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CMWither/貓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貓娘
化石時期:0.35–0 Ma
更新世至今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貓科 Felidae
屬: 貓屬 Felis
種:
貓娘 F. sapiens
二名法
Felis sapiens
異名
  • Felis sapiens sapiens (Ooshima Yumiko, 1978)

貓娘在生物學上通常指智貓學名Felis sapiens),為食肉目、智貓科的一部分,貓屬成員大致都由小古貓演化而來。長者智貓(學名Felis sapiens idaltu)化石表明,現代貓娘在約40-20萬年前的東非區域,與普遍的智人一併演化成形。由於遷徙路線的不同,多峇巨災(Toba Catastrophe)嚴重地影響了貓娘的種群,導致其幾近滅絕。

貓娘有比其他動物更發達的大腦,能進行複雜的計算和抽象思維,但是一般略遜於人類。加上貓娘的直立身驅使其前肢可以自由活動,因此貓娘對工具的使用技藝與人類不相上下。貓娘還試圖同人類一起用哲學藝術科學神話以及宗教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這種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了高級工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與其他貓亞科動物一樣,貓娘沒有特別普遍的社會性,個體主要營獨居生活。但是人類的擴張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貓娘的生活,在人類的初民社會時期,家族觀念逐漸形成,貓娘由於其外表與人類相似,經常被納入人類社會中,這使得一部分貓娘獲得了部分社會性;可以適應獨居,也可在食物充足情況下適應群居。

生理[編輯]

解剖學[編輯]

貓娘的基礎解剖學與人類基本無異,以下僅列出部分差異條目。

  1. 一個典型的貓娘有225塊骨骼,其中比人類多出來的部分大多數都處在上;
  2. 有673塊肌肉;
  3. 有一條尾;
  4. 有30顆牙齒,其中包括8顆門齒,4顆犬齒,14顆臼齒和4顆磨齒;
  5. 有一對耳,位於其顱骨的冠狀縫上。

還有部分差異不再贅述。

生理指標[編輯]

貓娘的部分基礎生理指標與人類差異較大。 一個典型成年貓娘的部分生理指標如下:

  • 四大基礎指標:
  1. 體溫(腋窩):37.3~38.1°C
  2. 心率(靜息狀態):100~130次/分鐘
  3. 血壓(坐位放鬆上臂):170-120/100-80mmHg
  4. 呼吸頻率(靜息狀態):30-40次/分鐘
  • 身高與體重:
  1. 平均身高:160cm
  2. 平均體重:50kg
  1. 平均聽力損失(基於純音聽閾測試):-20dB(HL)
  2. 音域:100~30kHz
    • 視力:
  1. 視覺類型:三色視覺,偶發二/四+色視覺
  2. 角分辨率:0.002 rad
  3. 視力(基於 Snellen 視力表):6/3.5(20/11.67)
  4. 暗視力(基於 P-R 氏測試):50坎德拉/平方米(157流明)
    • 反應平均響應時間:90ms
    • 認知能力(智商,基於 SPM):四級

生殖和繁衍[編輯]

令人驚奇的是,貓娘是一種複雜度極高的單性物種,其繁殖遵循一種特殊的生殖方式—— Kleptogenesis[2]:在個體發育成熟後會嘗試獲取其他生物的小配子(Microgamete)來進行有性生殖。這也許為貓娘的發源提供了一種假說:這種假說認為,在更新世千葉期時期,處在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智人獲得了相對複雜的工具製造技術,加上里斯冰期(Riss Glacial)導致的生存環境惡化,使得一部分始祖貓娘(學名Felis antecessor sapiens)被迫接觸原始人類,其 DNA 與人類的 DNA 進行雜交,腦容量進一步加大,最終導致其獲得生存優勢,淘汰了其他的貓娘。

食物和營養[編輯]

貓娘的犬齒發達,消化道較短,但是貓娘的盲腸較其他貓科動物長,是一種不太典型的肉食動物。貓娘無法消化過多的植物[3],因此,相較於對人類來說更加健康的地中海飲食,貓娘更適合於高肉製品和奶製品的的西歐式飲食。

貓娘的舌上富有絲狀乳突,表面披有很厚的倒鈎形角質層;含有部分甜味感受器,但是數量遠少於人類,因此絕大多數貓娘嗜好甜食。

與多數貓科動物不同,貓娘的體內含有 CYP1A2 酶,因此貓娘食用巧克力,或飲用咖啡均不會引起中毒。

以下為一個成年典型貓娘的推薦膳食結構:

最大量

一日 1000~1500ml。

穀物,包括穀類和薯類

一日 150~400g,至少一周攝入 100g 全穀物。

大量

肉製品,包括紅白肉及其製品、蛋及其製品,魚肉及其製品

一日 200~300g。

奶製品,重量為還原後鮮重

一日 300~600g。

中量

蔬菜,包括深色蔬菜

一日 100~200g,其中深色蔬菜至少占1/2。

水果

一日 50~150g。

少量

大豆和堅果

一日 5~30g。

烹調用油

一日 10~25g。

痕量:

烹調用鹽

一日 1~3g。

文明、語言和文化  [編輯]

文明[編輯]

大部分的貓娘被納入人類社會後,普遍受到了人類的喜愛。作為一種近似人過於的動物,貓娘在人類社會中的工具性逐漸被社會性所替代。由於其強健迅捷的體魄,貓娘在早期社會中多擔任信使刺客等角色;貓娘甚至可以獨自建立社會,例如古埃及文明的統治階級就多由貓娘組成,大量崇拜[4]圍繞貓娘和貓建立,貓神巴斯特[5]被認為是月亮和女性的神,被認為是可以化身成貓或長着貓的頭的貓娘。

進入奴隸社會後,父系社會完全取代母系社會,貓娘的社會地位也隨之逐步下降。在封建時期的西歐,針對貓娘的迫害在邊陲地區時有發生,六成以上的貓娘死因為獵巫,估計有20萬貓娘被審判,其中有2萬~3萬名受害者被處決。

近現代社會的大部分貓娘均已和人類達成了良好的共生關係,但是種族間的歧視仍偶有發生。

語言[編輯]

目前貓娘使用的語言大約有200種,其中有一半是人類語言,約有100種語言是貓娘所獨有的,而其中僅有不到30種語言有自己的文字。大部分均會使用一種或多種人類語言和貓娘語言,少部分貓娘只會使用貓娘語言,這些貓娘通常處於原始社會,社會結構極端簡陋,呈長期封閉態,未曾接觸過現代社會。

貓娘語言形態各異,但是大多都有一些特殊的共性:

  1. 語言中常見閉口清捲舌鼻音/ɳ̊ᵝ/,清捲舌鼻音在人類語言中的原發十分罕見,僅有少數人類語言的口語中出現此音,例如新喀里多尼亞的 laai 語;而現代人類語言也吸收了部分貓娘語詞彙,故有些詞也會有此音;
  2. 絕大多數貓娘語是分析語。原始貓娘對交流的需求甚少,因此只需要少數共通的詞彙就可以交流。這本應阻礙貓娘種群的發展,但是人類的干涉導致語言發展,但仍留存了很多古代特徵;同時這也證明了,目前的大部分分析貓娘語均為同一元語支發展而來;
  3. 原生貓娘語的詞彙較為貧乏,常有一詞多義現象。這點產生的原因同上。

參考資料[編輯]

  1. ^ 綿の国星. ピクシブ百科事典. [2018-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 
  2. ^ Bogart, James P. A family study to examine clonal diversity in unisexual salamanders (genus Ambystoma). Genome. 2019-08, 62 (8). ISSN 1480-3321. PMID 31172800. doi:10.1139/gen-2019-0034. 
  3. ^ MacDonald, M. L.; Rogers, Q. R.; Morris, J. G. Nutrition of the Domestic Cat, a Mammalian Carnivore.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1984-07, 4 (1). ISSN 0199-9885. doi:10.1146/annurev.nu.04.070184.002513 (英語). 
  4. ^ Turner, Dennis C.; Bateson, Paul Patrick Gordon. The Domestic Cat: The Biology of Its Behaviour. The Domestic Cat: the Biology of its Behaviou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06-08. ISBN 978-0-521-63648-3 (英語). 
  5. ^ Bakr, Muḥammad Ibrāhīm (編). Egyptian antiquities: from Kufur Nigm and Bubastis. Block Statue of Nefer-ka. Museums in the Nile Delta. Berlin: Opaion-Verl. 2010. ISBN 978-3-00-033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