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特寮
ປະເທດລາວ
創始人蘇發努馮
成立1950年8月13日
解散1979年2月
繼承者老撾建國陣線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左翼民族主義
政治立場左翼
官方色彩紅色
老撾政治
政黨 · 選舉

巴特寮老撾語ປະເທດລາວ羅馬化:Pathet Lao直譯老撾國)是活動於1950年-1975年的老撾自由民族統一戰線老撾愛國戰線的統稱。1950年8月13日,蘇發努馮親王創建政治組織老撾自由民族統一戰線;1956年1月6日,改組為老撾愛國戰線,成為老撾人民黨統一戰線組織。1975年,老撾愛國戰線奪取老撾政權並建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1979年,改組為老撾建國陣線。狹義上,「巴特寮」是1950年-1965年老撾共產主義者對其軍事武裝的自稱。廣義上(國際上),則用「巴特寮」泛稱老撾共產主義運動。

歷史[編輯]


老撾歷史系列條目
早期歷史
瀾滄
1354–1707
萬象
1707–1828
琅勃拉邦
1707–1949
川壙
1707–1949
占巴塞
1713–1946
暹羅越南屬國
老撾保護國
1893-1953

日軍佔領 1940-1945
老撾依薩拉 1945-1946
老撾王國
1953-1975

老撾內戰
巴特寮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1975至今

1945年,印度支那的日軍發動三九政變,推翻了法國殖民政府,事實上控制了印度支那,安排國王西薩旺·馮於1945年3月9日宣佈琅勃拉邦加入大東亞共榮圈,於4月8日發表獨立宣言宣佈老撾獨立建國。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原本控制印度支那的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8日老撾人民和愛國武裝力量在全國各地舉行了反日起義,從日本侵略者手裏奪回了老撾政權。8月30日,國王西薩旺·馮宣佈琅勃拉邦繼續作為法國的保護領。9月1日,首相佩差拉親王在萬象宣佈法國對老撾的保護國條約失效,因為法國沒有保護得了老撾避免日本的佔領,老撾獨立。他曲沙灣拿吉沙拉灣占巴塞等南部各省同意參加統一的老撾。於是在9月14日,首相佩差拉親王宣佈組建老撾自由民族統一戰線(簡稱「伊沙拉」)作為社會政治組織,宗旨是反對法國殖民統治捲土重來,維護老撾獨立自主。[1]:p.1039月17日國王西薩旺·馮公開斥責宣佈獨立的佩差拉親王,宣稱繼續接受法國保護。10月10日住在沙灣拿吉的國王西薩旺·馮通電解除佩差拉親王的副王和首相的職務,並宣佈恢復到法國殖民統治狀態。佩差拉親王蘇發努馮親王於10月12日召開了臨時國民議會,通過臨時憲法,建立以披耶·坎冒英語Phaya Khammao為領導的老撾臨時抗戰政府。10月20日,臨時國民議會投票通過廢黜國王西薩旺·馮。11月10日,國王西薩旺·馮表態接受臨時抗戰政府的管轄。

1946年4月24日,法國殖民軍佔領萬象,宣佈西薩旺·馮為國王。5月24日佔領琅勃拉邦,重新控制了老撾。1946年8月27日,法國與老撾簽訂臨時條約,老撾獲得了在印度支那聯邦內的自治。

1947年3月,作為伊沙拉軍總司令、伊沙拉臨時政府外交部長兼國防部長的蘇發努馮親王率軍在老撾北部向法國殖民軍發起進攻,結果慘敗。1947年底,蘇發努馮親王從泰國返回老越邊境,選擇與越南獨立同盟會聯合起來抗法救國,成立「老撾解放委員會」。1949年5月16日,「伊沙拉」一致投票決定解除蘇發努馮親王的所有職務。1949年7月19日,老撾王國政府與法國在巴黎簽約,確立老撾為法蘭西聯邦內的獨立國家。老撾自由民族統一戰線(「伊沙拉」)的很多人就認為老撾已經取得了獨立,紛紛從境外流亡返回了萬象,在王國政府里擔任要職。但佩差拉親王蘇發努馮親王認為王國政府不過是法國殖民者手裏的傀儡玩具,選擇抗戰到底直到老撾徹底獨立。1949年10月24日,伊沙拉陣線因為大分裂而宣告解散。

1950年8月13日,蘇發努馮親王重建了老撾自由民族統一戰線 (「伊沙拉」)。老撾,即巴特寮(Pathet Lao),其中Pathet表示國家、土地之意,Lao則指老撾。1950年8月13日至15日召開了第一屆老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總結了五年的抗戰工作,選出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首相兼外交部長的「老撾抗戰政府」、,以及以蘇發努馮親王為主席、富米·馮維希為總書記的老撾自由民族統一戰線中央委員會。老撾抗戰政府副首相兼內務部長富米·馮維希,國防部長凱山·豐威漢,財政部長諾哈·馮沙萬

巴特寮以儘可能吸引、分散老撾境內法軍為目的,於1953年4月、12月與1954年1月發起了三次進攻。1953年4月,一支由越南人武元甲指揮的,由40000士兵組成的越盟的越南人民軍入侵了老撾東北部,其中包括蘇發努·馮親王領導的2000士兵組成的巴特寮成員,此次入侵的目的在於奪取琅勃拉邦和石缸平原。他們受到了由10000名士兵和3000名法國正規軍組成的老撾軍隊的抵抗,北越成功佔領了毗鄰越南北部位於石缸平原東北部邊緣的蓬沙里省桑怒省[2] 隨後他們繼續前進並允許雜亂的巴特寮部隊佔領該地。[3] 1953年4月19日,蘇發努·馮親王將巴特寮的指揮部遷到了桑怒市。另一支部隊從奠邊府沿河向琅勃拉邦進軍,但他們遭遇了雨季和法軍的頑強抵抗。1953年10月22日,簽訂了《法國老撾親善與合作條約》,除了法國繼續控制其軍隊之外的其他權利轉移給老撾王家政府。1954年日內瓦會議開幕前,巴特寮已經控制了老撾五分之四國土,王國政府軍僅控制湄公河谷地區。

1955年3月22日,根據印度支那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1951年2月召開)關於三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分別建立自己的共產黨、各自領導本國革命的決議,印度支那共產黨老撾籍黨員25人召開大會,成立了老撾人民黨,主要領導人是蘇發努馮親王凱山·豐威漢諾哈·馮沙萬坎代·西潘敦富米·馮維希

1956年1月6日,老撾自由民族統一戰線改組並擴大為老撾愛國戰線,並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老撾人民黨處於不公開狀態,一切活動均由老撾愛國戰線名義出面參與政治活動。

1959年,在蘇發努馮的命令下,巴特寮軍隊拒絕進入皇家老撾陸軍的編制。於是,蘇發努·馮和他的參謀一同被逮捕入獄。兩支巴特寮軍隊帶着家人、動物和裝備連夜逃走,躲過了炮火的攻擊。5月23日,蘇發努·馮也和同伴成功脫逃。[4]

1961年1月1日起,由巴特寮、貢勒帶領的中立主義者、以及越南人民軍組成的新同盟開始了將9000人的皇家老撾陸軍逐出石缸平原的行動[5]並在最後獲得成功。1月3日,老撾皇家空軍進行了第一次出擊,與掩護貢勒撤退到石缸平原的越南人民軍和巴特寮交戰[6]。此時蘇聯空軍也持續將重型武器運進老撾以補充先前運來的輕型武器。1月7日,北越又增加了4個營的兵力,其中兩個營很快在通往萬象的7號路線上遭遇衝突,另一個營進入石缸平原南部開始作戰。 1月15日,越南人民軍第925獨立旅全部到達老撾支援巴特寮和貢勒帶領的中立主義者結成的聯盟[7]

老撾愛國戰線於1964年4月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老撾愛國戰線於1968年10月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2年,老撾人民黨改稱老撾人民革命黨

1973年,根據巴黎和平協約的規定,美國從老撾撤退。該條約並沒有要求北越撤出其武裝力量。皇家老撾政府不得不接受巴特寮加入政府,老撾的權力天平逐步偏向巴特寮。1974年5月,蘇發努·馮為國家重建提出了18點計劃,並獲得了一致通過,這也象徵了他不斷提高的統治地位。這項計劃包括自由選舉、民主權利、尊重宗教和建設性的經濟政策,大多都沒有引起爭議。但是以「國家統一」為由提出的新聞審查制度使得非共力量很難組織來應對巴特寮對國家的逐漸接管。1975年1月,所有的公眾集合和遊行示威被禁止。認識到事態發展的趨勢,有影響力的商人和政治人物開始將財產轉移到泰國法國美國。其中部分人也離開老撾前往泰國法國美國。1975年3月,巴特寮所控制的部隊在北越重武器和其他部隊的支援下開始在石缸平原向西挺進。4月下旬,巴特寮佔領了政府位於Sala Phou Khoum十字路口的前哨,打通了巴特寮前往Muang Kassy的13號公路。隨後集會遊行在萬象爆發,他們指責政府右派,要求政權更迭。右派大臣從政府辭職逃離老撾,皇家老撾陸軍的高級指揮官也紛紛流亡。巴特寮官員接任國防部長,消除了軍隊抵制巴特寮接管的可能。首相梭發那·富馬由於擔憂進一步的衝突以及深信蘇發努·馮對於溫和政策的承諾,下令不許抵抗巴特寮。美國也開始撤出它的外交人員。5月,巴特寮部隊進入老撾南部的主要大城市,並在7月上旬佔領了琅勃拉邦。隨着大多數曾與美國合作的商界人士、政府官員以及其他人員都爭着將他們的家庭和財產通過湄公河轉移到泰國,恐慌在萬象爆發。王寶在認識到失敗後帶領他的幾千苗族士兵和家庭開始流亡,最終大約有全老撾苗人的三分之一離開了老撾。8月,巴特寮部隊進入了幾乎荒廢的萬象奪取全國政權。

最初的幾個月,巴特寮履行他們對溫和政策的承諾。聯合政府的外表被保留下來,沒有逮捕和擺樣子公審,私有財產也被尊重保護。儘管美國中斷援助,老撾和美國的外交關係保留了下來。其他西方國家繼續對老撾提供援助,蘇聯和東歐技術人員開始來到老撾代替離開的美國。然而12月,政策突然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政府和參議會舉行了聯合會議,蘇發努·馮在會上要求立即改變,他的要求沒有任何反對。1975年12月2日國王薩旺·瓦達同意退位,梭發那·富馬也從政府辭職。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蘇發努馮親王擔任首任國家主席凱山·豐威漢從幕後走出,擔任總理和國家的真正統治者,巴特寮成功的奪取了老撾的政權。老撾人民革命黨在建立人民政權以後提出了新階段革命任務,即是:「徹底完成民族民主革命階段遺留下來的各項任務」,「不通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把老撾建設成為一個和平、獨立、民主、統一和社會主義的國家」。

老撾人民革命黨於1979年2月在萬象舉行了老撾全國統一戰線大會,決定把老撾愛國戰線改名為老撾建國陣線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Rakow, Meg Regina. Laos and Laotians (PDF). ScholarSpac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 Hamilton Library (Hawaii). 1992 [2013-09-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01). 
  2. ^ At War in the Shadow of Vietnam: U.S. Military Aid to the Royal Lao Government, 1955 – 1975. : 9–10. 
  3. ^ War in Laos. : 4. 
  4. ^ At War in the Shadow of Vietnam: U.S. Military Aid to the Royal Lao Government 1955 – 1975. : 19–22. 
  5. ^ 存档副本. [202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6. ^ Shadow War: The CIA's Shadow War in Laos. : 48–49. 
  7. ^ Shadow War: The CIA's Shadow War in Laos. : 5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