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晚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arodalien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6日 (三) 06:40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20世纪编剧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晩熙
导演
原文名이만희
英文名Lee Man Hee
国籍 韩国
出生(1931-10-06)1931年10月6日
日治朝鮮京城府
逝世1975年4月13日(1975歲—04—13)(43歲)
 韩国漢城
职业電影導演編劇、前華盛電影公司審計
教育程度儆新高等學校朝鲜语경신고등학교 (서울)高中畢業
配偶文淑
1974年结婚—1975年結束
儿女李慧英
活跃年代1956年 - 1975年
李晚熙
諺文이만희
汉字李晩熙
文观部式Lee Man-hee
马-赖式Yi Manhŭi

李晩熙(韓語:이만희英語Lee Man Hee,1931年10月6日—1975年4月13日),韓國電影導演

簡歷

李晩熙是60年代韓國最具代表性的現實主義電影大師。1931年10月6日出生於日治朝鮮京城府,高中畢業於儆新高等學校朝鲜语경신고등학교 (서울),高中畢業後加入韓國陸軍並參加韓戰,並在軍中負責破解敵人密碼的工作,戰爭結束後以下士軍階退役,退役後投身韓國電影界,於1956年至1961年間先後擔任韓國導演安鍾和朝鲜语안종화朴九金明濟的副導演,並開始其電影生涯,1961年完成導演處女作《走馬燈》後正式踏入導演行列,1963年的《一去不回的海兵》更成為他本人的經典之作,此外並首次獲得大鐘獎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殊榮,另外他的電影題材非常多,首屈一指的就是戰爭片。 從1963年的《一去不回的海兵》起,他先後製作了《七位女俘虜朝鲜语칠인의 여포로》(1965年)、《勇士不問出處》(1966年)、《蒼空為家朝鲜语창공에 산다》(1968年)、《野菊花開放朝鲜语들국화는 피었는데》(1974年)等,這些電影中的戰爭場面逼真震撼,強調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同時也高調鼓吹他所熱衷的反戰情緒。其中《七位女俘虜》由於流露出一定的「容共性」(即容認共產黨的思想)違反了當時的反共法,上映被禁。

另外就是神秘主義風格和緊張刺激的驚險電影。有《求助熱線112》(1962年)、《魔鬼階梯》(1964年)和《追擊者朝鲜语추격자 (1964년 영화)》(1964年)等都屬於此類作品。這些電影不僅充滿了恐怖氣息和令人透不過氣的情節設置,更強調了人們心理層面的驚人變化。

作為現實主義電影大師,李晩熙還擁有大量的電影代表作品,如1965年的《黑麥》、《市場朝鲜语시장 (영화)》,1966年的《晚秋》,1967年的《汽笛》、《歸路朝鲜语귀로 (영화)》,1975年的《森浦之路》等,其中《晚秋》和《森浦之路》被譽為最高藝術成就的電影作品。

此外,李晩熙曾於1964年的電影作品《黑髮》中,以筆名「秋男」編寫劇本。

1975年4月,李晩熙完成了遺作《森浦之路》後於影片後期製作期間因病卧倒在工作室裏,隨後送院急救,最終在影片後期製作完成不久後因肝硬化病逝,終年43歲。

其短短的一生共執導49部電影作品。

他的女兒為韓國演員李慧英

作品列表

獎項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