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棺材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cuk1203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日 (一) 08:38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臺灣麵粉類食品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棺材板

棺材板是一种臺灣小吃,是台南當地的特色食品。[1]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棺材板
注音ㄍㄨㄢ ㄘㄞˊ ㄅㄢˇ
汉语拼音guān cái bǎn
台語白話字koaⁿ-chhâ-pán
台語羅馬字kuann-tshâ-pán
英语Coffin lid / coffin board / coffin toast

缘由

棺材板創始店是位於中正路俗稱沙卡里巴的康樂市場內的「盛場老赤嵌」店。在1940年代,內臟如雞肝屬於上等食材,創始人許六一採用雞肝為主要內餡並將之命名為雞肝板。有一天,成大附屬工業學校(國立成功大學前身)一位教授來到沙卡里巴食用雞肝板後,覺得其外形很像一個棺材。於是許六一就將其命名為「棺材板」。[2]另有資料認為,棺材板原名機關板,是許姓師傅自己想出來的名字。[1][3]

而由於形狀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使得棺材板一炮而紅,遂成台南著名小吃之一,在沙卡里巴或赤崁樓附近皆有攤販。

作法

首先將厚片吐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中間挖空再放入雞肉豌豆蘿蔔墨魚等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勾芡,再放上吐司的蓋子即成為美味可口的棺材板。而早期尚有雞肝等素材,現在多已不再使用。[4]

参考來源

資料
引用
  1. ^ 1.0 1.1 台湾美食之“棺材板”. 平潭时报. [2013-03-07]. [永久失效連結]
  2. ^ 棺材板.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5). 
  3. ^ 徐天麟 2014,第38頁,ur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11-28
  4. ^ 台南小吃“棺材板”名副其实 销路好. 中国新闻网.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