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朋克
前朋克 | |
---|---|
風格起源 | |
文化起源 | 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英國 |
典型樂器 | |
衍生形式 | |
類型分支 | |
前朋克(英語:Protopunk),是指對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朋克音樂產生過重要影響的音樂先驅,或是被視為對早期的朋克音樂具有影響的音樂人。一般來說,這些藝術家的音樂並不是朋克風格;他們的背景、風格、流派差異性極大,因而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前朋克藝術家一般無法被某個特定的音樂類型所定義。
詞源
[編輯]最先使用「朋克搖滾」(Punk Rock)一詞的是樂評人Dave Marsh。1970年,Question Mark & the Mysterians憑藉單曲96 Tears大熱,Dave Smith便使用了「朋克搖滾」介紹該樂隊[1]。
1976至1977年,朋克搖滾開始風靡全球,主要活躍地區是紐約、倫敦和洛杉磯;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類似風格的朋克樂隊。隨後,史學者和評論家開始追溯朋克搖滾的起源,遂使用「前朋克」(Protopunk)一詞統稱在朋克風格出現之前的時期(pre-punk)對朋克搖滾的形成具有影響力的音樂人。根據Allmusic的表述[2]:
「前朋克」這一概念,既不是指某個規模性的音樂浪潮運動,也不具有可用於明確界定其音樂風格或藝人的特徵。煽動性是前朋克音樂的共性,這和當時流行的反主流文化(counter-culture)相悖,具有格格不入的屬性和明確的破壞傾向。就其對後世音樂風格的影響來講,多數前朋克音樂風格比較簡陋,不花哨,作品常常粗糙、不加潤飾。此外,前朋克多涉及禁忌話題,常以一種極為細緻的方式描繪骯髒的社會底層生存狀態,並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強烈而私人的方式宣泄疏離感。
特徵
[編輯]典型風格
[編輯]大多數前朋克音樂人都是活躍在60年代中後期至70年代早期的車庫搖滾(Garage Rock)樂隊,演奏風格大多是粗糙而富有激情的。
另有部分前朋克音樂人的風格是華麗搖滾(Glam Rock)、酒吧搖滾和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尤其是在英國地區,如兼具華麗搖滾、酒吧搖滾風格的樂團羅西音樂以及樂團Van der Graaf Generator的成員Peter Hammill(其單飛作品Nadir's Big Chance 被認為具有很大影響力)[3]。
此外,有些非搖滾範疇的音樂類型也對朋克音樂產生過影響(相對較小),如古典音樂、先鋒音樂、游離音樂、雷鬼(對英國朋克的影響尤為突出)、愛爾蘭音樂(尤其是當中的反叛歌曲,即rebel songs)以及自由爵士(Free Jazz)對朋克以及後來的後朋克(Post-Punk)樂隊如Wire、Crass、Public Image Ltd有影響作用。像Crass的成員Penny Rimbaud就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和搖滾樂相比,古典音樂的作曲家班傑明·布瑞頓和約翰·凱吉以及先鋒音樂對樂隊的影響更大[4]。但John Cage之類的藝術家並不是前朋克音樂人。
典型代表
[編輯]美國
[編輯]- The Seeds
- Paul Revere & the Raiders
- The Monks
- Shadows of Knight
- 地下絲絨
- MC5
- 丑角合唱團
- The Modern Lovers
- The Sonics
- New York Dolls
- 盧·里德
- Big Star
- The Fugs
- 電視樂隊
- Death
- 牛心上尉
- 帕蒂·史密斯
- Richard Hell
- Rocket from the Tombs
- Love
德國
[編輯]英國
[編輯]典型作品
[編輯]歷史
[編輯]起源
[編輯]二十世紀60年代早期至中期,公認的朋克搖滾先驅——車庫搖滾誕生於北美大陸多個地區。1963年,來自俄勒岡波特蘭的車庫樂隊The Kingsmen的一首空降熱單Louie, Louie被認為是為朋克搖滾定性的開山之作[14]。後來,在Dick Dale和The Beach Boys的引領和發展下,衝浪搖滾憑藉其更為明快的、撥弦更為明顯的吉他影響了車庫和後期的朋克搖滾[15][16]。車庫音樂那種粗糙的音樂風格是受到了英國入侵風格較為激進的一個分支的影響。
1964年,The Kinks的熱單You Really Got Me 和All Day and All of the Night 被譽為「所有三和弦類音樂的祖師爺——像是The Ramones1978年的作品I Don't Want You 就完全是『Kinks家軍』」[17]。1965年,The Who樂隊進行了風格創新(該樂隊的首張單曲I Can't Explain 基本是對The Kinks的模仿),發布了新作My Generation 。儘管該作品沒能成為美國流行榜上的熱門歌曲,The Who的現代派(mod)讚美詩式的風格開創了暴力美學和反叛態度融合的音樂先例,成為更早期的英倫朋克搖滾的特徵。The Who及其現代派後起之秀Small Faces是為數不多的、受到Sex Pistols認可的搖滾界元老[18]。
後來,到了1966年,現代派不再流行,美國的車庫搖滾也在短短幾年內失去了活力,然而以The Seeds為代表的迷幻搖滾(也有車庫的特徵)以粗糙的音質和疏離的態度成為後來的前朋克風格原型[19]。其間,帶有車庫風格傾向的樂隊Love的首張專輯Love (1966)和第二張更具代表性的Da Capo (Love album (1967)憑藉單曲"7 and 7 Is" 使得前朋克風格的音樂特點更為成熟(恰好該單曲也是樂隊唯一的熱單)[20][21]。Love的成員Arthur Lee被認為是「史上第一位朋克搖滾樂手」,但Lee本人並不喜歡這個評價,他認為「朋克」一詞是「毒舌、嘴賤之類的意思」(being somebody's bitch or something like that)[22]。
發展(美國)
[編輯]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18年2月18日) |
發展(其他地區)
[編輯]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18年2月18日) |
參考文獻
[編輯]- ^ Taylor (2003), p. 16; Woods, Scott, "A Meaty, Beaty, Big, and Bouncy Interview with Dave Marsh". rockcritics.com. 檢索日期2007-07-31.
- ^ "Proto-Punk". "Allmusic.com"
- ^ John Lydon on Tommy Vance Sho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pital Radio, 1977-07-16
- ^ Penny Rimbau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激浪派和嬉皮文化。
- ^ "Proto-Punk", All Music Guides, retrieved 24/06/09.
- ^ D. Hebdige,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79), p. 25.
- ^ Jack B. Moore, Skinheads shaved for battle: a cultural history of American skinheads, (Popular Press, 1993), p. 41.
- ^ Buckley 2003, p. 403, "The addition of Simon House(violin/keyboards) in 1974 mellowed the musical assault without damaging the fabric, but with proto-punk Lemmy on the bass the demands of heavy rock would always be satisfied."
- ^ Greg Kot. Led Zeppelin: Album Gu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olling Stone.
- ^ Barney Hoskyns (2006), Led Zeppelin IV: Rock of Ages, Rodale, Inc., ISBN 1-59486-370-9.
- ^ "I'm Eighteen". [2012-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8).
- ^ Paranoid, Black Sabbath. [2012-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 ^ "Paranoid". [2012-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3).
- ^ Sabin (1999), p. 157.
- ^ Surf music. Allmusic. [23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3).
- ^ R. Sabin, Punk rock: so what? : the cultural legacy of punk (Routledge, 1999), p. 159.
- ^ Harrington (2002), p. 165.
- ^ Fletcher (2000), p. 497.
- ^ See Sabin (1999), p. 159.
- ^ Schinder, Schwartz (2008), p.263.
- ^ "Da Capo" AllMusic, 檢索日期2011-08-05.
- ^ Einarson (2010), p.241.
延伸閱讀
[編輯]- Buckley, Peter. The Rough Guide to Rock. London: Rough Guides. 2003. ISBN 1-85828-201-2.
- Einarson, John. Forever Changes: Arthur Lee and the Book of Love. (Jawbone (1 May 2010)). ISBN 1-906002-31-2
- Schinder, Scott; Schwartz, Andy. Icons of Rock: Elvis Presley ; Ray Charles; Chuck Berry ; Buddy Holly ; The Beach Boys ; James Brown ; The Beatles ; Bob Dylan ; The Rolling Stones ; The Who ; The Byrds ; Jimi Hendrix.(ABC-CLIO, 2008). ISBN 0-313-33846-9
- Unterberger, Richie (1999). Music USA: The Rough Guide (London: Rough Guides). ISBN 1-85828-421-X
- Unterberger, Richie (2002). "British Punk", in All Music Guide to Rock: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Rock, Pop, and Soul, 3d ed., ed. Vladimir Bogdanov, Chris Woodstra, and Stephen Thomas Erlewine (San Francisco: Backbeat). ISBN 0-87930-653-X
- Taylor, Steven (2003). False Prophet: Field Notes from the Punk Underground (Middletown, Con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195-6668-3
- Taylor, Steve (2004). The A to X of Alternative Musi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ISBN 0-8264-8217-1
- Marcus, Greil, ed. (1979). Stranded: Rock and Roll for a Desert Island (New York: Knopf). ISBN 0-394-73827-6
- Marcus, Greil (1989). Lipstick Traces: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53581-2
- Reed, John (2005). Paul Weller: My Ever Changing Moods (London et al.: Omnibus Press). ISBN 1-84449-491-8
- Bessman, Jim (1993). Ramones: An American Band (New York: St. Martin's). ISBN 0-312-09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