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健全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健全主义(英语:Ableism)认为身心健全是应然的,所以人应是身体健康无缺损且四肢健全能自由活动的,而残障者则被视为健全人以外的异类,因而在言语或行为上有意或无意地歧视排挤在身体、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身心障碍[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13亿人患有严重残疾[2],所以全球至少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处于可能被歧视的情况下。

历史[编辑]

尽管这个术语在二十世纪才被提出,但健全主义实际上早已根植于社会制度文化中。健全主义在西方的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残障人士在当时被视为被魔鬼邪灵附身,因此未能获得相对其他人能享有的照顾或关怀,进而被排挤、边缘化[3]

将“健全主义”指出为一种歧视,则源于1960年代及1970年代的民权运动,在1980年代,美国女性主义者才正式创造了这一术语[4]。在1986年,伦敦哈林盖区议会首次在新闻稿中使用了“健全中心”这个词汇。

歧视的形式[编辑]

直接歧视,指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团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某些群体中的残障者个体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充分发挥其个人权利,并给予负面且不平等的对待[5],因此这种歧视表现,属于明确的禁止及表达不友善的行为。例如直接禁止残障者从事特定活动,像是拒绝导盲犬进入店家,进而剥夺了盲人消费的机会,或是针对残障者的身体特征进行嘲笑,除了强化对残障者的偏见,也违反平等和包容原则。

间接歧视,指的是某项政策或措施,看似对所有人平等适用,但实际上却对残障者构成不公平的影响,使其处于劣势[6]。因此这种歧视形式表面上并未直接排斥残障者,却在实际效果上产生了排斥的结果。例如,虽然公共交通工具没有禁止坐轮椅的人搭乘,但公车司机不提供辅助设施,让使用轮椅者能顺利上车,导致他们无法运用此设施。同样地,学校对于严重视觉障碍的学生仍给予跟一般学生相同的教材,而不提供适合他们的版本,使其无法有效地学习,也属间接歧视的一种。

“未能做出合理调整”:根据联合国《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CRPD)第2条提及“合理之对待”是根据具体需要,于不造成过度或不当负担之情况下,进行必要及适当之修改与调整,以确保身心障碍者在与其他人平等基础上享有或行使所有人权及基本自由。[7]因此针对残障者无法给予合理范围内的调整也算是一种歧视。像是体育课考试内容若为所有人皆需完成10圈操场慢跑,对于腿部截肢且行动有困难的学生则有相当程度的困难,所以当残障个体被要求达到相对无残障者难达到的标准,而不提供具合理性的适度调整,也在歧视的范畴。[8]

仁慈歧视,是指出于一种善意同情心态,对残障者造成不平等的对待或限制。例如常见情形就是将残障者“幼儿化”,假设他们无法自我保护,并认为他们思想纯真、没有性需求[9]。整体来说,大众自行预设了健全人可以做,但残障者不能做的事,进而无形地限制了他们从事某些特定的行为。这种隐含著对残障者低期望的过度保护及同情态度,将会忽略了他们的能力与剥夺他们在各个领域平等参与的机会。[10]

被批评处[编辑]

因为区分一个人是否健全是依据社会建构的概念来定义,而非依据某套标准[11],因此存在不明确的问题。再者,人类自然的老化现象可能导致身体机能衰退,甚至造成身体上的伤残,随著社会高龄化的进展,这种现象将变得更加明显。更广义地说,现代常见的近视问题也可视为一种视觉上的残障,因为人们也是借由眼镜来辅助维持正常视力。同理来说,残障者也只是缺少某种身体部分或功能,而可能需要透过外界辅具的协助。因此,健全与残障的界线其实难以划分,所以健全主义将残障者区分至劣势一方,则忽视了每个人与生俱来有差异的需求,而剥夺了残障者的权利和机会。

参考资料[编辑]

  1. ^ Ableism. Center for Disability Rights. [2023-12-23]. 
  2. ^ 残疾. 世界卫生组织. [2023-12-23] (中文). 
  3. ^ Ableism History. Stop Ableism. [2023-12-23]. 
  4. ^ Ariane Resnick, CNC. Ableism: What It Means, History, Types, Examples, How It's Harmful. 
  5. ^ What is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Liberty. [2023-12-23] (英国英语). 
  6. ^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Mind. 
  7.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全国法规资料库. 
  8. ^ 张蓓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 平等不歧視 保障身心障礙者權利(. 
  9. ^ 障礙者的性. 
  10. ^ Michelle R. Nario-Redmond, Alexia A. Kemerling, Arielle Silverman. Hostile, Benevolent, and Ambivalent Ableism: Contemporary Manifestations. 
  11. ^ 郑扬宜. 「健全主義」還是「政治正確」:現代社會如何塑造障礙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