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纹
饕餮纹[註 1],又称兽面纹,是中国獨有的一種長條捲曲型纹樣,常見於青銅器;雖然在中國所有朝代中都能找到,但明顯在商朝和西周的前期更加盛行,之後的朝代使用頻率急速減少。
名称
[编辑]「饕餮紋」一詞乃後世約定俗成,並非商周時代的原名。戰國末年《呂氏春秋·先識》提到:「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據此,北宋時的古器物圖錄將青銅器上突出動物頭部的紋飾,稱為「饕餮」。如呂大臨《考古圖》記癸鼎說:「中有獸面,蓋饕餮之象。」自此流行饕餮紋一詞,也有學者主張改稱為獸面紋。[1]
圖像
[编辑]饕餮紋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是突出動物面部的抽象化圖像,形態猙獰可怖。[2] 其特徵為,有一正面的獸頭,具對稱的雙角、雙眉、雙耳,以及鼻、口、頷等;有的在兩側有長條狀的軀幹、肢、爪和尾等。餘下空間多填以雲雷紋。[3]饕餮上有類似水牛的角、老虎的鼻和鳥的羽毛。[4]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一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
學者把商代和周代的饕餮紋分為4型:「獨立獸面紋」、「歧尾獸面紋」、「連體獸面紋」與「分解獸面紋」。獨立獸面紋無體無尾,而分解獸面紋是到殷墟二期才興起的,軀體和尾變化為線條,足、爪則已消失。[5]
饕餮紋這種將左右對稱的側面,組合成正面的圖案的手法,人類學家稱作「分割再現」或「分割描寫」。在古代美洲,運用類似手法的怪獸圖案也很常見,有的與饕餮紋酷似。[6]
來源
[编辑]有些學者認為,饕餮紋是以動物,如龍、老虎、水牛、羊為原型。[7]有些學者則認為,饕餮紋源自幫助巫師溝通人神的神獸。[8]也有學者認為,饕餮紋源自史前的太陽神圖像,加繪面部及野生動物的器官而成。[9]
發展
[编辑]饕餮紋最早見於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但沒有角、軀幹和尾。山東龍山文化也有在玉器上刻上饕餮紋,但實例只有一個。二里頭文化中,有一種特有的青銅牌飾,上亦有饕餮紋。[10]
商代青銅器,尤其是尊、卣、鼎、罍,大部份都有饕餮紋,而且佔器物的最主要部份。[11]與商朝同期的四川三星堆文化,在青銅器尊、罍上也使用饕餮紋,圖像與商代的稍異。[12]周初仍然流行饕餮紋,到西周中期歸於衰落。[13]
饕餮紋後世仍偶有使用,如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正面印有饕餮纹。[14]
意義
[编辑]「殷人重鬼」,商代饕餮纹有其宗教意義,但具體意義何在,學者眾說紛紜。有些學者認為,饕餮紋上的神獸,幫助巫師溝通天地人神,是巫師的助手。[4]也有學者認為,這些神獸是氏族所祭祀的自然神或遠祖神,是受神之命,降雨並帶來豐收的神祇。[15]也有學者主張,這些神獸就是神本身,饕餮紋就是神的臉。[16]
注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良渚文化玉器與饕餮紋的演變〉,頁88-89。
- ^ 中野美代子:《中國的妖怪》,頁28-29。
- ^ 李學勤:〈良渚文化玉器與饕餮紋的演變〉,頁92-93。
- ^ 4.0 4.1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表現的是甚麼〉,頁136。
- ^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三星堆饕餮紋的分析〉,頁233-236。
- ^ 中野美代子:《中國的妖怪》,頁30-31。
- ^ 中野美代子:《中國的妖怪》,頁29。
- ^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表現的是甚麼〉,頁135-136。
- ^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表現的是甚麼〉,頁184。
- ^ 李學勤:〈良渚文化玉器與饕餮紋的演變〉,頁92-95。
- ^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表現的是甚麼〉,頁138。
- ^ 李學勤:〈三星堆饕餮紋的分析〉,頁253-255。
- ^ 李學勤:〈良渚文化玉器與饕餮紋的演變〉,頁95。
- ^ 人民币上的神秘图案[永久失效連結]--网易新闻
- ^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表現的是甚麼〉,頁153-154。
- ^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表現的是甚麼〉,頁184-186。
參考書目
[编辑]- 中野美代子著,何彬譯:《中國的妖怪》(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9)。
-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表現的是甚麼〉,載樋口隆康編,蔡鳳書譯:《日本考古學研究者中國考古學研究論文集》(京都:東方書店,1990),頁133-202。
-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 黃銘崇:〈「饕餮紋」的再思考:一個方法的省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林巳奈夫:〈从商、西周时期动物纹饰中所见的六种野生动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李學勤:〈虎纹与南方文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艾蘭:〈饕餮纹及其含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