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 (1890年)
外觀
王海平(1890年—1953年),字鑒清,四川省蒲江縣中興場王山溝人。中華民國官員。[1]
生平
[編輯]清朝末年,王海平的父親王肇遠來到成都做鞋帽生意,從而定居成都。王海平早年於四川鐵道學堂結業。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王海平追隨尹昌衡,為尹昌衡奪得四川省政權作出了貢獻。1912年,尹昌衡率部平定康藏叛亂,任川邊經略使。1913年7月,北京政府任命王海平為執行正宣撫事西藏副宣撫使。王海平接受任命,率衛隊30多人到昌都,聲明「所抱宗旨乃一意和平 。」1913年,北京政府任命王海平為副代表,隨代表陳貽範參加在英屬印度西姆拉舉行的西姆拉會議。[1]
此後,王海平歷任四川省三台縣、巴縣、巫山縣、奉節縣、涪陵縣、敘永縣、遂寧縣等縣知事(縣長)。其間,王海平纂修了《涪陵縣續修涪州志》二十七卷,又聘向楚續修《巴縣誌》。四川軍閥混戰期間,王海平長期任劉湘的少將顧問,為劉湘出謀劃策。1919年秋,石青陽、顏德基、黃復生、盧師諦、呂超五部聯合倒熊克武,劉湘派王海平作為代表參加了在順慶召開的倒熊會議。[1]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劉湘出川參加抗日戰爭,任命王海平為第一縱隊軍事聯絡組組長。1941年,蒲江縣成立了蒲江縣公私械彈管理委員會,王海平、李注東、李家英、劉乃鑄出任名譽主任委員。1944年,王海平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投身民主運動,並任慈善機構成都慈惠堂(理事長張瀾 )下屬的成都女嬰教養所所長。[1]
1953年,王海平在成都病逝,享年63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