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母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5日 (五) 22:01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少室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河南省登封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东汉
编号1-50
登录1961年

启母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为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

历史

启母阙以北190米处有一开裂的巨石即“启母石”。据《淮南子》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启,后世流传有“闻鼓饷夫”的故事。汉武帝在游嵩山时,为此石建了一座庙,今庙已不复存在。东汉延光三年(124年)颍川太守朱宠在“启母庙”前建了一座神道阙,汉代因避景帝刘启之讳而改名为开母庙、开母阙。[1]

建造

启母阙的西阙高3.17米,东阙高3.18米,阙门间距为6.8米。西阙阙基是两层长方形的石板,下层石板大而薄。阙身由长方石块垂直垒砌在阙基上,共7层,总高2.75米,每层用石2到3块。最上层的石块雕呈斗形,上承托阙顶,下层呈斜角与阙身垄相连。阙顶残毁较为严重,残存部分在阙身上部东侧雕为四阿顶。顶的上部雕瓦垄、垂脊,四周雕柿蒂纹瓦当和板瓦,下部刻仿木椽子。阙顶正脊已毁。[1]

参看

参考资料

  1. ^ 1.0 1.1 少室阙. 国家文物局. 2010-07-30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