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小青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5日 (一) 12:28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大小青洲,攝於龍虎山郊野公園近松林廢堡
堅彌地城新海旁望向西北方的青洲小青洲

大小青洲(英語:Green Island and Little Green Island,亦作Tai Siu Tsing Chau[註 1])為香港中西區青洲小青洲的合稱。青洲山頂有香港天文台的氣象站,從前是悬掛風球的地點之一,主要供停泊在香港西部的船舶有關颱風的訊息。

大小青洲目前並沒有任何居民居住,也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到達該處。

青洲發展計劃

香港政府曾於1990年代初期發表青洲發展計劃(又稱青洲填海計劃),以填海方式將大小青洲連接香港島,發展該地成為一個全新住宅區,並且是建議中的10號幹線連接大嶼山海底隧道的起點。然而,在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下,香港政府被逼決定擱置有關計劃。不過,青洲發展計劃的首部分——卑路乍灣填海工程[1]已經完成。現時所得的填海地被做作卑路乍灣公園、新堅尼地城游泳池、以及海旁的城西道

註釋

  1. ^ 「大小青洲」之名更多爲香港華人以中文應用,而香港政府及居港外籍人士一般直接稱呼二島爲「青洲及小青洲」(Green Island and Little Green Island),“Tai Siu Tsing Chau”之粵音拼讀則爲香港華人對「大小青洲」之中文通俗合稱的直接音譯,並非香港政府認可的官方名稱。

参考文献

  1. ^ 財務委員會 - 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 - 1998年2月17日. [2007年8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30日).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