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费彝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canchang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2日 (二) 06:32 →‎家族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费彝民(1908年12月22日—1988年5月18日),笔名执中夷明等,人稱「費公」,男,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中国报刊活动家,原香港《大公报》社长。[1][2][3][4][5][6]

生平

费彝民1925年自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后任职于陇海铁路总会所,1930年出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迅员。次年赴天津正式加入《大公报》,历任经济课主任、编辑部书记。1936年上海《大公报》创刊后前往沪馆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文汇报》主笔,并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中文部主任。抗战结束后出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社评委员。

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后任经理。1949年兼任上海《大公报》经理。1952年起任香港《大公报》社长。他还是第四、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六七暴動期間,他是左派「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7]

1988年5月18日凌晨三時三十八分,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終年八十歲。其遺體於5月20日在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8][9]

家族

费彝民長兄為小城之春導演費穆 (導演)。 费彝民、費蘇務滋伉儷有五名子女:費大龍、費大衛、費大中、費大雄、費斐。其孫兒費志恩是晴朗的心基金會主席,2020年12月,費志恩向香港科技大學捐款2000萬港元以推動科研發展,成立「費志恩教育及科研基金」[10][11]。侄女費明儀為著名歌唱家。

参考资料

  1. ^ 刘建业主编; 李良志, 陈之中副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2. ^ 周家珍编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3. ^ 蔡开松, 于信凤主编; 曾卓明, 周溯源, 赵书刚副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4. ^ 宋德慈, 王德林, 郑福林主编. 二十世纪中华爱国名人辞典.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0: 553. 
  5. ^ 张品兴, 殷登祥, 陈有进等主编.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4315137. 
  6. ^ 徐友春主编; 蔡鸿源, 周兴培副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7. ^ 張家偉:《六七暴動真相》,附錄3。
  8. ^ 报坛巨匠 爱国楷模 费彝民先生追悼会在香港举行. 《人民日报》. 1988-05-27. 
  9. ^ 任嘉尧. 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5). 
  10. ^ 姚卓然. 科大獲費志恩捐贈2000萬元 推動科創產業和教育. 香港01. 香港01. [2020-12-22]. 
  11. ^ 科大獲費志恩捐2000萬推動科研. 文匯報.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