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号交响曲 (马勒)
D大调第9号交响曲由古斯塔夫·马勒于1909年至1910年间所作,此曲连同《大地之歌》,成为第十套由马勒创作之交响曲。由于马勒未完成第十号交响曲便已与世长辞,故此亦是马勒生前最后完成之交响曲。
在《BBC音乐杂志》于2016年组织151名指挥家作出的评选中,马勒的第9号交响曲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中排第四位[1]。
背景
[编辑]此章节需要扩充。 |
首演
[编辑]本曲于1912年6月26日由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及布鲁诺·瓦尔特带领下作首演。当时马勒已经离世,因此无法亲临首演。
出版
[编辑]本曲是马勒唯一(如果撇除还没有完成的第十)一首在完成初稿后未有作出任何修改的交响曲。乐谱在首演同年由环球出版所出版。
配器
[编辑]
|
|
|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5 *4 =5 *4—4 3 3 1—tmp+3—1 or 2hp—str"[2]。
分析
[编辑]通常演奏时间约为80~90分。
结构
[编辑]这首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
- 悠闲的行板(D大调)
- 从容不迫的兰德勒舞速度。带点笨拙,非常粗糙(C大调)
- 回旋─滑稽曲:极快板。非常固执的(a小调)
- 慢板。非常慢但有节制地(降D大调)
-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是松散的奏鸣曲式。马勒在关键的部分中使用了持续的并置调性,这在较早作品(如第六、第七交响曲)中也出现过。整部作品由一个犹犹豫豫的切分主题开始(伯恩斯坦等人认为这描写了马勒的心律失常)。这一主题在展开部的高潮由长号声部重现,象征着“生命中的死亡”入侵,在乐谱上标着“以最强的力度”。主题还引用了贝多芬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的开头动机,而这首作品恰巧被马勒在大学毕业音乐会上演奏过,标志着马勒早期音乐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此主题包含一个从升F到E的下降二度,直到乐章结束时才得到解决。
-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一种名为兰德勒 (ländler) 的舞曲,但它已被扭曲到不再像跳舞。这让人回忆起了马勒第二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从失真的传统舞蹈到舞蹈的死亡。举例来说,马勒将传统的和弦序列转为面目全非的变化。
-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式,同时展现出马勒最终成熟的对位法技巧。乐曲开头以小号不协调的主题开始,逐渐发展为双赋格曲式。乐章开头的标题标示了“Burleske”(一种滑稽性的模仿作品),带出一种既混合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法及不协调和弦的风格。马勒在手稿中写上“给我在阿波罗的兄弟们”(to my brothers in Apollo),正反映他对批评者枯萎地自嘲的回应。因为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既是音乐灵感的守护者,也是破坏之神─他的箭会为人间带来瘟疫。
- 第四乐章
标示著“非常慢和有所有节制地”的最后乐章先由弦乐器开始。有音乐评论家认为主旋律的音型跟英国一首葬礼常用的赞美诗《求主同住,夜如潮水快将降临》十分相似。[3]同时更直接引用了第三乐章中段的旋律。此乐章有如一首挽歌,充满著凄凉孤寂、空洞得令人毛骨悚然的乐段。旋律和伴奏各自在极高音区或极低音区进行,留下中间区域巨大的空洞缺口,有评论家认定为这首交响曲充满著“死亡的预兆”。最后部份中,马勒于第一小提琴中引用《亡儿之歌》第四首的最后一句旋律“在远处的天空,日子将更美好”,音量更见柔弱,音乐渐渐消散,最后至万籁无声。
参考资料
[编辑]- ^ Brown, Mark. Beethoven's Eroica voted greatest symphony of all time. The Guardian. 2016-08-04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3) (英国英语).
-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241. ISBN 0-8108-3228-3.
- ^ Mitchell, Donald (2002). The Mahler Companion 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