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望远镜列表
这是一个空间望远镜列表。这里列表是按电磁波谱的主要频段分类的,即自高频至低频分为伽玛射线区、X射线区、紫外线区、可见光区、红外线区、微波区和无线电区。有些望远镜工作在上述中的多个频段,它们会在每一个频段中都被列出。对于采集粒子(如宇宙射线原子核、电子等)的空间望远镜,以及探测引力波的空间望远镜(主要是LISA)也在这个表中列出。对于探测任务仅局限于太阳系,包括太阳、地球以及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探测器则被排除在外,关于这些探测器请参见太阳系探测器列表。
当望远镜处在地心轨道上时,关于它的高度的两个参数会以千米为单位给出,分别为初始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即望远镜与地球质心(准确说是望远镜与地球构成的两体系统的质心)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类似的,如果望远镜处在日心轨道上,这两个参数也会相应地给出,但此时的单位是天文单位(AU)。
伽玛射线
[编辑]伽玛射线望远镜采集并测量宇宙中独立的高能伽玛射线源。伽玛射线会被大气层吸收,因此对伽玛射线的观测需要依靠高纬度的气球或太空中的探测器。伽玛射线可以来自超新星、中子星、脉冲星和黑洞;而具有极高能量的伽玛射线暴也已经被探测到,但还未能被识别。[1]
-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示意图
-
国际天体物理天文台示意图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質子1號 | 蘇聯 | 1965年7月16日 | 1965年10月11日 | 地心轨道 (183–582 千米) | [2] |
質子2號 | 蘇聯 | 1965年11月2日 | 1966年2月6日 | 地心轨道 (191–637 千米) | [2] |
質子3號 | 蘇聯 | 1966年7月6日 | 1966年9月16日 | 地心轨道 (185–585 千米) | |
質子4號 | 蘇聯 | 1968年11月16日 | 1969年7月24日 | 地心轨道 (248–477 千米) | [3] |
小型天文卫星2号(SAS 2)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2年11月15日 | 1973年6月8日 | 地心轨道 (443–632 千米) | [4][5] |
Cos-B卫星 | 欧洲空间局 | 1975年8月9日 | 1982年4月25日 | 地心轨道 (339.6–99,876 千米) | [6][7][8] |
第3代高能天文学天文台(HEAO 3)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9年9月20日 | 1981年5月29日 | 地心轨道 (486.4–504.9 千米) | [9][10][11] |
国际天体物理天文台(Granat)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俄罗斯太空研究所 | 1989年12月1日 | 1999年5月25日 | 地心轨道 (2,000–200,000 千米) | [12][13][14] |
伽玛卫星 |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 | 1990年7月1日 | 1992年2月28日 | 地心轨道 (375 千米) | [15] |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CGRO)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1年4月5日 | 2000年6月4日 | 地心轨道 (362–457 千米) | [16][17][18] |
低能伽玛射线成像仪(LEGRI) | 西班牙国家太空科技研究所 | 1997年5月19日 | 2002年2月 | 地心轨道 (600 千米) | [19][20] |
高能瞬态探测器2(HETE 2)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0年10月9日 | 2008年3月 | 地心轨道 (590–650 千米) | [21][22][23] |
国际伽玛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INTEGRAL) | 欧洲空间局 | 2002年10月17日 | — | 地心轨道 (639–153,000 千米) | [24][25] |
伽玛射线暴快速反应探测器(SWIFT)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4年11月20日 | — | 地心轨道 (585–604 千米) | [26][27] |
伽玛射线轻型探测器(AGILE) | 義大利太空總署 | 2007年4月23日 | — | 地心轨道 (524–553 千米) | [28][29] |
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8年6月11日 | — | 地心轨道 (555 千米) | [30] |
伽馬射線爆偏光檢出器 (搭載於IKAROS)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2010年5月21日 | 2015年5月21日 | 日心軌道 | [31] |
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 (SVOM) | 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 | 2024年6月22日 | — | 地心轨道 (625 千米) | [32] |
X射线
[编辑]X射线望远镜用於测量高能的X射线。与伽玛射线类似,在大气层中X射线会被大幅吸收,因此观测它们需要在高空或太空中进行。发射X射线的天体有很多种,星系团可以通过活动星系核中的超大质量黑洞来发射X射线,而星系中的天体如超新星遗迹、恒星、带有一颗白矮星的双星(激变变星)、中子星或黑洞(X射线双星)。有些太阳系中的天体也会发射X射线,而月球不仅能够反射来自太阳的X射线,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主要是质子)高速撞击到月球表面后还会激发月球表面的物质粒子,从而产生X射线。宇宙还存在有很多无法一一辨认的X射线源,一般认为它们发射出的X射线集体形成了观测到的X射线背景。
-
BeppoSAX卫星的艺术构想图
-
爱因斯坦卫星 (HEAO 2)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乌呼鲁卫星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0年12月12日 | 1973年3月 | 地心轨道 (531–572 千米) | [33][34][35] |
荷兰天文卫星 (ANS) | 荷兰空间研究所 | 1974年8月30日 | 1976年6月 | 地心轨道 (266–1176 千米) | [36][37] |
愛麗兒5號衛星 (Ariel 5) | 英国科学与工程研究会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4年10月15日 | 1980年3月14日 | 地心轨道 (520 千米) | [38][39] |
阿耶波多卫星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 1975年4月19日 | 1975年4月23日 | 地心轨道 (563–619 千米) | [40] |
小型天文卫星3号 (SAS-C)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5年5月7日 | 1979年4月 | 地心轨道 (509–516 千米) | [41][42][43] |
Cos-B卫星 | 欧洲空间局 | 1975年8月9日 | 1982年4月25日 | 地心轨道 (339.6–99,876 千米) | [6][7][8] |
宇宙辐射卫星 (CORSA)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 1976年2月6日 | 1976年2月6日 | 发射失败 | [44][45] |
第1代高能天文学天文台 (HEAO 1)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7年8月12日 | 1979年1月9日 | 地心轨道 (445 千米) | [46][47][48] |
爱因斯坦卫星 (HEAO 2)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8年11月13日 | 1981年4月26日 | 地心轨道 (465–476 千米) | [49][50] |
白鸟卫星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 1979年2月21日 | 1985年4月16日 | 地心轨道 (421–433 千米) | [51][52][53] |
第3代高能天文学天文台 (HEAO 3)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9年9月20日 | 1981年5月29日 | 地心轨道 (486.4–504.9 千米) | [9][10][11] |
天马卫星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 1983年2月20日 | 1989年1月19日 | 地心轨道 (489–503 千米) | [54][55][56] |
天文卫星 | 俄罗斯太空研究所 | 1983年3月23日 | 1989年6月 | 地心轨道 (2,000—200,000 千米) | [57][58][59] |
EXOSAT卫星 | 欧洲空间局 | 1983年5月26日 | 1986年4月8日 | 地心轨道 (347–191,709 千米) | [60][61][62] |
银河卫星 (Astro-C)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 1987年2月5日 | 1991年11月1日 | 地心轨道 (517–708 千米) | [63][64][65] |
国际天体物理天文台(Granat)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俄罗斯太空研究所 | 1989年12月1日 | 1999年5月25日 | 地心轨道 (2,000–200,000 千米) | [12][13][14] |
伦琴卫星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德國航空太空中心 | 1990年6月1日 | 1999年2月12日 | 地心轨道 (580 千米) | [66][67][68] |
宽带X射线望远镜 (Astro-1)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0年12月2日 | 1990年12月11日 | 地心轨道 (500 千米) | [69][70] |
宇宙和天体物理先进卫星 (ASCA)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 1993年2月20日 | 2001年3月2日 | 地心轨道 (523.6–615.3 千米) | [71][72] |
低能X射线成像传感阵列 (Alexis) |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1993年3月25日 | 2005年4月29日 | 地心轨道 (749–844 千米) | [73][74][75] |
罗西X射线计时探测器(RXT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5年12月30日 | 2012年1月3日 | 地心轨道 (409 千米) | [76][77] |
BeppoSAX卫星 | 義大利太空總署 | 1996年4月30日 | 2002年4月30日 | 地心轨道 (575–594 千米) | [78][79][80] |
宽带成像X射线全天巡天 (ABRIXAS) | 德國航空太空中心 | 1999年4月28日 | 1999年7月1日 | 地心轨道 (549–598 千米) | [81][82][83] |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Chandra)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9年7月23日 | — | 地心轨道 (9,942–140,000 千米) | [84][85] |
XMM-牛顿卫星(XMM-Newton) | 欧洲空间局 | 1999年12月10日 | — | 地心轨道 (7,365–114,000 千米) | [86][87] |
高能瞬态探测器2号 (HETE 2)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0年10月9日 | — | 地心轨道 (590–650 千米) | [21][22][88] |
国际伽玛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 (INTEGRAL) | 欧洲空间局 | 2002年10月17日 | — | 地心轨道 (639–153,000 千米) | [24][25] |
伽玛射线暴快速反应探测器 (Swift/BAT)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4年11月20日 | — | 地心轨道 (585–604 千米) | [26][27] |
朱雀卫星 (ASTRO-E2)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5年6月10日 | 2015年9月2日 | 地心轨道 (550 千米) | [89][90] |
伽玛射线轻型探测器(AGILE) | 義大利太空總署 | 2007年4月23日 | — | 地心轨道 (524–553 千米) | [28][29] |
核光谱望远镜阵列 (NuSTAR)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12年6月13日 | — | 地心轨道 (525 千米) | [91] |
Astrosat卫星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 2015年9月28日 | — | 地心轨道 (650 千米) | [92] |
瞳 (ASTRO-H)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 2016年2月17日 | 2016年4月28日 | 地心轨道 (575 千米) | [93][94] |
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號衛星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2016年4月28日 | 2018年6月30日 | 地心轨道 (478–493千米) | [95] |
中子星內部成分探測器 (搭載於國際空間站)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17年6月7日 | — | 地心轨道 (402–407千米) | [96] |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 | 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 | 2017年6月15日 | — | 地心轨道 (550 千米) | [97] |
Spektr-RG | 俄罗斯太空研究所和德國航空太空中心 | 2019年7月13日 | — | 日地拉格朗日點L2 | |
IXP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21年12月9日 | — | 地心轨道(540 千米) | [98] |
XRISM |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2023年9月7日 | — | 地心轨道(550 千米) | [99] |
X射線偏振计卫星 (XPoSat)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 2024年1月1日 | — | 地心轨道 (638–653千米) | [100] |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 | 中国科学院和欧洲空间局 | 2024年1月9日 | — | 地心轨道 (581–593千米) | [101] |
星座-X天文台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待定 | — | — | [102] |
暗物质天文台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待定 | — | 地心轨道 (600 千米) | [103][104] |
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 (SVOM) | 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 | 2024年6月22日 | — | 地心轨道 (625 千米) | [32] |
紫外线
[编辑]紫外望远镜用於观测波长范围约为100埃至3200埃的紫外线。波长在这一范围的电磁波同样会被地球大气层大量吸收,因此观测也要在高层大气或太空中进行。[105]发出紫外辐射的天体包括太阳以及其他恒星和星系。[106]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轨道天文台2号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68年12月7日 | 1973年1月 | 地心轨道 (749–758 千米) | [107][108] |
獵戶座1號 | 蘇聯 | 1971年4月19日 | 1971年 | 地心轨道 (200–222 千米) | |
遠紫外相機/光譜儀 (搭載於阿波罗16号)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2年4月16日 | 1972年4月23日 | 月球表面 | |
哥白尼天文台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2年8月21日 | 1980年 | 地心轨道 (713–724 千米) | [108] |
獵戶座2號 | 蘇聯 | 1973年12月18日 | 1973年 | 地心轨道 (188–247 千米) | |
荷兰天文卫星 (ANS) | 荷兰空间研究所 | 1974年8月30日 | 1976年6月 | 地心轨道 (266–1176 千米) | [36][37] |
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 (IUE) | 欧洲空间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英国科学和工程研究会 | 1978年1月26日 | 1996年9月30日 | 地心轨道 (32,050–52,254 千米) | [109][110] |
天文卫星 | 俄罗斯太空研究所 | 1983年3月23日 | 1989年6月 | 地心轨道 (2,000–200,000 千米) | [57][58][59] |
哈勃太空望远镜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0年4月24日 | — | 地心轨道 (586.47–610.44 千米) | [111] |
宽带X射线望远镜 / Astro 1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0年12月2日 | 1990年12月11日 | 地心轨道 (500 千米) | [69][70] |
极紫外探测器 (EUV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2年6月7日 | 2002年1月30日 | 地心轨道 (515–527 千米) | [112][113] |
远紫外分光探测器 (FUS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太空局 | 1999年6月24日 | 2007年7月12日 | 地心轨道 (752–767 千米) | [114][115] |
宇宙热星际等离子光谱仪 (CHIPS)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3年1月13日 | 2008年4月11日 | 地心轨道 (578–594 千米) | [116][117] |
韩国科学技术卫星1号 (STSat-1) |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 | 2003年9月27日 | 2005年12月 16日 | 地心轨道 (675–695 千米) | [118][119] |
星系演化探测器 (GALEX)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3年4月28日 | 2013年6月28日 | 地心轨道 (691–697 千米) | [120][121] |
伽玛射线暴快速反应探测器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4年11月20日 | — | 地心轨道 (585–604 千米) | [26][27] |
月基紫外線望遠鏡 (搭載於嫦娥三号) |
中国国家航天局 | 2013年12月2日 | — | 月球表面 | |
Astrosat卫星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 2015年9月28日 | — | 地心轨道 (650 千米) | [92] |
可见光
[编辑]天文学中最古老的形式:光学天文学或称可见光天文学所覆盖的研究范围大约为4000埃至7000埃(400纳米至700纳米)[122]。将一台光学望远镜置於太空中可以消除一切大气层对光学观测带来的影响(参见视宁度),从而能够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光学望远镜可以用来观测恒星、星系、星云、原行星盘等众多天体。[123]
-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构想图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依巴谷卫星 | 欧洲空间局 | 1989年8月8日 | 1993年3月 | 地心轨道 (223–35,632 千米) | [124][125][126] |
哈勃太空望远镜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0年4月24日 | — | 地心轨道 (586.47–610.44 千米) | [111] |
MOST衛星 | 加拿大太空局 | 2003年6月30日 | 2019年3月 | 地心轨道 (819–832 千米) | [127][128] |
伽玛射线暴快速反应探测器(Swift/BAT)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4年11月20日 | — | 地心轨道 (585–604 千米) | [26][27] |
对流旋转和行星横越任务 | 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和欧洲空间局 | 2006年12月27日 | 2013年6月24日 | 地心轨道 (872–884 千米) | [129][130] |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9年3月6日 | 2018年10月30日[131] | 日心轨道,跟随地球运动 | [132][133][134] |
明亮目標探索者 | 奧地利、加拿大、波蘭 | 2013年2月25日 - 2014年8月19日 | — | 地心轨道 | |
近地天體監視衛星 | 加拿大航天局 | 2013年2月25日 | — | 第2拉格朗日点 | [135] |
盖亚任务 | 欧洲空间局 | 2013年12月19日 | — | 第2拉格朗日点 | [136] |
Astrosat卫星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 2015年9月28日 | — | 地心轨道 (650 千米) | [92] |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18年4月18日 | — | 地心轨道 (600–650 千米) | [137] |
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 | 欧洲空间局與瑞士太空局 | 2019年12月18日 | — | 地心轨道 (650–800 千米) | [138] |
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 (SVOM) | 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 | 2024年6月22日 | — | 地心轨道 (625 千米) | [32] |
巡天号光学舱 | 中国国家航天局 | 待定 | [139] |
红外线
[编辑]红外线的能量要低于可见光,因此某些具有较低温度而不能辐射可见光的天体也可发射红外线。不能发射可见光但可以辐射红外线的天体包括温度较低的恒星(如褐矮星)、暗星云、红移星系等[140]。
-
赫歇尔空间天文台的艺术构想图
-
红外线天文卫星的艺术构想图
-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艺术构想图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红外线天文卫星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83年1月25日 | 1983年11月21日 | 地心轨道 (889–903 千米) | [141][142] |
紅外線太空天文台(ISO) | 欧洲空间局 | 1995年11月17日 | 1998年5月16日 | 地心轨道 (1000–70500 千米) | [143][144][145] |
宇宙实验观测自由飞行器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和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 1995年3月18日 | 1995年4月25日 | 地心轨道 (486 千米) | [146][147] |
中途空间实验卫星(MSX) | 美国海军 | 1996年4月24日 | 1997年2月26日 | 地心轨道 (900 千米) | [148] |
亚毫米波天文卫星(SWAS)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8年12月6日 | 2005年起休眠 | 地心轨道 (638–651 千米) | [149][150] |
广角红外探测器(WIR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9年3月5日 | 2000年9月30日 | — | [151] |
斯皮策空间望远镜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3年8月25日 | 2020年1月30日 | 天文单位) | 日心轨道 (0.98–1.02[152][153] |
AKARI |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 2006年2月21日 | 2011年11月24日 | 地心轨道 (586.47–610.44 千米) | [154][155] |
赫歇尔空间天文台 | 欧洲空间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56] | 2009年5月14日2013年4月29日 | 第2拉格朗日点 | [157][158][159] |
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9年12月14日 | — | 地心轨道 (500 千米) | [160][161] |
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 | 歐洲太空總署 | 2019年12月18日 | — | 太陽同步軌道 | [162] |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21年12月25日 | — | 第2拉格朗日点 | [163] |
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 | 欧洲空间局 | 2023年7月1日 | — | 第2拉格朗日点 | [164] |
SPICA |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 待定 | — | 第2拉格朗日点 |
微波
[编辑]具有微波频率的光子数量庞大,但由于单个此类光子的能量很低,观测它们需要采集足够多的数量。宇宙中微波辐射的主要测量对象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源计数、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以及来自我们银河系的同步辐射和轫致辐射。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89年11月18日 | 1993年12月23日 | 地心轨道 (900 千米) | [165][166] |
奥丁卫星 | 瑞典空间集团 | 2001年2月20日 | — | 地心轨道 (622 千米) | [167][168] |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1年6月30日 | 2010年10月 | 第2拉格朗日点 | [169] |
普朗克卫星 | 欧洲空间局 | 2009年5月14日 | 2013年10月23日 | 第2拉格朗日点 | [170][158] |
无线电
[编辑]大气层对无线电波而言是透明的,太空中的射电望远镜主要用于进行甚长基线干涉。宇宙中的射电源主要包括超新星遗迹、激微波、引力透镜、星爆星系等多种天体。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通信和天文先进实验室(HALCA或VSOP)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 1997年2月12日 | 2005年11月30日 | 地心轨道 (560–21,400 千米) | [171][172][173] |
Spektr-R | 俄罗斯太空研究所 | 2011年7月18日 | 2019年1月11日 | 地心轨道 (10,000–390,000 千米) | [174][175] |
粒子
[编辑]进行粒子探测的卫星主要用于寻找宇宙射线和电子,它们可以来自太阳、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的源,也有来自活动星系核的超高能宇宙线,針對太阳的探測器不列入。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Ref(s) |
---|---|---|---|---|---|
質子1號 | 蘇聯 | 1965年7月16日 | 1965年10月11日 | 地心轨道 (183–582 千米) | [2] |
質子2號 | 蘇聯 | 1965年11月2日 | 1966年2月6日 | 地心轨道 (191–637 千米) | [2] |
質子3號 | 蘇聯 | 1966年7月6日 | 1966年9月16日 | 地心轨道 (185–585 千米) | |
質子4號 | 蘇聯 | 1968年11月16日 | 1969年7月24日 | 地心轨道 (248–477 千米) | [3] |
第3代高能天文学天文台(HEAO 3)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79年9月20日 | 1981年5月29日 | 地心轨道 (486.4–504.9 千米) | [9][10][11] |
阿尔法磁谱仪1號(搭載於國際空間站)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1998年6月2日 | 1998年6月12日 | 地心轨道 (402–407千米) | |
Astromag自由飞行器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5年1月1日 | — | 地心轨道 (500 千米) | [176] |
物质反物质探索与轻核天体物理研究有效载荷(PAMELA) | 義大利太空總署、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俄罗斯联邦空间局、德國航空太空中心和瑞典国家空间委员会 | 2006年5月15日 | 2016年2月7日 | 地心轨道 (350–610 千米) | [177][178] |
星际边界探测器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08年10月19日 | — | 地心轨道 (86,000–259,000千米) | |
阿尔法磁谱仪2號(搭載於國際空間站)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2011年5月16日 | — | 地心轨道 (402–407千米) | [179] |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英语: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简称DAMPE) | 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 | 2015年12月17日 | — | 地心太阳同步轨道 ( 500 千米) | [180] |
引力波
[编辑]探测引力波的望远镜是一类新兴的空间望远镜,引力波天文学的出现标志着打开了一扇有别于传统电磁天文学的探索宇宙的新的窗口。引力波是质量产生的时空涟漪,空间望远镜所能探测到的引力波来自银河系中的双星以及河外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合并等天体。
名称 | 空间局 | 发射日期 | 任务结束日期 | 轨道 | 参考文献 |
---|---|---|---|---|---|
激光干涉空間天線開路者號 | 欧洲空间局 | 2015年12月3日 | 2017年6月30日 | 日心軌道 (第1拉格朗日点) | [181] |
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 | 2034年 | — | 日心轨道(距日约1天文单位,跟随在地球後移动,距離地球五千萬公里) | [182] |
参考文献
[编辑]- ^ Gamma rays. NASA. [200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9).
- ^ 2.0 2.1 2.2 2.3 The Proton 1 & 2 satellite missions. heasarc.gsfc.nasa.gov. [2022-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英语).
- ^ 3.0 3.1 Proton 4. nssdc.gsfc.nasa.gov. [2022-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英语).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SAS-B).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SAS-B).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 ^ 6.0 6.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COS-B).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5).
- ^ 7.0 7.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COS-B).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5).
- ^ 8.0 8.1 ESA - Space Science - Cos-B overview. E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 ^ 9.0 9.1 9.2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HEAO 3).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 ^ 10.0 10.1 10.2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HEAO 3).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 ^ 11.0 11.1 11.2 The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Observatory-3 (HEAO-3). NASA. 2003-06-26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8).
- ^ 12.0 12.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GRANA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13.0 13.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GRANA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 ^ 14.0 14.1 1999 Reentries (PDF).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Center for Orbital and Reentry Debris Studies. [2008-02-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11).
- ^ The Gamma Satellite. NASA.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9).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 ^ CGRO Science Support Center.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 ^ Instrumentation: Low Energy Gamma Ray Imager (LEGRI). Birmingham University. 2006-01-24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LEGRI. NASA. 1997-12-04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 ^ 21.0 21.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HETE 2).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22.0 22.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HETE 2).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3).
- ^ The High Energy Transient Explorer (HETE-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03-28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2).
- ^ 24.0 24.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INTEGRAL).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25.0 25.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INTEGRAL).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 ^ 26.0 26.1 26.2 26.3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Swif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27.0 27.1 27.2 27.3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Swif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9).
- ^ 28.0 28.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GIL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29.0 29.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GIL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GLAST Overview - The GLAST Mission. NASA. 2007-12-19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9).
- ^ GAPホームページ. astro.s.kanazawa-u.ac.jp.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 ^ 32.0 32.1 32.2 China-France satellite will monitor most powerful explosions in spac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4-06-22 [202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30) (英语).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Uhuru).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Uhuru).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0).
- ^ The Uhuru Satellite.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4).
- ^ 36.0 36.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N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4).
- ^ 37.0 37.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N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 ^ The Ariel V Satellite. NASA.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 ^ The Ariel V Satellite - About. NASA.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2).
- ^ The Aryabhata Satellite. NASA.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5).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SAS-C).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SAS-C).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The Third Small Astronomy Satellite (SAS-3).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0).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CORS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CORS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HEAO 1).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 ^ The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Observatory-1 - Overview.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9).
- ^ The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Observatory-1 - Mission Overview.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7).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Einstein Observatory).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Einstein Observatory).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Hakucho).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Hakucho).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 ^ The Hakucho (CORSA-B) Satellite.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Tenm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Tenm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Institute of Space and Astronautical Science - JAXA - Tenma. JAX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8).
- ^ 57.0 57.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STRON).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58.0 58.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STRON).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59.0 59.1 The Astron Satellite.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6).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Exosa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Exosa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 ^ ESA Science & Technology: Exosat. 欧洲空间局.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stro-C).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stro-C).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The Ginga Observatory.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ROSA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ROSA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4).
- ^ The Roentgen Satellite.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 69.0 69.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stro 1).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70.0 70.1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stro 1).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SC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SC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lexi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lexi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AeroAstro Returning to Space With Launch of STPSat-1 This Fall. Space.com. 2006-06-05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08).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X-Ray Timing Explorer).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X-Ray Timing Explorer).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9).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BeppoSAX).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BeppoSAX).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 ^ HEASARC: BeppoSAX Guest Observer Facility.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BRIXA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BRIXA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7).
- ^ ABRIXAS. Astronautix.com.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Chandr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Chandr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XMM-Newton). NASA. [200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XMM-Newton). NASA. [200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HETE Mission Operations and Statu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03-28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Suzaku).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Suzaku).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 ^ NuSTAR Quickfact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3).
- ^ 92.0 92.1 92.2 ASTROSAT - An Indian Multiwave Astronomy Satellite. Inter-University Centr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7).
- ^ H-IIAロケット30号機によるX線天文衛星(ASTRO-H)の打上げ結果について. JAXA. [2016-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日语).
- ^ X線天文衛星ASTRO-H「ひとみ」異常事象調査報告書A改訂等について. JAXA. [2016-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日语).
- ^ Mikhailo Lomonosov. russianspaceweb.com.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8).
- ^ The Neutron Star Interior Composition Explorer Mission. heasarc.gsfc.nasa.gov.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
- ^ 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央视网. [2017-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 IXPE: In the News. ixpe.msfc.nasa.gov.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 XRISM X-Ray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Mission. JAXA. 2024-01-05 [2024-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英语).
- ^ ISRO set to launch Shukrayaan and XPoSat missions to exploring the universe's mysteries. HT Tech. 2023-10-07 [202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6) (英语).
- ^ Einstein Probe factsheet. 欧洲空间局网站. [2024-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9) (英语).
- ^ Official NASA Constellation-X Home Page.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3).
- ^ Dark Universe Observatory.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05).
- ^ Dark Universe Observatory - About the Launch Vehicle and Orbit.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05).
- ^ A. N. Cox, editor. Allen'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00. ISBN 0-387-98746-0.
- ^ Ultraviolet Waves.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 ^ Orbit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AO-2.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 ^ 108.0 108.1 Darling, David. Orbit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AO) in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6).
- ^ ESA Science & Technology: IUE. ESA.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8).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IU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 ^ 111.0 111.1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Hubble Space Telescop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EUV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EUV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FUS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FUS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CHIP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CHIP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Kaistsat 4).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Kaistsat 4).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GALEX).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GALEX).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 ^ P. Moore. Philip's Atlas of the Universe. Great Britain: George Philis Limited. 1997. ISBN 0-540-07465-9.
- ^ HubbleSite - The Telescope - Hubble Essentials. NASA. [2008-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Hipparcu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Hipparcu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The Hipparcos Space Astrometry Mission. E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1).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MOS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MOS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3).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CORO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COROT).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永別了!觀測萬顆恆星、為地球找到5500個「兄弟姊妹」傳奇太空望遠鏡「克卜勒」燃料耗盡,正式除役. 風傳媒. 2018-11-01 [201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 ^ Staff writers. Nasa launches Earth hunter probe. BBC News. 2009-03-07 [200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8).
- ^ Kepler Mission.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6).
- ^ Kepler - About - Mission News. NA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 ^ NESS:Near-Earth Space Surveillance.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0).
- ^ ESA - Space Science - Gaia overview. E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30).
- ^ TESS:Science Support Center. NASA.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 ^ Cheops. Cheops - CHaracterising ExOPlanet Satellite.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0).
- ^ 光学舱系统. www.cmse.gov.cn. 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 ^ Cool Cosmo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IRA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IRA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ISO).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ISO).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 ^ ESA Science & Technology: ISO. ESA.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 ^ IRTS Home Page. Institute of Space and Astronautical Science.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 ^ Murakami, Hiroshi; et al. The IRTS (Infrared Telescope in Space) Mission.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Japan: L41–L46.
- ^ MSX Project Page. Infrared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Center.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SWA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SWAS).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WIR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4).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Spitzer).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Spitzer).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5).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Akari).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kari).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存档副本.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158.0 158.1 Planck - Home Page. ESA. 2008-03-06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9).
- ^ Herschel Science Centre - A short Herschel mission overview. ESA. 2007-11-20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1).
- ^ WISE: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2).
- ^ WISE - Mapping the Infrared Sky (PDF). NASA. [2008-03-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08).
- ^ CHEOPS homep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ASA's Webb Telescope Launches to See First Galaxies, Distant Worlds. NASA. [202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2).
- ^ ESA Science & Technology - Missions. ESA. 2021-11-08 [202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英语).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COB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COBE).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Odin).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Odin).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WMAP).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PLANCK).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2).
- ^ NASA - NSSD - Spacecraft - Trajectory Details (HALC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7).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HALCA).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
- ^ Minutes of VSOP-2 Tracking Station Meeting, 10/31-11/01/06 (PDF).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Japan. [2008-02-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0).
- ^ Description of the RadioAstron project. Russian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5).
- ^ Description of the RadioAstron project - Orbit. Russian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6).
- ^ NASA - NSSDC - Spacecraft - Details (Astromag-F). NA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PAMELA Mission Official Website. Istituto Nazionale di Fisica Nucleare. [200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 ^ PAMELA Mission Official Website - Partners. Istituto Nazionale di Fisica Nucleare. [200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1).
- ^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 02 (AMS-02). NASA. 2009-12-18 [200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6).
- ^ 任霄鹏. 我国成功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中國科學院. 2015-12-17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 ^ eLISA Consortium. eLISA Mission Descriptio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Gravitational Physics.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5).
- ^ ESA Science & Technology: LISA. ESA. [200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