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青花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青花
清康熙青花西洋仕女花觚

青花瓷(英語:blue-and-white porcelain[1])是源於中國、遍行世界的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2],常簡稱青花blue-and-white[1]),也用來指代該裝飾工藝。該品種清新明快,質樸大方,不僅是工業化之前影響最廣的瓷器[1],還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3]

定義與分類

[編輯]
青花真品與仿品
左圖景德鎮窯葡萄紋大盤,現藏大英博物館,真正的青花
右圖:16世紀中葉土耳其釉陶盤,現藏大英博物館,青花仿品

廣義

[編輯]

廣義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藍花的陶器石胎瓷瓷器。由中國青花起源,影響到其他地區,如代爾夫特藍陶

狹義

[編輯]

狹義的青花以明清景德鎮窯產品為標準器,要滿足如下特徵:

  1. 胎體要完全瓷化,呈現純白的半透明狀,即青花必須首先是瓷器;
  2. 藍色的紋樣要由含顏料發色;
  3. 外罩透明,即青花必須是釉下彩;
  4. 最終在高溫還原氣氛 中燒成。

狹義的青花最主要的產地是(中國日本,兩地的用料幾乎相同,只是微量金屬元素不同,所以發色有別[4]

發展歷程

[編輯]
準備期:分離的藍與白
9世紀,唐白瓷與伊拉克錫白釉陶英語Tin-glazed pottery大英博物館

準備期:分離的藍與白

[編輯]

為生產青花,首先就要能夠生產高品質的藍色和白色陶瓷。這一點是通過中國西亞的技術與原料交流,在文化的交互影響下得以完善的。

鈷藍

[編輯]

由鈷料(主要是鋁酸鈷)生成的藍彩在古埃及兩河流域均有悠久的歷史。新巴比倫王國已經可以施用在玻璃土陶等多種基質上[5]。該工藝在波斯伊斯蘭時期又有傳承發展,在西亞一直保持很高水準。

鈷料的寶石藍發色在中國也備受珍視:戰國已有外罩藍彩的陶胎珠子;唐代工匠則將鈷料添加助熔劑,造出了釉上藍彩,至8世紀初,高檔藍釉唐三彩已經較多出現[6]

白瓷

[編輯]

白瓷是由中國獨立發明的:東漢墓葬曾出土釉色灰白的器物,北齊時燒製已俱備一定水準[7]隋代白瓷進一步發展[8],直至唐代真正成熟、遍佈北方[9]。同時阿拔斯王朝受中國輸入陶瓷的影響,恢復了源自古埃及錫白釉陶英語Tin-glazed pottery

有爭議的青花
8世紀,伊斯蘭藍花陶器,羅浮宮
830年,唐鞏義窯藍花白釉淺碟,1998年從「黑石號」沈船打撈出水,海事博物館及水族館英語The Maritime Experiential Museum
9世紀,伊拉克產藍花錫白釉陶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有爭議的青花

[編輯]

9世紀至10世紀

[編輯]

揚州洛陽等地的考古證據表明,至少於唐代已經形成白地藍花器物[10]。最重要的實例來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所屬海域打撈出來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沉船黑石號,外在特徵已經很近似標準青花[11]

唐代藍花白瓷有如下特點:

  1. 胎體厚重,質地粗鬆,有大小不均的氣孔或氣泡。其色澤無法達到純白,泛灰或泛黃。
  2. 器物外罩滿釉,器足底露胎。施釉不勻,有流釉現象。釉色白泛黃色或灰色,有些呈乳白色,開片呈冰裂紋。釉面較薄,最薄處僅0.1mm。胎釉之間有化妝土,結合不夠緊密。
  3. 鈷料發色呈現藍色或藍中含紫,暈散,有黑色結晶點。濃重或淺淡均有出現。部份青花紋飾有明顯凸起。
  4. 常見紋飾開始擺脫唐代常見的不規則斑點塊面向線描圖案轉化。花草紋(寶相花,團花,四瓣小團花,蔓草蓮花)如意頭形卷雲紋,蝴蝶紋(兩翼和鬚清晰可辨)幾何圖樣(菱形紋,方格紋),斑點,條形。紋飾繁簡與時代前後無關。

根據化學測定,鈷料低錳高鐵,含硫無砷,與波斯鈷料特徵不符,可能來自南非,中亞或者甘肅;胎體成份與鞏義窯白瓷一致,可能就是後者出產。但是也不能排除長沙窯。推測燒成溫度在1200℃至1230℃之間。

然而唐青花是否屬於釉下彩難以確定。燒成溫度不穩定,有青花凸出釉面,胎色黃白,說明溫度比較低。呈現釉上彩的特徵。也有胎色灰白,說明溫度較高。從殘片斷面可知,鈷料雖然深入釉面,但是並沒有觸及化妝土,而且下層邊緣模糊。

9世紀至10世紀,阿拔斯王朝在錫白釉陶上加繪藍色或者藍綠交替紋樣,出現以阿拉伯文字和幾何圖形裝飾的白地藍花土陶,並且逐步提高燒製溫度,向石胎瓷轉化。其外在樣式與青花幾乎沒有區別,可以視為後者在美學上的濫觴[12]

10世紀至13世紀

[編輯]

宋代生產透明釉下青花。工藝方法,鈷料來源和紋飾特徵,與北方唐青花並無直接繼承關係。1957年3月浙江省博物館在龍泉金沙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塔基夯土中發現四塊青花瓷片;1970年在紹興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翠環塔基時也發現瓷器殘片。足以證明至少在北宋初年浙江已經有青花生產[13]。唐有青花而宋未能盛行,不是技術限制,而是與宋人崇尚素潔的審美不符[14]

真正的青花
1351年,元景德鎮窯大維德花瓶大維德基金會藏,大英博物館展出
元末明初景德鎮窯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1950年沐英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館
左後:永樂青花龍紋扁壺,右前:永樂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大維德基金會藏品,大英博物館展出

真正的青花

[編輯]

工藝上,青花誕生要滿足4個條件:①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藝,③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④白瓷燒製工藝

在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只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青花風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元代

[編輯]

標準青花無疑誕生於元代,然而此說在中國產生較為晚近。《格古要論》[15]曾提及青花。因其成書於洪武年間,去元未遠,可以推測元代當有燒製。吳仁敬指出江西南豐窯『器多青花,有如土定等色[16]』,首倡該觀點,但是影響有限。直至1952年[17]大維德花瓶被確定為至正十一年(1351年)之真品[18],國人才普遍接受元代出產青花。此後不斷發現存留至今的實物,又在景德鎮湖田窯遺址出土可以相對應的瓷器殘片。元代青花已經十分精美,紋飾繪畫技法嫻熟,青料發色純正,燒造技術成熟,已經完全符合現代青花的標準[13]

元代中期青花業已成熟,有大量精品輸出海外。元末,江西很早就脫離蒙古政府實際控制,景德鎮也為朱元璋麾下所控制,並成為其重要的軍費來源。自此直至明朝建政初年,期間瓷器生產保持一貫工藝,極難斷代。故而西方學術界傾向於將元代至明初的青花統一劃歸入「14世紀的青花」。至今早期實物的斷代和研究依然是難題。

元代青花具有如下優點:

  1. 體形碩大。花口大盤與大罐的工藝在明初反而退步,至宣德後則失傳。
  2. 用料上乘。無論製坯所用瓷土、繪畫所用青料,均超出後世,可能在當時即已告罄。
  3. 繪畫非凡。紋飾題材之豐富與繪畫技巧之高超,比明代有過之無不及[19]
  4. 窯藝出眾。以青花發色而論,可以生產帶錫斑與純藍色兩種,可見對爐火溫度控制已經得心應手。
裝飾特點
[編輯]

劃花技法減少,印花增多,新增鏤花,而描繪成為主流。所繪圖樣佈局層次多,畫面滿,但是由於處理得當,主次分明,渾然一體。在瓶、罐的腹部和盤、碗的中心安排主要紋飾,其他部份填充輔助紋飾。通常出現的植物紋飾有:松竹梅、牡丹、蓮花、西番蓮、菊花、牽牛花、芭蕉、靈芝、山茶、海棠、瓜果、葡萄;動物及瑞獸有:龍、鳳凰、鶴、鹿、鴛鴦、鷺鷥、麒麟、獅子、海馬、魚、螳螂、蟋蟀;其他紋飾,如珠竹石、雜寶、十字桿。輔助紋飾有:捲草、錦地、回紋、錢紋、浪濤、蕉葉、蓮瓣、雲肩、變形蓮瓣、纏枝花卉等。

明代

[編輯]

明代被部份學者視為中國瓷業的最高峰[20],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青花。

罕有青花記載;初人鄙薄其流俗[15],加之因憎恨外族入主而不提元人藝事[19],致使青花來源不明,其始製年代存疑,令後人誤以為明代首創青花。在現代考古學興起以前,該觀點佔據主流,於古董行業尤為盛行[21]。文獻記載的最早帶有款識的青花器物就是永樂青花壓手杯,且有實物存世,現藏北京故宮[22]

明代青花仍有相當存量,很早就被後人珍賞研究。明代共有17朝,除去建文洪熙泰昌之外其餘朝代均有傳世或出土瓷器。傳統瓷學祇把明代分為「永宣」「成弘」「嘉萬」3個時期,其餘則存而不論。

準備期 永宣 黑暗期 成弘 嘉萬 過渡期
洪武(1368-1398)
建文(1398-1402)
永樂(1402-1424)
洪熙(1424-1425)
宣德(1425-1435)
正統(1435-1449)
景泰(1449-1457)
天順(1457-1464)
成化(1464-1487)
弘治(1487-1505)
正德(1505-1521)
嘉靖(1521-1567)
隆慶(1567-1572)
萬曆(1572-1620)
泰昌(1620)
天啟(1620-1627)
崇禎(1627-1644)
準備期
[編輯]

洪武官窯以釉裡紅居多,傳世青花則極為罕見。器物坯體粗重厚實,尚未脫離元代粗獷的風格。所用青料依然來自海外,但是普遍發色不佳,藍中現黑。開始簡化圖案佈局,趨向於多留白。扁菊花紋使用較多,葫蘆葉也不如元代規矩。

永宣
[編輯]

在明末至清代的好古賞古風潮中,世間可見最古之帶款青花出於永樂宣德時期。其中宣德器常見,永樂則極為罕見。因其形制相近,不易區分,故合稱「永樂宣德,青花之王」,被視為中國青花的黃金時期。又因為鄭和從西洋帶回「蘇勃泥」青料,史有明文。清末至民國古董行業一般認定青花發端於永樂。也有識者依據的,以洪武為開端。但是無論如何不出明代的範圍。

胎體細膩潔白,釉層晶瑩肥厚,永樂釉層尤為肥潤。骨料發色濃豔,高鐵低錳,因而減少了藍色中的紫紅色調,在適當的火候下,可以燒成寶石藍一樣的鮮艷色澤。高鐵的部份往往會在藍色區域出現黑色結晶斑點,稱為「錫斑」,會局部下陷,成為此時瓷器的標誌。

器物外型趨於清新流麗,但是仍然有較大的盤碗。廣泛吸收外來造型因素,完全轉化為中華氣派。現存器物以宣德大盤為最多。

圖案裝飾更為秀麗典雅,植物紋最為常見,瑞獸紋則以龍鳳為主。

黑暗期
[編輯]

又稱為「空白期」。正統至天順的30年間,青花製造並未停滯,只是不再書寫年款而難以區分。

成弘
[編輯]

成化青花除去早期產品外,開始改用平等青,發色淡雅,不再出現黑斑。器物造型減少,擅長玲瓏精巧的小型器物。

弘治基本延續成化風格,官窯創制蓮池龍。

正德青花胎體厚重,發色發灰,釉色閃青,常常以伊斯蘭地區文字裝飾。

嘉萬
[編輯]

嘉靖所用青料,低鐵低錳,發色藍中帶紫,較為濃豔,但是沒有黑斑。此時人工調配青料以取得理想效果的技術已經頗為成熟。道教題材增多。隆慶與嘉靖類似。

萬曆青花發色微微泛灰。

清代

[編輯]

清代260餘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青花在工藝技術和產量上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23]。不僅景德鎮官窯繼續代表了中國瓷器的品質,民窯也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順治已經復燒官窯。

傳世順治青花,以民窯器居多:國內保留的多為廟宇貢奉器物以及少量筆筒、碗、盤,發色比較灰暗;流出海外的則多為日用外銷瓷,沿用明代設計,製造精細,發色青翠。順治十四年以前,寫款往往用隸書。[24]

康熙初年官窯復甦,青花並非其主要產品,但是在質量上達到了清代高峰。青料是浙江料,改進了提煉方法,發色十分鮮艷,被稱為「寶石藍」、「翠毛藍」。藍色可以細分為8至9個層次,可以完美地再現中國畫的水墨渲染效果。分水技法廣泛應用,在藍色渲染部份常常可以看見工匠的指紋痕跡。大件器物罕見,一般不寫本朝款。民窯青花發展極大,其中精品質量甚至在官窯之上。器物形制多樣,大件器物尤為豐富,保存在海外的棒槌瓶、大方瓶、鳳尾尊、觀音瓶不僅數量較多,而且質量極高。裝飾多樣,除去紋飾外,也有整幅畫片出現。

雍正青花已經成為常見用器,官窯與民窯均大量生產,工藝精湛,比較淡雅。官窯器物造型追求摹仿宣德青花,並且全面摹仿明代著名青花產品,惟妙惟肖。另有部份全新設計的造型,康熙時期大件式樣少見。裝飾更加圖案化,戰爭畫片消失。青花釉裡紅達到歷來最高水準[25]

生產工藝

[編輯]

青花瓷與其他釉下彩瓷器生產流程並無本質區別,可以分為備料、製胎、彩繪、上釉、燒製等5個階段。

備料

[編輯]

青花所用原料可以分為3種:坯胎原料,釉用原料,鈷料(彩料),分別需要不同的工藝配製。

坯胎原料

[編輯]

景德鎮傳統坯體可以祇用瓷石,燒成軟質瓷;也可以用瓷石和高嶺土的混合物,最終得到硬質瓷。瓷石需要經過水碓粉碎。高嶺土無須粉碎,但是仍然需要淘鍊精製。從明代到清代,淘洗工藝不斷提高,因而胎體愈發細膩。

釉用原料

[編輯]

景德鎮傳統釉料需要添加釉灰。

鈷料

[編輯]

古代手工製備的鈷料需要根據產地而調整配方與工藝,很多已經隨著礦產枯竭而消亡。景德鎮使用時間較久,而且一直沿用至今的是「珠明料」及「浙料」。珠明料在不同時間及產地成分相差很大,通常精選後天然礦石的氧化鈷含量在5%左右,繪製後顏色較淡,不宜直接使用,需要再加工。先用水搓洗數次,再入窯爐煅燒。將煅燒後的鈷料再次揀選分級,再次粉碎,在瓷質研缽中研磨。最初幾次研磨之後要漂洗,去除雜質及可溶鹽類。逐次研磨,越細越好。

鈷料在完全製成之後,應帶水貯存在容器內。

具體製作方式為在素色瓷胎上用藍色顏料描繪後,在表面塗無色或淺色的,然後入窯燒制。成品底色為純白或粉白,花紋顏色為青黑、深藍;後期使用含氧化鈷(Co3O4 )顏料的則呈亮藍色。有些青花瓷器在白、藍兩色之外,又加以粉彩或描金裝飾。

  1. 淘煉胎土:瓷器是用瓷土即高嶺土燒製成的,天然瓷土含雜質較多,需要淘洗出大部分雜質,將來燒成的瓷器才會堅緻細膩白潤。
  2. 制胚:淘洗好的瓷土製成各種器形晾乾的過程。
  3. 繪畫:等乾燥後在器表先用青花料繪製圖案。
  4. 罩釉:把已經畫好紋飾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層釉水,一般有粘釉、刷釉、浸釉、吹釉等方法。
  5. 燒制:將罩釉後的瓷胚經高溫燒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如果青花料外面不罩釉,燒成後瓷器表明的紋飾呈現棕色而不是藍色。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Harrison-Hall 2001,第6頁.
  2. ^ 馮先銘 1998,第215頁.
  3. ^ 王健華 2002,第張浦生序文頁.
  4. ^ 陳進海 1995,第151頁.
  5. ^ Dittmar, Peter. Das blaue Herz von Babylon [巴比倫的藍色心臟]. Berliner Morgenpost (柏林: Axel Springer AG). 2008-06-29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德語). 
  6. ^ 朱裕平 2000,第10頁.
  7. ^ 馮先銘 1982,第166-168頁.
  8. ^ 馮先銘 1982,第182-184頁.
  9. ^ 馮先銘 1982,第202-208頁.
  10. ^ 1974年10月揚州出土唐白釉藍彩罐;1975年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白釉藍彩瓷枕殘片;1983年揚州工地採集到中晚唐藍彩瓷片;1990年揚州唐代遺址出土各類器物殘片
  11. ^ The Belitung Excavation.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5) (英語). 
  12. ^ Bowl emulating Chinese stoneware.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1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英語). 
  13. ^ 13.0 13.1 劉莉 2004,第5頁.
  14. ^ 陸建初 1999,第52-53頁.
  15. ^ 15.0 15.1 曹昭. 格古要論. 維基文庫. [201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 (中文). 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 
  16. ^ 吳仁敬 1984,第47頁.
  17. ^ 張英 2000,第3-4頁.
  18. ^ The David Vases [大維德花瓶]. 大英博物館網站. 大英博物館. [201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英語). 
  19. ^ 19.0 19.1 陸建初 1999,第54頁.
  20. ^ 吳仁敬 1984,第50頁.
  21. ^ 張英 2000,第3頁.
  22. ^ 青花壓手杯. 藏品. 北京故宮. [201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3) (中文). 
  23. ^ 馮先銘 2001,第540頁.
  24. ^ 馮先銘 2001,第543頁.
  25. ^ 馮先銘 2001,第567-569頁.

青花專題書目

[編輯]
  • 劉莉; 湯洪泉. 青花瓷知識三十講. 我愛收藏 第1版. 北京: 榮寶齋. 2004年12月. ISBN 9787500307563 (中文). 
  • 朱裕平. 元代青花瓷. 中國青花瓷史 第1版. 上海: 文匯. 2000年12月. ISBN 7805317828 (中文). 
  • 張英. 元代青花與五彩瓷器 第1版. 瀋陽: 遼寧畫報出版社. 2000年9月. ISBN 7806013237. 
  • 王健華. 單國強 , 編. 明清官窯青花瓷識真. 中國文物識真叢書 第1版. 南昌: 江西美術出版社. 2002年10月. ISBN 7805809925 (中文). 

通用陶瓷書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