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陶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irrival留言 | 贡献2018年9月14日 (五) 13:2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陶滋(1484年—1538年),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陶琰之子。

正德九年(1514年),登進士,授行人。明武宗南巡之爭時,因進諫反對,而在闕下被施杖刑,后貶為國子監學正。嘉靖初年,歷任兵部郎中,率領同官爭大禮議,再次受杖,謫戍榆林。嘉靖十五年赦免歸還[1]

参考文献

  1. ^ ·张廷玉等,《明史》(卷201):“子滋,以進士授行人。諫武宗南巡,杖闕下,謫國子學正。嘉靖初,歷兵部郎中。率同官伏闕爭「大禮」,再受杖,謫戍榆林。兵部尚書王時中等言,琰老病呻吟,冀父子一相見,乞改調近衞。不許。十五年赦還,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