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美拉尼亞號戰列艦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波美拉尼亞號
艦名出處 波美拉尼亞
建造方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鋪設龍骨 1904年3月22日
下水日期 1905年12月2日
入役日期 1907年8月6日
結局 1916年6月1日於日德蘭海戰被擊沉
技術數據
船級 德國級戰列艦
船型 前無畏艦
排水量
  • 標準:13191噸
  • 滿載:14218噸
船長 127.6米
型寬 22.2米
吃水 7.7米
動力輸出 13015千瓦
動力來源 3軸三脹蒸汽機
船速 18節
續航力 5830海里以10節
乘員 743人
武器裝備
裝甲

波美拉尼亞號戰列艦(德語:SMS Pommern[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04年至1906年間建造的五艘德國級前無畏戰列艦之一,以普魯士時期的省份波美拉尼亞命名。它於1904年3月22日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開始進行龍骨架設,1905年12月2日下水,至1907年8月6日交付海軍使用。艦隻裝備有四門28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為18(33公里每小時)。其所在的艦級在入役之初便已淪為過時,無論在尺寸、裝甲、火力和速度上都不如英國革命性的「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戰列艦

入役後,波美拉尼亞號被編入公海艦隊第二戰列分艦隊,於和平時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頭兩年都在該部隊服役。戰前,艦隊主要從事巡航和廣泛的訓練演習,發展用於未來衝突的戰略理念。戰爭爆發時,波美拉尼亞號隨第二分艦隊餘部負責支援德意志灣的防禦,並駐紮在易北河口。它們還參加了數次進入北海的無果出擊英語Sortie,試圖吸引並摧毀英國大艦隊的部分兵力。

這些進攻行動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達到高潮。在戰鬥首日的晚些時候,波美拉尼亞號及其姊妹艦戴維·貝蒂指揮的英國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英語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短暫交火,期間波美拉尼亞號曾遭戰列巡洋艦不撓號戰列巡洋艦英語HMS Indomitable (1907)的12英寸(300公釐)炮擊中一次。在6月1日凌晨混亂的夜間行動中,波美拉尼亞號又被英國驅逐艦衝擊號英語HMS Onslaught (1915)發射的一至兩枚魚雷擊中,並引爆了艦上一個170毫米炮的彈藥艙。由此產生的巨爆將艦隻炸成兩截,全艦官兵均告陣亡。波美拉尼亞號就此成為敵對雙方在戰鬥中唯一沉沒的戰列艦。

設計

[編輯]
德國級艦隻線條畫

1900年,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中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促成第二部《德國艦隊法》的通過,為接下來十七年新建20艘戰列艦提供了資金保障。第一批是五艘不倫瑞克級戰列艦,於20世紀初開始建造;此後不久,設計工作進行了後續改進,成為德國級。德國級艦隻與不倫瑞克級大體相似,惟裝甲防護有所改進。它們還棄用了用於支承副炮英語Secondary armament翼炮塔,並將副炮安置在傳統的炮廓英語Casemate內,以節省重量。[1][2]然而,隨着裝備了十門12英寸(300公釐)主炮的英國戰列艦無畏號於1906年12月入役,[3]其革命性設計使得當時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所有主力艦都淪為二流,其中便包括波美拉尼亞號。[4]

波美拉尼亞號的全長為127.6米,有22.2米的舷寬和8.21的吃水深度。其滿載排水量為14218噸。艦隻配備了兩具重型軍用桅杆英語Glossary of nautical terms#Military mast三台三脹式蒸汽機,額定功率為13,015千瓦特(17,453匹指示馬力),最高速度為18節(33公里每小時),但它在海試中明顯超過了這一數值,成為同級中速度最快的成員。蒸汽由十二台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式鍋爐英語Thornycroft boiler輸送至發動機,鍋爐燃煤所產生的煙氣則通過三副煙囪英語Funnel (ship)排出。波美拉尼亞號除了是同級艦中速度最快的之外,它還是最省燃料的。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巡航速度下,它可以航行最多5,830海里(10,800公里)。船員的標準編制則為35名軍官及708名士兵——儘管在軍事行動中,船員規模會有所增加。[5]

艦隻的的主艦炮為安裝在兩座雙聯裝炮塔內的四門28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28 cm SK L/40 gun[註 2]。副炮則由十四門獨立安裝在艦舯炮廓英語Casemate內的17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7 cm SK L/40 gun組成。另有單架英語Gun mount安裝的二十二門88毫米3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5 naval gun主要用作防禦魚雷艇。此外,該艦還配備了六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兩端各一具,兩邊舷側各兩具,均置於船體的水下部分。[7]艦隻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英語Krupp cemented armour保護。其裝甲帶在艦舯堡壘英語Armored citadel的厚度為240毫米,用於保護其彈藥艙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而船體兩端則覆以較薄的板材。它的的主甲板裝甲厚度為40毫米,主炮炮塔的裝甲則有280厚。[8][7]

服役歷史

[編輯]
戰爭前的波美拉尼亞號

波美拉尼亞號是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成員[註 3]而以合同代號「O」進行訂購。[10]它於1904年3月22日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開始進行龍骨架設[1],原計劃於1909年11月15日下水,但由於當時港口的水位過低,致使艦隻直至12月2日才得以下水。[11]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波美拉尼亞省最高行政長官的赫爾穆特·馮·馬爾燦英語Helmuth von Maltzahn發表了演說。[10]1907年7月1日,波美拉尼亞號被轉移至基爾,以安裝其四門280毫米主炮。[11]它於8月6日投入海試,在極速航行中,波美拉尼亞號的速度達到18.7節(34.6公里每小時),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前無畏戰列艦[12]

波美拉尼亞號跟隨其姊妹艦被部署至活動艦隊(後改稱公海艦隊)的第二戰列分艦隊,並取代了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在陣中的位置,儘管它直至1907年11月11日才完成整備入役。[13]波美拉尼亞號於1908年2月在波羅的海參加了艦隊演習,又於5月6日在黑爾戈蘭島周邊參與了進一步的艦隊訓練。7月,波美拉尼亞號隨艦隊餘部駛入大西洋展開大規模訓練巡航。海因里希親王在一年前便曾敦促進行這樣的巡航,認為此舉將使艦隊為海外行動做好準備,並打破僅在德國水域訓練的單調局面——儘管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的發展導致兩國的關係緊張。艦隊於7月7日從基爾啟程,穿越威廉皇帝運河到達北海,然後繼續深入大西洋。它們於8月13日返回德國,隨即從8月27日至9月12日進行年度秋季演習。同年晚些時候,艦隊還巡訪了德國的沿海城市,以答謝公眾對海軍增加開支的支持。[14]

接下來一年,即1909年,也遵循了大致相同的活動模式。在7月7日至8月1日期間,艦隊展開了另一次進入大西洋的巡航,並在返回德國的途中,在斯皮特黑德英語Spithead受到英國皇家海軍的接待。[15]同年年底,海軍中將亨寧·馮·霍爾岑多夫成為活動艦隊新任總司令。由於最新的水下武器造成的威脅與日俱增,以及新的拿騷級戰列艦太寬而無法通過威廉皇帝運河,他作為艦隊司令的任期內以戰略試驗為標誌。為此,艦隊於1910年4月1日將駐地從基爾轉移至威廉港。同年5月,波美拉尼亞號參加了在丹麥及挪威之間的卡特加特海峽舉行的艦隊訓練。這些都符合霍爾岑多夫的戰略,他設想將皇家海軍吸引至當地的狹窄水域。年度的夏季巡航前往挪威,隨後進行了艦隊訓練,期間於8月29日在但澤舉行了海上閱兵。年底,它們又前往波羅的海進行了一次訓練巡航。[16]

1911年3月,艦隊在斯卡格拉克和卡特加特海峽進行演習。6月和7月,波美拉尼亞號隨艦隊餘部在基爾分別接見了英國和美國的海軍分艦隊。同年的秋季巡航僅限於駛至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艦隊在演習期間還為來訪的奧匈帝國使團舉辦了另外一次海上閱兵,檢閱者包括奧匈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海軍總司令魯道夫·蒙特庫科利英語Rudolf Montecuccoli。在1912年中期,由於阿加迪爾危機,夏季巡航僅限於波羅的海,以避免在與英國和法國的緊張局勢加劇期間暴露艦隊。[17]波美拉尼亞號還參加了紀念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五十周年的幾項慶祝活動。第一項是3月17日在斯維內明德舉行,恰逢亞斯蒙德海戰英語Battle of Jasmund (1864)紀念日;1914年5月2日,該艦又參加了在松德堡舉行的紀念迪伯爾之戰英語Battle of Dybbøl五十周年的儀式。[13]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

1914年7月,即發生於薩拉熱窩斐迪南大公遇刺案約兩周後,波美拉尼亞號正隨公海艦隊進行前往挪威的年度夏季巡航。由於國際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此次巡航被縮短,公海艦隊於7月29日全數返抵威廉港。[18]至8月4日午夜,英國以德國侵犯了比利時的中立地位為由,正式對德宣戰。[19]海戰的前兩年,波美拉尼亞號一直跟隨公海艦隊服役。[11]戰爭爆發之初,公海艦隊將第二分艦隊部署至德意志灣,以保衛德國海岸免受德國人認為迫在眉睫的皇家海軍的重大襲擊。波美拉尼亞號隨分艦隊成員駐紮在易北河口,對在灣區執行巡邏任務的艦艇提供支援。[20]

當明確了英國人不會襲擊公海艦隊後,德國人便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旨在引誘並摧毀在數量上占優勢的英國大艦隊的部分兵力。[21]帝國海軍的目標是在大致實現兵力均勢後,在北海南部海域進行決戰。[22]波美拉尼亞號與第二分艦隊餘部隨即重新加入公海艦隊,為1914年12月15-16日對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第一偵察集群大巡洋艦群提供掩護。[23]當海軍少將弗朗茨·馮·希佩爾麾下的大巡洋艦襲擊英國沿海城鎮時,艦隊主力會進行遠程支援。12月25日夜晚,由十二艘無畏艦和八艘前無畏艦組成的德國戰列艦編隊一度駛至距離英國一個孤立分艦隊的六艘戰列艦約10海里(19公里)的範圍內。然而,與對方其它驅逐艦之間在黑暗中的零星衝突使得公海艦隊時任總司令、海軍上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誤判自己面對的是整個大艦隊主力。根據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為避免不必要的冒險,英格諾爾中斷了交戰並調轉戰列艦返回德國。[24]

1915年4月17-18日和21-23日,艦隊的兩次出擊德語Sortie均無果而終。類似的第三次行動發生於5月17-18日,第四次則是10月23-24日。[23]1916年4月24-25日,波美拉尼亞號及其姊妹艦又加入了公海艦隊的無畏艦群,以支援再度受命突襲英格蘭海岸英語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的大巡洋艦群。[25]在前預定目標的途中,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因不慎觸雷而被迫提前返航,其餘艦隻則繼續執行任務。由於能見度不佳,大巡洋艦僅對雅茅斯洛斯托夫特的港口進行了短暫的炮擊。行動亦很快被叫停,並在英國艦隊尚未及攔截前離開。[26]

日德蘭海戰

[編輯]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於日德蘭海戰的主要調遣圖

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作為公海艦隊的新任總司令,計劃立即發動進入北海的另一輪襲擊,但塞德利茨號的損壞和第三戰列分艦隊幾艘無畏艦的冷凝器故障導致計劃被迫推遲至1916年5月底。[27]5月31日凌晨02:00,希佩爾的大巡洋艦啟程駛向斯卡格拉克海峽,一個半小時後,公海艦隊跟隨駛離亞德灣德語Jadebusen[28]波美拉尼亞號此時仍然隸屬於第二戰列分艦隊,該分艦隊位居德國戰列線的後方,並受海軍少將弗朗茨·毛弗德語Franz Mauve指揮。[29]在「向北疾行」期間,舍爾下令艦隊全速追擊正在撤退的英國第5戰列分艦隊英語5th Battle Squadron。波美拉尼亞號及其姊妹艦的速度明顯不如更快的無畏艦,並迅速落後。[30]至19:30,大艦隊已經抵達現場,面對舍爾具有明顯的數量優勢。[31]公海艦隊的機動性受到航速較慢的德國級艦隻的影響而嚴重受阻;如果舍爾下令立即轉向往德國,他將不得不犧牲速度較慢的艦隻才能順利逃脫。[32]

舍爾決定用「掉頭交戰德語Gefechtskehrtwendung」來逆轉艦隊的航向,這一機動要求德軍戰列線上的每一艘艦同時轉向180度。[33]由於落在後方,第二戰列分艦隊難以在調轉後遵循新的航向。[34]因此,波美拉尼亞號及其分艦隊的另外五艘艦都已經脫離了德國戰列線。毛弗曾考慮將他的艦隻移動至戰列線尾端,跟隨在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無畏艦之後;但當他意識到此舉將會對海軍上將希佩爾麾下的大巡洋艦機動造成干擾後,他決定取消這項移動。作為替代,毛弗試圖將其艦隻置於戰列線的最前端。[35]

在戰鬥首日晚些時候,處境窘迫的第一偵察集群大巡洋艦遭到了其英國同行的追擊。波美拉尼亞號和其它所謂的「五分鐘艦」[註 4]遂通過在對方戰列巡洋分艦隊之間穿行來提供支援。[36]波美拉尼亞號在黑暗中無法瞄準目標,儘管其幾艘姊妹艦能夠做到並施射,卻也未能取得命中。[37]英國戰列巡洋艦則對德國艦隻取得了幾次命中,其中包括由不撓號英語HMS Indomitable (1907)射出、落在波美拉尼亞號上的一枚12英寸(300公釐)炮,並迫使後者撤出戰列線[38]。毛弗認為繼續與更強大的戰列巡洋艦交戰是不明智的,於是下令向南轉舵8點[註 5]離開,英國人沒有進一步跟隨。[37]

6月1日凌晨03:10,波美拉尼亞號遭到了英國驅逐艦衝擊號英語HMS Onslaught (1915)魚雷襲擊。至少一枚魚雷——可能還有第二枚,擊中了艦隻,並引爆其中一個170毫米炮的彈藥艙。[39]巨大的爆炸將艦隻分成兩截。艦艉傾覆並保持了至少20分鐘的漂浮狀態,期間螺旋槳仍伸向空中。[40]位居波美拉尼亞號正後方的漢諾威號被迫以右滿舵脫離戰列線以規避殘骸。波美拉尼亞號艦上的839名官兵則在沉沒時全數陣亡。[41]它是敵對雙方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唯一沉沒的戰列艦(含前無畏艦及無畏艦)[42];它的損失,再加上倖存前無畏艦的缺陷,促使舍爾在1916年8月19日的出擊英語Action of 19 August 1916時棄用了它們。[43]波美拉尼亞號於1914年7月戰爭爆發時被拆除的艦艏飾英語Figurehead (object)如今則被保存在拉伯海軍紀念館英語Laboe Naval Memorial[13]

注釋

[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28 cm SK L/4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長度,即40倍徑[6]
  3.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9]
  4. ^ 艦隻被稱為「五分鐘艦」,因為這是它們在面對無畏艦時所預計的存活時間。[28]
  5. ^ 羅盤可分為32點方位,每點方位對應11.25度。向右轉舵8點可改變艦隻90度的航向。

引用

  1. ^ 1.0 1.1 Staff,第5頁.
  2. ^ Hore,第69頁.
  3. ^ Campbell & Sieche,第21–22頁.
  4. ^ Herwig,第57頁.
  5. ^ Gröner,第21頁.
  6. ^ Grießmer,第177頁.
  7. ^ 7.0 7.1 Staff,第6頁.
  8. ^ Gröner,第20–21頁.
  9. ^ Gröner,第56頁.
  10. ^ 10.0 10.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37頁.
  11. ^ 11.0 11.1 11.2 Staff,第12頁.
  1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37–238頁.
  13. ^ 13.0 13.1 13.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38頁.
  14.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38頁.
  1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35, 238頁.
  1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40–241頁.
  1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41–242頁.
  18. ^ Staff,第11頁.
  19. ^ Herwig,第144頁.
  2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49頁.
  21. ^ Tarrant,第27頁.
  22. ^ Campbell & Sieche,第136頁.
  23. ^ 23.0 23.1 Staff,第14頁.
  24. ^ Tarrant,第31–33頁.
  25. ^ Staff,第10頁.
  26. ^ Tarrant,第52–54頁.
  27. ^ Tarrant,第58頁.
  28. ^ 28.0 28.1 Tarrant,第62頁.
  29. ^ Tarrant,第286頁.
  30. ^ London,第73頁.
  31. ^ Tarrant,第150頁.
  32. ^ Tarrant,第150–152頁.
  33. ^ Tarrant,第152–153頁.
  34. ^ Tarrant,第154頁.
  35. ^ Tarrant,第155頁.
  36. ^ Tarrant,第195頁.
  37. ^ 37.0 37.1 London,第70–71頁.
  38. ^ Campbell,第254頁.
  39. ^ Staff,第12–13頁.
  40. ^ Campbell,第305頁.
  41. ^ Staff,第13頁.
  42. ^ Campbell,第338頁.
  43. ^ Halpern,第330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