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濁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濁酒当前版本,由Tx9032f99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3月24日 (五) 02:59。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濁酒

在東亞地區,濁酒,又稱濁醪醪醴,一種傳統釀造酒,為未經過濾程序的米酒。帶有米渣,因此其顏色呈乳白色,又被稱為白酒。經過濾、去色後,就成為清酒;陳放較久的清酒,顏色轉黃,稱黃酒。

概論

[编辑]

在中國古代,濁酒泛指未經過濾的釀造酒,以米酒為主流。利用竹炭或木炭來進行過濾,濾出米渣等雜質後,就形成透明無色的清酒。

在三國時代,因官府禁止釀酒,當時人又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1]

在明清時,濁酒又被稱為白酒。在當時,出現將燒酒加入浊酒及黄酒的製作法,主要是要增長保存期限[2]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三國志》卷27〈魏書〉〈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2. ^ 戴羲《養餘月令》卷11:「凡白酒、黃酒,少入燒酒,則經宿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