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生東顏料行舊址

座標36°04′19″N 120°18′47.5″E / 36.07194°N 120.313194°E / 36.07194; 120.31319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泰生東顏料行舊址
泰生東顏料行舊影,1915年《青島寫真案內》
概要
地點山東省青島市
地址中山路186-190號
竣工日約1902年
拆除日2008年
技術細節
層數1層


泰生東顏料行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186-190號,建於約1902年,最初為泰生東雜貨行店面,1910年改為顏料行,抗戰期間改由德孚洋行使用。1956年成為青島環球文化體育用品商店所在地,2008年拆除。

歷史[編輯]

德國殖民統治下的青島於1898年開始大規模建設後,在煙臺開設「泰生東」雜貨行的山東福山賴氏家族買下了青島大鮑島華人區的山東街(今中山路北段)北京街(今北京路)路口西南角的地塊,並於約1902年在此建起一棟單層商業建築,開設青島泰生東雜貨行,主要經營棉花、散件貨物、日本商品及煤炭交易。[1]

後來,泰生東掌柜、牟平張宗桂向少東家賴芳圃提出擴大染料經營,當時賴氏家主早逝,賴芳圃年幼不願承擔風險,遂將泰生東連招牌帶鋪面折價轉讓給張宗桂[2]。張宗桂入主泰生東後,通過與相識的德國裕興洋行商人克勞克的聯繫,成為德國「獅馬」牌顏料的代理商,並在山東內地開拓市場。1907年,泰生東正式改為顏料行,成立雜貨部延續原有雜貨業務,張宗桂也將其別號「燕山」改為「顏山」,自此以號行。1910年,泰生東顏料行青島分號正式開張,註冊資本10萬元,張顏山親自到青島主持經營。此後泰生東成為青島第一大顏料交易行,並先後在濟南天津上海哈爾濱等地設立分號,在徐州博山德州萊陽等地設立代銷處。[1]

1914年一戰爆發後,德國顏料價格暴漲。8月,日軍開始圍攻青島,德國洋行將青島、煙臺、濟南三地所存的顏料全部交給泰生東寄售,泰生東因此獲得巨大利潤[2]。同年11月日軍占領青島後,據日本人秘密調查所述,張顏山因不喜與日商交易,將青島泰生東門店關閉數年。一戰結束後,德商重回中國市場,張顏山向德商如數付清顏料貨款,獲得了德國人的信任。1927年,德國化工巨頭法本公司在上海成立德孚洋行(德語:Deutsche Farben Handelsgesellschaft),集中經營在華顏料業務,在青島、濟南、煙臺等地開設分行,但仍將山東代理權交給泰生東。至1930年代初,張顏山的生意達到鼎盛。據張顏山七子張緒譜(影星李麗華前夫)回憶,抗戰前青島泰生東經理是牟平人周立三,二老板是福建人王鼎珊,三老闆牟平人王世珍,帳房宋欣齋,專管寫信聯繫業務的有王致遠、王友來等。[1]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導致張顏山生意受損,開始衰落。1937年七七事變後,泰生東染料貨源斷絕,僅能以庫存勉強支撐。張顏山所辦實業在抗戰期間元氣大傷,大部分虧損或被迫歇業,張顏山於1941年逝世於上海[2]。1938年1月日軍第二次占領青島後,青島泰生東將業務交給德孚洋行接辦,其在中山路的店面也由德孚洋行使用。1945年抗戰勝利後,泰生東舊址改為鴻盛號雜貨店。1949年6月,博愛照相館在此開業,經理為煙臺人吳新田,副經理袁家緒[1]。此處後來又改為環球體育樂器行[3]

拆除前的環球文化體育用品公司,2005年11月

1956年,青島環球樂器行、大生體育用品社、新亞體育用品店、豐盛昌文具店、新昌百貨店、同發和五金店6家商店合併組成青島環球文化體育用品商店,設於中山路186-190號泰生東顏料行舊址,並對商鋪建築外立面進行改造[1]。環球文化體育用品商店經營紙張、帳簿表冊、學生文具、辦公用品、測繪儀器、中西樂器、體育用品、運動服裝等,每年12月還出售年畫、掛曆、檯曆、日曆[4],是當時青島市最大的文化體育用品商店,也是20世紀後半葉青島市民購買文體用品的首選地。1993年,改為青島環球體育文化用品公司[3]

2008年劈柴院改造期間,環球文化體育用品公司所在老建築被認定為危房而拆除。當年4月,環球遷至北京路27號營業,此後生意愈加冷清[3]。環球原本所在的泰生東顏料行舊址拆除後,其重建方案於2009年6月和2010年11月兩次由青島市規劃局公示[5],但因周邊住戶對方案不滿而停工爛尾數年[6]。2016年5月,新樓仿照舊樓1950年代的樣式建成,現為商鋪[1]

建築特色[編輯]

泰生東顏料行舊址樓高1層,平面呈「L」形,整體具有歐洲古典折衷主義風格。花崗岩砌牆基,外牆通體為灰磚清水牆,臨街門窗發券,窗楣、門楣簡單裝飾,檐部以上起女兒牆遮擋屋頂,並留白用於書寫店招。其所在地塊三面臨街,臨街角一面中軸對稱,中央設主入口,入口兩側裝飾圓柱,其上方女兒牆以上起半圓形裝飾性山牆和鐵藝裝飾,山牆兩側設裝飾性圓頂望柱。沿中山路一面向南延伸出兩個可以互相打通的商業單元,各設一個入口,入口上方起山牆。臨北京路一面未完全封閉,部分內院向街道敞開,以方便人員進出與貨物裝卸。[1]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劉逸忱. “染料大王”张颜山与青岛“泰生东”. 青島早報. 2023-02-18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2. ^ 2.0 2.1 2.2 莊維民. 张颜山. 山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 (編). 《齐鲁历史名人传略 实业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7 [2023-02-22]. ISBN 97875034960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3. ^ 3.0 3.1 3.2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中山路上的老“环球”,谁的老青岛记忆里没有它!.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微信公眾號. 2019-04-27. 
  4. ^ 魯海. 《青岛老字号》.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1801-2. 
  5. ^ 蘆智峰. 老环球改造方案公示 曾为岛城最大体育用品店. 青島新聞網. 2010-11-15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6. ^ 馬妮娜 蘆智峰. 中山路环球建三年盖到二层停工 网友质疑烂尾. 青島晚報. 2011-07-29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