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天津市經濟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天津市經濟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6年6月24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6年8月3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7年3月7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6年6月26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天津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津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津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經濟學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經濟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經濟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天津市經濟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Tai8留言2016年6月17日 (五) 17:48 (UTC)[回覆]

    投票期:2016年6月17日 (五) 17:48 (UTC) 至 2016年6月24日 (五) 17:48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天津市經濟是內容豐富,條理分明,語句順暢,來源充足。—Tai8留言2016年6月17日 (五) 17:48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1、自相矛盾。打頭一句話「天津經濟的發展始於元代」。然後,「天津經濟的發展始於漕運[20]。早在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便開挖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三條運河以運輸部隊和軍需[21]。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命令開鑿永濟渠……」,那天津經濟的發展豈不要始於東漢?正文裡沒找到有什麼元代的事情。2、資訊過時。「近年來天津市農村養殖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1997到2001四年間……」,現在已經2016年了。為什麼1997年至2001年間的事情特別值得一提?好像也沒說那幾年是一段關鍵時期呀?3、數據堆砌。「養殖業」一節全是抄錄的數據,味同嚼蠟,私以為並非編寫維基百科條目的方法(或許是編輯百度百科可以用的方法,百度百科各種城市條目的經濟一節基本都是直接抄國民經濟年報的各種數據,無聊到爆)。4、內容不夠完備。「第二產業」列出了一個很好的表格,介紹了天津主要的產業(依工業產值排名)。但是內文卻沒有介紹天津現有的支柱產業,只提到了一些「新興支柱產業」。主要的工業項目貌似只介紹了正在建設的或近期建設的項目。左邊的表格里位列前二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延壓加工業」和「通訊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產品製造業」沒有展開介紹,不知天津的黑色金屬行業靠的是大企業還是小工廠?主要的工業企業有哪些?綜上,本條目似乎更符合丙級質量標準,即」對隨便看看的讀者比較實用,但即使是不過分追求細節的讀者,也會感到不全面「。--如沐西風留言2016年6月18日 (六) 03:35 (UTC)[回覆]
    • 為什麼要加「市」? --達師 - 334 - 554 2016年6月19日 (日) 08:00 (UTC)[回覆]
    1支持,1反對,落選。--183.30.252.77留言2016年6月25日 (六) 00:14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首頁"你知道嗎"欄目放出的問題有誤,請改正[編輯]

    原問題"中國哪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發展水準高,人均GDP位居全國第一?",由於香港及澳門均屬省級行政區,因此正確答案應為澳門特別行政區. 問題應改為"中國內地哪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發展水準高,人均GDP位居全國第一?"--—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2.93.46.250對話貢獻)於2016年6月27日 (一) 11:53加入。

    閣下講的這個問句是第一次參選時的問句,第二第三次都已經不是這樣問。現在的是問各「省市」,而不是各「省市區」--Liaon98 我是廢物 2016年6月27日 (一) 12:34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天津市經濟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Tai8留言2016年7月27日 (三) 17:26 (UTC)[回覆]
    投票期:2016年7月27日 (三) 17:26 (UTC) 至 2016年8月3日 (三) 17:26 (UTC)

    4支持,1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6年8月3日 (三) 22:26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三次)[編輯]

    天津經濟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Tai8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2:04 (UTC)[回覆]
    投票期:2017年2月28日 (二) 12:04 (UTC) 至 2017年3月7日 (二) 12:04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內容豐富,來源可靠。更新了部分數據、來源。註:該條目側重於描述天津經濟現狀,關於天津經濟的歷史另有條目天津經濟史Tai8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2:04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問題太多了。綜合來看大約可以評為丙級條目。
      • 1、重要內容缺失。就說經濟史一章,洋務運動沒有出現,清末經濟只談金融業,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這些方面的成就一帶而過。這與天津在中國近代工業史上的地位是不相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段改革開放之前的天津經濟介紹極為簡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台電視機、第一部電話、第一架照相機、第一台汽車發動機、第一隻手錶都產自天津」這麼重要的東西還得到後面章節去看。即便「側重於描述天津經濟現狀」、「關於天津經濟的歷史另有條目」,要控制篇幅,該減掉的也不是這些內容。限於篇幅,經濟史的部分確實不應過分展開,但是涉及經濟史的部分亦應詳略得當、不遺漏主要內容。目前經濟史一章缺掉太多重要內容,整個章節內容的框架都沒有立起來。
      • 2、內容準確性值得懷疑。「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經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緩慢」,然而這一來源卻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更何況條目後面還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台電視機、第一部電話、第一架照相機、第一台汽車發動機、第一隻手錶都產自天津」。請主編對此予以說明。「發展緩慢」都能取得如此成績,不知發展正常會是什麼樣子。
      • 3、邏輯不清、組織不力。經濟史1949年前部分,「1860年10月24日……」這一段到底是要講金融業這個行業還是要講清末這個時間段?若是講銀行,為何插入「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等方面建設,均開中國之先河」這句話?如是講清末,天津成為北方金融中心是民國的事,「20世紀40年代……」和「是當時中國僅次於上海的金融中心和保險業中心「亦不應該在此段出現。
      • 4、經濟史部分,章節劃分不夠合理。殖民者來到天津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之後天津才有了現代工業。民國建立到日本侵華之前,天津成長為北方金融中心,這是一段重要的時期。日本侵華和隨後的國共內戰,天津經濟走了下坡路,這可以分作兩個時段或者合為一個時段來介紹。至於1949年後,改革開放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由此可見,1949年不是唯一的時間節點,更不是最重要的時間點,以1949年為界將經濟史劃為兩部分明顯不合理(倒是有個」好處「,掩蓋了條目內容不全、篇幅不均衡的毛病。1949年前統一編為一節,抗日戰爭之前、抗日戰爭、國共內戰、計劃經濟時代等時期內容不足的問題就不那麼明顯了。如果把這些時期各分成一節,恐怕有的小節只能分到一兩句話)。
      • 5、過期數據仍未處理,「種植業」里仍舊躺著1998年的數據,不知何意。養殖業還躺著2001年的數據。
      • 6、校對。「東疆保稅港區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4天津」。「1956年公司合營後」。
      • 7、參考資料問題未修正,條目被歸入「含有訪問日期但無網址的引用的頁面」。
      • 8、另外建議參考資料統一使用cite系列模板,而不是使用類似<ref>[http://ip.people.com.cn/n1/2016/0304/c136655-28170944.html 天津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03-04</ref>的辦法。
      • 9、關於數據。「天津種植業結構」表格應該註明年份。
      • 以上--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4:14 (UTC)[回覆]
        • @Tai8擅自刪改人家的留言是很不恰當的行為。就算你認為有關問題都已經改正,但是對方仍然有權審視問題是否已經得到解決。--春卷柯南歡迎參加協作計劃 ( ) 2017年3月1日 (三) 12:37 (UTC)[回覆]
          • 1、重要內容缺失。就說經濟史一章,洋務運動沒有出現,--Tai8留言) 2017年3月1日 (三) 15:27 (UTC)清末經濟只談金融業,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這些方面的成就一帶而過。這與天津在中國近代工業史上的地位是不相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段改革開放之前的天津經濟介紹極為簡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台電視機、第一部電話、第一架照相機、第一台汽車發動機、第一隻手錶都產自天津」這麼重要的東西還得到後面章節去看。即便「側重於描述天津經濟現狀」、「關於天津經濟的歷史另有條目」,要控制篇幅,該減掉的也不是這些內容。限於篇幅,經濟史的部分確實不應過分展開,但是涉及經濟史的部分亦應詳略得當、不遺漏主要內容。目前經濟史一章缺掉太多重要內容,整個章節內容的框架都沒有立起來。(:)回應:已修改、補充,請複查。--Tai8留言2017年3月2日 (四) 09:18 (UTC)[回覆]
          • 2、內容準確性值得懷疑。「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經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緩慢」,然而這一來源卻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更何況條目後面還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台電視機、第一部電話、第一架照相機、第一台汽車發動機、第一隻手錶都產自天津」。請主編對此予以說明。「發展緩慢」都能取得如此成績,不知發展正常會是什麼樣子。(:)回應1953年,天津的經濟總產值首次被北京超過,1989年被廣州超過,此後又被重慶、深圳和蘇州一度趕超。」--Tai8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15:30 (UTC)[回覆]
          • 3、邏輯不清、組織不力。經濟史1949年前部分,「1860年10月24日……」這一段到底是要講金融業這個行業還是要講清末這個時間段?若是講銀行,為何插入「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等方面建設,均開中國之先河」這句話?如是講清末,天津成為北方金融中心是民國的事,「20世紀40年代……」和「是當時中國僅次於上海的金融中心和保險業中心「亦不應該在此段出現。完成--Tai8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11:54 (UTC)[回覆]
          • 4、經濟史部分,章節劃分不夠合理。殖民者來到天津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之後天津才有了現代工業。民國建立到日本侵華之前,天津成長為北方金融中心,這是一段重要的時期。日本侵華和隨後的國共內戰,天津經濟走了下坡路,這可以分作兩個時段或者合為一個時段來介紹。至於1949年後,改革開放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由此可見,1949年不是唯一的時間節點,更不是最重要的時間點,以1949年為界將經濟史劃為兩部分明顯不合理(倒是有個」好處「,掩蓋了條目內容不全、篇幅不均衡的毛病。1949年前統一編為一節,抗日戰爭之前、抗日戰爭、國共內戰、計劃經濟時代等時期內容不足的問題就不那麼明顯了。如果把這些時期各分成一節,恐怕有的小節只能分到一兩句話)。(:)回應:劃分為1949年前(古代至清初、清末開埠至清亡、民國建立到日本侵華之前、日本侵華至1940年代末)和1949年後(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後至20世紀末、2000年代、2010年代)--Tai8留言2017年3月2日 (四) 07:58 (UTC)[回覆]
          • 5、過期數據仍未處理,「種植業」里仍舊躺著1998年的數據,不知何意。養殖業還躺著2001年的數據。完成--Tai8留言2017年3月2日 (四) 08:53 (UTC)[回覆]
          • 6、校對。「東疆保稅港區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4天津」。「1956年公司合營後」。完成--Tai8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11:54 (UTC)[回覆]
          • 7、參考資料問題未修正,條目被歸入「含有訪問日期但無網址的引用的頁面」。完成--Tai8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15:03 (UTC)[回覆]
          • 8、另外建議參考資料統一使用cite系列模板,而不是使用類似<ref>[http://ip.people.com.cn/n1/2016/0304/c136655-28170944.html 天津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03-04</ref>的辦法。完成這是特色條目的標準,參見維基百科:優良與特色標準對比--Tai8留言2017年3月2日 (四) 08:39 (UTC)[回覆]
          • 9、關於數據。「天津種植業結構」表格應該註明年份。完成--Tai8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11:54 (UTC)[回覆]
            • (!)意見:說老實話,所謂的改進非常令人失望。「洋務運動沒有出現」的解決方案是僅僅加上了「自1861年起,清廷洋務派官員通過洋務運動在天津大力發展工業」一句話。該有的內容還是沒有,該展開的東西還是不展開,該詳的不詳、該略的不略。1939年7月的大洪水都有那麼長的內容,洋務運動就那麼一點點,這合適嗎?改革開放前的天津經濟還是沒多少內容。「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緩慢」的回應居然有「1989年被廣州超過,此後又被重慶、深圳和蘇州一度趕超」?1953年被北京超過並不能證明天津發展慢,中共上台之初重點打造北京的工業,北京跑得很快,天津被北京超過只能證明天津比北京慢,不能說天津「發展緩慢」。(補一句,才發現找不到「發展緩慢」的來源。這句話好像現在刪掉了,但舊版本裡好像也沒找著來源。)最後,建議先多讀一些關於天津經濟的資料再下筆。天津經濟這麼大的題材,必須熟悉資料而且編輯能力高才處理的好。資料方面,可以讀《天津通志》裡有好幾卷與經濟相關的內容,全書讀完不現實,讀一下綜述和相關的章節就行。《天津經濟史話》似乎比較通俗,可以輕鬆地讀下去,看一遍可以對1949年以前的天津經濟有一些較為輕快的認識。其他的書也不少。大的題材,相關資料比較多,光憑搜尋引擎現查資料很難得到一個總體性的認識,難免有闕漏(如果編輯的經驗比較豐富、本身較為了解相關主題,也許還能這麼幹)。--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16:10 (UTC)[回覆]
              • @如沐西风「洋務運動沒有出現」的解決方案是僅僅加上了「自1861年起,清廷洋務派官員通過洋務運動在天津大力發展工業」一句話。該有的內容還是沒有,該展開的東西還是不展開,該詳的不詳、該略的不略。1939年7月的大洪水都有那麼長的內容,洋務運動就那麼一點點,這合適嗎?改革開放前的天津經濟還是沒多少內容。(:)回應:已修改、補充,請複查。--Tai8留言2017年3月2日 (四) 09:51 (UTC)[回覆]
              • 「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緩慢」的回應居然有「1989年被廣州超過,此後又被重慶、深圳和蘇州一度趕超」?1953年被北京超過並不能證明天津發展慢,中共上台之初重點打造北京的工業,北京跑得很快,天津被北京超過只能證明天津比北京慢,不能說天津「發展緩慢」。(補一句,才發現找不到「發展緩慢」的來源。這句話好像現在刪掉了,但舊版本裡好像也沒找著來源。)(:)回應 天津毗鄰首都北京,長期以來人才、資源向北京集中,產生制約發展的「空吸現象」。--Tai8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16:41 (UTC)[回覆]
                • (!)意見:問題還是在。既然不是專講天津經濟史的條目,那自應該珍惜版面,把文字留給最重要的內容。然而目前經濟史的部分仍然主要是堆砌一些事件而已,沒有總體性的評價。不知道是主編沒有時間查資料,還是周邊沒有圖書館,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條目里補充的信息不多,好多問題沒有交代清楚。拿之前我質疑的「1949年後天津經濟發展緩慢」那一點來說,主編直接把那一句刪掉了(雖然從在這個頁面的回應來看,似乎是不大情願的)。我去查了《天津簡志》(ISBN 7-201-01022-0 因為忙和懶,我沒有專程去圖書館地方志室查方志,天津通志關於經濟的那幾卷沒有找到電子版,就看了簡志),書裡是有交代的。216頁:1949年後天津市經濟曲折發展,1949至1957年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4.7%,工業效益與上海同列全國之首,1950年進出口貿易額為全國第一;但是當局反對市場經濟、限制沿海城市發展、力圖把北京變成工業城市,這些政策限制了天津的發展,一五計劃的156項重點工程僅有一項(115廠)計劃在天津建設,最終還搬到了陝西。1958年至1965年,天津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5.8%,落後全國增速(全國增速為8.9%)。1966至1978年,因文化大革命、大地震,天津經濟遭受重創。相較之下,主編的回應有些離題。比北京慢不能說是緩慢發展,但是比全國增速還慢那肯定是慢了。另外,「天津大量工廠和高校外遷河北,給天津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具體是什麼時候,是三線建設嗎?相應的註腳沒有註明章節或是頁碼。「天津種植業結構(2016)」我相信這不是2016年的數據,網站發布的日期是2016年3月,這個時候左右才剛剛發布2015年的國民經濟統計公報,最新也不過是2015年的。再者說,這樣的數據為什麼也去「農財網」這種奇怪的網站,查《天津統計年鑑》不行嗎?我說在種植業和養殖業里有過期的數據,應該移掉,改進的方法難道就是把他們從那兩節移到「第一產業」這一章的導言裡面嗎?--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3月3日 (五) 17:21 (UTC)[回覆]
                  • 拿之前我質疑的「1949年後天津經濟發展緩慢」那一點來說,主編直接把那一句刪掉了。(:)回應,導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天津經濟發展相對緩慢。
                  • 相較之下,主編的回應有些離題。比北京慢不能說是緩慢發展,但是比全國增速還慢那肯定是慢了。(:)回應,廣州、深圳、重慶、蘇州直接被無視;比全國增速還慢在正文中也有。--Tai8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09:48 (UTC)[回覆]
                  • 「天津大量工廠和高校外遷河北,給天津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具體是什麼時候。(:)回應,天津作為河北省省會的時候。補充注釋。--Tai8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09:48 (UTC)[回覆]
                  • 我說在種植業和養殖業里有過期的數據,應該移掉,改進的方法難道就是把他們從那兩節移到「第一產業」這一章的導言裡面嗎?完成--Tai8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09:48 (UTC)[回覆]
                    • 1、你還是在離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天津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和「1989年被廣州超過,此後又被重慶、深圳和蘇州一度趕超」有什麼關係?2、「但天津大量工廠和高校外遷河北」似乎是錯的。從資料看,工廠是遷出了,但並沒有遷到河北。大事記1966年有一條「6月10日 1965年至是時,從津市遷往「三線」的工業企業共92項,涉及90個廠。遷出職工23512人。(所謂「三線」,即三線建設,特指集中於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我國對西南、西北內陸地區開展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搬走的工廠去了西南、西北內陸三線地區,哪兒去了河北?另外哪些高校去了河北?3、「發展過程」1949年之後部分你確實刪掉了那句話。從我舉出的文獻之間來看,那句話交代的也是不清楚的,1949至1957年增速很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天津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值得商榷。--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11:08 (UTC)[回覆]
                      • 工廠有遷到河北的,包括高校也有遷到河北的。自己查一下河北大學歷史。但我不想在這個段落里詳細描寫都是哪些工廠、哪些高校遷到了哪裡!--Tai8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2:25 (UTC)[回覆]
                      • 你最初的意思是質疑「天津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如果你現在疑慮消除了,這個話題可以結束了。你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天津經濟發展相對緩慢」這句話值得商榷——當然可以商榷。你認為怎麼寫好?--Tai8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2:25 (UTC)[回覆]
                        • 你只舉出一家河北大學,如何證明是「大量高校外遷」?你說有工廠外遷河北,請拿文獻證據。從大事記來看,1965年的工廠外遷是響應國家的三線建設,河北省不算三線,你給的註腳並不能支持這件事情,請繼續舉證。六十年代高校產學研結合不多,天津少數幾所高校外遷(何況目前只舉出了一所河北大學)對經濟的影響未必很大,請拿文獻證據。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天津經濟發展緩慢與否的問題,我列了那麼多資料,我講得已經夠明白了。--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3:35 (UTC)[回覆]
                          • 在上面已經說了,不想在這個段落里詳細描寫都是哪些工廠、哪些高校遷到了哪裡!。你願意摳字眼就摳吧。我認為,條目寫「遷出」就已經夠了。--Tai8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6:08 (UTC)[回覆]
                            • 這不是摳字眼,這關乎內容的正確與否。你需要拿出文獻證據來證明你說的「改革開放之前天津工廠大量外遷河北」。你想不想詳細描寫我不關心,你需要拿證據證明有相當數量的天津工廠沒有遷往三線,而是在這期間搬到了河北。關於摳字眼,恐怕閣下比我更加擅長。您如果能以對待天津港條目的態度收拾一下您的大作,想必這條目會少一些值得吐槽的地方。--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6:43 (UTC)[回覆]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天津經濟發展緩慢與否的問題,我列了那麼多資料,我講得已經夠明白了。(:)回應你認為天津發展速度不慢唄?要知道,天津是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你不能拿天津和落後省份比啊。--Tai8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6:23 (UTC)[回覆]
                            • 我是講的夠明白了,但是對於某些人可能還得再講幾遍。我已經給了文獻證據,1949至1957年天津經濟發展不慢,甚至很快。你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天津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明顯講不通。--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6:43 (UTC)[回覆]
                              • 所謂快慢都是相對的。與落後省份相比當然是算快的。但天津市直轄市,也應該與直轄市比較,起碼與計劃單列市比。--Tai8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7:05 (UTC)[回覆]
                              • 你給的資料本身矛盾。一邊說一五計劃(1953到1957)僅有一項(115廠)計劃在天津建設,最終還搬到了陝西。一邊說,1949至1957年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4.7%,工業效益與上海同列全國之首,「工業效益」指的是什麼東西,天津經濟增速也與上海同列全國之首嗎?--Tai8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7:24 (UTC)[回覆]
                                • 這有什麼矛盾的。一五計劃的重點工程從開工到投產需要時間,其他地區的重點工程不會馬上完工投產,所以天津不至於馬上掉隊,然而之後還是掉了隊。工業效益可能是指工業總產值,可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年鑑》的分省部分。--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3月7日 (二) 02:05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豐富、來源可靠、格式統一。--我爺爺留言2017年3月3日 (五) 11:34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主編寫條目還是很辛苦的-- 晴空·和岩 ✎留言板 2017年3月4日 (六) 10:42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主編是否辛苦,並不是條目滿足優良條目的標準。標準是:段落清晰簡潔,符合格式要求、來源充足、覆蓋面廣。--Ycq2014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10:23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對不起,114號來源404 Not Found。--Fxqf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12:48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流於數據堆砌,缺乏條理。--7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00:13 (UTC)[回覆]

    4支持,3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7年3月7日 (二) 12:2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天津經濟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7日 (六) 09:1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天津經濟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8月1日 (三) 19:4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天津經濟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8月10日 (五) 17:2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