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同行評審/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
外觀
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
[編輯]懇求意見—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7月2日 (五) 11:39 (UTC)
評審期︰2010年7月2日至2010年8月2日
內容與遣詞
[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完成度及連貫性等一概與內容有關的要點
- (!)意見。
- 調查人員後來得出結論,稱西科爾斯基之死與空難有關。。這一段修改一下,你要強調他的死因單純來自空難。現在的講法,看起來有點:他本來就是死於空難,當然有關係,這句話反而有點多餘,的感覺。
- 座機解放者II型轟炸機',這個已經有現成條目可以鏈結(B-24)。
- 而這次屠殺本來就是蘇軍對波軍的暴行。。這句話有問題。蘇聯已經否認,而且也沒有直接證據顯示蘇聯有參與的話,怎麼推斷本來呢?英文版的意思也不是這樣表示。
- 斜體英文的格式需要修改。
-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17:54 (UTC)
- (:)回應:第1條意見,第2條意見和第4條意見已經改完,至於第3條意見,英文原文是「[...]which they had themselves committed against Polish forces.」個人認為「themselves」表示強調,強調是這罪行是蘇聯人幹的,而這場罪行是卡廷大屠殺(當然,也有themselves是德國人,而罪行是他們的挑撥離間的可能性),卡廷大屠殺已經在1990年代得到戈巴契夫和葉利欽的承認了,因此我認為這裡可以使用「本來」。我想聽聽閣下對這句話的高見。
對閣下不辭勞苦的校正表示感謝。—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7月24日 (六) 10:26 (UTC)
- (!)意見:
- 「1902年西科爾斯基在利沃夫通過了高考」,原文「In 1902 he passed his final high school exam in Lwów」,個人覺得這裡指的是高中的結業考試而不是高考(升學考試);
- 「1914年,一戰爆發時,西科爾斯基成為國家最高委員會(Naczelny Komitet Narodowy)軍事部部長,直到1916年一直擔任此職」,很不舒服的斷句,可以改為「1914年一戰爆發。西科爾斯基從那時起擔任國家最高委員會(Naczelny Komitet Narodowy)軍事部部長,直至1916年」;
- 「1918年西科爾斯基最終決定同意畢蘇斯基的意見(隨後為被拘禁的畢蘇斯基做事),從那時起,兩位傑出的波蘭領導人分道揚鑣,漸行漸遠」,原文說的是也像畢蘇斯基一樣被關起來了(joined Piłsudski in internment);
- 「東部必定處在波蘭軍隊與烏克蘭軍隊、立陶宛軍隊、以及蘇聯軍隊之間逐步升級的衝突當中」,和原文有偏差;
- 「西科爾斯基名聲鵲起,成為了波蘭人心目中的波蘇戰爭英雄之一」,從前文看也不至於名聲迅速提升吧,原文是「enhenced」,只是因為被視為戰鬥英雄後名望有所提升,這一點在下拿不準;
- 暫時先看到這裡。--快龍☀此致敬禮 2010年7月29日 (四) 11:40 (UTC)
格式與排版
[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與標點符號、外文內容及排版等資訊
- 導言最後一段應為「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死亡的争议」,而且建議將其改為「[[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死亡的争议|死因争议]]」讓外觀看來更順眼。--Rocking Man !! 舌戰 2010年7月19日 (一) 04:29 (UTC)
- 頁頂的消歧義能解釋一下嗎...?--Rocking Man !! 舌戰 2010年7月19日 (一) 04:43 (UTC)
參考與觀點
[編輯]- 包括各類型的參考文獻、中立觀點、以及其他中文維基百科內的方針與指引等
以往記錄
[編輯]- 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