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军团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马尼亚王国
Regatul României
1940年—1941年
民族军团国国徽
国徽
1941年的罗马尼亚
1941年的罗马尼亚
首都布加勒斯特
总理 
• 1940-1941
扬·安东内斯库
国王 
• 1940-1941
米哈伊一世
成立
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9月14日
• 铁卫队叛乱
1941年1月21日
1941年1月23日
• 政府解散
1941年2月14日
• 建立
1940年
• 终结
1941年
货币罗马尼亚列伊
前身
继承
罗马尼亚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

民族军团国罗马尼亚语Statul Naşional Legionar)是罗马尼亚王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铁卫队领导者扬·安东内斯库将军统治的时期;自1940年9月14日成立到1941年2月14日正式解散间,他在罗马尼亚展开五个月的法西斯独裁

背景[编辑]

铁卫队于1938年初首次上台并与罗马尼亚政府结盟,当时的总理奥克塔维安·戈加于1938年2月8日与铁卫队领导人科尼利乌·泽莱亚·科德雷亚努达成合作协议,联合统治罗马尼亚。然而这种政治安排令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不满,他于2月11日罢黜了奥克塔维安·戈加,并任命米伦·克里斯蒂亚取代之。[1]

1940年6月28日至7月4日期间,铁卫队领导人霍里亚·西马担任教育部副部长。1940年7月4日,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铁卫队重组以伊恩·吉古尔图为首的内阁。新政府任命了三名新官员分别是:公共财富部长瓦西里·诺维亚努、宗教和艺术部长霍里亚·西马以及财政部副部长奥古斯丁·比迪亚努。此外罗马尼亚政治家尼奇福·克拉尼奇因支持铁卫队的理念而被任命为宣传部长。[2]

成立[编辑]

1940年9月6日国王卡罗尔二世被迫退位,由他19岁的儿子米哈伊一世继任国王。米哈伊一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任命扬·安东内斯库将军为国家元首。9月8日的一项法令进一步界定了安东内斯库的权力。[3]为了保持对国家的掌控,同时将领导权让给铁卫队,安东内斯库于9月14日宣布改罗马尼亚王国为罗马尼亚国(国家军团国)。并立法颁布铁卫队为罗马尼亚国承认的唯一政党,使罗马尼亚成为极权主义法西斯国家。

经过[编辑]

1940年9月27日在扬·安东内斯库的领导下,罗马尼亚退出巴尔干条约。10月6日安东内斯库参加了第一次铁卫队的集会。10月8日,德军开始进入罗马尼亚,很快就超过了500,000人。11月23日,罗马尼亚正式加入轴心国。11月27日,64名前政要或官员在日拉瓦大屠杀中被铁卫队处决,促使反犹太立法得到了扩大。 10 月 4 日犹太人拥有的农村财产被没收,1940 年 11 月 10 日,国家军团州面临一场大地震,摧毁了 65,000 所房屋。随后在11月17日没收犹太人的土地。12月1日,另一场铁卫队集会在阿尔巴尤利亚举行,庆祝特兰西瓦尼亚加入罗马尼亚22周年。安东内斯库再次出席,并发表讲话。

外交[编辑]

1940年10月上旬15000名德国士兵以保护普洛耶什蒂的炼油厂为由,进驻到罗马尼亚,因为战场的资源需求,因此这对德国至关重要。德国的这一单方面行动没有询问过墨索里尼的意见,促使墨索里尼发动了对希腊的入侵。随后因在希义战争中导致的军事失误,使希腊反击并占领了义大利统治的阿尔巴尼亚南部地区半年。[4]然而德军进入罗马尼亚并不是入侵,因为它是在安东内斯库的批准下进行的。 [5]第一批德国军队于10月10日抵达罗马尼亚,部分是为了响应安东内斯库的军事援助请求,此外还有保卫罗马尼亚油田的主要目标。 [6]罗马尼亚随后分别于11月23日和11月25日加入了三国同盟条约反共产国际协定,正式成为了轴心国的一员。 [7]尽管与德国的关系有所收紧,但罗马尼亚境内的少数德国民族,并未完全幸免于罗马尼亚化进程。来自巴纳特特兰西瓦尼亚德国人被遣返回国,来自南布科维纳多布鲁哈的日耳曼人被遣返的人数达76500人。批准这些遣返的德国-罗马尼亚公约于1940年10月22日签署。根据公约内容:“罗马尼亚政府收到被遣返的德国人先前拥有的房地产,以换取向帝国支付赔偿金。罗马尼亚国家将使用新获得的财产(土地和房屋)来安置在《克拉约瓦条约》之后流离失所的来自保加利亚的罗马尼亚难民。”。[8]12月4日,罗马尼亚和德国签署了一项为期十年的贸易协定,为罗马尼亚的经济重建做出了改变。[9]

1940年9月27日罗马尼亚退出巴尔干条约。同一天与其中一个公约成员土耳其签署了贸易协定。12月19日,罗马尼亚与巴尔干条约的另一个成员国南斯拉夫签署了另一项贸易协定。

与苏联的边境冲突长达了罗马尼亚整个二战。1940年秋苏联占领了多瑙河三角洲的几个罗马尼亚岛屿。边境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苏联军队集中在罗马尼亚边境,苏联飞机不断侵入罗马尼亚领空,1941年1月苏联船只试图强行进入罗马尼亚水域。紧张局势在 1941年1月达到颠峰,当时苏联通过最后通牒要求控制多瑙河三角洲。边境冲突在加拉茨附近发生,罗马尼亚与苏军在多瑙河交战,双方有26至100人丧生。

灭亡[编辑]

1941年1月20日,铁卫队企图发动政变,同时对布加勒斯特的犹太人进行大屠杀。1月22日,在叛乱最激烈的时候,铁卫队在布加勒斯特集中营对200 名犹太人进行了“有仪式的谋杀”,卫队唱著基督教赞美诗,祭送犹太人。[10]四天后,安东内斯库政府成功镇压了政变。铁卫队被迫退出政府。西马和其他铁卫队成员逃往德国,而其他人则被监禁。安东内斯库废除了罗马尼亚国(国家军团国)。

1941年2月14 日,罗马尼亚国(国家军团国)被正式废除。超过9000名卷入军团叛乱的人随后被捕,其中近2000人被判处从几个月到无期徒刑不等的各种刑期。

行政[编辑]

罗马尼亚国(国家军团国)建立后,主要由扬·安东内斯库铁卫队进行独裁统治,此段时期也被称为法西斯制下的罗马尼亚时期英语Kingdom of Romania under Fascism扬·安东内斯库对内实行一党专政的法西斯主义政权,对外则受苏联与纳粹德国的影响,加入了轴心国,使罗马尼亚成为了法西斯的盟国之一。

行政区划[编辑]

罗马尼亚行政地图(1942 年)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Keith Hitchins,Clarendon Press,1994 年,《罗马尼亚 1866-1947》,p. 484
  2. ^ R. Haynes, Springer, 2016,《罗马尼亚对德国的政策 1936-40 》, p. 147
  3. ^ D. Deletant, Springer, 2006,《希特勒被遗忘的盟友:Ion Antonescu 和他的政权,罗马尼亚 1940-1944》p. 53
  4. ^ 小理查德 Z. 弗里曼 (Richard Z. Freemann, Jr.),Lulu.com,2016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简明史:起源、战斗和后果》,第 12 页。
  5. ^ Raphael Shen,格林伍德出版集团,1997 年,《罗马尼亚经济的重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范例》p5
  6. ^ Keith Hitchins,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 年,《罗马尼亚简史》,p. 205
  7. ^ David Nicholls,ABC-CLIO,2000,《阿道夫·希特勒:传记伴侣》,p225
  8. ^ S. Ionescu, Springer, 2015, 《犹太人抵抗“罗马尼亚化”, 1940-44》, p110
  9. ^ Gh。Buzatu, Editura Mica Valahie,《罗马尼亚石油史,第二卷》p367
  10. ^ Norman Manea, Grove Press, 1993,《关于小丑:独裁者和艺术家:随笔》,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