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大里區大里國民小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7日 (四) 10:43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中市大里區大里國民小學,簡稱大里國小,最早前身為大正3年(1914年)設置的大里分教場,大正7年(1918年)獨立為大里公學校,為大里境內第一所公學校。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更名為大里國民學校。民國57年(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改稱為臺中縣大里鄉大里國民小學。民國82年(1993年)11月1日,大里鄉升格為縣轄市後,改稱臺中縣大里市大里國民小學。民國99年(2010年)12月25日,臺中市及臺中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改稱臺中市大里區大里國民小學

 現任校長蔡添元先生(第十四任),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曾任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課程督學,於104年8月1日到任,學校願景在培育『有夢想Dream、能專注 Attention、愛學習 Learning、會創新innovation』的大里好兒童,希望教學團隊在108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引導下,教育每個孩子擁有『健康好品德』、常保『快樂好心情』、成爲『世界好公民』。
 大里國小手球隊於民國105年(2016年)由蔡添元校長親自領軍,黃權貴主任帶隊,謝再星老師陳毓仁教練指導下,代表國家參加丹麥-維堡國際手球錦標賽榮獲U12男子組冠軍殊榮。
 民國106年(2017年) 由體育組曾正仁組長帶領的體育社群發展出的『救是要你快樂游』自編課程,榮獲教育部體育署-全國體育本位課程標竿學校殊榮。
 民國108年(2019年)在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的推薦下,優質全面的體育課程教學與活動,成功獲得教育部專業評審的青睞,一舉榮獲教育部體育署-全國體育發展績優學校的肯定,更為全校師生帶來莫大的鼓勵。

大里國小重視文化教育,推展書法教學,在施翔友老師帶領的指導團隊長年的協力合作下,已連續五年榮獲臺中市大墩杯書法比賽最佳成效獎,參賽人數為全市之最,其他各項全國性書法比賽更是得獎連連,每年五月配合母親節辦理『親師生書法篆印聯展』,展期延伸至畢業典禮,傳承國之重寶的用心,真可謂不遺餘力。

大里國小也重視民俗技藝傳承,大里國小的舞獅團在家長會榮譽會長石火明先生的義務指導,以及' 黃權貴主任的行政協助下永續發展,加上「大里七將軍廟」及「大里國際傑人會」經費認養溢注下,每年參加大里七將軍廟民俗祭典演出,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節百獅獻瑞回鑾獻技等活動,頗受好評,每年參加全國龍獅藝陣錦標賽捧回不少的獎座,一群有志之士為民俗文化的紮根傳承默默奉獻著。

大里國小口琴隊 是學校的新興團隊,已經成為重要的學校特色,在103年由江志斌校長的支持,吳盈麗老師規劃 下成立,105年、107年、108年連續三年榮獲全國音樂比賽優等,校內也經常舉行音樂活動,大里之音迄今舉辦了四屆, 台中市逍遙音樂町台中市客家音樂季 、921紀念音樂會都有大里國小口琴隊演出的繞樑簧音,葉秋雲老師及郭明昇老師伉儷的加入,學校音樂發展的核心力量完備,其間許多捐助單位的熱心支持,大里國小音樂發展已向上延伸,與學區國中-爽文國中、大里高中結成12年一貫的美感教育大聯盟。
 台中市大里區的人口在108年已達220000人,經濟的發展非常活絡,國民運動中心、科技軟體園區、十五期市地重劃陸續展開,期待一個『富而好禮 、藝文厚實』的美好城市的誕生,這將是教育無可旁貸的使命,百年樹人的大里國小必不缺席。

參考文獻

書籍

  •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臺中縣》第二冊,第10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