由單一、無分支的纖細羽毛構成。大部分有羽毛恐龍的絨羽是有一根羽幹,分叉出兩根以上的羽毛。北票龍的第二形態羽毛,長度為10到15公分,大約是頸部長度的一半。而中華龍鳥的羽毛最長只有頸部長度的15%。

北票龍的第二形態羽毛也相當寬,模式標本的第二形態羽毛的寬度為3公厘。而中華龍鳥的羽毛最寬只有0.2公厘,帝龍的羽毛寬度僅次於北票龍。原始的第一形態羽毛的橫剖面是圓形,而第二形態羽毛的橫剖面是橢圓形。在北票龍的兩個標本中,第二形態羽毛沒有彎曲、折斷的跡象,顯示這種羽毛相當堅韌。

在2009年的訪問中,徐星表示這兩種形態的羽毛都不是飛羽,他推測第一形態的羽毛具有隔絕熱量的功能,而第二形態的羽毛則具有視覺辨識作用,在相同物種之間的求偶與溝通時會產生用途[4]

由於目前只有獸腳亞目恐龍是有羽毛的,北票龍的發現顯示鐮刀龍超科是屬於獸腳亞目的。

參考資料

  1. ^ Zhou, Z. (2006). "Evolutionary radiation of the Jehol Biota: chro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Geological Journal, 41: 377-393.
  2. ^ 2.0 2.1 Xu, X.; Tang, Z-L.; Wang, X-L. "A therizinosauroid dinosaur with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from China". Nature. 1999, 399 (6734): 350–354. ISSN 0028-0836. doi:10.1038/20670. 
  3. ^ Xu X., Zheng X.-t. and You, H.-l. (2009). "A new feather type in a nonavian theropod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eath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hiladelphia), . doi: 10.1073/pnas.0810055106
  4. ^ 4.0 4.1 Bryner, Jeanna (2009). "Ancient Dinosaur Wore Primitive Down Coat." http://www.foxnews.com/story/0,2933,479875,00.html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