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國王號鐵甲艦
威廉國王號於英國格雷夫森德
| |
概況 | |
---|---|
使用者 | |
前級 | 王儲號鐵甲艦 |
次級 | 漢薩號鐵甲艦 |
歷史 | |
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威廉國王號 |
艦名出處 |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 |
建造者 | 英國倫敦泰晤士船廠 |
動工日 | 1865年 |
下水日 | 1868年4月25日 |
服役日 | 1869年2月20日 |
除籍日 | 1921年1月4日 |
結局 | 1921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艦級 | 獨級艦 |
艦型 | |
排水量 |
|
全長 | 112.2米 |
全寬 | 18.3米 |
吃水 | 8.56米 |
動力輸出 | 8000匹公制馬力 |
動力來源 | 單軸單脹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2600平方米 |
速度 | 14節 |
續航距離 | 1300海里以10節 |
船員 | 36名軍官、694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
陛下之艦威廉國王號(德語:SMS König Wilhelm[註 1])是普魯士海軍暨德意志帝國海軍麾下的一艘鐵甲巡防艦,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命名。該艦自1865年開始在倫敦的泰晤士船廠架設龍骨,最初的艦名是由奧斯曼帝國海軍所賦予的「法蒂赫號」(Fatih)。它於1867年2月由普魯士購得,1868年4月下水,至1869年2月投入普魯士海軍服役。這是繼阿米尼烏斯號、阿達爾貝特親王號、腓特烈·卡爾號和王儲號之後,普魯士海軍訂購的第五艘鐵甲艦。它裝備有十八門240毫米口徑箍炮和五門210毫米口徑箍炮作為主炮;在運用生涯後期,又增加了一些小型火炮和魚雷發射管。
威廉國王號一度是德國海軍中最大、最具威力的軍艦;它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擔任旗艦,但發動機故障使其並未參與任何行動。1878年,該艦意外撞沉了大選帝侯號鐵甲艦,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威廉國王號於1895-1896年被重建為大巡洋艦;然而至1904年初,它便被更新式的艦隻所取代。同年5月,它撤出現役,被用作水上兵營和訓練船,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擔任這個角色。1921年,在經歷了52年的運用生涯和三次政權更替後,該艦最終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該艦最初是由奧斯曼帝國海軍以「法蒂赫」(Fatih)之名,於1865年向英國倫敦的泰晤士煉鐵及造船公司所訂購。它是根據英國船舶工程師愛德華·詹姆斯·里德的設計建造的,在當時被媒體視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隻。[1]其排水量比同時代的英國鐵甲艦赫丘利號還要多出1800噸,並裝備有更大口徑的炮台。然而由於奧斯曼帝國無力支付該艦的費用,建造商於翌年便將這艘尚未完工的艦隻出售。普魯士王國恰好正展開購買遠洋鐵甲艦的計劃,並已於1865年向英國和法國造船廠訂購了兩艘此類軍艦,因此當機會再出現時,他們選擇將法蒂赫號納入普魯士海軍。鑑於在1863-1864年的普丹戰爭期間,弱小的普魯士艦隊無法突破丹麥海軍的封鎖,於是便期望利用鐵甲艦加強艦隊實力,以避免未來再被封鎖。[2]
在投入服役時,該艦是普魯士艦隊中最大、最具威力的船具,並擔任軍中旗艦。[1][註 2]直至1891年,威廉國王號仍然是德國最大的軍艦。[4]部分原因是德國在1876年至1888年間只有一艘小型鐵甲艦動工;[5]而四艘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分別至1891年和1892年才下水,它們是第一批在尺寸上超過威廉國王號的軍艦。[6]
整體特徵及推進裝置
[編輯]威廉國王號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08.6米和112.2米,舷寬為18.3米,有8.56米的前吃水和8.12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9757噸、滿載排水量則達10761噸。它的船體是由橫向和縱向的鐵框架構成,共劃分為十一個水密艙室和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70%的雙層船底。[7]
德意志帝國海軍認為威廉國王號具有「令人滿意的適航能力」;其應舵靈敏,轉彎半徑適中。操舵是以單舵控制的。艦隻的橫搖嚴重,但縱搖輕微。它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6名軍官及694名水兵,在擔任旗艦時還可增編9名軍官和47名水兵。威廉國王號還搭載有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2艘哨艇、2艘機動艇、1艘大舢板、2艘短桅帆船、2艘高低桅帆船以及1艘小划艇。[8]
威廉國王號由倫敦莫茲利公司生產的單台臥式兩缸單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7米的四葉螺旋槳。[9]格林尼治的約翰·佩恩及子則為艦隻提供八台燃煤火管鍋爐。它們被分為兩個鍋爐艙,每艙設兩個爐膛,以2標準大氣壓(200千帕斯卡)的壓力向發動機輸送蒸汽。每個鍋爐艙還擁有獨立的煙囪。[8]
推進裝置設計的額定功率為8,000匹公制馬力(7,900匹指示馬力),最高速度為14節(26公里每小時)。但在實際試驗中,威廉國王號均超過了這兩項指標,達到8,440匹公制馬力(8,320匹指示馬力)和14.7節(27.2公里每小時)。艦隻可貯存750噸燃煤,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1,300海里(2,400公里)。[7]作為三桅帆船,它還配備有總表面積為2600平方米的全帆船具作為蒸汽動力的補充,儘管在使用中對艦隻的性能提升有限。[8]
武器及裝甲
[編輯]竣工時,威廉國王號裝備有三十三門72磅膛線炮作為主炮。交付德國後,它們被替換為十八門240毫米20倍徑箍炮,共配備1440發彈藥。這些炮安裝在中央炮台上,每邊舷側各九門。炮管可以降低至-4°俯角和提升至7.5°仰角;在最大仰角時,其射程可達4500米。艦隻還裝備有五門210毫米22倍徑箍炮,可降低至-5°俯角和提升至13°仰角;它們的最大射程為5900米。[8]
艦隻在竣工時的裝甲是由鍛鐵背襯柚木組成。其水線裝甲帶最厚的部分位於艦舯:外層是305毫米厚的鐵板、內層為178毫米厚的鐵板,背後再以250毫米厚的柚木作襯墊。外層在艦艉的厚度減弱為152毫米,但並未覆裹至艦艏。內層在艏艉兩端均為127毫米厚,再背襯90毫米毫米厚的柚木。主炮受到150毫米厚的鍍層保護,兩端則以150毫米厚的橫向艙壁覆裹。[8]
改動
[編輯]威廉國王號於1895-1896年間被重建為一艘大巡洋艦,並重新裝備了二十二門240毫米20倍徑箍炮、一門配以190發彈藥的150毫米30倍徑箍炮(設於艦艉,射程8900米),以及十八門安裝在上層甲板、每邊舷側九門的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此外,還安裝了五具直徑為35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兩具置於艦艏,艦艉及每邊舷側各一具,均在水面之上。它們合共配備13枚魚雷。而當艦隻被改造為一艘訓練船之後,其大部分武器都被移除。它僅保留有十六門88毫米炮,並且其中的十二門也於1915年拆除。[8]
在重建為大巡洋艦的過程中,艦隻的鐵甲被切割掉,換成了更為堅固的鋼甲。司令塔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裝甲保護;其側邊是50至100毫米厚的斜板,頂部則有30毫米厚。[7]
服役歷史
[編輯]艦隻自1865年開始架設龍骨,普魯士人於1867年2月6日將其購入,最初重新命名為威廉一世號(Wilhelm I)。同年12月14日,他們又將艦名改成了威廉國王號,並於1868年4月25日下水。在完成舾裝不到一年後,即1869年2月20日,艦隻便投入普魯士海軍服役。[8]它的首任艦長為海軍上校路德維希·馮·亨克。[10]入役後不久,威廉國王號便與另兩艘鐵甲艦腓特烈·卡爾號和王儲號一同,參加了8月和9月的訓練巡航。[11]
普法戰爭
[編輯]1870年5月,威廉國王號、王儲號、腓特烈·卡爾號以及帶撞角的鐵甲艦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共同出訪英國,但腓特烈·卡爾號在行經大帶海峽時擱淺受損。威廉國王號、王儲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遂繼續前往普利茅斯,而腓特烈·卡爾號則返回基爾進行維修。後者很快便完成修復返回陣中,並於7月1日啟程前往亞速爾的法亞爾島進行訓練巡航。然而,由於在霍亨索倫候選人爭奪空缺的西班牙王位一事上,普魯士與法國的緊張關係此刻已達到危機點。當這些艦隻向東巡航穿越英吉利海峽時,他們了解到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於是普魯士海軍將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分遣至達特茅斯,以隨時了解事態發展。7月13日,分艦隊餘部也與它會合,隨着戰爭似乎即將來臨,普魯士人終止了這次巡航,返回國內。[11]
1870年7月16日,即法國藉以埃姆斯密電向普魯士宣戰、並引發普法戰爭的三天前,這些艦隻回到了北海港口威廉港。數量上遠遠落後的普魯士海軍對法國海軍實施的海上封鎖採取了防禦姿態。王儲號、腓特烈·卡爾號和威廉國王號都集結在一起,以期打破法國人對港口的封鎖。隨後,原駐基爾的炮塔艦阿米尼烏斯號也加入了它們的行列。儘管法國海軍優勢巨大,但法國人在戰前沒有制定充分的計劃來攻擊普魯士的海軍設施,並且得出結論認為只有在丹麥的幫助下才有可能奏效,而丹麥的援助是不可能的。[12][13]
在海軍中將愛德華多·馮·雅赫曼的指揮下,這四艘普魯士鐵甲艦於1870年8月初向多格灘發起一次進攻,但並未遇到任何法國軍艦。此後,威廉國王號及另兩艘舷炮鐵甲艦都遭受了長期的發動機故障,致使阿米尼烏斯號只得單獨行動。[14]威廉國王號、腓特烈卡爾號及王儲號在大部分衝突中都駐紮在旺格奧格島周邊,而阿米尼烏斯號則駐紮在易北河河口。[15]9月11日,三艘舷炮鐵甲艦再次準備好作戰;他們加入了阿米尼烏斯號在北海的另一項重大行動。它們再次未能遇到法國人的對抗,因為法國海軍此時已經返回法國。[14]
和平年代
[編輯]戰後,普魯士海軍更名為德意志帝國海軍,並恢復了和平時期的常規訓練。步兵上將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成為帝國海軍部的首任部長,並根據海岸防禦的構想組建艦隊。[16]在1870年代初期,威廉國王號與其它鐵甲護衛艦都是間歇性地執行任務,並交替進入訓練活動和預備役周期。通常情況下,這些艦隻會在夏季訓練周期後於冬季退役,僅餘一至兩艘鐵甲艦維持在役,但也都會精簡船員編制以用作警備船。在1875年的訓練年度中,威廉國王號是與王儲號和新近竣工的鐵甲艦漢薩號及皇帝號共同巡航,但它們並未離開本土水域。1876年至1877年間,威廉國王號則一直處於閒置狀態。[17]
威廉國王號於1878年初重新入役,以參加當年的訓練計劃。[18]5月31日,[19]在多佛爾海峽航行時,威廉國王號意外撞上了新入役的炮塔鐵甲艦大選帝侯號。[20]這兩艘艦連同普魯士號是在29日從威廉港出發。其中威廉國王號和普魯士號排成一列航行,大選帝侯號則位於右舷側。31日上午,這三艘艦在英國福克斯通對開海面突然遇到兩艘帆船,迫使威廉國王號和大選帝侯號進行緊急規避。大選帝侯號轉向右舷躲避帆船,而威廉國王號試圖從兩艘船之間穿過,但它和大選帝侯號之間的距離不足。因此,它滿舵轉向左舷以避開大選帝侯號,但速度不夠快;與此同時,大選帝侯號卻因為值更官誤解了命令也轉向左舷。[21]結果,威廉國王號發現自己正對着大選帝侯號,它的艦艏撞角在大選帝侯號的船體上撕開了一個大洞。[20]
為了改善通風條件,大選帝侯號的水密艙壁當時尚未完全封閉,以至於該艦在不到8分鐘的時間內便沉沒,[21]其500名船員中共有269人於事故中喪生。[19]威廉國王號在碰撞中也嚴重受損,大量的海水從艦艏湧入。其艦長起初打算命令艦隻靠岸以防止沉沒,但最終決定用水泵將入水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該艦是由英國建造的,因此可以在樸茨茅斯進行臨時修理,以便返回德國。[21]碰撞發生後,帝國海軍立即針對涉事的分艦隊及艦隻指揮官召開軍事法庭,以調查沉船事件。[22]從1878年到1882年,受損的威廉國王號進行了長時間的維修。[1]這項工作是在威廉港的帝國船廠展開,[7]還包括重新安裝鍋爐和更換艦艏撞角。[1]艦隻的210毫米口徑炮也被替換為240毫米口徑炮,為艦上提供了統一的炮台。[23]
後續運用
[編輯]從1885年到1897年間,艦上也曾臨時安裝有防魚雷網。[8]1887年6月,威廉國王號重新入役,以參加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威廉皇帝運河的開鑿儀式。它維持在役狀態參加了夏季訓練巡航,被編入鐵甲訓練分艦隊(即公海艦隊的雛形)的第一支隊。該艦同樣參加了1888年的訓練周期,與另三艘鐵甲艦皇帝號、巴伐利亞號和符騰堡號為伍。從1889年到1892年末,威廉國王號未再參與任何行動,但隨後又被重啟以參加1892-1893年冬季的訓練巡航。1892年10月1日,曾在威廉國王號以值更官身份經歷了大選帝侯號沉船事故的海軍上尉庫爾特·馮·普里特維茨·翁德·加弗龍,時隔十四年後又以海軍上校的官階接任這艘德國海軍旗艦的艦長,任期兩年。在訓練巡航期間,他不僅率艦在德國海域航行,更航行遠至挪威、蘇格蘭和奧克尼群島等地。[24]
至1893年,威廉國王號被任命為訓練分艦隊第二支隊的旗艦;而四艘薩克森級鐵甲艦則組成了第一支隊。該艦懸掛有第二支隊司令、海軍少將棣德利的將旗,基地設在威廉港。1894年2月20日,一場特別的儀式在艦上舉行,以紀念其服役25周年。德皇威廉二世偕同已退休的威廉國王號首任艦長、前海軍中將路德維希·馮·亨克出席了儀式。[10]1894年4月,第二支隊進行了一次訓練巡航,為年度的夏季演習做準備。巡航過程中,威廉國王號在弗里斯蘭沿岸的泥灘上不慎擱淺。德國號和腓特烈大帝號迅速將其從泥灘中拖出,使威廉國王號受到的損害最小化。[10]然而,這些艦隻再經由奧斯陸和卑爾根前往蘇格蘭。支隊於5月底返回基爾,為夏季演習補充煤炭和伙食。[25]在1894年的演習中,棣德利的第二支隊在波羅的海扮演假想敵,模擬俄國艦隊攻擊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26]9月演習結束後,棣德利離開了支隊,其職位由海軍少將卡爾·巴蘭東接替。[27]
1895年,威廉國王號進入漢堡的布洛姆及福斯船廠旱塢,為改造成大巡洋艦而進行大規模的重建。艦隻的武器裝備有所增加,拆除了索具,並安裝了新的戰鬥桅杆來代替舊桅杆。其船員編制也大幅增加,至38名軍官和1120名水兵。工程一直持續至1896年,1897年1月25日,該艦以全新的面貌返回艦隊。[9]同年6月26日,它代表德國參加了為慶祝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登基鑽禧紀念而舉辦的海上閱兵。[28]威廉國王號在德國艦隊服役至1904年,然後被撤出現役。自1904年5月3日開始,它成為了一艘港灣船。1907年10月1日之後,它又擔任駐基爾的宿營船,同時兼任培訓海軍學員的訓練船。兩年後,威廉國王號被轉移至位於米爾維克的海軍學校,並繼續履行這些職責。[8]在那裡,它還於1917年成為宣傳片《海因·彼得森,從船童到水兵》的拍攝場地。自1910年起,老護衛艦夏洛特號成為該艦的輔助艦。[29]1917年,小巡洋艦美杜莎號又取代夏洛特號擔任輔助艦。[30]威廉國王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直服役,直至1921年德國戰敗。它於1921年1月4日正式從海軍序列中除籍,並被移送至勒訥貝克拆解報廢。[8]
腳註
[編輯]- 注釋
- 引用
- ^ 1.0 1.1 1.2 1.3 Gardiner,第243頁.
- ^ Dodson,第17–18頁.
- ^ Gröner,第2–6頁.
- ^ Herwig,第12頁.
- ^ Sondhaus,第147頁.
- ^ Gröner,第13頁.
- ^ 7.0 7.1 7.2 7.3 Gröner,第3頁.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Gröner,第4頁.
- ^ 9.0 9.1 Gröner,第3–4頁.
- ^ 10.0 10.1 10.2 Gottschall,第119頁.
- ^ 11.0 11.1 Dodson,第21頁.
- ^ Sondhaus,第101頁.
- ^ Wilson,第273, 277頁.
- ^ 14.0 14.1 Sondhaus,第102頁.
- ^ Wilson,第278頁.
- ^ Gottschall,第40–41頁.
- ^ Dodson,第25頁.
- ^ Dodson,第26頁.
- ^ 19.0 19.1 Gröner,第6頁.
- ^ 20.0 20.1 Sondhaus,第109頁.
- ^ 21.0 21.1 21.2 Irving,第135頁.
- ^ The New York Times & 1879-01-09.
- ^ Dodson,第30頁.
- ^ Dodson,第32–33, 36–37頁.
- ^ Gottschall,第119–120頁.
- ^ Gottschall,第120頁.
- ^ Gottschall,第121頁.
- ^ Diehl,第82頁.
- ^ Gröner,第45頁.
- ^ Gröner,第102頁.
參考資料
[編輯]- Diehl, S. W. B. Great Britain's Naval Review at Spithead. Notes on Naval Progress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1898: 81–94.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317-0302-8.
- Gottschall, Terrell D. By Order of the Kaiser.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978-1-55750-309-1.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Irving, Joseph. The Annals of Our Time.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879.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Wilson, Herbert Wrigley. Ironclads in Action: A Sketch of Naval Warfare from 1855 to 1895. London: S.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1896.
- Current Foreign Topics. A Court-Martial Ordered in the Case of the Collision of German War Ships (PDF). The New York Times. 1879-01-09 [201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