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同行评审/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编辑]

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恳求意见—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7月2日 (五) 11:39 (UTC)[回复]

评审期︰2010年7月2日至2010年8月2日

内容与遣词[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完成度及连贯性等一概与内容有关的要点
  • (!)意見
  1. 調查人員後來得出結論,稱西科爾斯基之死與空難有關。。這一段修改一下,你要強調他的死因單純來自空難。現在的講法,看起來有點:他本來就是死於空難,當然有關係,這句話反而有點多餘,的感覺。
  2. 座機解放者II型轟炸機',這個已經有現成條目可以鏈結(B-24)。
  3. 而這次屠殺本來就是蘇軍對波軍的暴行。。這句話有問題。蘇聯已經否認,而且也沒有直接證據顯示蘇聯有參與的話,怎麼推斷本來呢?英文版的意思也不是這樣表示。
  4. 斜體英文的格式需要修改。

-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17:54 (UTC)[回复]

    • (:)回應:第1条意见,第2条意见和第4条意见已经改完,至于第3条意见,英文原文是“[...]which they had themselves committed against Polish forces.”个人认为“themselves”表示强调,强调是这罪行是苏联人干的,而这场罪行是卡廷大屠杀(当然,也有themselves是德国人,而罪行是他们的挑拨离间的可能性),卡廷大屠杀已经在1990年代得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承认了,因此我认为这里可以使用“本来”。我想听听阁下对这句话的高见。

对阁下不辞劳苦的校正表示感谢。—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7月24日 (六) 10:26 (UTC)[回复]

  • (!)意見
    1. “1902年西科尔斯基在利沃夫通过了高考”,原文“In 1902 he passed his final high school exam in Lwów”,个人觉得这里指的是高中的结业考试而不是高考(升学考试);
    2. “1914年,一战爆发时,西科尔斯基成为国家最高委员会(Naczelny Komitet Narodowy)军事部部长,直到1916年一直担任此职”,很不舒服的断句,可以改为“1914年一战爆发。西科尔斯基从那时起担任国家最高委员会(Naczelny Komitet Narodowy)军事部部长,直至1916年”;
    3. “1918年西科尔斯基最终决定同意毕苏斯基的意见(随后为被拘禁的毕苏斯基做事),从那时起,两位杰出的波兰领导人分道扬镳,渐行渐远”,原文说的是也像毕苏斯基一样被关起来了(joined Piłsudski in internment);
    4. “东部必定处在波兰军队与乌克兰军队、立陶宛军队、以及苏联军队之间逐步升级的冲突当中”,和原文有偏差;
    5. “西科尔斯基名声鹊起,成为了波兰人心目中的波苏战争英雄之一”,从前文看也不至于名声迅速提升吧,原文是“enhenced”,只是因为被视为战斗英雄后名望有所提升,这一点在下拿不准;
    暂时先看到这里。--快龙此致敬礼 2010年7月29日 (四) 11:40 (UTC)[回复]
    多谢合作,以上皆已修改。—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8月1日 (日) 04:57 (UTC)[回复]

格式与排版[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与标点符号、外文内容及排版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编辑]

包括各类型的参考文献、中立观点、以及其他中文维基百科内的方针与指引等

以往记录[编辑]

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