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其为八路军在最初时期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
1937年8月,八路军共下属:115师、120师、129师、后方总留守处[1]。
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并迅速占领北平、天津。日军从东北调进部队与已入关的部分部队编成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向察哈尔省、绥远省两路突击,并控制平绥铁路全线,切断中国与苏联的联系。8月中旬,日军发动淞沪战役,展开大规模的华北、华中战略进攻。8月31日,日军成立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增兵30万人,以平汉路为主要突击方向,开始向河北、山西、山东地区进军。
8月22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司令。同日,八路军115师率先由陕西三原进入山西前线。9月3日,120师随即进入山西。在部队转移同时,先行赴晋的周恩来、彭德怀与山西守军总指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进行接洽。并确定了其部队以恒山地区为基地,随后,八路军总部与129师也向恒山转移。在主力越过黄河进入山西后,留守于陕西的八路军部队组成陕甘宁留守兵团。
总部
-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
- 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长:彭雪枫
- 政治部:1938年2月28日起,为统一对外名义,延安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对外称“八路军政治部”,在晋东南的称为“野战政治部”(野政)、“前敌政治部”(前政)、“集政”(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1943年10月,地一二九师政治部人员并入太行军区政治部与野政。1945年8月20日野政改称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
- 主任:任弼时(1937.8-1938.8,1938.2回延安)、傅鍾(1938.8.4-1940.5)、罗瑞卿(1940.5-)
- 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1937.8-1938.1)、傅鍾(1938.1.18-1938.8.4)、陆定一、张际春
- 组织部
- 宣传教育部:部长陆定一,副部长黄镇、王东明(牺牲)、彭加伦(1942年秋)
- 民运指导部:部长傅钟、黄镇(1938.2-1939)、蔡乾(1940年-1945年)。副部长王卓如(1940-1941)、陈宦
- 敌军工作部:部长周桓、蔡前(蔡乾,1938年春)。副部长谢振华、漆克昌、张香山
- 保卫部(1938年改称锄奸部):部长杨奇清。副部长卜盛光、吴格成
- 军法处长:吴溉之、曾传六、周桓(兼)
- 总务处长:年成合、青中兴、陈志彬、姚大非
- 直属政治处:处长李文楷、副主任陈仁常。主任吴玉琳
- 秘书处:秘书长舒同(1937.8-1938.11)
- 供给部长杨立三
- 军需处长:叶季壮
115师
由原红一方面军与陕南第74师编成。红一军团改编为第343旅,红十五军团改编为第344旅,陕南第74师改变为炮兵营和辎重营[2]。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参谋处长王秉璋
司令部
政训处
343旅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政训处主任肖华。其下属:
344旅
师直属部队
120师
120师由原红二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一部编成。红二军团和红二十八军合编为第358旅,红六军团、红三十二军和总部特务团的一个营合编为第359旅,陕北红军第27军、陕甘宁独立第1师、第2师分别改编为直属营的建制[4]。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5]。
司令部
政训处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未到任,后为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
359旅
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郭鹏、政训处主任袁任远;
师直属部队
129师
由原红四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一部编成。其中红四军改编为第385旅,红三十一军改编为第386旅。红二十九军改编为特务营,红三十军改编为炮兵营、陕甘宁独立第1、2、4团改编为工兵营,第3团一部及关中警卫营改编为辎重营[6]。
司令部
385旅
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方强、副主任谢扶民
386旅
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
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
机关驻地延安北关云梯山和云梦山之间的山沟(今称延中沟)
- 主任萧劲光。
1937年8月,驻延安的军委后方政治部改编为八路军后方政治部,负责军委直属单位、留守部队、地方部队的政治工作:
- 主任谭政(红军时期-1938年2月)
- 副主任张际春(1937.8-1937.11)
- 组织科:科长张树才
- 宣传科:科长徐梦秋、赵品三(1938年秋)
- 保卫科:科长郑效峰
- 统战科:负责人刘向三
- 政治巡视团:主任张树才兼
- 机关政治协理员:宋文
- 军委直属队政治处主任乐少华,副主任蔡书彬、赖毅
1938年2月调整为:
- 主任莫文骅(1938.2.28-)
- 组织部长吴光远
- 宣传教育部长赵品三、李兆炳
- 民运指导部长马豫章
- 锄奸部部长丁荣昌
- 联络部(1938年11月统战科改)部长徐彬如
- 总务处处长沈盛发
- 军法处处长莫文骅兼,副处长沈盛发
- 巡视团主任丁荣昌(兼)
- 机关政治协理员:宋文
- 烽火剧团团长:王震之
1939年秋,八路军后方政治部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
参考文献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八路军·表册. 解放军出版社. 1994年: 第3–7页. ISBN 9787506522908 (中文(中国大陆)).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 第298页. ISBN 7801373154. 第十卷(下) (中文(中国大陆)).
- ^ 朱晓明;蔡朋岑. 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之谜. 新华网. 2010-11-26 [2015-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1).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 第333–334页. ISBN 7801373154. 第十卷(下)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八路军·表册. 解放军出版社. 1994年: 第9页. ISBN 9787506522908 (中文(中国大陆)).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 第377页. ISBN 7801373154. 第十卷(下) (中文(中国大陆)).
参见
八路军编制 |
1937年秋 → 1938年冬 → 1940年冬 → 1942年秋 → 1945年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