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合成润滑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123454698留言 | 贡献2019年10月4日 (五) 10:5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合成润滑油的一个样本。

合成润滑油,是润滑油的一种,使用於內燃機潤滑時或稱合成機油,指全部或部分使用合成基礎油作為配方中的基礎油的润滑油,通常与矿物精炼润滑油相对。

发展历史

早期合成润滑油

1930年代,德国法本公司化学家Dr. Hermann Zorn[1]開始研究具有天然石化油特性,但在低溫環境不易結凍的潤滑油,他的研究結果導致1930年代末和1940年代初3500多種被製造出來,包括雙基酸酯多元醇酯乙酸異戊酯。二戰期間,纳粹德国空軍由於原油來源的缺乏及性能需求,在部分飛機發動機使用己二酸酯與聚合的烯烴/乙烯混合的合成润滑油。[2]1944年3月起,美國陸軍航空隊由於冬天較易啟動、及大幅減少了油冷排中的油泥沉積,亦在部分飛機發動機使用以聚乙二醇为主的合成润滑油。

合成潤滑油论战

嘉实多(Castrol)公司和美孚(Mobil)公司关于何謂"合成"润滑油的商务论战。起因1995年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從其Information Report J357文件中刪除了關於"合成"潤滑油的物理及化學定義,美國石油學會(API)亦從其API 1509文件中刪除了原本將"合成"基礎油定義為API Group IV/V的描述。嘉实多从1998年起在其內燃機潤滑油產品配方中使用氫化裂解(Hydrocracked)工艺制成的API Group III基础油代替原来配方中的PAO(聚a-烯烃)基础油,並宣稱其產品為"合成"润滑油,而触犯美孚當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PAO基础油供应商的利益因而引起争端。作为最大的PAO基础油制造商,美孚认为只有使用PAO或酯类基础油才能称为"合成"润滑油,而嘉实多的產品仅仅是矿物油的变种,美孚向商業促進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所屬的全國廣告司(National Advertising Division)投訴嘉实多從事虛假廣告。嘉实多則反駁1995年SAE和API都刪除了其文件中關於"合成"潤滑/基礎油的定義。1999年3月,商業促進局所屬的全國廣告司裁定嘉实多未欺騙消費者,嘉实多赢得实际上的胜利。自此使用API Group III作為基礎油的潤滑油在除德國之外[3]大部分國家可商業宣傳為"合成"润滑油。而进入21世纪后,美孚亦开始在其部分合成润滑油产品中加入API Group III基础油(即美孚MSDW或AGC-21基础油),作为全合成(部分美孚1號、Super Synthetic)或半合成润滑油产品销售。

近代合成润滑油

1973至1990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研发出以費托合成(Fischer–Tropsch process)製成的氣轉液(Gas to liquids,GTL)基礎油,稱為Shell Middle Distillate Synthesis(SMDS)製程,API基礎油分類為Group III[4],成本远低于PAO,且大部分的性能介於傳統API Group III與PAO之間。1980年代起美孚亦研發了類似的AGC-21製程基礎油。

参考文献

  1. ^ Eilhard Jantzen: The Origins of Synthetic Lubricants: The Work of Hermann Zorn in Germany, Part 1, Basic Studies of Lubricants and the Polymerisation of Olefins, Journal of Synthetic Lubrication, 12. 1996, Nr. 4, S. 283-301.
  2. ^ M.E. Spaght, German Aircraft Oils were made by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Petroleum Processing, October 1946, p. 126-135
  3. ^ Urteil des I. Zivilsenats vom 21.6.2018 - I ZR 157/16 -. juris.bundesgerichtshof.de. [2019-09-25]. 
  4. ^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Industry Services Department, Engine Oil Licensing and Certification System, API Publication 1509, 15th ed. April 2002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