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
(重定向自打坐)
坐禪(梵語:प्रतिसंलान / प्रतिसंलयन,羅馬化:pratisaṃlāna / pratisaṃlayana;巴利語:paṭisallānā / paṭisallīna)[1][2][3],又稱禪坐、打坐、靜坐、燕坐或宴坐,是指在靜室內以坐姿禪修,源起於印度瑜伽。步行走動禪修稱為行禪或經行。
禪修的坐姿有很多,其中最受尊崇的是七支坐法。傳入中國之後,道教及儒教也將坐禪列為自我修練方法之一。
用語[编辑]
坐禪是靜坐、獨處禪修的意思[1],pratisaṃlāna/paṭisallānā或又譯為宴坐、燕坐、獨一靜處、禪思[4]、禪定[4] 、禪[5]。
歷史[编辑]
佛陀成道時,於菩提樹下端坐靜思,其後又在阿踰波羅(巴利語/梵語:ajapāla)榕樹下、目真鄰陀樹(巴利語:mucalinda,梵語:mucilinda)下、羅闍耶他那樹(巴利語:rājāyatana,梵語:rajatana)下端坐思惟,這是佛教坐禪之始[6][7]。又,經藏中記載佛陀成道後,會在白日坐禪,傍晚用功完畢,從靜室出來,接著在屋外陰影處經行[8]。
菩提達摩東渡後,禪宗漸興,專以修禪為悟道要法,提倡二入四行,壁觀安心。此外,僧叡、慧遠、智顗等皆勸人坐禪[6]。以坐禪為名稱的著作,例如:
- 《坐禪三昧經》,鳩摩羅什譯,抄集婆須蜜、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馬鳴、鳩摩羅陀七家禪法。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天台宗僧智顗為初習止觀者作,古寫本題為《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
- 〈坐禪銘〉收錄於《緇門警訓》,洪州宗僧鵝湖大義撰。
- 〈天台大靜禪師坐禪銘〉收錄於《禪門諸祖師偈頌》,石頭宗僧大靜撰。
- 〈坐禪箴〉收錄於《景德傳燈錄》,法眼宗僧志逢撰。
- 〈坐禪儀〉收錄於《緇門警訓》、《禪苑清規》和《慈覺禪師勸化集》,雲門宗僧宗賾撰,取材自天台《小止觀》以及圭峰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 〈坐禪儀〉收錄於《緇門警訓》,臨濟宗楊岐派僧龍門清遠撰。
- 〈坐禪箴〉,曹洞宗僧宏智正覺撰,說坐禪之要。
- 〈坐禪儀〉或名〈坐禪銘〉收錄於《緇門警訓》、《禪門諸祖師偈頌》,臨濟宗黃龍派僧佛心才撰。
- 《普勸坐禪儀》,日本曹洞宗僧道元撰,普勸行者坐禪,並略示趺坐及調身法。
- 《坐禪用心記》,日本曹洞宗僧瑩山紹瑾撰。
禪坐姿勢[编辑]
佛教將威儀分成行(gamana)、住(梵 sthāna;巴 thāna)、坐(梵 nisadyā;巴 nisajjā)、臥(sayana)四者,禪修主要是以坐姿為主,經行為輔。但是坐禪之中又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細項,但是傳統上以七支坐法為最圓滿的修行方式。
七支坐法[编辑]
七支坐法,指的是手、足、背、肩、舌、口、眼七個位置的動作。
- 雙足結跏趺坐
- 手結法界定印
- 脊背挺直,腰挺,放鬆
- 雙肩平正,放鬆
- 舌尖略抵上顎
- 口閉
- 眼睛微張,閉八分,開二分,視線落在前方
半跏趺坐[编辑]
跪坐[编辑]
正坐[编辑]
禪坐用具[编辑]
参见[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1.0 1.1 阿含辭典 - 坐禪.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 ^ 燕坐 - NTI Reader.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 ^ 《雜阿含807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
《相應部54相應11經》: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我要獨坐三個月(temāsaṃ paṭisallīyituṃ),除以一人送施食外,不論誰都不應該來見我。」 - ^ 4.0 4.1
《雜阿含968經》:給孤獨長者作是念:「我今出太早,世尊及諸比丘禪思未起,我寧可過諸外道住處。」
《別譯雜阿含202經》:(給孤獨長者)復作是念:「我若往彼,日時故早,如來猶未從禪定起,我今應先至彼外道所住之處。」
《增支部10集93經》:那時,屋主給孤獨這麼想:「這大概不是見世尊的適當時機,世尊在獨坐(Paṭisallīno bhagavā);也不是見值得尊敬的比丘們的適當時機,值得尊敬的比丘們在獨坐,讓我前往其他外道遊行者們的園林。」 - ^
《雜阿含234經》:時,舍利弗從禪覺(pratisaṃlayanād vyutthāya),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中部151經》:那時,尊者舍利弗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paṭisallānā vuṭṭhito),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 - ^ 6.0 6.1 佛光大詞典 - 坐禪.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 Appendix 6 - The 57 days between Buddha’s enlightenment and his first sermon. [2022-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 ^ 《中阿含婆羅婆堂經》:爾時,世尊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堂上來下,於堂影中露地經行
《長部27經世界開端經》:那時,世尊在傍晚時,從獨坐(paṭisallānā)中出來,從高樓下來後,在屋外高樓影子處經行(caṅkama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