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
明堂,又稱清廟、藝祖、陽館。是周代天子按尊卑受諸侯朝覲的場所,也是祭祀文王的地方,孟子說:「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根據《逸周書·明堂解》,明堂最早於周公攝政時建造。《大戴禮記·盛德篇》則稱明堂上古已有之。[1]清代學者汪中將明堂分為六種,分別為:宗周、東都、路寢、方岳之下、太學以及魯太廟。[2]
演論
[編輯]明堂是天子舉行朝會、祭祀之所,《淮南子·主術訓》雲:「神農以時嘗谷,祀於明堂」,《大戴禮記》稱「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蓋即河圖之義。」。《孟子·梁惠王下》載:「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阮元認為,明堂和辟雍都是上古簡陋的房屋,「上圓下方,重蓋以茅,外環以水」[3]。
《漢書·藝文志》提到兩部相關明堂的著作,即《明堂陰陽》(33篇)和《明堂陰陽說》(5篇)。《隋書·經籍志》提到有《九宮經》,是後人偽託黃帝之作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宮,總御得失。」
遠古明堂形制至今不明,目前能確定的,只有整體建築下方上圓,以及具體能分為東之青陽、西之總章、南之明堂、北之玄堂、中之太室五大區域。明堂室內佈局形制主要有《呂氏春秋》所持五室制及《大戴禮記》所持之九室制兩種假說。兩漢分別依據五室制與九室制在長安和洛陽南郊修建了祭天的明堂。隋唐均有意修建明堂,但因為眾說紛紜,直到武周武則天才綜合諸說創製了嶄新的明堂,號曰「萬象神宮」。其後,北宋宋徽宗也在汴梁宮城內修建了明堂。
明堂對中國禮制建築的形制影響深遠,北京天壇祈年殿和國子監辟雍均是復興明堂建築樣式的嘗試。
清廟
[編輯]周代東都的明堂也稱清廟。按《左傳·桓公元年》:「清廟茅屋」其頂部是用茅草覆蓋的。而蔡邕的《明堂論》指出,周王在清廟會舉行禘祭。冬季舉行大常(大嘗)銘刻臣下功勞,在大烝祭時將功臣配享先王。古時臣子對於烝、嘗十分重視,據《左傳·文公二年》晉國人狼瞫在職位被續簡伯取代後認為受辱,但不願在沒有立功的情況下戰死,因為無功則不能得到祭祀。[2]明堂四面通達,按《禮記·明堂位》,其南面有三重門,分別為:皋、應、路。其餘三面皆一道門。[1]
路寢
[編輯]路寢是天子每月朔日在太廟完成儀式後進行聽政的場所。據鄭玄所言:「天子廟及路寢,皆同明堂制。」其形制與明堂同。又據王聘珍說:「天子將有事於明堂,則致齋於此宮。」也就是在路寢齋戒。楊倞曰:「明堂,天子布政之宮。」[2]據阮元《明堂解》,路字古與「大」通,所以又稱大寢。路寢最初與郊外明堂形制一樣,後來由於文明發展,都城中按功用分立了圜丘、宗廟、朝廷、學校。路寢便成了天子的居所,建築方向朝南。[1]
方岳與魯廟
[編輯]周公有大功勞,成王命魯國在祭祀周公時使用天子的規格。每年夏六月,舉行禘禮,用《清廟》之歌。方、岳之明堂,一是在天子巡守時作行宮之用,與諸侯會盟時則作為壇。據《史記·封禪書》泰山之下東北處有明堂。[2]
洛陽明堂遺址
[編輯]洛陽明堂遺址是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的組成部分,公園佔地145畝,位於洛陽城市中心區域,這裏曾是隋、唐、北宋洛陽城宮城的核心區域,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發生地和物質見證,也是隋唐中原文化的重要遺址。整個公園主要有三大時期的遺址遺存,包括隋代大業殿遺址、唐代明堂天堂遺址和宋代太極殿遺址。由於武則天時期的唐代遺址遺蹟影響較大,所以武則天時期洛陽城宮城正殿明堂遺址以及天堂遺址是主要展示對象。現存的明堂遺址是明堂的中心基址,為六圈八邊形夯土台基,東西、南北最寬是105米。明堂保護展示建築是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對於它的保護完全按照「保護罩」的形象進行設計。外觀為三層台基,層層收分,上為八角攢尖屋頂(其內部共分2 層,建築總面積9888.92 平方米)。同時為了避免過大的體量對整個遺址公園造成不協調的衝擊以及對遺址的破壞,建築形象儘量「謙遜」,總高21.18 米,總寬度105 米,建築外立面進行綠化覆蓋,使其與周圍的公園綠化環境合為一體。
現在設計的天堂遺址保護建築位於遺址公園西北角,通高81.88 米,建築面積12630 平方米。外觀為兩層方形台基上聳立的圓形閣樓(或塔)式建築,外部5層,內部9層。除了要滿足保護遺址的需要,在外觀形象上要具象地再現唐朝時期的建築風格。同時做為一個制高點,可使人們能夠登高俯瞰整個宮城區的整體格局。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阮, 元. 揅经室集. 中國歷史文集叢刊. 北京: 中華書局. 2016: 57–73. ISBN 9787101001907.
- ^ 2.0 2.1 2.2 2.3 李, 金松. 述学校笺. 中國歷史文集叢刊. 北京: 中華書局. 2014. ISBN 9787101100525.
- ^ 《研經室一集》卷3《明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