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穆罕默德·摩萨台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穆罕默德·摩萨台
محمد مصدق
穆罕默德·摩萨台
第60任第62任伊朗首相
任期
1951年4月28日—1952年7月16日
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副职侯赛因·法特米
前任侯赛因·阿拉
继任艾哈迈德·盖瓦姆
任期
1952年7月21日—1953年8月19日
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副职艾哈迈德·齐拉克扎德
前任艾哈迈德·盖瓦姆
继任法兹卢拉·扎赫迪
伊朗国会议员
任期
1920年5月1日—1948年5月1日
选区德黑兰
伊朗民族阵线领袖
任期
1949年1月1日—1967年3月5日
前任党派创立
继任哈利勒·马利基
个人资料
出生(1882-06-16)1882年6月16日
 卡扎尔王朝德黑兰
逝世1967年3月5日(1967岁—03—05)(84岁)
伊朗德黑兰
政党伊朗民族阵线
配偶扎赫拉·哈努姆 (1901年-1965年)
儿女5名
宗教信仰什叶派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摩萨台波斯语مُحَمَّد مُصَدِّق‎,罗马化Muḥammad Muṣaddiq,英语:Mohammad Mosaddegh[1]发音:[mohæmˈmæd(-e) mosædˈdeɢ]  ( 发音);1882年6月16日—1967年3月5日),巴列维王朝民族主义者和政治家。1951年至1953年间出任民选的伊朗首相[2][3][4],在1953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的政变推翻[5]

他在任伊朗首相期间实施渐进式的社会改革,包括推行失业补偿金制度、立例规定雇主向患病或受伤员工提供福利、以及令佃农不再受地主强制劳动。此外,他又规定地主贡献租金收益的20%到一个基金,用以资助一些比如兴建公共浴堂、农村住房和害虫防治等的市政发展项目[6]。摩萨台在首相任内最瞩目的举动,是把伊朗石油业国有化。在国有化以前,伊朗石油业自1913年起一直由英伊石油公司(后称英国石油,简称BP)掌控,英伊石油背后则由英国政府操控[7]。摩萨台的决定令英政国府相当不满,在英国军情六处要求下,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了一场政变[8],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摩萨台,并在军情六处授意下由伊朗将领法兹卢拉·扎赫迪接任首相[9]。这次政变的中情局代号为阿贾克斯行动[10],根据伊朗历又称为“莫尔达德月28日政变”[11]。政变后,摩萨台在狱中度过3年,接着被软禁家中,直至逝世[12]

早年

[编辑]

穆罕默德·摩萨台在1882年生于德黑兰一个显赫世家[13],父亲米尔扎·海得亚图拉·汗是巴赫蒂亚里人,在卡扎尔王朝呼罗珊地区任职财政部长;而母亲莎雅扎迪·泰杰·哈努姆是卡扎尔王朝国王法特赫-阿里·沙阿·卡扎尔(Fat'h-Ali Shah Qajar)的曾孙女[14][15]。摩萨台的父亲在1892年逝世时,他的叔伯获任命为呼罗珊地区的税务员,同时获授“摩萨台·萨坦内”的称号。摩萨台后来也获得这个头衔,但头衔被废除后,不少人仍以此来尊称摩萨台[16]

190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迎娶波斯国王纳赛尔丁·沙阿·卡扎尔(Naser al-Din Shah Qajar)的孙女扎赫拉·哈努姆(1879年-1965年)[17],两人育有二子三女。

教育

[编辑]

1908年穆罕默德·摩萨台至巴黎政治学院攻读学位,接着在瑞士的纳沙泰尔大学攻读法学博士课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摩萨台在德黑兰大学任教,然后才开始其悠长的政治生涯[18]

早期政治生涯

[编辑]

摩萨台因牵涉进伊朗宪政革命,从此展开政治生涯,他24岁从伊斯法罕当选为伊朗国会议员[19],伊朗伊斯兰议会是当时新近创立的波斯议会。为了抗议1919年签订的英波协定,摩萨台自我放逐到瑞士[20],新任的波斯首相哈桑·皮尔尼亚在1920年邀请摩萨台担任他的司法部长,但他在前往德黑兰途中接受设拉子民众请求担任法尔斯省的首长[21]。1921年,他被委任为财政部长,成为艾哈迈德·盖瓦姆的内阁成员[22],1923年6月转任外交部长[23],继而出任阿塞拜疆省省长,并再度当选为国会议员。

1925年,支持礼萨汗的伊朗国会议员提倡立法解散卡扎尔王朝,以礼萨汗为新国王(沙阿)。摩萨台对于礼萨汗自封为王一案投下反对票,他认为这颠覆了1906年伊朗宪法[24]。他在议会上发言,称赞礼萨汗的政治成就,同时呼吁礼萨汗要尊重宪法忠守总理一职,而不是要成为沙阿[25]。不过摩萨台的意见不被其他议员认同,议会在1925年12月12日废黜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礼萨汗成为波斯王国的新国王,他也是巴列维王朝的第一位君王[26]

1941年,英国在摩萨台的帮助下迫使礼萨汗让位予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27]。1944年,摩萨台再度被选为议员,他与其他十八人组成的新政党伊朗民族阵线得以进入议会,当中包括侯赛因·法特米艾哈迈德·齐拉克扎德(Ahmad Zirakzadeh)、阿里·沙伊甘(Ali Shayegan)及卡里姆·桑贾比(Karim Sanjabi),冀建立民主政治及削弱英国的影响力[28]

首相

[编辑]

支持石油国有化

[编辑]

伊朗的大部分石油库存位于波斯湾地区,当地的石油由英伊石油公司开发并出口到英国。伊朗人逐渐意识到他们从英伊石油公司所得的石油实在微不足道,而英伊石油公司又拒绝了像阿美石油公司对沙特阿拉伯那般的“利润平分”议案,再加上伊朗人不满协约国侵占伊朗,使石油国有化成为了广泛伊朗人重视且盛传的议题[29]

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1950年6月提拔军官哈吉·阿里·拉兹马拉为总理[30]。哈吉·阿里·拉兹马拉在议会举行前试图游说议员反对石油全盘国有化,他提到“伊朗无法漠视国际义务,而伊朗本身也无法单独经营石油产业”[31]。在发表了这种意见的四天后,好战的原教旨主义派系伊斯兰敢死队成员哈利勒·塔马瑟比剌杀了哈吉·阿里·拉兹马拉[32]。在一些主流的历史文献里,这一系列事件却被描述成不同的故事,“美国大使早前预测拉兹马拉可能会被剌杀或与沙阿陷入权力斗争”[33]。作家史蒂文·金策结合了这两种可能性:

当这个看法得到一些考查和研究证实后,这引起了史学家的争论[36]。在争取扩大石油专利权的谈判破裂后,伊朗伊斯兰议会及伊朗参议院分别在1951年3月15日和20日议决通过将英资运作的英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接管伊朗的石油产业[37][38]

伊朗人民党是另一股促成石油国有化的力量,他们在1951年4月初策动了全国性的罢工和骚乱,抗议石油产业国有化的耽搁,同时表达对石油产业的低收入及恶劣居住环境的不满。他们的行动加上民众庆祝拉兹马拉被剌杀使伊斯兰议会的议员也受到影响[39]

当选首相

[编辑]

在1951年4月28日,伊朗伊斯兰议会以79票赞成、12票反对提名摩萨台为首相。沙阿都意识到摩萨台的声望及政治势力俱增,于是任命他为首相。5月1日,摩萨台落实将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英伊石油公司到1993年到期的特许经营权被撤销,其资产亦被没收。由五名议员组成的委员会被指派到胡齐斯坦强制执行国有化的政策[40][41]

摩萨台在1951年6月21日的一个演说场合里对他的国有化政策作出了阐述:

摩萨台政府不允许英国参与伊朗的石油产业,英国无从得到伊朗生产的石油,使英伊两国的冲突升级。英伊石油公司以“将其雇员撤走”和告诉油轮船主“伊朗政府发出的收条不被国际市场接纳”作出威胁,摩萨台遂终止了与英伊石油公司的谈判。两个月后,英伊石油公司把技术人员撤离,关闭炼油设施。在收归国有化管治下,许多炼油厂缺乏炼油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英国政府宣布对伊朗实施封锁,加强其在波斯湾的海军力量,并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出申诉[40]

摩萨台当选总理后与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握手。

向以往由英国控制的炼油厂购买石油的买家也被英国政府威胁采取法律行动,英国也与其关系密切的国际油公司达成共识,油公司不去填补英伊石油公司留下来的空白,使伊朗的石油产业陷入停顿,油产量由1950年的241,400,000桶减至1952年的10,600,000桶[43]阿巴丹危机使伊朗的石油收益减至几乎零,对摩萨台承诺的国内改革造成压力。同时,英国石油公司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拉克增产石油,以弥补伊朗石油减产,故未对英国造成太大的影响。

到1951年末,摩萨台依然受广大民众拥戴,他在此时下令举行选举。虽然摩萨台在城市区域争取到支持,在地方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局面[44],摩萨台的选举改革方案(该方案赋予文盲人口获得选举权)受到保守派反对而难产便是一例,保守派的理由是这个方案“不公平对待过去四十年拥有投票权的爱国者”[45]

据史学家叶尔万德·阿布拉哈米安所述,“摩萨台意识到反对派将可夺得大多数的地方议席,他在议会选举选出79名议员的时候便煞停了选举,79个议席刚好是议会的最低法定人数”[46]。斯蒂芬·金策则记载早在1950年年代初,在英国于德黑兰设立的情报站首长蒙塔古·伍德豪斯(Montague Woodhouse)的领导下,英国秘密情报网络每月向拉什迪兄弟(伊朗最具影响力的王室成员)秘密提供约10,000元英镑,企图收买“武装部队、议员、宗教领袖、传媒、街头帮派、政客及其他权势”[47]。摩萨台声称选举受到“外国特工”暗中操纵,因此暂缓选举,他所领导的民族阵线在79席当中取得30席[48],这些议员都没有对摩萨台的说法提出异议,选举最终无限期推迟。第17届伊朗议会在1952年2月召开。

伊朗议会内的紧张局势开始升级,国家收益锐减及地方对德黑兰的不满造成了经济危机,保守反对派对摩萨台处理经济危机缺乏耐性,同时民族阵线发动了“针对地主上级阶层的宣传战”[44]

辞职与暴动

[编辑]

1952年7月16日,正值皇室认可摩萨台的新内阁,摩萨台运用首相的特权任命战争部长及参谋长,但遭到沙阿的坚拒,摩萨台旋即宣布辞职,以博得公众的支持[49]

资深政治家艾哈迈德·盖瓦姆被任命为新首相。在他就职当天,他就计划重启与英国的磋商,以解决石油纠纷,这与摩萨台的政策大相径庭。民族阵线与多个民族主义、伊斯兰主义和社会主义党派及团体以示威、罢工及游行来回应,并支持摩萨台。伊朗的所有主要城市都出现了大罢工,德黑兰的市集要关闭,德黑兰、哈马丹、阿瓦士、伊斯法罕及克尔曼舍合共250名示威者被杀或受重伤[50]

伊朗历4月30日起的五天大游行后,军官们都将他们的部队调回军营,以免德黑兰落入示威者手中[51]。沙阿碍于局势动荡,只得罢免艾哈迈德·盖瓦姆,重新任命摩萨台为首相,并给予摩萨台之前争取的军事控制权。

复职与应急权力

[编辑]

较以往具有更大权力的摩萨台说服议会给予维期六个月的应急权力让他可“颁布任何必要的法令来获得债务偿还能力及实施选举、司法及教育改革”。摩萨台任命阿亚图拉阿布-卡西姆·卡沙尼为议会发言人[52]。虽然卡沙尼辖下的伊斯兰学者及伊朗群众党的关系紧张,但两者都是摩萨台政治上的得力助手。

摩萨台利用这种权力开始巩固民主政治制度,并限制非立宪的君主权力、削减沙阿的财政预算、禁止沙阿直接与外国使节联系、将皇室领地转移到国内,又将沙阿的孪生姐妹、热衷政治的阿什拉芙·巴列维(Ashraf Pahlavi)驱逐[51]

1953年1月,摩萨台成功使议会把“应急权力延长十二个月”。在这种情况下,他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例,建立村议会,提高农民的生产份额[52],削弱了农村贵族的利益,并废止了伊朗多个世纪以来封建的农村体制。

不过,由于受到英国的抵制,伊朗人的生活“日益贫困和不快”,摩萨台的政治盟友亦开始破裂,政敌丛生[53]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伊朗人当英国间谍的影响,摩萨台政治联盟的部分成员把矛头转向摩萨台,包括以工人为根基的劳工党党魁穆扎法尔·巴藻伊;曾经帮助摩萨台取缔阿巴丹炼油厂、一度被视为摩萨台接班人的侯赛因·马基,以及直言不讳的阿布-卡西姆·卡沙尼以“摩萨台批评英国的说话回敬他”[54]

摩萨台倒台

[编辑]

推翻摩萨台的阴谋

[编辑]
1953年8月19日,士兵包围位于德黑兰的议会。

摩萨台的政策越发令英国政府陷入窘局,尤其是英国失去了对伊朗石油产业的控制,英国也曾多番尝试与摩萨台政府达成协议,但终告失败。

英国自身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问题困扰,无法独力解决与伊朗的争端,英国希望假手美国解决问题。美国起初反对英国的政策,在美国多番尝试调停失败后,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曾说英国“对伊朗的政策坚决且具破坏力”[55]。到1953年初,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获选为美国总统,使美国政府对伊朗的政策产生了改变。

虽然摩萨台曾公开过他对社会主义的厌恶,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向美国表示“摩萨台逐渐倾向共产主义”,并确定会走亲苏路线。害怕伊朗在冷战的阴影下陷入苏联的势力范围[56][57][58][59],且确定摩萨台会受到亲苏政党伊朗人民党的影响[60],英美两国遂开始抨击摩萨台的政策会危害伊朗。

1953年1月,摩萨台与卡沙尼之间摇摇欲坠的关系更为紧张,卡沙尼反对摩萨台延长其应急权力一年的要求[61]

阿贾克斯行动

[编辑]
摩萨台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国家公墓向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丧生的无名士兵致敬。

1952年10月,摩萨台公然视英国为敌国,切断了伊朗与英国的所有外交关系[62]。同年11月和12月,英国情报人员建议美国情报机关撵走摩萨台。美国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政府和温斯顿·丘吉尔领导的英国政府同意合作铲除摩萨台。1953年3月,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指示时任美国中央情报总监的弟弟艾伦·杜勒斯制定推翻摩萨台的计划[63]

1953年4月4日,艾伦·杜勒斯同意拨款1,000,000美元用以“采取任何可导致摩萨台倒台的办法”。驻德黑兰的中央情报局人员不久后便针对摩萨台策动宣传战。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美国和英国的情报人员在同年6月初在贝鲁特会晤,为这个计划作最后的修订,据后来披露的文档,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孙子、中央情报局近东及非洲主管克米特·罗斯福亲自到德黑兰指导行动[64]。《纽约时报》在2000年披露了一份中央情报局文档的部分内容,名为《秘密行动史-推翻伊朗首相摩萨台-1952年11月至1953年8月》。情报人员唐纳德·威尔伯(Donald Wilbur)在这份文件里描述了详细计划,以及美国和英国政府所实施的行动。《纽约时报》公开的这份文件删剪了人名,并限制以位元图的方式发放,而不以电脑可读的方式发放。这份文件最终以完整正文的方式公开,现时可在网上浏览全文[65],“逆吹”(blowback)一词首次在这份文档里使用。

整个阿贾克斯行动的重点在于说服沙阿颁布法令罢免摩萨台,沙阿早在多个月前也尝试过这样做。不过沙阿害怕作出这种很可能不受欢迎及合法性存疑的举动,美国对此花费了许多心力和资金,包括以貂皮大衣及金钱贿赂阿什拉芙,使沙阿改变主意[66]

摩萨台察觉到针对他的图谋,加强了对政府内部共谋者的注视[67]。摩萨台进而“下令召开全国公投”以解散议会[67],他废除了宪法所保障的不记名投票,以确保他在公投当中获胜[68]。1953年8月4日,全国公投在记名投票的状况下进行,摩萨台赢得“99.9%的选票”[67]。同年8月16日,摩萨台解散议会[69],但他的计划弄巧成拙,反而让中央情报局得利。

在数天后的8月19日,中央情报局策划的政变成功[70],摩萨台受审并被判囚三年,后来“被软禁家中”直至1967年3月去世[71]

沙阿流亡

[编辑]
摩萨台在艾哈迈达巴德被软禁

沙阿终在1953年8月向中央情报局屈服,以书面法令的形式罢免摩萨台,这是宪法所允许的。

沙阿以谨慎起见流亡到巴格达,并转向意大利罗马掩饰行踪。沙阿签署了两份法令,一是罢免摩萨台,另一份则任命中央情报局属意的军官法兹卢拉·扎赫迪为首相[72]。这些法令都在唐纳德·威尔伯的计划之内,他将之设计到让外界觉得这是合法的行动,这可以透过解密文件看到。中央情报总监艾伦·杜勒斯其后给唐纳德·威尔伯一封嘉许信,以表扬他的计划。该信件经已解密,而唐纳德·威尔伯的自传里亦有刊载。

政变

[编辑]

罗斯福等人策动的大型示威席卷各地,一些被收买的部落成员也准备支援政变。被罗斯福收买且冒充成支持及反对君主的示威者在街头爆发冲突,又抢掠和焚烧清真寺和报社,导致约300人死亡。1953年8月19日,一直在潜伏的沙阿支持者被中央情报局解脱,他们由退役将军、摩萨台内阁的前内政部长法兹卢拉·扎赫迪和诸如沙班·贾法里等当地强人领导,并占据了上风[73]。在罗斯福的示意下,伊朗军方亦采取行动,支持沙阿的坦克军团冲入首都并炮轰首相官邸。摩萨台在暴徒洗劫官邸之前逃离,他在翌日向被中央情报局扶植的法兹卢拉·扎赫迪投降,不久后被收监在军事监狱[74]

沙阿回归

[编辑]

沙阿在1953年8月22日返回德黑兰[75],摩萨台在不久后被军事法庭裁定叛国,但扎赫迪和沙阿都同意恕免他的死罪(根据当时的法律可判处死刑),结果摩萨台被判监三年,他被单独囚禁在一个军事监狱里,其后被软禁在距离德黑兰不远处的家乡,直至1967年3月5日逝世[76]

扎赫迪的新政府很快就与外国石油公司达成协议组成财团,“大量恢复伊朗石油输出到全球市场”,美国和英国可分享伊朗石油最大的份额。美国则资助沙阿政府,包括军队及秘密警察萨瓦克的组建,直至1979年沙阿倒台[77]

影响

[编辑]

伊朗

[编辑]

在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里,美国阴谋推翻摩萨台成为了反美示威浪潮的号召力,时至今日,摩萨台仍是伊朗历史里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78]。不过,他的世俗主义和西式的作风使他不受到伊斯兰政府的重视。

具权势的什叶派教士不再支持摩萨台被认为是他们担心共产主义者会控制国家[79]。有人认为在背弃摩萨台联盟的成员当中,尤以阿亚图拉阿布-卡西姆·卡沙尼和其他的教士至关重要,反映出阿訇在伊朗社会当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构成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预兆。失去了他们的支持意味着切断了摩萨台与低下阶层和广大民众之间的联系,这对伊朗的任何群众运动来说是致命的[80]

美国与其他国家

[编辑]
伊朗首相摩萨台与美国总统杜鲁门

虽然艾森豪威尔政府严词反对摩萨台的政策,但美国在伊朗政变的角色在许多年来一直不为人知。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回忆录里愤怒地评价摩萨台,以“不切实际”和“天真”来形容他;但艾森豪威尔并没有承认插手伊朗政变。

中央情报局牵涉政变一事终被揭发,导致了1970年代中央情报局及美国国会听证会的争论。支持者认为该政变是战略必要,并赞扬中央情报局特工的效率;反对者则称该计划是偏执、殖民色彩、不道德,并的确导致了事前分析所提及的“逆吹”[81]

2000年3月,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表示了她对摩萨台被推翻感到懊悔:“艾森豪威尔政府相信他的行动是在战略上是合理的,那次政变却对伊朗政局发展造成窒碍,这可以理解为何那么多伊朗人愤恨美国的介入。[82]”同年,《纽约时报》根据中央情报局的解密文档,对伊朗政变作出了详细的报道[83]

摩萨台因蔑视英国和争取民主而被选为1951年时代年度风云人物,其他在当年的候选人物包括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美国上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及美国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84]

为了改善与伊朗的关系,埃及政府在2004年初将开罗一道叫巴列维的街名改为摩萨台。

大众传媒

[编辑]

穆罕默德·摩萨台在2003年的电视节目《苏拉娅》(Soraya)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85],该节目论及沙阿的第二任妻子、伊朗皇后苏拉娅·埃斯凡迪亚里-巴赫蒂亚里(Soraya Esfandiary-Bakhtiari)的生活,穆罕默德·摩萨台由克罗德·布拉瑟尔(Claude Brasseur)饰演。

注脚

[编辑]
  1. ^ 拉丁化亦作Mosaddeq、Mossadegh、Mossadeq、Mosadeck或Musaddiq。
  2. ^ Andrew Burke, Mark Elliott & Kamin Mohammadi. Iran. Lonely Planet. 2004年: 第34页. ISBN 1740594258. 
  3. ^ Social Studies School Service. Cold War and the 1950s. Social Studies. 2007年: 第108页. ISBN 1560042931. 
  4. ^ Loretta Capeheart、Dragan Milovanovic. Social Justice: Theories, Issues, and Movement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7年: 第186页. ISBN 0813540380. 
  5. ^ W. Thomas Smith. Encyclopedia of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Infobase Publishing. 2003年: 第7页. ISBN 0816046662. 
  6. ^ Renato Redentor Constantino. Nothing new in the world. Asia Time Online. 2004-09-15 [201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7). 
  7. ^ Daniel Yergin.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 Power. 2008年. ISBN 9781439110126. 
  8. ^ David J. Dionisi. American Hiroshima: The Reasons Why And A Call To Strengthen America's Democracy. Trafford Publishing. 2005年: 第39页. ISBN 1412044219. 
  9. ^ Mohammad Mossadegh: political biography,第185页
  10. ^ R. C. S. Trahair. Encyclopedia of Cold War espionage, spies, and secret operation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年: 第208页. ISBN 0313319553. 
  11. ^ Mohammad Mosaddeq and the 1953 Coup in Iran. Th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201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12. ^ Melvin E. Page. Colonialism: an international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3年: 第395页. ISBN 1576073351. 
  13. ^ Bernard Reich. Political leaders of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0年: 第360页. ISBN 0313262136. 
  14. ^ Mohammad Mossadegh: political biography,第4页
  15. ^ Gholam R. Afkhami.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Sha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年: 第110页. ISBN 0520253280. 
  16. ^ Peter Avery. Modern Iran. Benn. 1967年: 第273页. 
  17. ^ The Love Story of Mossadegh and Zia al-Saltaneh. Mohammad Mossadegh.com. 2009-09-14 [201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18. ^ Fakhreddin Azimi. The Political Life and Legacy of Mossadegh. IFVC. [201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3). 
  19.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第54页
  20.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第56页
  21. ^ Mohammad Mossadegh: political biography,第23页
  22.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第57页
  23. ^ Mohammad Mossadegh: political biography,第48页
  24. ^ Benjamin Frankel. The Cold War, 1945-1991: Leaders and other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Soviet Union, Eastern Europe, 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 Gale Research. 1992年: 第235页. ISBN 0810389282. 
  25. ^ Social origins of the Iranian revolution,第33-34页
  26. ^ Mohammad Mossadegh: political biography,第41页
  27. ^ John Barkley Rosser、Marina Vschernaya Rosser. Comparative economics in a transforming world economy. MIT Press. 2004年: 第491页. ISBN 0262182343. 
  28. ^ Shahram Chubin、Sepehr Zabih.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Iran: a developing state in a zone of great-power conflic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年: 第2页. ISBN 0520026837. 
  29.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hah,第38页
  30. ^ Ramesh Sanghvi. The Shah of Iran. Stein and Day. 1969年: 第177页. 
  31. ^ Amin Saika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hah: Iran from Autocracy to Religious Ru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年: 第38页. ISBN 0691140405. 
  32.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hah,第38-39页
  33. ^ Linda Wills Qaimmaqami. The Catalyst of Nationalization: Max Thornburg and the Failure of 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alism in Iran, 1947 - 1951. Diplomatic History. 1995, 19 (1): 1–31. 
  34.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第78-79页
  35. ^ Noreena Hertz. The silent take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 HarperBusiness. 2003年: 第88页. ISBN 006055973X. 
  36. ^ Homa Katouzia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odern Iran: despotism and pseudo-modernism, 1926-1979.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1年: 第160页. ISBN 0814745776. 
  37. ^ Donald G. Lett, Jr. Phoenix Rising: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Phoenix Rising. 2008年: 第233页. ISBN 1434364119. 
  38. ^ R Alvandi. Iranian-American Relations after September 11: Clash of Civilisations or Clash of Interests?. Australian Quarterly. 2002-03-04, 74 (2): 8–14. 
  39. ^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66页
  40. ^ 40.0 40.1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68页
  41. ^ Alan W. Ford. The Anglo-Iranian Oil Dispute of 1951-195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4年: 第268页. 
  42. ^ Mostafa Fateh. Panjah sal-e naft-e Iran. 1956年: 第525页. 
  43. ^ OIL INDUSTRY ii. IRAN’S OIL AND GAS RESOURCES. Encyclopædia Iranica. [February 2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5). 
  44. ^ 44.0 44.1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68-270页
  45. ^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68-269页
  46. ^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69页
  47.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第150-151页
  48. ^ Sepehr Zabih. The Mossadegh era: roots of the Iranian revolution. Lake View Press,. 1982年: 第34页. ISBN 0941702014. 
  49. ^ Social origins of the Iranian revolution,第96页
  50. ^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71页
  51. ^ 51.0 51.1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72页
  52. ^ 52.0 52.1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第273页
  53.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第135-136页
  54.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第159页
  55.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hah,第42页
  56. ^ Mark J. Gasiorowski、Malcolm Byrne. Mohammad Mosaddegh and the 1953 Coup in Iran.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4年: 第125页. ISBN 0815630182. 
  57. ^ James S. Lay, Jr. United States policy regar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Iran (PDF).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52-11-20 [March 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6-17). 
  58. ^ Measures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Might Take in Support of a Successor Government to Mosaddegh (PDF).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03-1953 [March 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6-17). 
  59. ^ Walter B. Smith. First Progress Report on Paragraph 5-1 of NSC 136/1, "U.S. Policy Regar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Iran (PDF).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53-03-20 [March 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1-16). 
  60. ^ Review of All the Shah's Men by Jonathan Schanzer. Middle East Forum. [March 9,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7). 
  61. ^ Social origins of the Iranian revolution,第192页
  62. ^ Stephen E. Ambrose、Richard H. Immerman. Ike's spies: Eisenhower and the espionage establishment. Univ.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9年. ISBN 1578062071. 
  63. ^ Malcolm Byrne, ed. The Secret CIA History of the Iran Coup, 1953.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02-11-2000 [March 13,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5). 
  64. ^ David Halberstam. The Fifties. New York: Ballentine Books. : 第366–367页. ISBN 0449909336. 
  65. ^ Clandestine Service History – Overthrow of Premier Mosaddegh of Iran – November 1952-August 1953. [March 13,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9). 
  66. ^ Brendan January. The Aftermath of the Wars Against the Barbary Pirates.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2009年: 第98页. ISBN 0822590948. 
  67. ^ 67.0 67.1 67.2 Trying to Persuade a Reluctant Shah. New York Times. 07-12-2009 [March 15,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1). 
  68. ^ IRAN: 99.93% Pure. TIME Magazine. 1953-08-17 [March 15,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7). 
  69. ^ First Few Days Look Disastrous. New York Times. 07-12-2009 [March 15,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70. ^ C.I.A. and Moscow Are Both Surprised. New York Times. 07-12-2009 [March 15,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71. ^ Eccentric Nationalist Begets Strange History. New York Times. 07-12-2009 [March 15,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72. ^ Donald Newton Wilber. Regime change in Iran: overthrow of Premier Mossadeq of Iran, November 1952-August 1953. Spokesman Books. 2006年: 第36–37页. ISBN 0851247180. 
  73. ^ Pahlavani: Misinformation, Misconceptions and Misrepresentations. .pahlavani.com. [March 1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1). 
  74. ^ Manfred Weissenbacher. Sources of Power: How Energy Forges Human History. ABC-CLIO. 2009年: 第591–592页. ISBN 0313356262. 
  75. ^ Benjamin Frankel. History in Dispute: The Middle East since 1945. St. James Press. 1999年: 第159页. 
  76. ^ Lewis E. Kaplan. God bless you Joe Stalin: the man who saved capitalism. Algora Publishing. 2006年: 第133页. ISBN 0875864651. 
  77. ^ Associated Press. Statements on Iran Oil Accord. The New York Times. 08-06-1954 [March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2-10). 
  78. ^ Noreena Hertz. The Silent Take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 HarperCollins. 2003年: 第88页. ISBN 006055973X. 
  79. ^ Vali Nasr. The Shia Revival. Norton. 2006年: 第124页. 
  80. ^ Sandra Mackay. The Iranians. Plume. 1997年: 第203–204页. 
  81. ^ Clyde Coughenour. Anyone That Works for a Living and Votes Republican Is an Idiot. Trafford Publishing. : 第157页. 
  82. ^ Mark J. Gasiorowski、Malcolm Byrne. Mohammad Mosaddeq and the 1953 coup in Iran.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4年: 第xiii页. ISBN 0815630182. 
  83. ^ James Risen. Secrets of History: The C.I.A. in Iran. The New York Times. 2000-04-16 [March 2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84. ^ Mohammad Mosaddegh, Man of the Year. Time magazine. 07-01-1951 [March 2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1). 
  85. ^ Soraya (2003) (TV).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March 2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1).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官衔
前任:
侯赛因·阿拉
伊朗首相
1951年-1952年
继任:
艾哈迈德·盖瓦姆
前任:
艾哈迈德·盖瓦姆
伊朗首相
1952年-1953年
继任:
法兹卢拉·扎赫迪
政党职务
前任者:
没有
伊朗民族阵线领袖
1949年-1967年
继任者:
哈利勒·马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