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EzrealChen/備用沙盒21
這是EzrealChen的用户页。用户沙盒是用户页的子頁面,属于用户的測試區,不是維基百科條目。 公用沙盒:主沙盒 | 使用指南沙盒一、二 | 模板沙盒 | 更多…… 此用户页的子頁面: 外觀選項: 用字選項: 如果您已经完成草稿,可以请求志愿者协助将其移动到条目空间。 |
李安 | |
---|---|
导演 | |
英文名 | Ang Lee |
国籍 | 中華民國 |
出生 | |
母校 | |
配偶 | 林惠嘉(1983年结婚) |
儿女 |
|
父母 |
|
活跃年代 | 1991年至今 |
早期生活、學業與婚姻
[编辑]李安於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臺灣省屏東縣的潮州鎮[1][2][3]:18,為李昇與楊思莊夫婦的孩子[4]:14。李安有兩個姐姐[4]:16李文與李人[5],以及一個弟弟李崗[4]:39。李安之父李昇是一名教育家[6]:14,出生於江西省德安縣乌石门村[7],於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是當時的文官,所以李安從小學習中華文化和藝術,如書法與中國經典[6]:16。李安在一次採訪中對記者自述:“爸爸給我取名‘李安’,一來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來是爸爸來臺灣時搭乘的輪船就叫‘永安號’”[7]。李安的家庭相當注重教育[8]。李安之母楊思莊是位小學老師[9]:98。李安2歲時,全家因父親轉任花蓮師範學校校長而搬到了花蓮居住[4]:24。李安在花蓮曾就讀於兩所小學,分別為花蓮明禮國民小學及花蓮師範學校的附設小學[3]:22。後來李昇調任到臺南的臺南二中,於是李安跟隨父親來到臺南,先後又就讀兩所小學[3]:19-23。李安後來曾言他住在花蓮的八年時光,乃他北上就讀臺灣藝專前最快樂的一段歲月[10]。
李安高中原就讀於臺南二中,後來轉學考進臺南一中(父親李昇曾先後擔任過這兩校的校長)[11]。李安對於讀書毫無興趣,一心只想著當導演[3]:28[4]:57-59。他在大學考試落榜兩次,後來才通過三年制專科考試,於1973年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影劇科就讀[3]:29-30[4]:60-67[6]:16。李安在藝專裡演了超過15齣戲,並曾自編自導了多齣獨幕劇[3]:34-35。1974年,李安獲得大專話劇比賽的最佳男主角[3]:34-35。李安於1975年畢業於藝專[11]。在就讀藝專期間,李安受到了電影《處女之泉》(1960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畢業生》(1967年,麥克·尼可斯執導)、《單車失竊記》(1948年,維多里奧·狄西嘉執導)及《慾海含羞花》(1962年,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執導)的深遠影響[3]:36-38[12]。李安在就讀大學時對戲劇和藝術產生興趣[3]:34-35。
23歲的李安在服完兵役之後[3]:100[11][13],依照父親原有的計劃,於1979年前往美國就讀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系,並在1980年順利取得藝術學士學位[3]:42-43。畢業之後,李安繼續在1981年至紐約大學就讀電影製作研究所,於1984年取得碩士學位[3]:45-48。李安在就讀紐約大學期間於完成了短片《蔭涼湖畔》(1982年),該片榮獲臺灣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獎[3]:48。1984年,李安拍出了他的畢業作品《分界線》[3]:48,獲得紐約大學影展的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3]:51。2001年,李安獲得紐約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14]。2010年,李安獲母校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頒發榮譽博士學位[15]。
李安的妻子林惠嘉是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生物學博士,現任紐約醫學院病理學研究員。兩人同為臺灣留學生,因同為世界青少棒大賽加油而認識[16]。他們在1983年結婚。林惠嘉與李安育有二子,分別是長子李涵(1984年出生)與次子李淳(1990年出生)[6]:20[17][18][19][20]。
事業
[编辑]早期
[编辑]李安在1984年完成的紐約大學畢業作品引起威廉·莫里斯奋进經紀公司的注意[3]:51。李安也因經紀人的說詞而選擇留在美國,順便陪伴幼子及還未拿到學位的妻子[3]:51。儘管如此,李安仍未有工作上門,失業長達六年的時間。期間,李安做過一些和電影有關的打雜工作[9]:97,並寫下多部劇本,不斷找片商碰運氣[3]:51-66。其中,李安將受到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啟發的《推手》及另一劇本《喜宴》寄給臺灣新聞局的劇本徵選,並分別獲得一獎和二獎[3]:66-68。得獎後,中央電影公司時任副總經理徐立功建議李安將《推手》拍成電影[3]:69。該片於1991年4月10日在美國紐約市開拍[3]:73,同年5月8日殺青[21]。《推手》講述北京的太極拳總教頭朱老(郎雄飾演)被兒子(王伯昭飾演)接到美國與兒媳同居後發生的一連串事情。該片於1991年12月7日在臺灣上映。該片在第28屆金馬獎上入圍九項大獎,包含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李安)、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李安)、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李安)、最佳電影配樂(李安)及評審團特別獎[備註 1][23][24][備註 2],最終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及評審團特別獎[3]:78[26]。該片票房成績也頗佳,臺北票房共計1,800萬新臺幣[26][27][3]:78
備註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Ang Lee (I). IMDb. [201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3).
- ^ Yi, Ho. Family and friends praise Ang Lee's quiet dedication. Taipei Times. 2006-03-07 [201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張靚蓓著. 《十年一覺電影夢》. 臺灣: 時報文化. 2002-11-11. ISBN 978-957-133-803-3.
- ^ 4.0 4.1 4.2 4.3 4.4 4.5 譚立安著. 《堅持夢想的大導演:李安》. 臺灣: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03-25. ISBN 978-986-320-406-0.
- ^ 懷念李昇校長.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6).
- ^ 6.0 6.1 6.2 6.3 柯瑋妮著; 黃煜文譯. 《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 臺灣: 時周文化. 2009-10. ISBN 978-986-7586-91-9.
- ^ 7.0 7.1 寻访李安祖籍地———江西德安乌石门. 新浪網. 2006-05-12 [201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 ^ Lipworth, Elaine. Ang Lee: My family values. The Guardian. 2013-04-26 [2016-10-01].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2).
- ^ 9.0 9.1 商業週刊第1319期. 臺灣: 商業週刊. 2013-02-28. ISSN 1021-9536.
- ^ 藍祖蔚. 《星期專訪》李安︰我的個性是委曲求全,卻又不甘心的人. 自由時報. 2009-10-12 [201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2).
- ^ 11.0 11.1 11.2 台灣之光李安 締造電影新視界. 開眼電影網. 2012-11-22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 ^ Interview from 'Studio 360'. Studio360. 2008-08-08 [201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1).
- ^ 陳寶旭. 「推手」一片功成 漫漫電影路苦了多少年 李安熬成金馬的黑馬. 中國時報. 1991-11-20: 第22版.
- ^ 纽约大学授予李安荣誉博士学位. 北方网. 2001-05-11 [2001-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2).
- ^ 组图:李安回母校台湾艺术大学 获颁荣誉博士. 腾讯网. 2010-10-30 [201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2).
- ^ 看棒球賽 覓長期飯票 老婆獨自入產房 被當棄婦. 蘋果日報. 2006-03-06 [201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6).
- ^ Frey, Jennifer. A Chicken Coop, but No Tigers.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1-25 [201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 ^ Ang Lee 'very satisfied' new film shown in entirety. The China Post. 2007-09-25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6).
- ^ Frater, Patrick. Taiwan breaking the arthouse mold. Variety. 2007-10-04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 ^ Abramowitz, Rachel. Ang Lee, hippie?. Los Angeles Times. 2009-08-27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3).
- ^ 新官三把火?江奉琪兼程視察片場:為「推手」「娃娃」「胭脂」打氣. 中國時報. 1991-05-27: 第22版.
- ^ 宇業熒. 金馬奔騰 「牯領街少年」跨金鞍繼亞太 影展又奪得最佳影片獎 郎雄以「推手」 榮膺影帝 張曼玉演「阮玲玉」封后. 中國時報. 1991-12-08: 第5版.
- ^ 第二十八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文藻外語學院.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4).
- ^ 第28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 中影是最大贏家 娃娃/推手/牯嶺街少年三片同時入圍最佳劇情片 張國柱與張震父子同時提名最佳男主角. 中國時報. 1991-10-27: 第22版.
- ^ 宇業熒. 推手「名」堂多 作曲為大陸名家 錄音也是用化名. 中國時報. 1991-12-08: 第16版.
- ^ 26.0 26.1 榮獲金馬獎三大獎 「推手」場場客滿. 中央日報. 1991-12-09: 第20版.
- ^ 電影街 金馬配人龍 「推手」場場爆滿. 中國時報. 1991-12-09: 第17版.
外部連結
[编辑]- EzrealChen/備用沙盒21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EzrealChen/備用沙盒21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EzrealChen/備用沙盒21在时光网上的簡介(简体中文)
- EzrealChen/備用沙盒21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金球奖最佳导演}}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金馬獎最佳導演|第30·44屆}} {{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第30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第20屆}}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第6屆}}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第1屆}} {{五十大華語導演}}
[[Category:獲頒授景星勳章者]] [[Category: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持有人]] [[Category:金馬獎最佳導演獲得者]] [[Category:奧斯卡金像獎華人獲獎者]] [[Category: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獎者]] [[Category: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得主]] [[Category:金球獎最佳導演獲得者]] [[Category:美国导演工会奖获得者]] [[Category:臺灣劇情片導演]] [[Category:臺灣愛情片導演]] [[Category:美國電影導演]] [[Category:江西裔台灣人]] [[Category:在美國的台灣人]] [[Category: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校友]] [[Category: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潮州鎮人]] [[Category:德安人]] [[Category: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校友]] [[Category:时代百大人物]] [[Category:李姓|AN]] [[Category:亞太影展獲獎者]] [[Category: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Category:威尼斯影展獲獎者]] <nowiki>[[Category: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獲得者]] <nowiki>[[Category:國家文藝獎得主]] [[Category: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得主]] [[Category:金馬獎評審團主席]] [[Category:李安| ]] [[Category: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导演]] [[Category: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得主]] [[Category:金馬電影學院教授]] [[Category: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获奖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