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翻譯請求/2005年及之前紀錄存檔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個表是否應該按語言來分?--Vina 08:02 2004年9月1日 (UTC)

同意--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9:09 2004年9月1日 (UTC)

殘餘英文

未翻譯完的條目中有大量英文,現在殘留大量英文的狀況使用英文進行搜索時,找到的不光是對應的中文條目,還有大量的待翻譯段落。因此我也想刪掉。但是後來的觀察是有人會因為頁面留有的英文的某一部分吸引了他,而幫助翻譯了一部分。或者是因為那段比較簡單。但是如果頁面上沒有剩餘的英文的話,他是永遠不會想到要翻譯的。所以我希望有一種模板,它能夠讓讀者看到剩餘的英文,而又能使這些英文不被搜索引擎檢到。不知有沒有這種東西。

這樣會有問題吧,頁面上的其他語言還是不顯示的好,雖然刺激了部分由翻譯能力的人動手,但是頁面總會雜亂不堪的……--zy26 (Talk) 12:36 2005年5月20日 (UTC)
為什麼頁面會雜亂不堪,即使雜亂不堪也可以整理啊。難道全是中文的條目就不會雜亂不堪。頁面有沒有英文跟會不會雜亂不堪沒有必然的聯繫,雜亂不堪只是缺乏整理的結果。--Wikijoiner 14:06 2005年5月20日 (UTC)

Wikijoiner先生/女士,請您心平氣和地參與討論。先回答您的問題,我在您對話頁關於待翻譯文章的留言僅僅是我建議。首先,請注意維基的宗旨不是翻譯,所以每個條目並不是一定要從別的語言翻譯過來,很可能會撰寫和翻譯穿插在一起;其次,這裡是中文維基,請在條目中保留儘量少的外文,如果是待翻譯的段落,儘量不要存儲在條目內,這樣會對條目的統計和搜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對於不認識該外文的用戶,也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頁面上的外文是否會鼓勵瀏覽人繼續翻譯,值得懷疑,況且翻譯模板已有,請參見Wikipedia:待翻譯文章,很方便有興趣的人繼續翻譯或者撰寫;再次,您個人的精力有限,請您集中精力同時撰寫或翻譯小部分條目,畢竟創建大量的小條目後條目再未做任何修改的情況是不值得提倡的。請繼續討論。謝謝。---肚臍 | 。| 18:08 2005年5月20日 (UTC)

謝謝你的「心平氣和」的建議,不過這一建議是不是暗示你認為我不夠心平氣和呢?你說維基的宗旨不是翻譯,那是什麼呢?你說並不是每個條目都需要從外文翻譯,這一點我同意,所以我並沒有把中文維基的所有條目都變成待翻譯的條目。你說「這裡是中文維基,請在條目中保留儘量少的外文」,「這樣會對條目的統計和搜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與我開始這一節的留言的目的是一致的。你說「對於不認識該外文的用戶,也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我不明白有什麼不良的影響?你說「頁面上的外文是否會鼓勵瀏覽人繼續翻譯,值得懷疑」,請提出值得懷疑的證據,作為我的證據,你可以看我創建的那些留有英文的條目的編輯歷史,有人提到看到某一部分後想翻翻試試的編輯摘要。謝謝你提供的Wikipedia:待翻譯文章,上面所介紹的模板我在所創建的條目中也都使用了,但我需要的是本節開始留言所提到的那種模板。或者更具體的說,是我設想的一種模板,它把英文放到一個框架中,在開始進入條目時是打開的,如果有興趣翻譯的可看看,如果如你所說對某人「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個框架角上有一個關閉按鈕,他可以關閉英文。而且搜索引擎不會檢索到那些框架中的英文。你說「請您集中精力同時撰寫或翻譯小部分條目」,我翻譯那麼多條的原因你可以看Panda上我對他的解釋,其中設計維基翻譯的整體策略問題,關鍵的核心是如何使翻譯的耗時得以最小化。--Wikijoiner 03:02 2005年5月21日 (UTC)
我說「心平氣和」,原因是我感覺您對我和Panda提出的建議有種咄咄逼人的敵意,如果事實並不如此並且冒犯了您,我向您道歉。其次,您對維基的理解難道僅僅是翻譯?維基是開放的百科全書,既然開放,編輯條目就不僅僅是翻譯,還有撰寫和修改等等同樣重要的方法。況且,中文條目中有大量外文條目中所沒有的,您不可能把所有的條目都變成待翻譯的條目。對於不認識外文的用戶,在瀏覽條目時,當然會受影響,尤其是中外文互相摻雜的時候。難道您在看到中文和阿拉伯文(希望您不懂阿文)混雜的條目或者段落時,會無動於衷,不感到無能為力?您所要求的模板其實毫無必要,因為已有模版可以顯示鏈接至相應的外文條目,而且條目本身就有多語種的互聯。有志於翻譯並有一定維基使用常識的用戶自然會找到相應的外文條目,然後自己選擇翻譯或者獨立撰寫。如果一個條目由多人一起翻譯,也很難保證翻譯質量的一貫性。您創建大量的待翻譯條目,如果無能力繼續翻譯,留下大量的中外文混雜條目,最終是還會被投票刪除的。維基不是為了翻譯而翻譯,而是為了撰寫更好的條目。您無法保證您的翻譯在質量和速度上超過獨立撰寫和編輯,那您的翻譯策略就不值得提倡,畢竟中文維基不是外文維基的傳話筒。如果您繼續鍾情於翻譯條目,我還是建議您集中精力翻譯少量、急需並且質量較高的外文條目,如此您的貢獻和您我的討論才會更有意義。謝謝。---肚臍 | 。| 17:28 2005年5月22日 (UTC)
不太贊同Wikijoiner兄對這類待翻譯文章的處理方式,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這種先把英文版文章貼到中文版內後,放上待翻譯標籤的作法,是起因於做這動作的維基人在宣告「我想替大家翻譯這文章,所以先放原文上來並且開始工作」,但是如果只是將外文文章放上後就不聞不問,期待有人來幫忙完成,這作法是否適合就有待商榷了。
首先,Wkijoiner兄說『你說維基的宗旨不是翻譯,那是什麼呢?』從這句說法中可以看出您對維基百科的基本概念有點誤解了,百科全書的宗旨怎可能會是單純的翻譯工作而已?一個好的百科條文作者除了翻譯資料之外,也要懂得融會貫通各項資料判斷出其中的真偽,英文版的維基必竟也是跟我們一樣的一般參與者而非專家或權威撰寫的,因此沒人保證他們一定寫得比較好或比較對。以我個人的觀念,我一直認為「直接翻譯英文版資料」這種作法根本不需要額外鼓勵或拋磚引玉--因為那只是沒別的資料好找或想省力時,最直覺的作法,不用特別鼓勵,對該條目有興趣的人也會自己這麼做的。利用英文版現有的數十萬條條文翻譯過來幫助中文版條文數量的成長是一種速成的成長法,但相對的,這也是一種隱憂,因為這意味著中文版條目的條文與遍及的訊息範圍只會小於或等於英文版。取而代之的,我認為我們應該盡量利用其他語版的條文作為資料的參考或是出發點,鼓勵進一步蒐集更多的資訊寫出屬於中文版自己的內容,或至少,在下筆前至少先參考各語版資訊與外部資訊確定英文版的內容正確無誤後再翻譯過來,多一層考證過濾工作提升資訊的正確性。
其次,我認為把英文版的原文放在中文版上,是太過度地把中文版維基定位在「施工中」的角度而忽略了其實用性。畢竟不是每個使用維基的人都是來此處貢獻氣力的,還有不少人是來看東西了解訊息的,誠如上面肚臍兄已經提到的,對於只是想要看文的維基人而言,看到一篇只有一點點中文、但大半篇都是英文原文的條目,縱使是看得懂英文的人也會覺得厭煩吧(還不如直接看英文版),更不用說英文不大好的讀者。與其這樣以中英混雜的狀態存在,還不如單純只是寫一篇有頭有尾結構完整的小條目作為簡介用途,讓有興趣的維基人進一步自己去其他語版或資訊來源找資料補充。還有,根據我觀察日文版維基的作法,對於還沒翻譯完成的其他語言段落(通常是英文),他們都是用<----!----->標籤將資料留存但不顯示於畫面上。但是我認為縱使是這樣的作法也應該不要太常用,頂多只是放資料過來的原譯者在過程中的權宜措施,說其拋磚引玉,我很怕到最後的下場會變成garbage landfill......--泅水大象 訐譙☎ 02:38 2005年5月23日 (UTC)
同意泅水大象的意見。翻譯文章,能翻多少就翻多少,都是有益的貢獻。但擺上大段的英文,自己卻甩手不管,多少讓看到的人感覺作者是在說「這些東西很重要,我沒空翻譯,你們來翻吧」,感覺上很不好。--Louer 03:00 2005年5月23日 (UTC)

在肚臍的回文中有「您對維基的理解難道僅僅是翻譯?」,根據這句和後面的回應,你認為我的意思是維基只是翻譯。但是你沒有看到我在03:02 2005年5月21日留言中的「你說並不是每個條目都需要從外文翻譯,這一點我同意,所以我並沒有把中文維基的所有條目都變成待翻譯的條目。」這句話嗎?如果看到的話,為什麼會有前面的理解?你說「對於不認識外文的用戶,在瀏覽條目時,當然會受影響,尤其是中外文互相摻雜的時候。」,但是你還是沒有具體說明是什麼影響。你問到我看到中文和阿拉伯文混雜的條目時的感覺。我一點也不會感到無能為力,因為我不懂阿拉伯文,阿拉伯文的翻譯自然不用我出力,我只是看那些中文就行了。你說「有志於翻譯並有一定維基使用常識的用戶自然會找到相應的外文條目」,我不知道維基是怎樣給「有志於翻譯」的用戶下定義的,但是我認為大多數的用戶只是在看到有未翻譯的段落又感興趣的時候,才會偶爾翻譯一段。你不能忽視這部分人的存在,而應該為他們的這種愛好提供便利。如果沒有未翻譯的段落存在,這些人是不會象「有志於翻譯」的人那樣特意去點選外文鏈接進行翻譯的。你說「如果一個條目由多人一起翻譯,也很難保證翻譯質量的一貫性。」,條目由多人編輯所造成的質量不一貫性,並不是翻譯方面獨有的問題,非翻譯作品中也廣泛存在,你為什麼不在更廣闊的層面上尋求解決這個問題,而片面地苛刻要求翻譯作品呢?你說「留下大量的中外文混雜條目,最終是還會被投票刪除的」,我想知道維基刪除條目標準的官方版本中是否包括中外文混雜。你說「您無法保證您的翻譯在質量和速度上超過獨立撰寫和編輯」,那麼請你指出我的翻譯錯誤之處,我也可以進一步提高翻譯速度。泅水大象在回文中說「我一直認為這種先把英文版文章貼到中文版內後,放上待翻譯標籤的作法,是起因於做這動作的維基人在宣告『我想替大家翻譯這文章,所以先放原文上來並且開始工作』,但是如果只是將外文文章放上後就不聞不問,期待有人來幫忙完成,這作法是否適合就有待商榷了」,我創建的條目並不是沒有翻譯,而是翻譯了第一段,因此與你所說的情況不同。關於「您對維基百科的基本概念有點誤解了」,請看前面我對肚臍的回覆。你說「英文版的維基必竟也是跟我們一樣的一般參與者而非專家或權威撰寫的,因此沒人保證他們一定寫得比較好或比較對。」,在科技領域和西方文化領域,幾乎所有原創概念都是用英文寫成的,你所看到的幾乎所有的中文文獻都是直接或間接來源於英文,在翻譯的過程中所出的錯誤和在中文內部流傳時產生的錯誤在原創語言中是沒有的,因此英文維基在這些領域的質量當然要比中文要高。更何況很多條目用google搜,中文資料匱乏,而英文資料及其豐富,用這些英文資料編輯出來的英文條目必然比中文的質量高。你說「利用英文版現有的數十萬條條文翻譯過來幫助中文版條文數量的成長是一種速成的成長法,但相對的,這也是一種隱憂,因為這意味著中文版條目的條文與遍及的訊息範圍只會小於或等於英文版。」,如果中文維基只翻譯的話,當然會出現這種結果,但是維基是自由的,你限制不了別人自建條目,所以你的擔心是過慮了。你說「我認為我們應該儘量利用其他語版的條文作為資料的參考或是出發點,鼓勵進一步蒐集更多的信息寫出屬於中文版自己的內容」,我同意,我並沒有阻攔添加新的信息,我也沒有能力阻攔。你說「確定英文版的內容正確無誤」,既然中文的資料幾乎都是直接或間接來自英文,你覺得有可能只用中文文獻判斷其正誤嗎?再說英文維基就沒有跟你有相似想法的人,對文章的準確性進行了驗證。我猜英文維基里治學嚴緊的人要比中文中的多得多。你說「我認為把英文版的原文放在中文版上,是太過度地把中文版維基定位在「施工中」的角度而忽略了其實用性」,維基本來就是每天都在不斷的改進完善,每天都在施工,維基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保證了與時俱進。我並不認為維基的不斷改進和維基的實用性有任何矛盾,相反,我認為正是這種不斷施工使得維基的實用性更加突出,因為它總能快速的反應事實現狀的變化。你說「看到一篇只有一點點中文、但大半篇都是英文原文的條目,縱使是看得懂英文的人也會覺得厭煩吧」,我不明白為什麼會厭煩,如果你有英文恐懼症的話,只要看中文就好。你提的這種情況正好反駁了肚臍認為我所要的模板無用的觀點。你說「讓有興趣的維基人進一步自己去其他語版或信息來源找資料補充」,有興趣的人和肚臍所說「有志於翻譯的人」畢竟不同,「有志於翻譯的人」因為有志,所以什麼阻礙都可以克服,但是剛剛被挑動起興趣來的人是很容易在僅僅是點另一個鏈接這樣的小小阻礙面前放棄的。為什麼不爭取這樣的人來為維基增磚添瓦呢?你說「根據我觀察日文版維基的作法,對於還沒翻譯完成的其他語言段落(通常是英文),他們都是用<----!----->標籤將資料留存但不顯示於畫面上」,記得你前面說如果什麼都照搬英文維基怎麼能超過它呢,這裡我要說,如果什麼都跟日文維基一樣,那怎麼超過日文維基呢?關於Louer所說「讓看到的人感覺作者是在說這些東西很重要,我沒空翻譯,你們來翻吧」,你沒有權利約束人們產生任何聯想,你說人們會這樣聯想,那人們還可能產生其它聯想,總之人們的聯繫會是豐富多彩的,不會只局限在你 提供的一種。如果你的工作總是圍繞一部分人的聯想來轉的話,你會忙死的,因為新的聯想總會比你的改變要快。關鍵的是定義標準,有了標準的模板,各種聯想自然會消失。--Wikijoiner 12:06 2005年5月23日 (UTC)

請允許我把我的意見再說一遍:
  1. 我不反對翻譯,翻譯是很重要編輯條目方法之一,我自己也翻譯過或正在翻譯許多條目。
  2. 為了向翻譯者提供方便,我們已有多語鏈接和翻譯模板的存在,或者如同上述日語版使用的方法,我個人認為已經足夠。
  3. 翻譯不能僅限於外文維基條目,因為它們也是所謂「二手」,中文條目不能自甘所謂「三手」、「四手」。
  4. 我反對在條目中存留待翻譯的外文內容,因為對統計、閱讀和編輯都不利,僅僅對於翻譯者有利是不足取的。
  5. 您如果有任何新模板的建議,可以在相應的版面提出,而在新模板使用之前,請保持中文條目的統計、閱讀和編輯的便利性。
  6. 請您注意:行勝於言,您跟我們討論所花的時間,足夠我們和您翻譯出一些質量較高的條目,或者建立出您夢寐以求的新模板了。

---肚臍 | 。| 14:18 2005年5月23日 (UTC)

誰規定寫文章時的參考如果不用英文版維基的資料,就一定要使用其他地方刊登的中文資料?難道一樣是英文資料,我不能先找找看是否有別的外文網站甚至外文書籍後,交叉比對確定正確與否後再以自己的方式下筆行文?我不管別人的作法是怎樣、翻譯愛好者的心態是怎樣,但我就是那種大部分的條目寫出後都比英文版還長還豐富的人,而且還常常回過頭去英文版補充資料或糾正錯誤的人,不信歡迎去參閱我過去的工作成果,我認為這才是負責任的寫作態度。與其花功夫辯解半天也沒人信服,不妨把時間拿去想想您說的模版該怎麼設計吧,光是在這裡強辯模版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而且我也不認為會有人因為您個人的惡趣味而費力去幫這個忙,人助天助,皆不如自助!--泅水大象 訐譙☎ 19:44 2005年5月23日 (UTC)
或許我們應該定期(如1個月)把文章中的大部分英文刪除,只保留中文部分。畢竟維基百科最終是寫給別人看的,而且維基百科大多數的訪問量不是編輯者,而只是讀者。--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12 2005年5月24日 (UTC)
沒錯,維基必須為我們的讀者考慮。同意這個「1個月後清理」的想法。--Menchi (討論頁)Â 04:35 2005年5月24日 (UTC)

肚臍的意見第一條說他不反對翻譯,我也從來沒有說過我反對翻譯啊。你的第二條我認為不足夠,理由已經在12:06 2005年5月23日 (UTC)的回應中說過了。你的第三條說「翻譯不能僅限於外文維基條目」,我沒有限制別人只翻譯外文維基啊,我也沒有權利限制,這一點我也已經說過了。你的第四點又重說了「對統計、閱讀和編輯都不利」,但我還是不明白有那些不利。你也從來沒有說明過。你的第五點說我「應該在相應版面提出」,我要的模板就是關於待翻譯文章的,這個版面難道不算相應版面嗎?關於你的第六點,你是先知嗎,你怎麼知道我所花的時間足夠干那些事,再說,我的時間我有權把它花在我想花的事情上,你沒有權利干涉這種自由吧。泅水大象說「誰規定寫文章時的參考如果不用英文版維基的資料,就一定要使用其他地方刊登的中文資料」,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定要使用其他地方刊登的中文資料,而且我在前面的留言中說「如果中文維基只翻譯的話,當然會出現這種結果,但是維基是自由的,你限制不了別人自建條目」,如果你因此而反對翻譯的話,那麼請你先說法肚臍,他在第一條中說他不反對翻譯的。關於你所說的「強辯」「惡趣味」完全是露骨的文革式的扣帽子式的過時戰法,請你多用道理來說服別人,不要動不動就製造污名給別人戴。我在這裡留言是為了尋求幫助,如果你有能力幫助就幫,沒有能力就自便,可是有人既不幫忙,也不自便,而是上來就說,你沒能力啊,等着天上掉餡餅啊,我在網上其它地方還從來沒有見到對求助者如此的態度,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彙形容這人的道德。關於我時間的花費問題,如前所說,不用勞繁你費心。對於百無一用是書生,請問「我們」指的是誰,如果「我們」有特權這樣做的話,那我也沒辦法,畢竟我沒有特權。我同意「維基百科大多數的訪問量不是編輯者,而只是讀者」,那麼為什麼不調動這些讀者的積極性,把他們轉變成編輯者的一部分呢?對於Menchi,你是一位讀者,請問殘餘英文對你閱讀中文有什麼障礙嗎?--Wikijoiner 05:25 2005年5月24日 (UTC)

我們就是全體維基人。--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8 2005年5月24日 (UTC)
不知全體維基人為何意,如果是指所有維基用戶的話,請不要把我包括進去,而且在條目中加了英文的也不只我一個,這些人也無法代表吧。我奇怪你們為什麼把矛頭只對準這些人中的一個我呢?如果你想總體上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很簡單,把它放入維基的規則中就可以了,也不要討論了,你有這個特權吧。--Wikijoiner 07:11 2005年5月24日 (UTC)
您的意思不就是需要一個可以隱藏外文原文的模版麼?綜上所述,您是同意我的意見1和3。剩下的2你反對,結合5,請您自己建立模版(或者您找志同道合之人幫您建立),在建立之前,請您去掉條目中的外文(因為您已贊同隱藏)。關於4,第一,統計,大部分是外文的中文條目是否算作中文條目,算小條目?小小條目?完整條目?質量如何的條目?條目中的鏈接如何計算?等等。第二,閱讀,再說一遍,中外文參雜的條目難道您認為有利於閱讀?您自己說遇到不懂得外文,您只會看中文,那麼對於您來說,這些您不懂的外文有何意義存在於條目當中?您有天賦異秉可以不皺眉頭,但我不行,我也有這個反對混雜的自由,您能干涉麼?第三,編輯,同上,閱讀都有障礙,何談編輯,簡直是壞了心情,如同見了吐出的穢物。由此如何調動這些讀者的「積極性」?關於6,我一直是在建議,您自己以為在干涉您、命令您,您又不滿,可見您的「奴性」還是不夠徹底。相比之下,請您看看有誰支持您的建議?我們都是就事論事,您的觀點只有您一個人堅持,不要以為我們以多欺少。您滿口「管理層」、「特權」和「文革」等等,叫我不得不對您的經歷產生懷疑,您在生活中有任何不滿,請不要在這裡發泄。謝謝。---肚臍 | 。| 13:07 2005年5月24日 (UTC)

你說我「已贊同隱藏」這是對的,但是我並沒有贊同刪除,所以在我得到我所要的模板之前,我不會刪除。你說「大部分是外文的中文條目是否算作中文條目,算小條目?小小條目?完整條目?質量如何的條目?條目中的鏈接如何計算?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訂立規則來解決。你說「這些您不懂的外文有何意義存在於條目當中」,這些對我來說沒有意義的外文,對於懂這種外文的並有興趣翻譯的人是有意義的,我不會因為我的自私就讓他們享受不到便利。你說「您有天賦異秉可以不皺眉頭」,我想這不需要天賦異秉吧,只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就夠了。你說「我也有這個反對混雜的自由,您能干涉麼」,我從來沒有干涉過你的這種自由。你說「閱讀都有障礙,何談編輯,簡直是壞了心情,如同見了吐出的穢物」,你看到外國的語言就這麼難受嗎?系統也沒有設置有外文的條目就不能編輯,因此你的編輯自由沒有被約束,我也無權約束。見到外文就想吐的讀者,請問把外文移除,他的翻譯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了嗎?既然你說你是在建議,我就有權申辯,如果你不想讓我申辯的話,你把它變成維基的規則就可以了,我無話可說。你說「可見您的『奴性』還是不夠徹底」,那麼『奴性』徹底的人,你覺得還有挑戰性嗎?值得你花這麼長時間來應付嗎?你說「請您看看有誰支持您的建議」,我從來就沒有提出任何建議,我只是在這裡尋求幫助建我所要的模板自己用,我從來沒有要向別人推銷這種模板,畢竟它現在還連影子都沒有。你說「不要以為我們以多欺少」,多少倒是無所謂,但是只要一個人說「等着掉餡餅吧」這樣的話,你有什麼感覺呢?你說「您滿口「管理層」、「特權」和「文革」等等,叫我不得不對您的經歷產生懷疑,您在生活中有任何不滿,請不要在這裡發泄。」,請問這算不算對用戶網下私人身份的惡意揣測。關於文革的知識是在維基上看到的,現學現賣,感謝維基提醒我們還有過這樣的靠扣帽子來打擊的年代,已經所產生的惡劣效果,可惜有些人還是不能汲取歷史的教訓,仍在使用。另外我已在我的用戶頁發表聲明,以撇清我創建條目不是為了榮譽和獎勵,panda說你就是管理員,那麼請你幫忙刪去已有的吧。--Wikijoiner 13:50 2005年5月24日 (UTC)

提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比如我想為一篇條目增加一些內容或做一些修改,但是條目中的大部分外文我無法看懂,也不會翻譯這種語言,那麼我要新增加的內容也不知道放在哪裡合適,這樣豈不是阻礙了許多編輯者的編輯嗎?(雖然對於翻譯者有利)。我覺得wing的做法很不錯,他翻譯了不少文章(不知道是從英文還是德文),但是條目在整個的編輯過程中基本上看不到外文,給讀者顯示的全部是翻譯好的內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01 2005年5月24日 (UTC)
很簡單啊,就放在現有中文中的合適位置就行了,系統也沒有禁止吧,維基本來就是大家修修補補的,全中文的不也是這樣嗎。為什麼對外文這麼敏感啊?wing的做法想編輯的人還不是在中文的合適位置插,而且編輯的時候所有的外文也都出來了。--Wikijoiner 14:07 2005年5月24日 (UTC)
「我只是在這裡尋求幫助建我所要的模板自己用」,很遺憾,我不能滿足您啦。---肚臍 | 。| 18:07 2005年5月24日 (UTC)

我覺着沒什麼好討論的了,我贊同1個月之後刪除。---肚臍 | 。| 18:03 2005年5月24日 (UTC)


維基既然是一本百科全書, 其目的為分享對某一項目的知識。 在這前提下, 資料的原整性和真確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在某一個條目有待翻譯的外文, 如能夠保留在該頁面上直至翻譯完成, 是其中一種保障條目資料原整性的辦法。 當然, 這並不代表中文維基應該默守成規地以非中文版本為根本。 在翻譯完成之前和完成後, 成千上萬的(中文)維基人和anonymous users都可以, 都應該去以本身的知識, 以中文的表達方式,為這個茁壯成長的知識庫貢獻一己之力。愚見以為, 以提供最詳盡的知識為目標的話, 保留待翻譯外文好處有三 —— 一, 是在未有更好, 更新的資料時, 能確保現有資料的原整性; 二, 對翻譯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 引起眾多有能力作翻譯者的注意, 盡快把條目轉成中文,也方便了翻譯者的工作過程;三, 最重要的是, 一個條目有了一定的(中文或非中文)資料, 可以促進對條目的討論, 資料更新和修改。可以的話, 最好能在條目上加上「本條目的翻譯工作在進行中, 歡迎把條目中的外文翻譯成中文, 也歡迎以您的知識更新本條目」這對於新的維基使用者應該有一點說明和鼓勵的作用吧! 當我閱讀法文維基的時候, 看到他們對翻譯/創新也有一定的爭論, 但是有一個可以認同的客觀事實 -- 翻譯令更多非英語使用者有興趣和機會對一些已翻譯的/在進行翻譯中的文章作出修改, 增加, 改善,因為該條目會有了一定的資料作討論及修改的基礎。這樣可以令中文維基的條目增加得快,也鼓勵更多的人使用維基 -- 有更多維基人, 自然就有更多的創新文章了! Aquachris 07:50 2005年5月27日 (UTC)

清除方式

有一個模版Template:Notchinese,時效是兩周,但沒有規定外文在條目中所占比例。請繼續討論。---肚臍 | 。| 18:22 2005年5月24日 (UTC)

關於肚臍說「我覺着沒什麼好討論的了」,我也沒有說我是來討論的,這可以從我的第一條留言可以看出來,那個討論的模板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加的,如果他認真看了我的第一條留言的話,就不會認為這裡發生的是討論。你說「有一個模版Template:Notchinese,」,顯然這個模板不適用於我的條目,這個模板上說「這文章不是用中文寫成的。」,你無法否認我的第一段是中文。對於你提供反維基榮譽標誌,我不會使用,我不是反對榮譽本身,我只是自己不要榮譽,但是我沒有權利限制別人獲取榮譽的自由。為什麼你總是從一個極端想到另一個極端,其實在其中還有無限的狀態可自由選擇。我希望看到維基是多元價值觀在規則內自由共存的地方,是一個法治(或者說規則治)的地方,而不是由管理員人治的地方。我只是發表我個人的意見,希望你不會再認為我是在推銷某種思想,畢竟維基中我還有表達觀點的自由吧。--Wikijoiner 03:59 2005年5月25日 (UTC)
如果原發言者認為他不是來討論問題,我也認為再浪費篇幅做上面那些的討論解說是很無意義的,如果原發言者強烈質疑我們幾個人的意見是否有代表性的話,那麼就做出幾個方案訴諸投票來檢視一下大部分參與者的意見方向就好。至於時效上,如果放上兩週後還沒人動手幫忙翻譯的文章,它的拋磚引玉之效大概也所剩無幾,畢竟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不是外文維基,因此我認為外文所佔的篇幅比例,不該超過中文的篇幅。事實上,我認為我們應該仿效日文維基的作法(之所以說以日文維基做為仿效對象的理由是,它是規模超過中文維基的語版裡面,唯一允許保留一小部份英文或其他語言文章的語版,在其他語版尤其是法文版上,這根本是完全不被允許的事)把所有剩餘但還沒有翻譯完成的段落用<-----!------>隱藏起來。但縱使如此,我仍然沒見過其他語版有出現過像我們這裡這樣,一大篇文只有翻譯了第一段,然後全文以原型態收錄(甚至連圖檔連結與表格都照抄,節果造成貼圖失敗)的這種偷工減料作法。我相信葡萄牙文版的維基人知道此事之後可能會說,「中文版的那些傢伙根本都是作弊,勝之不武」,為了版上長遠的發展,這一部分的規則應該要儘早釐清而且著手整理以前就存留的舊帳,別讓某特定維基人認為,我們只是針對他的作法而特意打壓。事實上,這政策應該是全面性,長期性的!--泅水大象 訐譙☎ 04:25 2005年5月25日 (UTC)

泅水大象說「我也認為再浪費篇幅做上面那些的討論解說是很無意義的」,我同意,但是對於你的留言,我還是有幾點需要澄清。你說「如果原發言者強烈質疑我們幾個人的意見是否有代表性的話」,在從前的留言中,我從來沒有置疑,因為即使你的觀點有代表性,如果沒有上升為維基的規則,我照樣有自由做我想做的。你說「如果放上兩週後還沒人動手幫忙翻譯的文章,它的拋磚引玉之效大概也所剩無幾」,請問如果第三周有人幫忙了,就不算拋磚引玉了嗎?你如果是先知的話,那請把你認為到世界末日之前都不會有人翻譯的外文刪除吧,我沒有意見。你說「中文維基百科不是外文維基,因此我認為外文所佔的篇幅比例,不該超過中文的篇幅」,你是不是認為只要中文的字數不多於英文的單詞數就可以了呢?你說「法文版上,這根本是完全不被允許的事」,是不是意思是說他們已經用規則禁止了呢?你說「我仍然沒見過其他語版有出現過像我們這裡這樣,一大篇文只有翻譯了第一段,然後全文以原型態收錄(甚至連圖檔連結與表格都照抄,節果造成貼圖失敗)的這種偷工減料作法。」,如果你說我翻譯的質量很差,可以算偷工減料,可是那些英文我根本沒翻譯啊,連工都沒工,怎麼能算是偷工減料。你說「我相信葡萄牙文版的維基人知道此事之後可能會說,「中文版的那些傢伙根本都是作弊,勝之不武」」,好像你在和葡萄牙文版競賽啊,但是我不在參加的範圍之內,維基的規則也沒有要求每個成員都參加吧,如果你的競賽得到了維基的支持,那應該明確的劃分參賽隊的成員,把他們和不想參加的人分開。你說「為了版上長遠的發展,這一部分的規則應該要儘早釐清而且著手整理以前就存留的舊帳」,我也是這麼認為,所以我在前面的留言中才會說,我希望維基是一個規則治的地方。你說「別讓某特定維基人認為,我們只是針對他的作法而特意打壓」,我不管別人怎麼認為,我並沒有認為我受到了打壓,我只是覺得很奇怪,我到這裡來要一個模板,為什麼會引出這麼多的議論,而且有人明顯就沒認真看我的留言,就按他先入為主的印象開始回應了。你說「事實上,這政策應該是全面性,長期性的!」,請問說的政策是哪個政府的,畢竟這裡有來自很多國家的人。

泅水大象說到法文版不允許外文條目,但是讓我想到法律方面的問題。我記得中國大陸的法律好像是要求使用中文的,具體記不清了。法文版的規定應該也是基於法國法律,因為法國在使用外文上的規定恐怕是全世界最嚴格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4 2005年5月25日 (UTC)
如果是有政府法律規定的話,肚臍第一次給我留言,不說是建議而是說違反了法律就好了,也不用浪費我和這裡所有人的時間,不過也許他也不知道。請百無一用是書生把法律的細節說一說。--Wikijoiner 06:12 2005年5月25日 (UTC)
我不是學法律的,而且也只是記憶中的印象, 不知道誰可以幫幫忙?--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38 2005年5月25日 (UTC)
可以看看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但是這還涉及到國際法的問題,畢竟維基百科是一個國際性的項目。但是這還不僅是國際法的問題,因為維基百科的宗旨是為地球上的每個人提供人類的所有的知識的概要,(再加上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還不能上網,中國也只不過有最多有1/13的人口上網)因此為了達到我們的目標,必然需要不能違反當地的法律(主要是製作出版物、建立協會等),對於中文版,就是起碼不能違反以中文為官方語言地區的法律。這是一個比國際法還要複雜的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7 2005年5月25日 (UTC)
我的觀點就是找到一個各國法律的交集,是最好的方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8 2005年5月25日 (UTC)
在你提供的法律中提到「漢語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不知維基算不算「漢語文出版物」。剛才google了一下,出版物應該有出版社,出版物的統一書號,期刊號等,由此可以看出維基不能算是出版物。--Wikijoiner 07:07 2005年5月25日 (UTC)
您可能沒有弄懂我的意思,我並沒有說維基百科是不是出版物,而是說為了達到維基百科的目標,出版各種出版物是一種必需的手段(只有這樣才能讓不能上網的人自由免費的得到人類的知識),因此才有了以上的討論--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02 2005年5月25日 (UTC)
但它既然不是出版物,而是產生出版物的一個過程,那麼在編輯過程中就不應該受此條款的限制,畢竟其它出版物的編輯過程中是否出現中英文共存,不在法律約束的範圍內。如果你覺得在維基成書在大陸出版時剔出英文有困難,這應該可以用技術手段來解決吧。但在它成為維基的規則之前,我有權按我的理念來做。--Wikijoiner 08:45 2005年5月25日 (UTC)
不過,縱使是法文版的維基,基本上也是建立在美國主機上的法文網站,因此我不認為法文版不允許內文中插放英文文章是起因於法律規定。事實上,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法文用戶從來就不認為英文比法文優秀的意識觀念緣故吧?不過講這個離題了,我真正要說的是,除了中文版以外,迄今我尚未在其他主要語版上看到有大篇幅直接轉貼其他語版內文卻沒有做整理、翻譯的情況。事實上,我直接提議將「是否可以長期刊登未翻譯的大篇幅外語文章」列入投票議題獲得共識後,作為維基中文版的規則,我已經懶得針對Wikijoiner的任何「澄清」繼續討論說明了。--泅水大象 訐譙☎ 08:55 2005年5月25日 (UTC)
的確,既然是中文版,就應該尊重中文和他的讀者,在這點上真的應該和法國人學習。我支持如果1個月之內還沒有翻譯,應該把未翻譯部分刪除。(我記得以前有這樣一個規則,怎麼現在找不到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04 2005年5月25日 (UTC)
如果你的提議加入維基規則的話,還是沒有阻止到我,因為你的提議中說「刊登未翻譯的大篇幅外語文章」,而我刊登的是翻譯了一部分的。所以為了避免再發生這種情況,最好將翻譯了一部分的也直接寫進去好了。--Wikijoiner 09:13 2005年5月25日 (UTC)
首先,我們提議要制定這規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阻止您,而是給所有參與者一個可以依循的政策(所謂的政策並非「國家策略」,任何組織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政策,包括維基百科)。而且,我們在乎的並不是你已經翻譯出來的那一小部份中文,而是沒有翻譯出來的那一大篇外文,如果要刪除也是只把沒翻譯出的部分刪除而已,請別混為一談鑽漏洞。--泅水大象 訐譙☎ 11:43 2005年5月25日 (UTC)

怎麼還在討論該不該刪除啊?那位不認為自己是在討論的用戶,請不要繼續在此頁面(此頁是討論頁)留言。我的意思是現在討論怎麼刪除,如刪除的條件和時效等等,那個一月或兩周的也不是不能改啊。---肚臍 | 。| 11:49 2005年5月25日 (UTC)

Wikijoiner為什麼總是認為大家不同意放大段英文就是侵犯了你的編輯自由了呢?wiki上有很多「共識」,其中有的是不言自明的,比如中文wiki應該用中文編輯。wiki是自由的,但作為一個給大家看的東西,總該有一定的格式規範。遵守大家認為合適美觀的格式對你就這麼困難嗎?你說你不是來討論的,但這就是一個應該討論的問題。如果你認為條目中放英文是你的自由,那麼別人認為有刪除英文的自由,怎麼辦?所以還是要討論到成共識。你不討論的話,只會讓你的意見不為人所知;只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做任何妥協的話,也只會自己的意見得不到別人的贊同。--Louer 14:54 2005年5月25日 (UTC)

還是忍不住要回應一下Louer,我之所以非要以成文的形式來記錄這些共識,是怕否則它們成為潛規則,如果你是在大陸的話,一定會知道潛規則之弊吧。這種規則不是成文的,遇到要排除異己的時候,就拿出來作為打壓的工具,而自己的親信如何的踐踏都視而不見。我不希望看到維基的共識,使不同身份的用戶受到不同的待遇,因此,我希望維基成為完全以成文規則來管理的地方。--Wikijoiner 15:11 2005年5月25日 (UTC)
規則「潛」還是「顯」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在規則是不是對每個人都平等,你需要成文規則的話很容易,大家投票表決不就行了嗎。但不論是潛規則還是顯規則,在wiki我還沒看出有什麼「不同身份的用戶受到不同的待遇」的地方。--Louer 15:42 2005年5月25日 (UTC)
對一個不願同別人平等討論的人,又何必再三解釋呢?我認為條目中存在的外文,如果不是為了解釋條目中的中文,或是暫時沒有中文可以替代,都應及時刪除。保存的時間愈短愈好,我提議一周。一周之後,如果還不能夠翻譯成中文,應刪除。願意繼續翻譯的人,可以通過鏈接尋找外文原文繼續翻譯。大家看有否必要舉行投票。---肚臍 | 。| 15:18 2005年5月25日 (UTC)
同意投票表決--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24 2005年5月25日 (UTC)
Wikipedia:投票/條目中出現待翻譯非中文的處理方法---肚臍 | 。| 17:46 2005年5月26日 (UTC)

由於各位豐富的猜測和聯想能力,對於我這個只求文能達意的人來說,再這樣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現總結我的觀點:本人只遵守成文的維基規則的約束;對於肚臍的建議,我有權不接受;在維基規則的修訂版出來之前,我有權繼續發中英文共存的條目。最後,請在維基規則的修訂版出來之後通知我。--Wikijoiner 01:43 2005年5月26日 (UTC)

再次討論

由於討論時間過短,大家在投票過程中又提出新的意見,致使選票過於分散,未有任一選項票數超過全部票數2/3。請大家在此處繼續討論,待意見成熟之後再行投票。

原討論議題:

條目正文中存在待翻譯的非中文單詞、句子或段落,如果不是為了解釋條目中的中文,或是暫時沒有專有中文可以替代,是否應及時將非中文刪除,如果保留,保存的時間應為多久。(注意,從其他非中文維基條目複製到中文維基的整篇非中文條目,依照快速刪除標準,可以快速刪除。)

最終出現的投票選項有:

  1. 贊成立即刪除
  2. 保留且不隱藏(有時效)
  3. 使用<!--代码-->隱藏(有時效,可加模版)
  4. 使用灰色「隱藏」(有時效)

其他意見

  • 建議非中文部分應該一直用<!--代码-->隱藏--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20 2005年5月30日 (UTC)
  • 或者使用HTML將外文灰色化以達到不影響版面的效果 -Moses 16:25 2005年5月30日 (UTC)
如果條目中大片大片灰色非中文,使用灰色化怎能不影響版面?---肚臍 | 。| 12:28 2005年6月6日 (UTC)
不超過一整屏幕的外文用灰色隱藏很好看, 而且想看英文或有心翻譯的也可以方便看見 -- Moses   20:01 2005年6月6日 (UTC)
使用灰色化可讓閱讀者知道這裡還有一段非中文,而非點選編輯鍵之後,才能瀏覽。jasonzhuocn 22:25 2005年6月6日 (UTC)
有什麼必要麼?如果害怕翻譯或編輯的條目在保存的時候丟失,可以自己先存在電腦里啊。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占用條目的空間和大家的時間。---肚臍 | 。| 18:08 2005年6月6日 (UTC)
  • 隱不隱藏怎麼隱藏都無所謂,只要設立一個時限,不能永遠隱藏下去,更不能等到所謂「翻譯完成」,建議兩個星期為限,這是目前simple.wikipedia等很多英文、日文wiki所使用的原則。--User:Wikipedia
  • 大家討論時不積極,投票時點子迸發的可真多。---肚臍 | 。| 18:08 2005年6月6日 (UTC)
  • 我贊成灰色「隱藏」(有時效),甚至還可將「有時效」去掉,至少我不排斥多語種,而且只有讓人看到未完成才有可能親自參予,將其譯完。因為每個人都有一種趨於完美的心理,就像一個未封閉的圓圈,看到的人總會想去畫滿它,但很少有人會親自去畫一個圓。如果刪除原文,我相信這一條目再不會有人費力去找出原文來譯完,至少我懶得這麼做。這個條目可能就「終身殘廢」了。--鑫淼 00:33 2005年6月7日 (UTC)
  • 我個人意見覺得短期(例如1星期)可以暫時不隱藏,過了期限再來用灰色隱藏,但最好還是有有個較長期限刪除(例如一個月),畢竟既然自己貼了外文過來,一個月都還不完成似乎不太理想,訂個期限應該也有催促翻譯進度的功能--Ffaarr 00:42 2005年6月7日 (UTC)
    • 同意一星期了,一個月太長了。--wooddoo (talk) 04:50 2005年6月7日 (UTC)
  • 我覺得應該用技術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具體的說,待翻譯的英文最初是顯示的,如果有人反感,可以通過頁面的一個按鈕來消除。這樣可以調和翻譯者和一般讀者之間的矛盾。不知在技術上可不可以實現,這方面我是不懂,只是在這裡提出需求。--Wikijoiner 02:14 2005年6月7日 (UTC)
問題是,我們要討論的是一個可以解決目前狀況的方案。發展一個可用的切換技術是長遠的目標,但因為維基百科是自由參與的協作,如果您沒有能力自己貢獻技術達到這目標,退而求其次您必須說服一個有技術的參與者讓他同意您的提案有其重要性而實際做出可以實用成果,否則的話,這一切都只是空話。而在此切換技術沒有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決定一個規範來管理相關的事宜,這就是我們目前要討論出來並且去執行的事情!--泅水大象 訐譙☎ 04:01 2005年6月7日 (UTC)
      • 你的意思是說凡是來這裡討論的人,都是「沒有能力自己貢獻技術達到這目標,退而求其次您必須說服一個有技術的參與者讓他同意您的提案有其重要性而實際做出可以實用成果」的,所以才來這裡討論一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Wikijoiner 04:43 2005年6月7日 (UTC)
並不是,只有提出這種要求的您才有這責任,否則就只能接受中文維基沒有這功能的現實。以我的意見來說,我贊成將所有非中文的大段落文章全都隱藏起來別礙眼最好,所以我只需要個<------!------>標籤與刪除鍵就夠了,花時間去發展啥切換機制是不符合效益的,版上還有更多更重要的機制需要發展,因此我ㄧ點都不支持這切換功能的發展!--泅水大象 訐譙☎ 06:19 2005年6月7日 (UTC)
根據維基的政策,你無權賦予我這一責任,我也沒有義務承擔這一責任,你也無權阻止別人發展這種機制。--Wikijoiner 07:03 2005年6月7日 (UTC)
當然在這裡沒有人授予其他人任何責任,也沒有人必須擔負任何責任,大家都是義務在這裡工作。每個人的責任感是他自己願意擔負的義務感。但既然沒有責任之說,那麼也沒有人可以相別人提出要求來實現任何新的技術,除非有人有這樣的義務感來說,我現在自願做這件事。假如沒有人出來說這句話的話,那麼任何要求都是空的。我想象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Wing 07:23 2005年6月7日 (UTC)
維基的政策並沒有限制提要求,包括空要求。如果你不滿意,提交一個限制提要求的議案好了。--Wikijoiner 07:30 2005年6月7日 (UTC)
這位Wikijoiner兄的邏輯真的蠻妙的,別人說「不支持發展這技術的提案」,在您口裡老是會被扭取成「限制提要求」,講難聽點,這根本是邏輯概念欠缺亂扣帽子的動作,我只是說光空口提要求卻不盡力去實現或是幫助實現它,到頭來也只是沒意義的高談闊論,浪費時間。我並沒有制止您發表空論,但是您也沒有資格要求我不能批評您的作法,這很公平。維基是自發性的協作計畫,難道您真能因為通過一個「制定切換功能」的議案後,然後抓一個有軟體發展能力的維基人強迫他一定要把這功能做出來?--泅水大象 訐譙☎ 02:34 2005年6月8日 (UTC)
你「不支持發展這技術的提案」只是你個人的觀點,如果是大多數人同意,你自然可以很輕鬆地通過方針來否決這一提案。我也從來沒說你「限制提要求」,你也無權限制,是你的聯想太豐富了,自己給自己「扣帽子」,請不要認為是我。你當然有權批評我的做法,但我也有權對你的批評視而不見,繼續我行我素,除非你能通過新的政策來限制我。我的時間我自己有權支配,如果你認為「浪費時間」,那你有權不把你的時間浪費在這,但你無權限制別人在這浪費時間。我沒有權利強迫任何人編程序,而且我也從來沒有強迫過任何人。--Wikijoiner 03:28 2005年6月8日 (UTC)

最好大家努努力,有始有終,既然開始了一篇文章那麼也完成它,而不是將它擱起來又去開始另一篇。--Wing 07:23 2005年6月7日 (UTC)

  • 我認為維基百科具有閱讀和協同寫作的雙重屬性,撰寫是這樣,翻譯也是這樣,因此我贊成待翻譯的內容長久保留,但是顯示時可以不影響閱讀。一種方法就是注釋起來,另一種方法就是在子頁面temp建立翻譯工作板,不贊成灰色顯示的方法。 --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07:19 2005年6月7日 (UTC)
  • 維基百科究竟是為編者服務還是為讀者服務?我不認為以吸引讀者去編輯為理由而使得條目版面不利於閱讀是明智之舉,這明顯是不負責任的態度。自己願意翻譯就應該對翻譯的內容有責任,在中文維基百科中剩下些非中文的內容等着其他人去打理,怎能稱得上是鼓勵?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理由要求待翻譯的非中文留在版面?---肚臍 | 。| 20:25 2005年6月7日 (UTC)

我很贊成Wing的說法。最好大家努努力,有始有終。強烈建議將未翻譯完的條目列舉一個清單,如果實在是不想翻譯的話,可以把該條目列舉到該清單中,好讓別人協助翻譯。也建議實施翻譯文章獎懲治度,對逾期未翻譯完的文章實施隱藏,若已翻譯的部分很少,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可考慮刪除。只是建議,僅作參考。--天錄 11:28 2005年6月8日 (UTC)

  • 我的看法一直都沒變,就是跟書生先生一樣,建議非中文部分應該一直用<!--代码-->隱藏,直到翻譯完成,當然翻譯模板就使用template:hc-tran ('h'idden 'c'ode 'tran'slation像這樣比較進階的模板--阿福_Talk 05:11 2005年6月8日 (UTC)
  • 還是贊成用代碼隱藏,如果要加模板,阿福起的那個模板名字太難記了,希望有個更好記憶的。--=^_^= (對人說人話,對貓學貓叫) 12:06 2005年6月8日 (UTC)


  • 我還是維持我的立場,不論怎樣隱藏,待翻譯內容最好能保留到翻譯完成後 .....
  • 另外我支持天錄的建議

Jerry~雨雨 Maximio 11:22 2005年6月9日 (UTC)

不刪除的後果是如果有人加入翻譯版本所沒有的新的內容將會比較困難。尤其是翻譯自參與者不懂得語言的文章。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個條目在中文版已經存在,但是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更豐富,而使某位參與者打算重新翻譯,請能夠儘量保留原來中文條目中的內容,而不是推倒重來,否則很可能會把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刪除掉。另外,我們也不能因為為了吸引讀者加入編輯行列,而把未翻譯的內容呈現給讀者,這是對讀者的不尊重,也是一個不值得鼓勵的行為--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46 2005年6月10日 (UTC)

隱藏方式

大家對待翻譯非中文內容需要隱藏已有較為統一的意見,現在應該就隱藏方式討論一下。

  • 使用<!--代码-->
    • 如果非中文內容必須保留,我只好選擇代碼隱藏。使用灰色化,不能夠在版面上隱藏非中文,會造成大片大片的灰色地帶。不支持。---肚臍 | 。| 02:46 2005年6月9日 (UTC)
    • 灰色化和隱藏二選一的話,我也支持隱藏,這樣美觀一些。另外,如果要提示大家積極修訂的話,可以在translation模版上加上「點選編輯後可以看到隱藏英文」等字樣。--Louer 12:37 2005年6月9日 (UTC)
      • 我支持louer提出的隱藏+使用模版的方法。--FDyyr 08:02 2005年6月11日 (UTC)
      • 我也覺得louer提出的方法非常可行。--Eternal 10:12 2005年6月13日 (UTC)
    • 我支持代碼隱藏+使用模版的方法。(這幾天怎麼看到好多殘留大塊原文的文章...有點受不了啊)--阿福_Talk 16:51 2005年6月12日 (UTC)
    • 支持隱藏,或者採用在temp頁面中完成翻譯後再移動到條目頁面中。--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01:52 2005年6月22日 (UTC)
    • 支持,特別是加上「本頁含有非中文內容,[點擊]顯示」,是我理想的類型--Super1o^-^o留言 03:59 2005年7月22日 (UTC)
  • 使用灰色化
    • 支持灰色隱藏。時間長一些。對於為什麼要留在頁面上而不是自己硬盤裡等。因為翻譯的時候可能在辦公室,在家裡,在別人的機子上。而且,我看到別人頁面上有未翻譯完成的英文會有要把它翻譯了的衝動。一般是看到此人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似乎遺棄了這個翻譯的時候就會去這麼做。請大家注意,像這樣偶然預見一個未翻譯完成的中文條目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保留時間請長些。 對於不美觀,我想能否這麼看,現在中文wikipedia正是起步階段,側重點在能夠利用一切可用的用戶積極性和創造性。即使留下英文的那個撰寫/翻譯者並不是為了tap別人的積極性才留下英文,但實際效果卻有這麼一回事兒。--bxy

投票方案

鑑於第一次投票經驗,由現在開始討論投票選項。因為投票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內容處理方法,二是內容處理時間。我想是不是可以這樣,兩方面同時進行,以處理方法為主,如果處理方法所得選票超過2/3,則不論其處理時間是否存有爭議,首先將通過的內容處理方法實施(暫以「直到翻譯完成」為時效,若處理時間所得選票也超過2/3,則兩方面直接通過),再進行內容處理時間的討論或投票。這次的投票方案一經推出,則不應隨意更改,除非有重大爭議。否則,關於待翻譯內容的處理將無法得到一個令大多數接受的方法。---肚臍 | 。| 23:11 2005年6月23日 (UTC)

可以同意。Penwhale 13:01 2005年6月27日 (UTC)
沒有動靜啦。-二狗 17:29 2005年7月17日 (UTC)

新的討論

很久以前,我就關注這裡的討論,但是沒有插嘴,認為,大家一定會得到合理的處理方案的,現在也是:)很遺憾,我就是屬於那種把外文copy來粘上先,然後翻譯幾句話,經常會扔在一邊的人,並且也很開心,遇到了能夠代表我的立場的Wikijoiner,這充分體現了wiki的開放,也是我喜歡的。

……但是我在這裡向大家道歉,因為在看了大家的發言自己也有認真思考之後認為,確實這樣會給讀者帶來很多不便(僅代表我個人)。本來我是贊成先隱藏,必要的時候再顯示出來,但是目前軟件的情況好像並不允許,比開兩個瀏覽器,切換着翻譯好不多少。現在我也沒有什麼主意了。

關於討論,我倒是有一個建議,希望大家能夠擺正自己的立場,大家最大的共識應該是為了wiki的發展吧,希望大家

  1. 在討論的時候希望不要太有針對性,儘量使用面向第三方和商量的語氣,這裡都是朋友,沒有敵人,也不是宣泄的場所,我倒是很樂意把wiki看成是莊嚴的宗教場所;我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擴大問題。
  2. 發言儘量扼要,觀點+理由,突出重點就好,這樣對於複雜的討論,容易讓新參與的人搞清楚來龍去脈並積極介入。
  3. 對於複雜的討論,在一段時間之後,應當總結一下參與的幾方的觀點,這樣讓逐漸發散的主題再次集中(實話說,我們的討論往往會偏題,最後變成不好的情緒衝突)

謝謝。希望大家wiki愉快--Super1o^-^o留言 07:51 2005年8月6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