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國町
![]() 從湯之岱大橋西望天野川(天之川) |
|
日文原名 | 上ノ国町 |
平假名 | かみのくにちょう |
羅馬拼音 | Kaminokuni-chō |
地理位置 | |
國家 | ![]() |
地域 | 北海道地方 |
都道府縣 | 北海道 檜山振興局 |
郡 | 檜山郡 |
政府編號 | 01362-5 |
鄰近行政區 | 江差町、厚澤部町、木古內町、知內町、福島町、松前町 |
|
|
相關數據 | |
面積 | 547.58 km² |
人口 (2007年11月30日數據) | |
總計 | 6,443 |
象徵 | |
町樹 | 羅漢柏 |
町花 | 蝦夷杜鵑 |
![]() 上之國町章 |
|
上之國町役所 | |
地址 | 〒049-0698 |
北海道檜山郡上之國町字大留100番地 | |
法人編號 | 1000020013625 |
町長 | 工藤昇 (任期至:2010年6月4日) |
議會議員數 | 12 |
上之國町役所官方網站 | |
人口:上之國町官方網頁 |
上之國町(日语:上ノ国町/かみのくにちょう Kamimokuni chō */?)是北海道檜山振興局南部的一個城鎮,位於渡島半島的西南側,臨日本海。
15世紀時,日本將北海道靠日本海一側(今江差町和上之國町附近)稱為「上之國」,靠太平洋一側(今函館市)稱為「下之國」;「上之國」之名一直延續使用到現在,並成為城鎮的名稱。[1]
目录
歷史[编辑]
日本人在此的歷史歷史可以追溯到1189年源賴朝進攻奧州的藤原家時,許多原本住糠部和津輕居民逃至上之國附近。[2]
15世紀初,開始有人在渡島半島各地興建城寨,稱為「館」,這時期約共有12個館,因此被稱為「十二館」,也是在此時期開始將現在的函館週邊稱為「下之國」,江差周邊稱為「上之國」,其中的「花澤館」成為了上之國的治理中心。
1456年阿伊努族起兵對抗日本人,並陸續佔領多個館,隔年武田信廣鎮壓阿伊努族之後,在原本的「花澤館」附近重新興建建築了「勝山館」和「洲崎館」,並成當時治理蝦夷地的中心。直到1514年,二代的武田光廣才將蝦夷地的治理中心轉移到松前,勝山館再次成為上之國,也是後來的檜山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但是在江戶時代後,的1678年,檜山的中樞基能被轉移到江差地區,使得上之國地區開始沒落。
- 1879年:設置上之國外六村戶長役場。
- 1902年4月1日:上之國村、木之子村、汐吹村、石崎村、小砂子村、大留村、北村等7村合併為上之國村,並成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67年3月1日:上之國村改制為上之國町。
產業[编辑]
農業野菜、稻作、養豬為主,漁業則以近海漁業為主。。
根據日本2000年的國勢調査,上之國町的就業人口中,14.0%從事第一次產業,42.2%從事加工製造業、43.8%從事服務業。[1]
交通[编辑]
機場[编辑]
港口[编辑]
鐵路[编辑]
道路[编辑]
|
|
巴士[编辑]
- 函館巴士
觀光景點[编辑]
觀光[编辑]
祭典[编辑]
|
文化遺產[编辑]
|
教育[编辑]
大學設施[编辑]
- 北海道大學檜山研究林
- 北海道大學理學部附設上之國地震及地殼變動觀測所
高等學校[编辑]
中學校[编辑]
- 上之國町立上之國中學校
小學校[编辑]
|
|
|
姊妹市・友好都市[编辑]
日本[编辑]
本地出身的名人[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上之國町官方網頁 - 上之國的概要 http://www.town.kaminokuni.lg.jp/mati/mati.ht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10-15.
- ^ 上之國町官方網頁 - 上之國町年表 http://www.town.kaminokuni.lg.jp/mati/nenhyo.ht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10-14.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上之國町 |
- (日文)松前、上之國、江差三町廣域觀光協進會(北海道歷史俱樂部)
- (日文)檜山廣域行政組合
- (日文)上之國町商工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