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庫斯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瑟·庫斯勒
阿瑟·庫斯勒於1969年
出生(1905-09-05)1905年9月5日
 奧匈帝國布達佩斯
逝世1983年3月1日(1983歲—03—01)(77歲)
 英國倫敦
國籍 英國
獎項桑寧獎(1968)

阿瑟·庫斯勒CBE(匈牙利語:Arthur Koestler,1905年9月5日—1983年3月3日),匈牙利猶太裔英國作家、記者批評家。庫斯勒是前共產黨員,出於對蘇聯大清洗的反思,他的思想逐漸趨向自由主義,並最終寫出指斥大清洗、控訴斯大林主義的西方文學史上著名的政治小說《中午的黑暗》。

生平[編輯]

阿瑟·庫斯勒生於布達佩斯,初名Kösztler Artúr。其父亨瑞克(Henrik)是一富足的企業家發明家,他發明的健康肥皂遠近聞名。庫斯勒14歲時移居維也納,後在維也納大學學習工程學心理學。大學畢業前一月,他燒了大學入學許可書,並放棄結業考試。當時猶太人正大批向英國託管下的巴勒斯坦移居,庫斯勒也加入了這一行列,1926年至1929年,他先後居住在Heftzibah、特拉維夫耶路撒冷。離開巴勒斯坦後,他成為德國烏爾斯坦報系(Ullstein-Verlag group of German newspapers)的一名記者。

1931年庫斯勒加入德國共產黨,但1938年莫斯科之旅後退出。西班牙內戰期間,他作為倫敦《新聞紀事報》(News Chronicle)記者,在法西斯軍占領下的馬拉加省被捕獲,判處死刑,不久又獲赦免,由此,庫斯勒寫了《與死亡對話》,反映出一個面對命運者的心態。二戰爆發後,庫斯勒從一個法國拘留營(Vernet Internment Camp)逃出,一番曲折後抵達英國,不期再度入獄。他後來說:「(英國)本頓維爾監獄是我的最愛。」

在英國,庫斯勒先加入英軍。1941-42年,為BBC工作。

1940年創作並出版傑作《中午的黑暗》,小說通過主人公魯巴肖夫與提審員的三次論辯和緊張思考,集中探討了政治革命的崇高「目的」與所採取的「手段」之間的矛盾,寫出了一場偉大政治革命的複雜歷程。這部小說在蘭登書屋「現代文庫」評選的「20世紀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名列第8位。英譯本於1941年初版。中國大陸譯本有:《中午的黑暗》(作家出版社董樂山,1988年;譯林出版社,1999年);台灣譯本有《獄中記》(自由中國社,李誥,1950年)。

1941年2月,庫斯勒在弗雷德里克·沃伯格的安排下,和喬治·奧威爾結識。奧威爾對《中午的黑暗》的評價:「其最具價值之處,很可能在於它是一份莫斯科『招供』的解釋,由一個從內部了解極權主義手段的人所寫。」

1983年,不堪多年帕金森綜合症白血病的折磨,庫斯勒和妻子辛西婭(Cynthia)選擇服藥自盡。庫斯勒的遺囑包含了希望能以他遺產在英國設立一個超心理學教席,以促進該領域的研究。最後他委託的基金會與愛丁堡大學達成協議。

著作[編輯]

1941年,出版其第一本英文著作《渣滓》(Scum of the Earth)。另有代表作《隱性寫作》、《來來往往》、《中的三矢》、《渴望的年代》等。

小說[編輯]

戲劇[編輯]

傳記[編輯]

其他非小說[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