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德纯(1878年—1944年6月3日)字寅生厚斋安徽寿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及军事人物。[1][2]

生平[编辑]

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生。幼年隨父親石夢熊接受教育。1902年留学日本,入東京同文书院学日语,兩年後入東京法政大学學習法政。在日本受孙中山影响,曾说:“革命大业,志在吾曹,此其时矣!”1907年春,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

1910年夏,畢業回國,參加了清廷举办的留學生歸国考試,殿試後任刑部僉事。1911年冬,同黄復生鄧孝可等人密謀策動駐通州毅軍響應起义,事泄逃走。[2]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年(1912年),孙毓筠首任安徽都督,石德纯出任安徽都督府秘书。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成立时,石德纯当选为参议员。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在家讀書。1915年秋,应朋友邀请,到隴西協辦甘宁官鹽商運業務。1923年10月,拒绝曹錕賄选,避居天津英租界。1924年,将办盐务时剩余的资金全部购买枪支弹药,秘密从天津运往安徽,组建皖豫国民联军,自任总司令,驻皖豫交界各县,响应冯玉祥推翻曹锟[1][2][3]

1926年北伐开始,皖豫国民联军配合北伐军。北伐在当地获胜后,豫皖国民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六军,石德纯任军长。此后北上作战,立下战功。[1][3]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排斥异己,对第六军进行改编,免去石德纯的军长一职,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石德纯将部队交给亲信,并未赴任,而是返回家乡办学校。民国20年(1931年)淮河水灾,倡议成立导淮委员会,治理淮河[1]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石德纯返回寿县,组织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任委员。民国27年(1938年)初春,在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的指导下,寿县各界后援会撤销,成立寿县动员委员会,石德纯任主任委员。同年3月,日军进攻皖北,先后占领各县。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筹组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石德纯任指挥官。该部共编有7个支队,3个独立大队,官兵大约万余人,枪5千多支,驻淮南。当时新桂系李品仙主政安徽,限制地方武装发展,又因为第一路军中有中国共产党人而更觉不安,多次派员到寿县视察,企图通过整编将该部队吞并,但遭到石德纯坚决抵制。同年冬,安徽省政府任命颜仁毅为皖北行署主任,强令皖北抗日人民自卫军归颜仁毅直接指挥,并且在大队长以上会议上宣布第一路军解散。石寅生乃号召部队参加新四军,所部曹云露郑抱真赵筹等人率部分别投新四军。其他各部大多解散,仅有一小部被皖北行署改编。[1][3]

民国28年(1939年)夏,安徽省临时参议会成立,石德纯当选参议员。后来在第二届参议会上,当选为参议会副会长。当时参议会议长江炜(字影侯)年高多病,故会务常由石德纯主持。[1][3]

民国29年(1940年),石德纯倡设“寿春私立初级中学”,提议把罗陂塘公田拨作校产。呈报安徽省教育厅备案时,厅长汪少伦不许。石德纯亲见汪少伦抗议称:“地方兴办学校是好事,对抗战建国都有益处,报教育厅备案只是履行手续,教育厅不准,学校是要办的,你厅长也不能阻止我不办。”民国30年(1941年),该校在隐贤集东南建校,石德纯被公推为董事长。[3]

1944年夏,安徽省参议会第二次会议举行,石德纯抱病主持,6月2日喘病发作,6月3日晨,被送回天堂湾郑祠寓所,下午1时病逝,享年66岁。[1][3]

家庭[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石德纯,六安新闻网,2010-10-05.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30). 
  2. ^ 2.0 2.1 2.2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3. ^ 3.0 3.1 3.2 3.3 3.4 3.5 石寅生,安徽文化网,2008-12-10.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