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突襲亞歷山大港 (1941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突襲亞歷山大港 (194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地中海戰役的一部分

意大利載人魚雷
日期1941年12月19日 (1941-12-19)
地點
結果 意大利勝利
參戰方
 英國  意大利
指揮官與領導者
查爾斯·摩根
兵力
港口艦隊
傷亡與損失
  • 2艘戰列艦受損
  • 1艘驅逐艦受損
  • 1艘油輪受損
  • 8名船員死亡[1]
6名意大利蛙人被俘

亞歷山大港突襲行動於1941年12月19日由第十突擊艦隊(Decima Flottiglia MAS)的意大利皇家海軍蛙人執行,他們使用載人魚雷襲擊並癱瘓了埃及亞歷山大港的兩艘英國皇家海軍戰列艦,使意大利艦隊從英國艦隊手中奪回了地中海的制海權

背景

[編輯]

12 月 3 日,由朱尼奧·瓦雷里奧·博爾蓋塞中尉指揮的意大利皇家海軍潛艇「Italian submarine」號攜帶三枚載人魚雷離開拉斯佩齊亞海軍基地,這些魚雷被意大利人暱稱為maiali (豬)。 [2]愛琴海萊羅斯島,這艘潛艇秘密地招募了六名船員: Luigi Durand de la Penne和 Emilio Bianchi、 Vincenzo Martellotta、Mario Marino、Antonio Marceglia和Spartaco Schergat 。 [3]

襲擊

[編輯]

12 月 19 日, Scirè——深度15米(49英尺) — 從亞歷山大商業港口發射了載人魚雷1.3 mi(1.1 nmi;2.1 km), [4]當英國人打開防禦工事讓他們的三艘驅逐艦通過時,他們進入了海軍基地。 de la Penne 和他的船員 Emilio Bianchi 就首先遇到了很多困難,兩名蛙人不得不手動推動引擎停止了的魚雷;然後 Bianchi 由於氧氣供應不足不得不浮出水面,因此de la Penne 不得不獨自將魚雷推到英勇號所在的位置。在那裡,他成功地將定時炸彈放置在戰列艦的船體下方。任務完成時這支部隊因隊員Bianchi受傷而被迫浮出水面,導致他們被英軍發現並被俘虜。 [5]

被俘虜後,第十突擊艦隊的隊員們都拒絕透露情報,他們被關在英勇號英語HMS Valiant上的一個隔間裡,巧合的是隔間就在放置炸彈的地方上方。爆炸發生前 15 分鐘,德拉彭內要求與英勇號船長查爾斯·摩根會面已告訴他英勇號即將發生爆炸,但遭到船員的拒絕並被送回了隔間。當炸彈在他們下方爆炸時,兩人幸運都沒有因爆炸而受重傷,de la Penne 僅因船鏈而頭部受輕傷。 [6][需要較佳來源]

同時,Marceglia和Schergat將他們的設備安在戰列艦伊利沙伯女皇號下方五英尺處的龍骨。他們於凌晨04:30分成功離開港區,冒充法國水手穿過亞歷山大港。兩天後,他們在羅塞塔等待Scirè營救時被埃及警方抓獲並移交給英國人。 [7]

Martellotta和Marino計劃攻擊一艘據稱停泊在亞歷山大港的航空母艦,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決定攻擊一艘大型油輪,容積總噸為 7,554 的挪威油輪 。 02 點 55 分,馬里諾在油輪船尾放置了炸彈。兩名蛙人都曾設法躲開敵人的搜查但最終仍在埃及警方檢查站被捕。 [8]

最後,隸屬於第十突擊艦隊的蛙人均被俘虜,在這次行動中,他們成功地嚴重損壞了伊麗莎白女皇號和英勇號,並分別使其在船塢大修了九個月和六個月。 [9]伊利沙伯女皇號的八名船員遇難。 [10] 挪威油輪的船尾部分和與她一起加油的的驅逐艦傑維斯號則嚴重受損。兩艘主力艦雖均未沉沒,但也因此數月無法參加行動。 [11] [12]

後果

[編輯]

英勇號於12月21日被拖到海軍部5號浮船塢進行臨時維修,並在亞歷山大港進行維修,直到1942年4月她駛往德班。到8月,她與B艦隊一起在非洲外海進行東非保衛戰和馬達加斯加戰役[13]

伊麗莎白女王號一直在亞歷山大港的干船塢進行臨時維修,直到6月下旬,她才啟航前往美國進行改裝和維修,並於次年6月結束。改裝在英國完成。 [14]

到1月底,傑維斯號已修復並再次運行。 [15] 挪威油輪被拖回英國,直到1946年才完成維修。[16]

參考

[編輯]
  1. ^ Naval-History.net
  2. ^ Borghese, p. 135
  3. ^ Borghese, pp. 134–136
  4. ^ Borghese, p. 143
  5. ^ Nigro, Vicenzo. Addio al "palombaro eroe" Emilio Bianchi, ultimo incursore di Alessandria d'Egitto. la Repubblica. 16 August 2015 [21 June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0) (意大利語). 
  6. ^ Borghese, pp. 148–151
  7. ^ Borghese, pp. 152–153
  8. ^ Borghese, pp. 155–156
  9. ^ Sadkovich, p. 217
  10. ^ Royal Navy casualties, killed and died, December 1941. www.naval-history.net. [2016-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2). 
  11. ^ Burt, pp. 120–121: "Prior to the attack Queen Elizabeth had a draught of 33ft 5in forward and 32ft 7in aft; after the explosion: draught 41ft 10in forward, 33ft 10in aft." Queen Elizabeth was moored in approximately 48ft (8 fathoms) of water.
  12. ^ Brown, David. p. 225.
  13. ^ HMS Valia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naval-history.net
  14. ^ HMS Queen Elizabe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naval-history.net
  15. ^ HMS Jerv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naval-history.net
  16. ^ O'Hara and Cernuschi, p. 13
  • "Sea Devils" by J. Valerio Borghes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James Cleugh, with introduc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ISBN 155750072X
  • The Italian Navy in World War II by Marc'Antonio Bragadin,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Annapolis, 1957. ISBN 0405130317
  • "The Black Prince and the Sea Devils: The Story of Valerio Borghese and the Elite Units of the Decima Mas", by Jack Greene and Alessandro Massignani,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Da Capo Press, 2004, 284 pages, hardcover. ISBN 0306813114
  • Brown, David. The Royal Navy and the Mediterranean: November 1940 – December 1941, Volume II. Frank Cass Publishers. 2002. ISBN 0714652059. 
  • Burt, RA. British Battleships 1919–1945. Seaforth Publishing. 2012. ISBN 9781848321304. 
  • O'Hara, Vincent P.; Cernuschi, Enrico. Frogmen against a Fleet: The Italian Attack on Alexandria 18/19 December 1941.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Summer 2015, 68 (3): 119–137 [17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February 2017). 
  • The Italian Navy in World War II by Sadkovich, James, Greenwood Press, Westport, 1994. ISBN 031328797X
  • "Frogmen: First Battles" by William Schofield, P. J. Carisella & Adolph Caso, Branden Books, Boston, 2004. ISBN 082832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