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绒士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绒士拔
城镇
Tanjung Sepat
丹绒士拔市区
丹绒士拔市区
丹绒士拔在雪兰莪的位置
丹绒士拔
丹绒士拔
丹绒士拔雪兰莪州马来西亚半岛马来西亚的位置
丹绒士拔在马来西亚半岛的位置
丹绒士拔
丹绒士拔
丹绒士拔 (马来西亚半岛)
丹绒士拔在马来西亚的位置
丹绒士拔
丹绒士拔
丹绒士拔 (马来西亚)
坐标:2°39′39″N 101°33′22″E / 2.66083°N 101.55611°E / 2.66083; 101.55611
国家 马来西亚
州属 雪兰莪
瓜拉冷岳县
政府
 • 地方政府瓜拉冷岳市议会
 • 市长阿米鲁阿兹占
 • 雪邦国会议席莫哈末哈尼巴希盟诚信党
 • 丹绒士拔州议席柏汉·阿曼沙希盟公正党
时区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8
 • 夏时制无(UTC
邮编42800
网站tanjungsepat.com

丹绒士拔马来语Tanjung Sepat)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瓜拉冷岳县南部沿海,南面滨临马六甲海峡,是个以渔业为主的典型小鱼村,隶属于瓜拉冷岳市议会。镇内高峰时期约有超过2万3千人口,但因年轻一辈的村民逐渐外迁到城市打工,目前只剩约1万名村民居住在此,其中55岁以上的人口就占了约6千人,丹绒士拔也有一个称号为"长寿村"(有者亦称为富贵村),因村民平均寿命都较为长寿,90岁以上的老村民也不少见。居民多以华人为主,占了90%,村内三大主要姓氏为林氏、谢氏和陈氏。早期的村民多以养猪和鱼民为主,但随着年轻人的外迁打工,现在的丹绒士拔逐渐的发展成为乡村旅游胜地。村内唯一的一所华小的学生人数也是逐年下降,从高峰时期90年代初的平均一个年纪层200名学生下降到目前平均一个年纪层只剩大概100名学生。[1]当地也设有中文路牌。

地名来源[编辑]

丹绒士拔情人桥是当地的著名景点
丹绒广场(Dataran Tanjong)就位于情人桥旁,由市议会建设

丹绒士拔(Tanjong Sepat)得名源自于一种生活在稻田的淡水小鱼Sepat,其学名为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Sepat在中文也称为丝鳃毛腹鱼,以其斑点特出而得名。此鱼骨刺多,通常拿来做咸鱼,马来人特喜爱用来煮咖喱。早期的丹绒士拔,因一地耕种稻田,当地马来人无意间在田里发现了Sepat小鱼,尝试烹煮,鲜甜可口,立即爱上。马来居民口耳相传,进而到田里捕抓,每有收获都会大叫“Sepat”。而Tanjung在马来语中意为“海岬”。[1]

历史[编辑]

丹绒士拔陈氏宗祠

根据了解,最早抵达的华裔先民是来自中国潮州,并在新港(今峇都乌东Batu Untung)登陆,接着是漳州诏安闽南人,形成最早也是最大的两个族群。根据当地老居民的说法,在紧急法令之前,当地只有约50户人家,并以潮州人为主,当时是一个小渔村。[1]

后来,英殖民政府在雪兰莪州滨海区大量种植椰子,而丹绒士拔为当时主要的椰产地,也种植一些橡胶、咖啡和可可。直到1940年日本南侵,丹绒士拔一带居民也加入马来亚抗日游击队(马共)。[1]

在1950年紧急法令过后,英殖民政府把散居郊区的华人,集中迁移一个沿海地区,即此地落脚。所在地原本是一个大椰园,占地390英亩,汇集了来自新港、峇都劳勿、干宗劳勿、东目和双溪柏拉港等地估计供5500人,意味着正式成立了丹绒士拔。早期丹绒士拔的捕鱼业仍是村里的一门重要行业,1960年代达到了最高峰,其中全村渔船多达300多艘,是一个繁忙的渔港。[1]

经过60年岁月的洗礼,捕渔业由高峰期的5个港口兴盛发展到没落,渔民纷纷从该行转型为养猪业;种植业由当初的椰子与橡胶也逐渐被棕榈树所取代,渔村逐步发展成为新村规模,发展成为现今2000多户人家。80年代的丹绒士拔的发展倾向种植和养猪业。直到近年由于年轻村民大量的外迁到城市,村里剩下的居民以中年和老年居多,而丹绒士拔也逐渐从一个小鱼村渐渐的发展成一个乡村旅游胜地,吸引一些城市游客来一日游。[1]

教育[编辑]

本镇只有两间小学和中学,现今大部分华裔学生都就读于1952年创校的丹绒士拔华小。

学校[编辑]

交通[编辑]

丹绒士拔可通过联邦5号公路抵达。雪兰莪州精明巴士雪邦市议会2路(SPG2)来往该镇和吉隆坡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的巴士总站。

图片集[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丹绒士拔.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