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门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门徒,原意为向旁人学习且接受指导者。通常指紧密跟随某大师学者或宗教领袖的弟子,这样的弟子不但接受老师管教,服膺老师所教导之学术理论或教条真理、且愿意身体力行甚至将其发扬光大。

门徒的一般用法

[编辑]

相对于现代比较广泛常用的学生,门徒一词的含意更深、要求更严谨。学生可以只是短期向老师学习某种知识技能,结业后不见得与老师再有关系;一旦称为门徒,则代表著将自己的生命与老师的生命连结,水里来火里去,休戚相关祸福与共。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做过许多人的学生,但是通常只会是一个特定对象的门徒。

门徒的例子在古代较常见。比如,孔子弟子三千,其中就有贤者七十二人,也有人称他们为七十二门徒;另有最优秀的十个称为孔门十哲。这群门徒与孔子朝夕相处,不但向孔子学习各种知识技艺,更重要的是在人格品德的陶冶及志向生涯的规划上,接受孔子的管教带领。他们也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并曾与孔子共渡患难。

当昔日的门徒成为大师后,也会收纳自己的门徒。如此师徒代代相传,一家一派的学统就此建立。在中国东周时期,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也被多数学者相信是孔子门徒曾子的门徒,而孟子则是子思的门徒,孔孟思想奠定了儒家的基础。在与他们差不多同时期的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门徒,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柏拉图的门徒,他们师徒三代的思想与著作不但是古希腊哲学核心,更对西方文明有深远影响。

道教佛教等宗教中也有门徒之称,如佛陀在世时门徒中有十大弟子,另外还有像一贯道中的门徒、天道教中的门徒、基督教中的门徒等等。在很多帮派组织中,都有收门徒的做法。

另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