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小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佛祖西来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28日 (三) 22:2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王小雲
出生1966年1月1日 编辑维基数据 (58歲)
就讀學校
職業電腦科學家、密碼學家 编辑维基数据
獎項未来科学大奖陈嘉庚科学奖 编辑维基数据

王小雲(1966年8月),女,山东诸城人,中国密码学家。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2]

生平

1966年8月生於山東省諸城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受身为教师的父亲影响,王小云从小就对数理化感兴趣。父亲指引了王小云人生方向,而母亲则是她生活的引路人。父亲常年在外教书,为了让孩子们能安心学习,家务农活全压在母亲肩头。在高中,她的物理、数学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1983年王小云从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1987年取得山东大学數學系學士學位,1990年取得山东大学數學系碩士學位,並於1993年取得山東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2],导师为知名數學家潘承洞(1934年5月26日-1997年12月27日)教授。畢業後,王小雲於1993年起於山東大學數學系任教,至1995年升至助理教授一職,並於2001年正式成為教授[2]。現今王小雲担任山東大學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密码学会密码数学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2]

雜湊函數碰撞

2004年的國際密碼討論年會(CRYPTO)尾聲,王小雲及其研究同事展示了MD5SHA-0及其他相關雜湊函數的雜湊衝撞[3]。所謂雜湊衝撞指兩個完全不同的訊息經雜湊函數計算得出完全相同的雜湊值。根據鴿巢原理,以有長度限制的雜湊函數計算沒有長度限制的訊息是必然會有衝撞情況出現的。可是一直以來,信息安全專家一直無法給出實際例子,而王小雲提供了第一個碰撞範例。

2005年2月,王小雲與其同事提出SHA-1雜湊函數的雜湊衝撞。由於SHA-1雜湊函數被廣泛應用於現今的主流電腦保安產品,其影響可想而知。王小雲所提的雜湊衝撞演算法只需少於269步驟,少于生日攻擊所需的280步。同年8月,王小雲、姚期智,以及姚期智妻子姚儲楓聯手於國際密碼討論年會提出SHA-1雜湊函數雜湊衝撞演算法的改良版。此改良版使破解SHA-1時間縮短為263步。[4]

荣誉

参考文献

  1. ^ 信息安全研究所.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 [201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2. ^ 2.0 2.1 2.2 2.3 王小云. 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2). 
  3. ^ Wang, Xiaoyun; Feng, Dengguo; Lai, Xuejia; Yu, Hongbo. Collisions for Hash Functions MD4, MD5, HAVAL-128 and RIPEMD. 2020-06-09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通过ePrint IACR. 
  4. ^ New Cryptanalytic Results Against SHA-1 - Schneier on Security. www.schneier.com.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5. ^ 2006年.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201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6. ^ 王贻芳等4人获2019未来科学大奖. 科学网. [2019-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0). 
  7. ^ 王小云院士获“最具时间价值奖”和“真实世界密码学奖”两个国际奖项.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