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普鲁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普鲁士
Ostpreußen
普鲁士省份
1773–1829
1878–1945
Flag of East Prussia
旗帜
Coat of arms of East Prussia
纹章

1871年德意志帝国内的普鲁士王国和东普鲁士省
坐标:54°43′N 20°31′E / 54.71°N 20.51°E / 54.71; 20.51
区歌
东普鲁士之歌
国家普鲁士
首府 哥尼斯堡
面积 
• 1905
36,993平方千米(14,283平方英里)
人口 
• 1905
2,030,174
历史 
1773年1月31日
• 建省
1829年12月3日
• 省份恢复
1878年4月1日
• 哥尼斯堡战役中被苏联占领
1945年
行政分区贡宾嫩行政区
哥尼斯堡行政区
阿伦施泰因行政区 (自1905)
马林韦德行政区(1922–1939)
齐切瑙行政区(自1939)
前身
继承
普鲁士公国
普鲁士省
克莱佩达地区
马林韦德行政区
东普鲁士大区
波兰第二共和国
民族团结临时政府
苏联
今属于 波兰
 立陶宛
 俄罗斯
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地图

勃兰登堡普鲁士历史
诺德马克
史前–12世纪
古普鲁士人
史前–13世纪
勃兰登堡侯国
1157–1618(1806)
条顿骑士团
1224–1525
普鲁士公国
1525–1618
王室(波属)普鲁士
1466–1772
勃兰登堡-普鲁士
1618–1701
普鲁士的王国
1701–1772
普鲁士王国
1772–1918
普鲁士自由州
1918–1947
克莱佩达
地区

(立陶宛)
1920–1939 / 1945–至今
勃兰登堡
(德国)
1947–至今
诺伊马克(东勃兰登堡)
(波兰)
1918/1945–至今
加里宁格勒州
(俄罗斯)
1945–至今

东普鲁士(德语:Ostpreußen立陶宛语Rytų PrūsijaRytprūsiai波兰语Prusy Wschodnie;俄语: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是普鲁士公国的领地,普鲁士王国以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默麦尔地区,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旧称哥尼斯堡);而南部大部分被纳入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里省。东普鲁士包含古普鲁士人波罗的海的领地,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容克贵族的发源地,是东南波罗的海沿岸的普鲁士地区的主要部分[1]

古普鲁士语在17世纪或18世纪初期已不是主要语言。

东普鲁士首府是哥尼斯堡,1829年至1878年间,东普鲁士与西普鲁士组成了普鲁士省,是普鲁士王国下辖的一个省,普鲁士王国在1871年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一部分;一战后,东普鲁士是魏玛共和国普鲁士州的一部分。二战后,东普鲁士北部被划入苏联并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州,而东普鲁士南部则划归波兰,当地的德意志居民大多被遣送回东德或被流放西伯利亚

从骑士团统治到封臣

[编辑]

于13世纪时,东普鲁士本是信奉多神教的古普鲁士人聚居地。于十字军东征的宗教狂热浪潮下,诸如教廷波兰神圣罗马帝国等天主教势力纷纷派遣传教士,意图基督教化此邻近的异教桥头堡,但对彪悍的普鲁士人作用不大,反而令其更常受到普鲁士人的袭扰掠夺。于是,于1226年,条顿骑士团应波兰公爵康拉德一世之邀,得教廷及神圣罗马帝国御准,发动北方十字军征服普鲁士并建立条顿骑士团国。此后,骑士团的宗教战争不断扩大,无远弗继,更将目标放至波兰的友邦立陶宛大公国,导致与波兰龃龉日深,最终爆发波兰-立陶宛-条顿战争。于战事末段,骑士团于坦能堡大败,虽然战争最后以双方和约作结,但骑士团自此已由盛极转衰,国运江河日下,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战争。此后的一个世纪内,条顿骑士团国饱受内乱、强邻波兰-立陶宛扩张、甚至新教思潮的影响,传至末代团长阿尔布雷希特·霍亨索伦时,骑士团已无足够军力维持团国内的军事统治。于是于1525年,阿尔布雷希特毅然将条顿骑士团国世俗化,改宗新教路德宗,并向强邻波兰立陶宛联邦俯首称臣,是为普鲁士公国

1618年,普鲁士大公阿尔伯-腓特烈逝世,其两子均早夭,而爵位亦不可由女性继承,故此传位于长女婿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史称勃兰登堡-普鲁士。此后由于普鲁士大公同时以共主邦联身份拥有勃兰登堡选侯国(其隶属神圣罗马帝国而非波兰)的领地,国土面积大幅增加之余亦开始拥有有半壁自主的江山,从而得以开始摆脱波兰的控制繁荣发展。

于1657年,波兰-立陶宛泥足深陷于第二次北方战争战败、瑞典帝国入侵后的大洪水泥沼中,国运开始衰亡,已无力再制约普鲁士公国。普鲁士趁机与波兰签订布隆堡条约取得完全独立地位,终于得以摆脱波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束缚,正式走上崛起之路。

普鲁士王国

[编辑]

普鲁士末代大公腓特烈三世一直雄心勃勃立志于称王。其任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国力日益强盛;并积极参与神圣罗马帝国诸邦事务,于1686年加入奥格斯堡反法同盟,并于2年后参与大同盟战争,与帝国诸邦共同携手对抗迅速冒起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1701年,腓特烈大公因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觐皇有功,终得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赐封王号,得以成功登基称王,即位称腓特烈一世,正式建立普鲁士王国

在1772年第二次瓜分波兰后,普鲁士王国重夺公国立国时割让与波兰的失土—“皇家普鲁士”。1773年1月31日,腓特烈大帝把瓜分得来的土地重新命名为西普鲁士(Westpreußen),前普鲁士公国地区成为东普鲁士(Ostpreußen)。

德意志帝国

[编辑]

东普鲁士作为普鲁士王国的领地,在1871年被一同并入德意志帝国。在1875年,在该地的人口中73.48%为德国人,18.39%是波兰人和8.11%为立陶宛人。1900年,总人口是1,996,626人,包括1,698,465名基督新教徒、269,196名天主教徒及13,877名犹太人。波兰人(Masuren)及立陶宛人(Litauer)的人数,因为德国的德国化政策而减少。波兰居民集中在南部,立陶宛居民则在东北部。普鲁士人一直德国化,所以在18世纪时,古普鲁士语已变成死语

1890年东普鲁士人口

[编辑]
总人口 非德裔人口*
东普鲁士 1,958,663 2,189

非德裔人口是指非德国公民,并不包括非德裔的公民。根据德国法律,人口有居民(Einwohner)与公民(Bürger)之分。

1885年至1890年之间,柏林的人口增长是20%,勃兰登堡莱茵兰是8.5%,威斯特法伦是10%;东普鲁士减少0.07%而西普鲁士减少0.86%。

魏玛共和国

[编辑]

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国成为共和国。由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东普鲁士与部分西普鲁士是德国的外飞地。基于凡尔赛条约,德国割让大部分的西普鲁士以及波森省予波兰第二共和国,亦即波兰走廊但泽自由市

1920年,西普鲁士西面和东普鲁士南部都举行公投,让居民决定是否把土地归于波兰还是德国。96.7 %的投票者支持土地归于德国。1923年,在没有举行公投之下,立陶宛强占梅梅尔地区(亦即克莱佩达地区)。

纳粹时期

[编辑]

纳粹在德国掌权后,反对派政客遭到迫害,报纸被禁止。奥托-布劳恩故居后被征用。

纳粹党将三分之一的地名改掉,又在1938年扫除一切由波兰或立陶宛色彩的名字。许多不愿与纳粹合作的少数族裔活跃分子就被送到集中营

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容许德国占领波兰西部以及克莱佩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1939年的东普鲁士。在该年,纳粹德国索取梅梅尔(绿色阴影部分);西边的(橙色阴影部分)地区是但泽自由市

战争期间,德军征服波兰西部,令东普鲁士扩大。1939年普查,此区人口共249万人。虽然纳粹党强烈宣传民族主义,宣称他们征服的地区都住着大量德国居民、都想回归德国,但事实恰恰相反:根据国家的统计,1939年时德军占领区的994,092居民当中,只有31,000人是德国人。很多居民在战争中死亡,其中大部分青年被征召到军队、战死沙场。

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想要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

1946年4月,东普鲁士的北部被并入苏联。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州名是加里宁格勒州。1947年,苏军驱逐当地所有德意志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

在领土重划分中寇松线以东大片波兰领土被划入苏联,该地的波兰人被驱逐到波兰占领的东普鲁士南部,亦即瓦尔米亚-马祖里省

1947年,无论作为州领地邦国普鲁士被完全废除。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8), East Pruss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