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官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代官制五代十國基本沿用唐朝官制,對宋朝的官制有很大的影響。

後梁尚書令正二品改為正一品,開始由王鎔擔任。改尚書左丞尚書右丞為尚書左司侍郎、尚書右司侍郎。後唐恢復尚書左丞、尚書右丞之名。

後梁設立中書門下,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改司政殿為金鑾殿,設金殿大學士,以崇政院使敬翔擔任。後唐時馮贇後周吳廷祚避家諱,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改稱同中書門下二品。

後梁改樞密院為崇政院,設立長官崇政使、崇政副使。後唐改稱樞密院,長官樞密使、樞密副使。不同於唐朝宦官擔任樞密使,五代以士人擔任樞密使後晉一度廢除樞密院,以宣徽使取代,旋即恢復樞密院。後唐以李琪御史大夫,以後不再任命。後晉以御史中丞正四品

後梁、唐莊宗鹽鐵度支戶部三司,統歸租庸使管理。唐明宗廢除租庸使,恢復三司,設三司使一人管理,以張延朗為三司使。

五代十國地方以州縣制,州的長官是刺史,縣的長官是縣令。州之上有節鎮,由唐朝沿用的節度使和五代新設的節度使主持,成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五代十國在重要城市設立府,如開封府河南府京兆府大名府興唐府廣晉府)、太原府鳳翔府。南方各政權有成都府江都府江寧府金陵府)、長樂府江陵府長沙府興王府。又有大都督府在軍事重鎮,後唐在宋州設大都督府。五代十國設立在軍事要地設立軍,有生產部門的地區設監,如崇德軍贍國軍雲安監桂陽監宋朝沿用這個制度。

後梁設立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都以親王為軍使。後唐在洛陽設立嚴衛左右軍、捧聖左右軍。後唐設立左右護聖軍。後周設立龍捷左右軍、虎捷左右軍。後周禁軍長官為殿前都指揮使、水陸都部署、殿前都點檢等。

參考文獻[編輯]