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
![]() 国家大剧院标志
|
|
成立日期 | 2007年12月22日 |
---|---|
地址 | ![]() |
經緯度 | 39°54′12″N 116°23′00″E / 39.903244°N 116.383472°E |
類型 | 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
館長 | 陈平[1] |
策展人 | 吴祖强 (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 |
公共交通 | |
網站 | www |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级剧院,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历史[编辑]
工程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7年9月建成,2007年9月25日进行试演、投入使用,2007年12月22日正式投入运营。国家大剧院位于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总投资26.8838亿元人民币,设计师为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
建筑[编辑]
国家大剧院占地11.8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52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戏剧场、音乐厅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国家大剧院共設有5473个座位,其中歌剧院席位2416个,戏剧院席位1040个,音乐厅席位2017个。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长212.20米,南北宽143.64米,建筑物高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结构由三个功能区组成。201区为北入口、地下车库;202区为功能区,包括歌剧院、戏剧院、音乐厅等;203为南入口、餐厅、机房等服务区。201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全部为地下结构,包括地下车库和大剧院附属建筑,水下通道连接地铁1号线和戏剧院、歌剧院、音乐厅。地下车库可停放951辆机动车、1420辆自行车,其出入口为圆弧形,北侧设有行人出入口。
楼层分布[编辑]
5F | 公共空间 | 花瓣厅、大剧院艺术馆 |
4F | 音乐厅上层 | 艺术资料中心 |
歌剧院上层 | 办公区 | |
戏剧场上层 | 西餐厅 | |
3F | 音乐厅上层 | 夹层 |
歌剧院 | 三层楼座 | |
戏剧场上层 | 新闻发布厅 | |
2F | 音乐厅 | 二层楼座 |
歌剧院 | 二层楼座(此层不设入场门) | |
戏剧场 | 二层楼座 | |
1F | 公共大厅 | 东咖啡厅、商店、剧场入口、西咖啡厅、西咖啡厅舞台 |
音乐厅 | 一层楼座 | |
歌剧院 | 一层楼座、二层楼座入场门 | |
戏剧场 | 一层楼座 | |
B1 | 北门 | 售票处、水下廊道(北)、东展厅、西展厅、橄榄厅 |
音乐厅 | 池座 | |
歌剧院 | 池座 | |
戏剧场 | 池座 | |
停车场 | B1东区、西区停车场 | |
南门 | 水下廊道(南)、小剧场入口 | |
B2 | 小剧场[2] | 小剧场、休息厅 |
停车场 | B2停车场 | |
地铁出入口 | 天安门西站C口、大堂 | |
B3 | 排练厅[3] | 大排练厅、中排练厅、小排练厅 |
-
国家大剧院东厅通往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的通道,并未按地铁出入口编号
历任院长[编辑]
驻场团体[编辑]
國家大劇院目前有兩個駐院團體,分別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前者成立于2010年3月[5],后者成立于2009年12月。[6]这两个团体自2010年4月起开始担当大剧院的歌剧、音乐会演出[7][8],并逐步成为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支柱。[9]
参考文献[编辑]
- ^ 中国国家大剧院:领导介绍. 北京市: 中国国家大剧院 (中文).
- ^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亮相 “十一”试演献礼国庆. 凤凰网娱乐. 2009-09-24 [2017-09-24].
- ^ 台下一走心台上就精彩. 北京晚报. 2017-01-16 [2017-09-24].
- ^ 2016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 北方网. 2016-12-26.
- ^ 大剧院乐团横空出世. 北京晚报. 2010-04-09 [2015-08-24].
- ^ 《复兴之路》新老明星轮番上 大剧院合唱团亮相. 北京青年报. 2009-12-29 [2015-08-24].
- ^ 原创歌剧《西施》将揭幕国家大剧院歌剧节. 北京晚报. 2010-03-23 [2015-08-24].
- ^ 漫步中体味经典之趣 国家大剧院亮出家底. 中国新闻网. 2010-07-17 [2015-08-24].
- ^ 国家大剧院:“玩”的就是原创. 北京商报. 2011-02-21 [2015-08-24].[失效連結]
外部链接[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国家大剧院 |
参见[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