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聶伯運載火箭
外觀
用途 | 運載火箭 |
---|---|
製造者 | 馬卡羅夫南方機械製造廠生產聯合體 |
製造國家 | 蘇聯( 烏克蘭) |
外型及質量參數 | |
高度 | 34.3公尺(113英尺) |
直徑 | 3公尺(9.8英尺) |
質量 | 211,000公斤(465,000英磅) |
節數 | 3(4或5節為SpaceTug上面級) |
酬載量 | |
至LEO有效載荷 | |
質量 | 4,500公斤(9,900英磅) |
至the ISS有效載荷 | |
質量 | 3,200公斤(7,100英磅) |
至TLI有效載荷 | |
質量 | 550公斤(1,210英磅) (搭載SpaceTug-1上面級) |
發射歷史 | |
現況 | 退役 |
發射場 | 拜科努爾Site 109/95 棟巴羅夫斯基LC-13 (以飛彈發射井發射) |
總發射次數 | 16次 |
成功次數 | 15次 |
失敗次數 | 1次 |
首次發射 | 1999年4月21日 |
引擎 | 1 RD-264 |
單引擎推力 | 4520千牛頓 |
比衝量 | 318秒 |
推進時間 | 130秒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引擎 | 1 RD-0255 |
單引擎推力 | 755千牛頓 |
比衝量 | 340秒 |
推進時間 | 190秒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引擎 | 1 RD-869 |
單引擎推力 | 18.6千牛頓 |
比衝量 | 317秒 |
推進時間 | 1,000秒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SpaceTug 1 | |
引擎 | 1 固態 |
燃料 | 固態 |
SpaceTug 3 | |
引擎 | 1液態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第聶伯運載火箭(烏克蘭語:Дніпро;俄語:Днепр,第聶伯是東歐一條河流的名字)烏克蘭與俄羅斯在R-36M洲際彈道導彈(北約代號SS-18「撒旦」,START-1中稱為RS-20)基礎上改造而成的一種運載火箭。
R-36M是蘇聯所研製的最大的重型陸基洲際導彈。美國方面沒有能與之直接相比的型號(最接近的是MX「和平衛士」式洲際導彈)。按照美蘇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1),這種導彈應被銷毀。烏克蘭與俄羅斯兩國政府決定開發這種導彈的商業價值,對將其改裝為商用運載火箭進行了專門研究,於是產生了第聶伯號火箭。
第聶伯運載火箭包含三種型號:第聶伯-1,第聶伯-M和第聶伯-3。其中只有第聶伯-3裝備了上面級。火箭都使用蘇聯洲際導彈常用的劇毒可貯存液體推進劑。
第聶伯運載火箭的發射均採取地下井冷發射的方式,利用原有的導彈發射井。
第聶伯運載火箭的發射服務提供商是ISC Kosmotras公司,這是一家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合資企業。市場開發交由美國企業ATK錫奧科爾公司進行。由於火箭的發射費用非常低廉(僅有800~1100萬美元),所以很有競爭力。第一次發射在1999年4月21日進行,將一顆名為UoSAT-12的小衛星成功送入軌道。
發射記錄
[編輯]發射編號 | 日期 | 酬載 | 軌道 | 發射地點 | 備註 |
---|---|---|---|---|---|
1 | 1999年4月21日 | UoSAT-12 英國 | 650 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 白寇奴爾 | 成功 |
2 | 2000年9月26日 | MegSat-1 義大利 UniSat 義大利 TiungSat-1 馬來西亞 SaudiSat-1A & SaudiSat 1B 沙烏地阿拉伯 |
650 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 白寇奴爾 | 成功 |
3 | 2002年12月20日 | LatinSat 1 & LatinSat 2 阿根廷 SaudiSat-1S 沙烏地阿拉伯 UniSat 2 義大利 Rubin 2 德國 TransOrbital 美國 |
650 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 白寇奴爾 | 成功 |
4 | 2004年6月29日 | Demeter(衛星) 法國 Saudicomsat-1, Saudicomsat 2 & Saudisat 2 沙烏地阿拉伯 LatinSat C & LatinSat D 阿根廷 Unisat-3 義大利 AO-51 (Amsat Echo) 美國 |
700 公里× 850 公里太陽同步軌道at 98˚傾斜角 | 白寇奴爾 | 成功 |
5 | 2005年8月24日 | OICETS & INDEX 日本 | 600 公里× 50 公里太陽同步軌道at 98˚傾斜角 | 白寇奴爾 | 成功 |
6 | 2006年7月12日 | Genesis I 美國 | 560 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 成功 |
7 | 2006年7月26日 | BelKA 白俄羅斯 UniSat-4 & PiCPoT 義大利 Baumanets 俄羅斯 HAUSAT-1 南韓 Ncube satellite 挪威 SEEDS (satellite)] 日本 AeroCube-1, CP1, CP2, ICEcube-1, ICEcube-2, ION, KUTESat, Merope, Rincon 1, Mea Huaka`i(Voyager)& SACRED 美國 |
未到達預定軌道 | 白寇奴爾 | 失敗 |
8 | 2007年4月17日 | EgyptSat 1 埃及 SaudiSat 3 沙烏地阿拉伯 SaudiComSat 3-7 沙烏地阿拉伯 Libertad 1 哥倫比亞 AKS 1/AKS 2/Cal Poly Picosatellite Project 3 &4/CAPE 1/AeroCube 2/CubeSat TestBed 1/多用途存活繫繩 |
692 公里× 665 公里太陽同步軌道at 98˚傾斜角[1] | 白寇奴爾 | 成功 |
9 | 2007年6月15日 | TerraSAR-X 德國 | 514 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97˚的圓形傾斜軌道[2] | 白寇奴爾 | 成功 |
10 | 2007年6月28日 | Genesis II 美國 | 560 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 成功 |
11 | 2008年8月29日 | RapidEye 1/2/3/4/5 德國 | [3] | 白寇奴爾 | 成功 |
12 | 2008年10月1日 | THEOS(衛星) 泰國 | 太陽同步軌道 |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 成功 |
13 | 2009年7月29日 | DubaiSat-1 阿聯酋 Deimos-1 西班牙 UK-DMC 2 英國 Nanosat 1B 西班牙 AprizeSat-3/AprizeSat-4 美國 |
太陽同步軌道 | 白寇奴爾 | 成功 |
14 | 2010年4月8日 | Cryosat-2(歐洲太空總署) | 極地衛星軌道 | 白寇奴爾 | 成功 |
15 | 2010年6月15日 | Prisma 瑞典 Picard 法國 BPA-1 |
太陽同步軌道 |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 成功 |
16 | 21 June 2010 | TanDEM-X 德國 | LEO | 白寇奴爾 | 成功 |
資料來源
[編輯]- 《中國航天》,2005年第3期,30頁
參考文獻
[編輯]- ^ EgyptSat 1/Saudisat-3 launch details. Roskosmos. [201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8) (俄語).
- ^ TerraSAR-X launch details. Roskosmos. [201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8) (俄語).
- ^ Five RapidEy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 launched. Spaceflight Now. [201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外部連結
[編輯]- Kosmotras launch service provider. [200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1).
- DNEPR User's guide (PDF). MIT. [2008-04-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2-05).
- Astronautix entry - R-36M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1).
- Space Calendar (JPL). NASA. [200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