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英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愙威將軍 陸軍中將
巴英額
陸軍少將時期
個人資料
出生1866
 大清吉林將軍轄區伯都訥
逝世1940年
 滿洲國哈爾濱特別市
軍事背景
效忠 大清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巴英額(1866年—1940年7月10日[1]),字凌雲,吳札拉氏,因漢姓為吳,故又名吳凌雲滿洲正藍旗[2]。巴英額出身吉林將軍轄區伯都訥(今扶餘市)駐防[3]。民國後成為北洋政府軍事將領,陸軍中將[4][5]

生平[編輯]

巴英額出身行伍。清朝時期,歷任吉林練軍驍騎校防禦參領營總,伯都訥統領,阿城練軍營總,黑龍江巡警右軍統領兼東興鎮協領。補授伯都訥白旗佐領,巡防右路統領[4]

1914年,任中華民國陸軍黑龍江暫編第一師許蘭洲部步兵第二旅旅長,駐黑河。巴英額長期反對許蘭洲獨攬軍政大權,以許蘭洲參加張勳復辟為藉口,發動了驅許活動,張作霖遂乘機以親家鮑貴卿取代許蘭洲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其後,張作霖又藉口巴英額反對鮑貴卿任督軍而將巴英額免職,褫奪軍權[4]

1914年初,孫中山曾派陳其美戴季陶等人赴大連成立了奉天革命黨機關部,但因受到東北當局的壓迫,不久便返回日本。1914年,寧武接到哈爾濱革命黨人楊雨辰報告稱,黑龍江駐軍旅長巴英額為報叔父桂升袁世凱所殺之仇,希望參加革命。寧武即親赴黑龍江,首先接觸了黑龍江督軍朱慶瀾,其後同巴英額會談,得知巴英額確有意參加反袁革命,並通過巴英額了解到另一位旅長英順的情況。寧武認為可能策動巴英額、英順起兵反袁。1914年7月,陳其美接到寧武的相關報告,寧武請求派人前來。陳其美乃命蔣中正丁景梁赴東北。二人偽造日本人身份,蔣介石化名「石田雄介」,丁景梁化名「長野周作」,以滿鐵上海辦事處職員之名義,隨大連滿鐵礦業課的日本人山田純三郎於1914年7月6日自東京啟程,經朝鮮,於7月9日抵達安東(今丹東),隨後轉赴哈爾濱[6]。一行人暫留哈爾濱,由山田純三郎另派人赴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同巴英額接觸,了解到巴英額對袁世凱不滿是因1914年4月,袁世凱的北京政府將黑龍江省巡防隊改編為新式陸軍,巴英額、英順雖均晉升為旅長,但所部大批縮編,且裁汰的官兵生活無着,部隊出現動盪。在山田純三郎派人赴齊齊哈爾期間,蔣介石、丁景梁赴長春向孫中山發電報匯報,並同自大連趕來的寧武等人會合。日本的孫中山乃寫下一封致巴英額的信,連同委任巴英額為革命軍領導的委任狀一併寄給蔣介石等人。但其後巴英額切斷了同孫中山方面的聯繫,此事不了了之。蔣介石一行遂於1914年8月中旬返回日本[7]

1918年,巴英額任黑河臨時警備司令,兼辦黑河防區清鄉事宜。1921年,任暫編黑龍江陸軍第三混成旅旅長、黑河鎮守使。1924年春,出任東三省陸軍第十一旅旅長。1925年,任東北陸軍第十一旅旅長[4]。其間,1927年4月5日,巴英額獲授將軍府愙威將軍[8]。1928年,巴英額任黑龍江陸軍步兵第三旅旅長。1930年1月,馬占山取代巴英額出任黑河警備司令[4]。同年,巴英額改任濱江關監督,駐哈爾濱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當局派人勸說巴英額出任軍政部長,被巴英額拒絕[5]

1940年7月10日,巴英額在哈爾濱寓所病逝[5]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俄邊境(東段)地區史略》作生於1866年。《松原市志》作卒於1940年7月10日
  2. ^ 松原市档案信息网: 扶余人的骄傲巴英额.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3. ^ 巴彦县政府网:民国时期陆军少将巴英额. [2017-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 ^ 4.0 4.1 4.2 4.3 4.4 傅玉民,中俄邊境(東段)地區史略,瀋陽軍區司令部編研室,2005年,第496頁
  5. ^ 5.0 5.1 5.2 松原市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20頁
  6. ^ [1] 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外務省記録>1門 政治>6類 諸外國內政>1項 亜細亜>各國內政関係雑纂/支那ノ部/革命黨関係(亡命者ヲ含ム) 第十二巻
  7. ^ 1914年蔣介石東北之行:以巴英額中斷聯繫而功敗,人民網,2013年02月22日
  8. ^ 1927年4月6日第3936號//《政府公報》第二三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