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维基百科不是什么/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宣扬或变相宣扬“非法网站”的文章应当明确列入禁止列表

非法网站之所以会被定性为“非法”,应当是因为其立场与利益与某一具体国家的主流民意存在着根本的矛盾。所以宣扬或者变相宣扬“非法网站”的文章发表在维基百科无法使得本网站保持“客观”和“中立”--Qdscrgd 03:50 2005年1月13日 (UTC)

维基百科从来都没有说过自己是客观的,中性的观点是要不偏不倚的表达各种观点,非法又不是在所有国家违反法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56 2005年1月13日 (UTC)
不是宣扬,而是合理的进行事件记录和学术探讨。大陆的互联网控制也不是尽善尽美,例如新语丝、YTHT就有说不清的问题,但这与法轮功、色情网站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事情,应区别对待。--冷玉 04:07 2005年1月13日 (UTC)
反对,所谓非法网站的说法本身就不中立,列表上提到的很多网站比如新语丝、BBC新闻等实在很难说是非法。说“与某一具体国家的政府存在着立场和利益上的根本冲突”就不能在微机上“变相宣扬这些网站”这称何中立?这不是明显站在某一国的立场上了么?所以很明显删除这个列表才是有违NPOV原则的。允不允许这个列表存在和列表文章具体怎么写不是一回事,如果一个客观事实都不允许在微机上出现,那还讲什么客观呢?--雪夜猫子 (talk) 04:13 2005年1月13日 (UTC)

我觉得每一类不要列得太多,只要列5个左右影响力较大的。有增加的时候替换影响力小的,既达到了知识的目的,又不会使列表太长,很多东西不一定全部要搬上来,那样有点不像百科全书。--维游(vipuser) (对话2005_^o^) 04:25 2005年1月13日 (UTC)

关于政府问题可以参考不适合维基百科的文章第7条,说明还是要注意一下,避免造成麻烦,否则维基泡汤!--维游(vipuser) (对话2005_^o^) 04:32 2005年1月13日 (UTC)
我觉得不应以所谓非法为维基百科文章取舍的条件。非法一词也很模糊,那条法律条文规定新语丝和BBC为非法?--用心阁 08:41 2005年1月13日 (UTC)
  • 根本就没有什么“非法”,法律是统治者制定的(现代民主国家一般会遵从民意),网站被定为非法反映的是统治者的意愿而不是民意,(大多数大陆人从不认为BBC、VOA有颠覆性质,相反,很多大陆人都认为大陆政府在掩盖真相,但大陆政府从不承认并硬说他们搞颠覆!)中立是不偏不倚的反映各方观点,依Qdscrgd所言,维基百科只能写政府认可的文章,这样会导致真正的不中立,如果只写政府爱听的那么大家把维基关了,上百度写去吧!Dreamer in Utopia 08:20 2006年9月30日 (UTC)

有关‘维基百科’不是食谱

新人User:Marshsu提拉米苏条目较早版本有做法步骤项,管理员以‘维基不是食谱’为由删除。

在下协助其补充了有关这一甜点的其它资讯,并恢复了Mars写的做法段落。

‘维基不是食谱’其实是‘维基不只是食谱’,精要在于维基饮食条目应提供比recipe更多的资讯,是比食谱更多,不是和食谱不兼容。维基条目写作是一个志愿合作参与的过程,如果先期写作的维基人写了‘貌似食谱‘的内容,在下建议保留为先,自有后继者可扩展完善。

或许管理员可用提醒模板(百科条目希望提供比配方做法更多的内容,请您继续扩展条目)代替删除之举。Tian 22:43 2005年5月29日 (UTC)

正名:“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想将本条目更名为“维基百科不是什么”(英文也是Wikipedia:What Wikipedia is not),因为本文的内容是讨论维基百科这个项目的性质,包括人们参与这个事业或参与讨论时要注意的事项,不仅仅在于百科文章的编写。因为这是维基的重要页面之一,我想慎重行事,先听听各位的意见。--roc (talk) 03:42 2005年6月18日 (UTC)

汉语的句子构成习惯和英语是不一样的,虽说现在的名字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这么直译或许欠妥
其实个人估计,原文是以英文的常用句型“what sth is”做个变换,以产生一定诙谐效果(但直译成中文就似乎比较绕口了)--zhouxiao 05:24 2005年6月18日 (UTC)
没有啥诙谐效果的,“链入页面”也是what links here,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提具体事物,不说pages什么的通常就是这样用what等先行词起头带个分句来表达了。这两个译名我觉得哪个都可以。--wooddoo (talk) 05:40 2005年6月18日 (UTC)
从语法角度,这么说当然没错,但“what sth is not”这种句型似乎的确不常见(虽然,以我的英文水平,可能没资格这么说^_^),因此,我个人是理解成类似于汉语中“你今天XX了吗”这类用法的
当然,争论这点可能意思不大,若真正就名字本身而言,个人觉得theodoranian说的“维基百科不是......”应该比“维基百科不是什么”好一些(因为后者带有疑问口气,和英语原意有差别)--zhouxiao 13:38 2005年6月18日 (UTC)

我认为改为“维基百科不是......”。--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8:08 2005年6月18日 (UTC)

很高兴听到你们的回馈,很感谢你们的建设性意见与具体的建议,同时也欣慰zhouxiao能够认识到他的英文水平。另外,留言时,请按先后顺序,留在最底部。What Wikipedia is not是很正常的英文陈述句,没有逗乐的意思,在于强调what与not,是 (you need to know or please pay attention what xxx is and) what xxx is not的意思。中文翻译过来,应该是“(你需要知道/请留意XXX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当然中文里面,“不是什么”好像可以用做贬低用语,所以或许我们不得不使用标点符号,即虎儿提议的“维基百科不是......”。如果没有实质与建设性的反对意见,我就这样做了。--roc (talk) 21:25 2005年6月18日 (UTC)

多谢指点本人英文。
不过,这里我还有个小小的疑问:“pay attention what xxx is”是特殊用法还是其他的什么?因为一般是用“pay attention to”的。如能赐教,本人不胜感激。
至于,留言,主要是我那段是对Wooddoo说的,所以就跟在他后面了
另外,互助客栈那段我忘记删了,转过来吧
顺便解释一下,我原意是说“不适合维基百科的文章”比“维基百科不是什么”好,绝无挑刺之意--zhouxiao 22:24 2005年6月18日 (UTC)

汉语的句子构成习惯和英语是不一样的,虽说现在的名字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这么直译或许欠妥--zhouxiao 05:24 2005年6月18日 (UTC)

谢谢你的意见,希望你不要只挑刺(这个我或很多人都会),而是能够在批评的同时,给出让大家可以参考的建设性意见。另外,讨论发起人已经请求将意见留在具体的讨论页,而不是占用此处的客栈公用页面。谢谢!--roc (talk) 21:34 2005年6月18日 (UTC)


在英语中,What Wikipedia is not,主语是What,着重点也是What,而如果翻译成维基百科不是......或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主语在维基百科,着重点也是维基百科,与原语气不符。但如果翻译成不是维基的什么,或不符合维基的什么,“什么”在汉语中不能泛指,只能疑问,所以我认为“不适合维基百科的文章”还是最贴切的翻译。Wikipedia标题是供大家使用习惯了的,没有经过大家的共识最好不要轻易改动。--方洪渐 02:59 2005年6月20日 (UTC)

英文的理解,我们有不同,我是觉得重点是not(或not + what),当然了,我的母语不是英语,并且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定相同。就条目的内容,我觉得重点是阐述“不适合维基百科的东西”,但我不知道怎样在汉语中强调这个“不”字。另外,这个条目的阐述范围不限于条目文章,而包括维基百科这个整体项目及维基百科的社群(见英文最新版en:Wikipedia:What Wikipedia is not),所以我觉得“文章”一词是多馀并自设限制的。但是,我们大概又不能用“东西”这个词,所以才有这个难题。--roc (talk) 04:32 2005年6月20日 (UTC)
我觉得"What 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is not"是对"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isn't ..."中的省略号部分提问。而且在下面的内容也是对省略号部分进行填空。所以我个人也觉得写成“维基百科不是……”比较好。
To 方洪渐:在那句话中,What不是主语哦,如果它是的话,Wikipedia这个名词就不知道是什么成分了,至少我看不出来了:P。--Milliardo 12:06 2005年6月30日 (UTC)

关于维基百科收录条目的要求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

维基百科发展壮大,现在似乎什么内容的条目都有了,具体如何掌握一个条目是否应当收录,条目中应当收录哪些内容我现在感到十分的迷惑,除了人物条目大体有一个轮廓外,公司,团体,网站,乡镇,村,街道,大厦条目究竟以什么为标准,举例来说香港地铁的好些车站都有条目,内容包括该车站的各个出口去往哪里,还有一些大厦或建筑如重庆大厦看不出来有特别明显值得记录的地方。可能由于我不了解香港,有些大陆中心吧。还有许多动漫作品仅仅是刚开播就写有条目,我想即使是文学,电影,音乐,动漫作品也不是没有收录的条件吧。还有以C程序设计语言函数库的内容,最新推出的IBM某种技术,许多金庸武侠小说中不知名,不重要的人物,一些动漫作品中的地名和人名。还有书刊杂志,是否公开发行的就可以收录?

我确实十分迷惑,我自己也曾建过这样的条目,但是现在想起来都是不对的。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我縂觉得这样下去,条目突破50000大关是没有问题,但百科全书的质量会如何呢?今天看到Wikicities已经有500个维基城市了,我想肯定有一些是值得收录,但不会在百科全书中收录的内容。比如Unicode表等。欢迎大家赐教!--用心阁(对话页) 18:23 2005年12月7日 (UTC)

我一般想写(很汗颜的是几乎还没怎么写)的条目的标准就是,我身边的人有可能关心的,有可能希望能从百科全书上找到的条目,例如Unicode就是(此条目对一个阅读百科全书的人似乎还不能满足需要……)。像重庆大厦这样的条目我个人觉得中以目前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程度还不是最需要的,也许以后做大了就会无所不包了吧。不过声明这只是一个没有固定条目写作目标者的私人想法和选择倾向,对上述条目作者的贡献还是非常感谢的。--Neverland 18:57 2005年12月7日 (UTC)
基本上我倾向于宽松的标准,除了带有商业目的和个人癖好的宣传性条目(公司、产品、无名人士的个人宣传)之外,我觉得应该让这些条目存在。维基百科的质量与数量并不矛盾,这些无名小条目的存在丝毫不影响高质量的条目。多总比少好。也许这些条目的存在还可以吸引来一些有着特殊爱好的维基人,何乐而不为呢?--Hamham 01:11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认为应该看该条目的“链入页面”,如果有一个值得收录的条目,链向该条目,说明该条目对值得收录条目中的概念起了进一步说明作用,因此也是有必要收录的。当然这只是充分条件,那些很明显值得收录的条目,即使没有链入页面,也应该收录。注,这里不牵扯条目的内容是否应删除。--Wikijoiner 02:06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大部份建立的条目,都是如用心阁兄提及的那一类香港条目,所以我有必要说两句话。很久之前,我看过一篇维基指引(不记得哪篇了),说大家应该在自己认识和有兴趣的范畴下多加贡献。而我所关注的就是香港条目,所以才建立这样多。当然,我也不是盲目建立,至少我也认为有一定重要性的条目才会建立。例如重庆大厦,可能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完全没有兴趣,所以才在中国大陆毫无知名度,但是这座大厦却吸引到不少来自欧美的个人游人士参观,可见其特色之处。而我的另一个辅助准则是参考英文维基百科。假如那条条目已存在于那处好一段时间而没有被删除,我觉得也是应该可以记载的。再举重庆大厦作例子,早于2004年2月18日便已创建,现时已超过1000个英文字(全部翻译成中文可达2000字以上)。所以,假如有人要投票删除重庆大厦,我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有很多值得收录于维基百科的条目未被创建,但这也并非是排斥重要性没有这样高的条目的一个好理由。或者就所谓最重要的条目上,再创立一个协作计划,分几期将Wikipedia:基础条目定下一个期限将红字全部消除。与其为应否收录重要性没有这样高的条目而争论,倒不如尽快创建“基础条目”更为实际。 -- Kevinhksouth 05:57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的感觉,其实影响条目适不适合收录,最大的关键是执笔者的功力与笔锋,而不是条目主体的重要性。拿捏得好的作者,可以把小小一件事写成图文并茂知识性十足的大作,例如日本的厕所(英文维基),让人看完后直呼“原来这种事也是有大学问的!”,但没这能耐或不用心的执笔者,却可能把明明是很重要的事物,写得七零八落不伦不类(例如中文版上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条目,都糟得让人汗颜)。链入页面的多寡的确是条目重不重要的判断方式之一(可以利用Special:Wantedpages 待撰页面这工具,虽然有时上面列出的条目重要度会因为模板的使用而不准确)。我认为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决定哪种条目该收录哪种条目不该收录,是很困难的,因为,影响条目收录的除了主题重要性外,往往也牵涉到写法内容,这部份在条目没写出来之前很难判断。因此,我提议以个案审查的方式来评定这种事情,也就是,有收录必要性疑虑的条目可以先贴上“检讨中”的标签,然后连结至特别的审查页面,在期限之内以投票方式决定条目的去留。这一方面也可以让收录必要性有疑虑的条目别一开始就直接送删除投票检讨,但又兼顾了相同的作用(毕竟对于很多不懂规则的新手来说,根本分不出送检讨跟被删除的差异,而造成误解甚至纷争。
PS.关于上面提到的“重庆大楼”一条,其实我倒是觉得并不是无足轻重不该收录的条目。事实上,从阅读这条目中我意外得知原来《重庆森林》这电影的命名由来是这栋大楼,因此反而有点惊喜的感觉,我认为光是这样就已经印证这条目的存在价值了!--泅水大象 讦谯☎ 06:21 2005年12月8日 (UTC)

按理说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这些条目的存在不会成为太大问题,但是目前我们对人物和公司内容的条目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那么其他内容的如果没有要求会不会标准不一样?我也从英文翻译或正在翻译一些北京的条目如十八里店分钟寺玉泉营等条目,但是后来想一想纯粹交通地理性的介绍可能更适合于交通指南之类的图书或网站,并不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知识。还是拿重庆大楼作为例子吧,从条目中看不错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仅仅是因为由于电影名称的缘故,我想完全可以在电影条目中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不是探讨重庆大厦是否需要删除,而是想探讨删除投票是否有一个更清晰的标准。比如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和在下建的直真节点控股有限公司都是香港上市公司,都是小条目,但是收录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还有康怡花园丽港城丽港城商场Category:丽港城(住宅及商场)不就是带有商场的商业楼盘么?我也没有看出收录他们的理由。

同意大象兄的说法,还是要看条目的写法,上面列举的这些条目怎么写才能富有知识而又颇有趣味呢?

其实我是蛮羡慕香港维基人能够把香港的事情写得这么细的,我这里提出一些香港的条目也没有特指香港条目如何如何,只是顺手写了看到的几个不那么顺眼的条目。 --用心阁(对话页) 07:23 2005年12月8日 (UTC)

在维基的主页中间有一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维基的精神相信没有人质疑。英文维基的包容性十分高,除了广告,侵权等内容外,其他各种各类的内容兼收并蓄,当然有些比较琐碎的沙石,但对于有需要的人也是很好的参考来源。但中文维基则似乎浪费不少时间,心力在讨论那些重要,那些不重要,花时间在挑剔不完美的地方。

其他地区的人可能觉得香港的条目不重要,或者他们对香港文化不了解,但这却不代表需要删除。重庆大厦是香港多元文化的代表,在不少外国人心中甚至是香港的象征之一,正如从前飞机在我们头上飞过,降落启德机场那样的香港风味。至于康怡花园,它是香港甚有代表性的屋苑,它的设计对其后香港居住环境的设计也有影响,康怡花园亦拥有香港最大规模的日本韩国侨民社区,相信亦有其代表性。这些条目的英文版亦早已存在。

关于公司方面,参考英文维基,他们的一些大公司的条目写得不错,甚有价值,例如google等。至于蒙牛,我也想了解它如何成为中国其中一家最大型的乳业公司,只是条目太短。如果写得好,相信没有人怀疑它的收录价值。--Toblerone 10:00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的意见是,没有个人宣传或广告之虞的东西还是尽可能收入。当然,条目品质也应该作为一个考量因素。
我觉得有些不那么重要的小东西,反而是一般网路上不容易查到,或者不容易获得较有系统资讯的,以文学、漫画人物而言,著名著作的重要角色的介绍讨论随处可见,但一些次要角色却不然,有可能查google可以查到几笔,但都是不关紧要的带过。假如这时候维基百科有人写了一个清楚简明的条目来作介绍,这对于想要了解该角色的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分享一个自己的经验,之前在读一本英国演员的相关研究的英文书,其中有个看似人名的专有名词出现了几次但不知道是什么,但手上没有戏剧史专门的工具书。就想说查英文维基看有没有,结果查不到,后来查其他网页才知道,那是莎士比亚一出剧的某个女性角色,但也许是该角色不够重要,就找不到该角色的专门简介,而我也没时间去看整个剧本内容来了解这个角色,假如有个对莎士比亚够熟的人(英国应该不少这种人)在英文维基写了一个关于该角色简介的条目,那对我来说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一些公司我觉得也是,一些不大不小的公司,一般网路上能所找到该公司的介绍常常都是公司本身的网站,常带有宣传性质,如果维基能提供比较中立性质的公司介绍,应该是很有贡献的。(当然前提内容要中立不应是广告性质)
小地名我觉得也是,有些即使连google都几乎找不到什么资料的地名(最近在作小小作品提升时有时会遇到),但如果撰写者找到资料把该条目写出来了,当有人想由网路了解该地名的相关资讯的时候,就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一定会来到维基百科参考该条目,这时维基百科的厉害之处就显现出来了。
我也很赞同一般百科有的条目是更重要的,但超出一般百科的条目是维基百科的长处,也应该要让这个长处能发挥--ffaarr (talk) 12:57 2005年12月8日 (UTC)
  • 甚为同意上述的说法,现在的维基百科真的是太过挑选条目,使很多有成为条目可能的条目均被删去。看看英文版连数字介绍条目皆有,而很多闻所未闻的条目亦可收入,但中文版却往往在争议条目是否有收录意义,这十分浪费时间,也许把时间用在改善条目上更好。--孔明居士 13:05 2005年12月8日 (UTC)
    中文维基不是太过挑剔条目重要性,而是保留起步条目的门槛比英文维基要高。这是因为中文维基规模较小,质量管理比较容易。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严选是否保留起步版的政策。我觉得这在小规模的百科尤其重要,否则维基百科容易沦为垃圾场。只要开始写条目时,定义清楚、大意明显,再加上适当的原始资料(source material)连结,重要度是不会成为被删除原因的。-- tonync (talk) 22:48 2005年12月8日 (UTC)
很赞同Far跟Tonync的意见。基本上我个人也是冷门小常识的爱好者,并一直觉得维基百科之所以弥足珍贵,就是因为它因为不受限于传统纸本百科的篇幅限制,因此可以收罗更多更冷门、更琐碎的杂知识--纵使它们在一般的百科全书中并不会被见到。然而,我觉得对于杂知识的收录跟低品质不该画上等号,在妥善的处理与撰写之下,小事情也可以以很正经、有意义的风貌呈现,因此我反对去制定一个太严谨但缺乏弹性的制度去规定条目收录与否(因为无论怎样制定,还是会有漏网之鱼的,况且一如我先前提及的观点,在没看到实际条目之前,我们往往很难了解条目主题的重要与否)与其限制条目主题,不如对内容水准作筛选。不过,有别于一般的人、地与普通的事物,对于具有商业色彩的主题(例如一家企业公司或是一款产品),应该要考虑以比较严格的角度来审查。--泅水大象 讦谯☎ 09:58 2005年12月12日 (UTC)
冷门小常识的爱好者,这个名字好,加我一个。我觉得冷门丝毫不影响热门的地位。无名无形 06:38:54 2006年1月9日 (UTC)

维基百科不会为未成年者而过滤内容

建议考虑将“维基百科不会为未成年者而过滤内容”这个段落移除。维基百科对于不适合未成年者的条目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有待讨论,在讨论出结果之前,作这样的宣示并不是很适当。--mingwangx 14:30 2006年1月9日 (UTC)

可考虑更改“…不会…”为“…并未…”或“…尚未…”会好一点。--Shinjiman 04:21 2006年1月27日 (UTC)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不适宜现在被编入条目。因为,尽管它现在被按计划筹备,也已经有可以证实的资料(国际奥委会的授权和中国的陆续报道),也有系统的发生(若干年一次),但它并非肯定发生。事实上,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因为战争而终止,而1916年的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因战争而取消。而地球上,战争从来没有一天终止过,因此尽管这次运动会看上去可能会如期举行。即使几乎肯定到时候会举行这次运动会,但,仍有可能无法如期举行,甚至取消。维基不是占卜师,不是吗?Planemos from BeiJing,China 18:34 2006年9月26日 (UTC)

  • 要是无法举行,到时候就要写上无法举行的原因。Dreamer in Utopia 10:27 2006年11月22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