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務寺
外觀
隆務寺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青海省同仁市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清 |
編號 | 4-187 |
認定時間 | 1996年 |
隆務寺(藏語:རོང་བོ་དགོན་ཆེན,威利轉寫:rong bo dgon chen),全稱「隆務貢德欽卻科爾林」,著名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位於中國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鎮,為安多藏區僅次於拉卜楞寺和塔爾寺的第三大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隆務寺原為薩迦派寺院,始建於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名為「智卡貢康」[1],明朝宣德元年(1462年),三木旦仁欽重建隆務寺,後其弟羅哲森格繼任為法台,被宣德帝封為「弘修妙悟國師」,成為當地政教合一的領袖。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隆務寺皈依格魯派,再次被擴建。1622年, 明天啟帝賜題「西域勝境」匾額, 掛在經堂門首。[2]
1630年,雅傑藹丹嘉措成為隆務寺法台,多有建樹,後被認為是三木旦仁欽轉世,成為一世夏日倉呼圖克圖活佛,下屬有黃南地區昂鎖,稱「額爾德尼昂鎖」,下轄十二部族,占地約為今日同仁市和澤庫縣。經歷輩夏日倉活佛不斷擴充,隆務寺成為安多三大寺之一,下轄十八座子寺。根據1958年統計,隆務寺寺院占地面積380畝,周邊耕地1000畝,園林300畝,寺內有大小殿堂35座1730間,活佛府邸43府4201間,僧舍303院2734間,共有僧侶1712人,其中活佛43名。隆務寺轄區人口6926戶,32509人。
1959年後隆務寺屢遭破壞,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很大衝擊,1980年後經修復重新開放,現有佛堂7座,活佛府邸6座,僧舍300餘間,僧人300餘名。寺內還設有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