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乡新村
六乡新村(Luk Heung San Tsuen)是香港新界大埔墟一处社区,指在1960年代政府为兴建船湾淡水湖,而将船湾6条乡村居民,集体迁往大埔墟而建立的新社区。六乡新村位于大埔墟的陆乡里,是在广福道与宝湖道之间的内街,包括三条回旋小街-同发坊、同秀坊及同茂坊。
-
陆乡里
-
同发坊
-
同秀坊
-
同茂坊
历史
[编辑]六乡新村是由原称“船湾六乡”的小滘、大滘、金竹排、横岭头(包括横岭背[1])、涌尾及涌背等6条乡村组成,主要从事捕鱼、耕田种菜、砍柴及采集带子为生,除金竹排村是王姓外,其馀5村同为李姓,全为客家村落,金竹排王氏及横岭头和大滘的李氏均从乌蛟腾分枝而来。
六乡各旧村位于船湾北岸,大尾笃东部,约于乾隆中叶建村,六村同属“沙头角十约”的“南沙洞”,在1950年代以前均前往沙头角投墟[来源请求]。村与村之间原有通道连接,可细分为“上三乡”(小滘、大滘及金竹排)及“下三乡”(横岭头、涌尾及涌背),以“三光公立小学”为分界。
搬村
[编辑]自1950年代由于大量人口由中国大陆移居香港,加上工业急速发展,各方面对食水供应需求大增,香港政府投放大量资金兴建水塘。其中最重要是船湾淡水湖的兴建,在白沙头至大尾笃之间建设主坝,再于伯公咀至东头洲建副坝连接,把在内的海水抽走,然后注入淡水造成人工湖,预计储水量达到373亿加仑。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于1960年11月动工,首先兴建沙田滤水厂、大埔头引水口及抽水站和尼龙水坝;第二期在1964年展开,建造水坝、输水隧道及狮子山隧道。
在船湾淡水湖建成后,水位上升,六乡各村将被水淹没,政府与各村达成协议,在大埔墟广福道新填海区兴建13幢四层高的楼宇安置村民。赔偿以每名年满16岁的男丁可领一层,而有村屋业权的户主再加配地下铺位一间,而农地则以每呎港币2角5分现金补偿,青苗、果树另有补偿,再加每户津贴3个月生活费,金额由750至1,000元不等。1966年年尾政府执行搬村行动,涌背村于11月28日率先搬村,由于陆路未通,小滘、大滘、金竹排及横岭头的村民需要借助英军的登陆艇接载到船湾,再转车前往大埔墟;而涌尾及涌背两村村民则可直接乘车前赴新居。六乡各村总计145户共1,150人进行迁徙,大埔理民官鲍富达表示这是新界历来人数及村数最多的搬村行动。
六乡在大埔安基立业后,在同发坊设立六乡村公所及在宝乡道将三光及育群两所村校合并而成立六乡新村公立学校(于2006年停办改为六乡学习园地),六乡中的涌背村更重建李氏宗祠,将旧祠堂的基石门框搬到同发坊,重现“龙门世泽;柱史家声”的门联。各村各自有居民代表参加大埔乡事委员会。
-
前六乡新村公立学校
-
六乡村公所
-
涌背村李氏宗祠
旧址现况
[编辑]小滘原在鹅髻头之西麓;大滘原在观音峒南麓;金竹排原在大峒之下;横岭头旧址在鸡仔峒(横岭主峰)之下;船湾西岸近三潭溪口处,居北者原为涌尾村所在,在南者原为涌背村旧址;涌尾村被辟作新娘潭路停车场,而涌背村则被公路所盖不可辨认。在1968年淡水湖堤坝初筑成时,各村村屋仍存,后来各村除小滘村外悉数拆卸,其后于1973年堤坝加高12呎,小滘村亦遭拆卸。
参见
[编辑]- 大潭笃村(受大潭笃水塘工程影响)
- 沙田显田村(受石梨贝水塘工程影响的石梨贝村村民)
- 荃湾石碧新村 (安置受石壁水塘工程影响村民)
- 荃湾大屋围 (安置受大榄涌水塘工程影响村民)
- 赤柱八间屋 (安置受赤柱军营工程影响村民)
- 锦田城门新村、粉岭城门新村、八乡金钱围及七星岗、大埔泮涌新村等(安置受城门水塘工程影响村民)
- 西贡万宜湾沙咀新村 (安置受万宜水库工程影响村民)
参考文献
[编辑]- 《大埔风物志》,大埔区议会,1997年
- 《大埔传统与文物》,廖迪生、张兆和、黄永豪、萧丽娟 主编,大埔区区议会 出版,ISBN 978-988-17802-1-8
- 船湾淡水湖今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滘村搬村纪录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ritish Pathe,1966年
- 《源来如此》 纪录片 Documentary 'The Hidden Costs of Water': [1],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赛马会惜水・识河计划”,2019年
参考资料/注脚
[编辑]- ^ 又称为“横岭咀”、“大龙”或“大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